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杰 《电光系统》1995,(4):8-11
本文叙述了国外研制的激光干扰与致盲、激光防空和反导弹激光武器用激光器,指出激光武器系统中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几种高能激光器。  相似文献   

2.
随着红外激光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新型的红外激光武器已成为研究热点和武器装备。在目前的国际军事形势中,红外激光武器的应用已经构成了新的军事安全威胁。面对新的威胁,有必要针对激光武器开展对抗技术研究,研制激光告警系统来应对。本文基于此应用背景对红外激光告警系统的图像预处理及目标识别算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美国研制的高能激光武器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综述了美国研制的机载、车载和舰载激光武器系统以及地基激光反卫星武器和未来的天基激光武器系统,并给出了武器的性能和有关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4.
科技简讯     
美军研发高能激光武器用激光摧毁飞行的炮弹美国成功使用其最新研制的高能激光武器击中了一枚在空中高速飞行的炮弹。在试验中,该激光武器系统首先跟踪并锁定目标,然后向其发射高能激光束。几秒钟后目标就被完全摧毁,整个系统作战反应时间比预计的要短。这种“移动战术高能激光武器”是为美国和以色列两国军  相似文献   

5.
达到或者超过100 kW的激光输出是激光武器用于反导反卫等战略防御的终极发展目标。基于激光武器发展目标与最新动向,提出了多模式激光复合损伤新思路,即采用不同波长、连续与脉冲、频率变化的激光,同时或交替作用在同一靶材上,获得更好的损伤效果。构建了脉冲/连续激光复合损伤物理模型,并用有限元法进行了仿真模拟,使用2 kW连续激光器与10 J长脉冲激光器开展了损伤对比实验。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脉冲激光烧蚀金属靶材效果优于连续激光;在两种激光复合或交替作用下出现非线性雪崩烧蚀效应,复合烧蚀效果明显优于脉冲激光,烧蚀质量是脉冲激光的13倍。这一效应,为战术激光武器向合束多模式同轴输出新体制发展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车载战术激光武器是利用高能激光能量毁伤目标的定向能武器, 可有效提升防空体系综合作战效能, 在防空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美国在研制激光武器方面一直处于世界前列, 尤其是美国陆军正大力发展车载战术激光武器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归纳总结了美国陆军车载战术激光武器发展现状, 分析讨论了其关键技术, 并对发展特点和趋势进行了总结, 可为我国车载战术激光武器的实战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科技进展     
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份研究报告声称,苏联激光武器的研究水平与美国相当,甚至略为领先。苏联激光武器的年度研究预算约为10亿美元,其中8亿美元用于研究激光弹道导弹防御系统,2亿美元用于研究粒子束武器、核抽运X射线激光器、战术激光武器等。苏联正在研制的几种激光武器投入实用的时间表为:陆基反导弹激光武器在2000年前,轨道反卫星激光武器  相似文献   

8.
激光反导与导弹反激光措施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宋亚萍  刘莉萍 《激光与红外》2008,38(10):967-970
简要介绍了激光武器与对抗导弹研究近况,对导弹反激光措施进行了综述,包括旋转导弹、超高音速导弹、反光涂层/隔热护层等加固结构/材料,以及光电器件的防护.指出反激光措施将有助于提高导弹的生存能力与突防能力,并提出"强化辐照,加速损伤"将是强激光武器对抗导弹反激光措施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9.
激光损伤光学表面的检测研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志山  陈进榜 《激光技术》2000,24(3):185-188
激光损伤光学表面的检测在激光武器和激光核聚变驱动器的研究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结合实验研讨了激光损伤光学表面的检测原理,即宏观检测与微观检测原理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国外激光反卫星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付伟 《激光技术》2001,25(2):157-161
为了有效对抗军事卫星,先进国家已经开展了反卫星激光武器的研制,并具备初步的反卫星能力.作者对国外激光反卫星技术的发展现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针对激光武器中的一些关键问题,研究了海上激光低仰角大气传输的特性。通过对海 上激光大气传输特性的分析,计算了1. 06μm 激光的低仰角大气传输的大气透过率,并对强激光大气传输作了定性的分析,给出了激光大气传输的补偿技术。最后得出了关于1. 06μm 激光海上低仰角大气传输的数据和结论。这对激光武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海上激光低仰角大气传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激光武器中的一些关键问题,研究了海上激光低仰角大气传输的特性。通过对海上激光大气传输特性的分析,计算了1.06μm激光的低仰角大气传输的大气透过率,并对强激光大气传输作了定性的分析,给出了激光大气传输的补偿技术。最后得出了关于1.06μm激光海上低仰角大气传输的数据和结论。这对激光武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1 引  言   1 996年美国和以色列共同出资开发研制战术高能激光武器。该系统最初是为了满足以色列军方的需求 ,目的是防御“喀秋莎”火箭。在该项研究中 ,美国国会对其感兴趣的一些项目进行了重点投资 ,如机载激光 (ABL)和天基激光 (SBL)。战术高能激光武器的发展分两部分。最初的战术高能激光武器是固定式的 ,统称为固定式战术高能激光武器 (THEL) ,主要是用于防御短程“喀秋莎”火箭 ,其有效防御目标为短程导弹。随着中、远程导弹的出现 ,该激光武器的防御能力已达不到要求。此外它的尺寸和重量非常大 ,可操作性差 ,因此美…  相似文献   

14.
激光光束中心位置的测量精度直接决定了激光武器的作战效能,由于激光武器都是远距离作战,传统激光光斑中心位置测量算法对远距离激光光斑中心的检测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对传统激光光斑中心位置计算方法实际应用局限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圆定位算法确定激光光斑中心位置的方法,通过试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并将该算法成功运用于实际的远场激光光斑测量设备中。  相似文献   

15.
高能激光视网膜损伤及致盲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战术致盲激光武器的应用需要了解激光视网膜损伤效应,对其中的热效应和光化学效应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动态视网膜模型下对激光致盲应用提出了补充考虑,为/达到静态模型理论下同样的致盲效果,需要对静态损伤阈值给以一个乘性因子。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机载激光武器(ABL)战技术指标和作战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机载激光武器仿真系统,该系统由弹道导弹、载机、测距激光、跟瞄系统、激光大气传输和高能激光毁伤评估模块组成。重点研究了机载激光武器的建模,包括测距激光探测概率计算、复合轴跟瞄系统设计、大气对激光造成的衰减和扩散以及高能激光毁伤计算等。最后,搭建了仿真系统进行反导拦截试验,从攻防两方面对影响机载激光武器毁伤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仿真结果。该仿真系统可以为机载激光武器反导效能的分析评估提供平台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舰载激光武器系统拦截海上来袭导弹是保护舰船的一种有效的反导手段.分析了各国舰载激光武器的概况,叙述了舰载激光武器反导的原理,计算了激光在海面大气传输的透过率和激光破坏导弹所需的能量大小,对舰载激光武器的战术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舰载激光武器是一种反制无人机蜂群有效、快速、低成本的防御手段。论文针对舰船无人机蜂群反制,分析了舰载激光武器对不同材质的无人机毁伤机理,结合无人机材料激光毁伤阈值,建立了激光武器反制无人机蜂群模型,仿真了不同激光功率条件下对无人机蜂群的有效打击距离,评估分析了激光武器打击无人机蜂群的作战效能,可为后续激光武器协同火力打击无人机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高能激光武器的发展和激光对于目标的各种破坏作用。根据高能激光武器的主要任务(反飞机、导弹和卫星),文章概括地叙述了在研制过程中仍然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并报导了美国当前的研究现状和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20.
海军海洋系统司令部高能激光计划的任务是为海军与海军陆战队提供高能激光武器系统,以满足已批准的要求。从海军建立激光工程局的1971年到该项计划已成为海军材料司令部指定计划的1976年3月2日,该计划负责人C. A.斯科尔尼克及其同事研制的激光武器技术已达到可以进行大大提高舰队防御能力的演示之地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