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峡库区的城市,因其发展性质,用地环境,以及175m蓄水淹没后形成新的岸线关系等因素,对城市用地布局产生特殊的效果提供了客观条件。三峡内以风景旅游性质为主的城市,更应利用新的地形环境,水库岩线与湖面,以小巧灵活,适应地形变化,展示城市景观的规划思想为指导,扬长避短,塑造个性,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2.
赵万民  朱猛 《时代建筑》2006,(4):176-179
文章以1994年至今十余年的时间段为研究对象记叙库区城市(镇)形态变迁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4.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村)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浪潮中陷入了保护与发展的深刻矛盾当中。本文阐述了名城、名镇(村)的保护所面临的危机,名城、名镇(村)保护与发展的理论认识和名城、名镇(村)保护与发展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城市土地利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9  
石成球 《城市规划》2000,24(2):11-15
1 城市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1 城市用地结构不合理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49771030)研究成果之一。从城市土地利用现状看,工业用地比例偏高,道路广场用地、公共绿地比例偏低,依然是城市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据统计分析,1981年全国设市城市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的276%,1985年为2686%,1990年为2643%,1997年为2314%。这些数据说明,17年来工业用地比例偏高的状况基本没有改观。这一点甚至在1993年我国主要旅游城市用地结构中也明显地反映出来。如杭州市工业用地比重为222%,苏州为258%,桂林竟高达279%…  相似文献   

6.
魏衡  魏清泉 《山西建筑》2009,35(27):51-53
介绍了我国城市增长方式不够合理、用地粗放的表现形式,归纳了紧凑型城市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构建紧凑型城市的对策,并指出建设紧凑型城市对于保护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集约用地和优化城市布局等都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对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视程度也随之增加.而在对土地利用规划工作中,节约集约用地理念占据主导地位,为相关工作人员在对土地进行规划时提供依据.因此,本文以节约集约用地理念为引导,对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相关研究,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 2 0年来 ,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设市城市的数量增加了两倍 ,城市化水平也得到了迅速的提高。随着设市城市数量的较快增加 ,其占用土地的问题也引起了较大的关注和争论。不少人认为城市用地的增加太快了 ,占用的耕地数量是造成我国耕地减少的重要原因 ,要求严格控制城市用地数量的增加。对于这个问题到底应该怎么来看 ,设市城市占用土地的数量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状况 ,城市用地的利用率到底是高还是低 ,今后对这个问题应采用怎样的对策。这些都关系到我国城市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 ,以至最终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长远和整体上的…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镇)规划的过程中,规划编制的委托方(地方政府,简称“甲方”)与规划编制的承担方(规划单位,简称“乙方”)经常就城市性质、城镇化水平、城市人口规模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等问题纠缠不休,事后反思发生矛盾的原因主要是双方对若干概念在认识上存在差异。 一、关于城镇性质 在城镇规划过程中“城市性质”是人人都能“侃”几句的看似最没技术含量的工作内容,其实不尽然。谈论“城镇性质”起码要了解什么是城镇性质、城镇性质的定义对象是谁等等最基本的常识。 (一)城镇性质有现状性质与规划性质之分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相似文献   

10.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得到国务院批复后,国家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长期发展目标也成为北京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根据北京市政府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工作目标,我们将城市建设用地中各项建设用地的节约用地指标进行分项研究,其中公共服务设施是研究的一个重点方面。  相似文献   

11.
江南水乡城镇保护实践的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江南六镇为代表性的遗产保护工作无论是在实践操作中还是在研究探索中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针对在江南水乡城镇历史保护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城市历史复兴概念分析,进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反思.  相似文献   

12.
三峡库区城镇形态的演变与迁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山、江河和地质问题是三峡地区城镇发展中主要的环境制约因素。移民迁建前;库区城镇的结构形态从集中紧凑的“团状”演变为集中紧凑的“带状”,它是最常见的城市形态。迁建后城市建设用地的地形条件普遍有所恶化,但地质问题大多得以改善;长江大桥的建设使库区城市能够突破江河的制约;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带状”组团式是城镇迁建后最普遍的城市形态。新城市日后的空间形态将受到新的环境的影响,“团状”和松散“组团式”是两种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自序》载乃翁论六家要指所谓:“道家无为,又日无不为。其本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与物兴舍。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中国传统建筑以及其表达的情感和美,一般是排斥神秘与迷狂的,它充溢着世俗的理性与情感,且其情感是经过清醒的世俗理性梳理、净化过的。即使宗教性建筑(如寺、观、塔等),其意蕴亦在于贯彻人神同在的主题,决非神的一统灵魂,而往往是和悦的“梦里微笑”。江南水乡建筑则更能说明这一点,“无成势”是建筑与环境、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合理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周庄为代表的江南水乡古镇始于1980年代并活跃至今的保护实践,是我国城市遗产保护历程中的实践典范和发展的里程碑.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建设性破坏,旅游业兴起带来的过度商业化、居民外迁、社会变异、环境拥挤、生态恶化等负面现象后,江南水乡古镇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和新矛盾,影响了其进一步的发展.通过对江南水乡古镇保护实践的历程回顾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以对当前历史城镇的保护与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黄河某滩区迁建安置区,工程规模较大,地基主要受力层为软弱液化土层。根据拟建物结构、荷载、抗震要求,结合工程建设环境,选择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既可保证处理效果,又可方便施工,缩短工期,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工程建设单位应重视并提前进行地质勘察工作,选择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以免因工期等人为因素,使地基处理方案选择受限。地基处理施工单位,应遵循施工技术规程,严格按照地基处理方案进行施工,遇到特殊情况,及时与勘察、设计单位沟通。  相似文献   

16.
迈向新江南水乡时代——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合理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总结国际保护经验、归纳国内发展历程,以及对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反思,本文提出,江南水乡古镇应当秉承自身在历史上形成的城乡地域经济高度协作的市镇网络典范,将古镇保护放置于当代城镇综合建设中去,使之成为社会经济整体效果的组成部分,并融入各个层次的城市规划争管理计划.  相似文献   

17.
长江口边滩水库藻类增殖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江口及两个长江口边滩水库(陈行、宝钢水库)采集水样,在实验室内进行了藻类增殖潜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8℃下直接培养原水样,藻类自然增殖两周后蓝绿藻可成为优势藻种而大量增殖;向灭菌水样中人工接种铜绿微囊藻(其在28℃下长江口水样中的最大现存量可达5.65×10^6 个/mL),其在各水样中的平均比增殖速率为0.22~0.34 d^-1,倍增周期为2~3 d,表明长江口及其边滩水库原水具有较强的藻类增殖潜力.水下光照度是影响长江口边滩水库藻类增殖的重要因素;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降低了水体的浊度,提高了水下光照度,为藻类增殖创造了良好的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整合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于涛方  李娜 《规划师》2005,21(4):17-24
长三角体化进程已纳八到国家战略中。借鉴分析全球化中的其它区域整合事例,通过“空间分析”和“事件性分析”,概括出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的主要阶段和驱动力。长三角区域整合可分为自上而下的中央政府推动进程、“市场主导 地方政府促进”的区域整合进程、“市场主导 制度驱动”共同作用的全方位区域整合过程等3个阶段。通过人口增长的区域变动演变及经济类型的聚类分析,长三角地区区域体化进程以1992年为界,经历了个由缓慢到加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城镇水网系统健康的调控方法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水网系统具有承载居民休闲活动和发挥自然生态功能的双重属性,也具有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压缩能耗和吸收温室气体的特殊功能。长三角城镇水网系统的健康调控方法,以水网系统的生态安全分析与健康评价为基础,从生态技术层面提出保证生态健康的调控方法与相应的控制指标体系;从政策体制层面剖析了当前制约水网系统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政策体制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戏·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本案设计一如此词,戏江南是个大概念。最初接到这个案子的时候,在经营上我们已经介入。甲方的概念是做一个综合的餐娱高档次的场所。由我们提出概念,从地域性角度考虑,江南是我们设计的主题,谈到江南我们会想起小桥流水、江南园林民居……它变成了一种程式化的设计手法。最初的名字从水·江南、意·江南、忆·江南等等入手,都脱离不了这个载体,但是实际上我们再深入细想,江南不仅仅是小桥流水,江南人家,苏州园林,它可以是人物的、故事的、社会的、历史的、现在的、戏剧的……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