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树忠  朱红娜 《机床与液压》2019,47(14):144-146
压铸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液压元件的节流特性及液压动力元件的死区、滞环和限幅等因素使系统具有较强的非线性。为了提高压铸机快压射阶段速度系统的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逆模型的控制算法。建立速度系统的非线性模型;分析系统的可逆性,将系统线性化为伪线性系统;利用反馈控制设计线性系统控制器,实现对系统的控制。利用MATLAB验证基于逆系统方法的压铸机快压射速度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现代压铸机已发展成为“慢—快—增压”三级压射或“慢—Ⅰ快—Ⅱ快—增压”四级压射及多级压射系统。压铸机实现快速压射,主要依靠液压系统中由压射蓄能器和快压射阀组成的快压射回路。为了实现压铸时液态金属的高速充型,压射时由慢速到快速的转换时间需  相似文献   

3.
北京铸造学会于1988年8月27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日本宇部压铸机技术交流会。日本宇部兴产株式会社(UBE)生产4000~8000kN的中小型压铸机及1000~14000kN的大型压铸机。宇部压铸机有:UNI—FF注射装置,采用单活塞循环回路方式,出口节流控制低速注射,速度比较稳定。高速压射时的压射力大,速度又快又稳定,加速特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王元荪 《铸造工程》2006,30(4):37-38
4 轻合金成形工艺及设备 专利名称:镁合金压铸机专利 申请号:CN200420024047.3 公开号:CN2675298 申请日:2004.01.02公开日:2005.02.02 申请人:陈新华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镁合金的压铸机,具有机座,机座上设置有能将压铸模合紧的合模部分、能将料液压进模具中的压射部分、控制压射部分工作的液压部分、控制液压部分工作的电气控制部分,压射部分由压射活塞、浮动活塞和增压活塞组成,液压部分由快压射蓄能器卸荷比例阀、快压射蓄能器、快压射氮气瓶、增压蓄能器卸荷阀、增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J1125C型压铸机压射机构、增压系统和液压系统的设计原则,研究了压射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文中重点介绍增压系统中增压控制阀的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影响压射速度的因素。最后根据试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压铸机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在压铸生产中方便、准确地再现和调整压射参数,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意大利Triulzi公司生产的Castmatic-400型卧式冷室压铸机采用了压射速度(SPEED-O-TROL)和压射力(PRESS-O-TROL)自动测量监控显示仪。压射速度传感器安装在压射行程开关控制机构中,见传动系统图1。该机构的功用是:(1)控制压射系统的一级和二级快压射运动。(2)在压射循环中,严格地测定和显示各级压射速度值,并与预先通过数字转换开关输入到自动测量监控显示仪中的压射速度(工艺要求)值进行对比,如需修正,由报警指示器向操作者报警,通过调整有关液压元件,使实测显示值与给定值达到一致。  相似文献   

7.
P—Q~2图说明了压铸过程快压射阶段的性能,即压铸机传给金属的压力和流量的相互关系。压铸上内金属所需压力和压铸机传递的压力能在同一图模表示。因此,可以预测金属临界流动状态。 在研究有效压力线(通常称为机床线)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了压铸机压射系统,发现一些锌合金压铸机性能不佳。然而,改造这种压射系统并不困难,压铸厂自己就可进行。通过改造可使压铸机能力提高2—3倍,为改进老设备,增加生产能力,找到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冷室压铸机压射速度的匀加速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郗志刚  柯有权 《铸造技术》2006,27(6):562-564
目前冷室压铸机的压射过程大多采用三级压射的控制方法,不仅给压铸机的调整带来不便,而且还对压铸件的质量和压铸机本身产生不良影响。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提出了压射速度的匀加速控制,并给出了一种压射速度匀加速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基本组成和控制过程。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对原压铸机的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进行改造,实现了压射速度的匀加速控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而为压铸机压射速度的控制提供了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压铸机压射过程的电液压伺服控制系统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CADE)的压铸机多变量压射过程非线性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将帐篷映射嵌入到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DE)中,改进了DE算法中交叉因子及编译因子的产生过程.通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智能算法对压射控制PID控制器进行参数优化,能实现压铸机压射速度的快速寻优,使其非线性预测控制动态特性更好,控制精度更高,从而达到系统的最优控制目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压铸机能耗高、能量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流和仿真的压铸机能耗模型,研究压铸机能耗特性与重要工艺参数对系统能耗的影响;针对压铸机能耗等级评估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耗模型仿真测算压铸机能耗等级的新方法。分析压铸机的能量流特性,根据其能耗分布规律和能量守恒原理,构建压铸机能耗计算模型;采用AMESim与C语言联合仿真,建立压铸机液压系统能耗仿真模型,研究压铸机不同增压压力与不同快压射速度对系统能耗的影响;仿真得出压铸机能耗数据,并按相关标准评估压铸机的能效等级。研究结果显示合开模过程能效较高,有用功约占总能耗的50%;压射过程能效较低,有用功约占总能耗的21%,快速压射阶段瞬时功率非常高;增压压力与快速压射速度变化均对压射机构能耗影响较小;仿真测算出的压铸机能效等级与实测结果接近,比能耗误差为8%,显示提出模型与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压铸机压射部分的性能尚未完全弄清楚,而只能依靠实践。通常,大部分压铸工作者都以压铸试验为根据,借助于渐次逼近的方法、靠旧有经验的帮助选配压铸机和压铸模。仅在最近几年才有资料介绍这方面的液压关系。这些关系的某些方面已在P—Q~2图上作了说明。如果在P—Q~2图上获得了有关数据并以功率表示,则压铸机的压射功率和压铸模的实际需要功率也能表示出来。本文阐明如何完成上述工作,并试图使压铸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压铸机压射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张海华 《机床与液压》2014,42(14):88-89
根据J1140型压铸机压射系统的设计要求,分析压铸机压射系统增压液压原理,对增压蓄能器的容积进行计算;结合实践应用,介绍蓄能器的选择及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铸造》2016,(5)
针对压铸机压射系统在不同阶段对压力PID闭环控制效果的要求,提出一种变异的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对控制系统快速压射阶段进行PID参数优化,对快速压射阶段的压力系统进行模糊寻优。引入的遗传因子自动进行变异,对速度与压力模型快进行参数迭代优化。搭建了仿真平台,通过仿真实验证明,提出的算法可以大大提高压铸机速度与压力的控制效果,其超调量、调整时间明显得到改善,同时也提高了压铸机控制系统的整体压射效率。  相似文献   

14.
当充型结束、压射柱塞停止的瞬时,在金属液上会受到因液体和压射机构运动零件的惯性作用而产生的冲击压力。由于惯性冲击,在液压系统中产生较高的负荷,会导致压铸机的液压元件和管路过早损坏,向时亦降低压铸机工作的可靠性。由于惯性冲击时的压力增值  相似文献   

15.
几乎所有的压铸机压射缸前腔油路中都有一个快排阀民,其结构见图1,原理见图2。快排闻通径随吨位增大而增大,此阀为非标准的液压件,且结构复杂,给用户维修带来不便,若更换此间要上主机厂调换,从而延误生产时间。目前125OkN及以上的压铸机液压系统都已采用二通插装网。为此笔者认为快排阀也可用插装阀代替,更改后原理见图3。更改后快排问Rf用插装阀V2代替。更改前插装阀V1,V2为同一规格,更改后为了实现快压射时的快速排油,V1,V2不能为同一规格。一般V2比V1大2~3个规格。更改后V2与压射阀组加工在一起,省去了单独的快排阀板…  相似文献   

16.
浅谈影响压铸件品质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压铸机、压铸模结构及压铸工艺参数对压铸件品质的影响.指出,液压元器件品质不过关,容易造成压铸机漏油及液压系统的内泄,是影响压铸机性能的关键因素;常用的模具结构(动、定)模框与座板是分体式的,这种结构对于无滑块机构的模具是适用的;但对于抽芯滑块,尤其滑块较大时,动定模模框宜做成整体式结构;模具预热温度应为150~180 ℃,过高过低均不宜;熔炼温度宜为700~720 ℃,浇注温度宜为650~680 ℃;厚壁件铝液温度选择较低一点,增压大一些,快压射行程适当近一点;薄壁件铝液温度选择较高一点,增压小一些,快压射行程适当远一点.  相似文献   

17.
压铸机的分类及其工作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余恭  陈金城 《铸造》2005,54(2):179-181
压铸机通常按动作的方向和压室的位置及其工作条件加以分类,而不同类型的压铸机的工作方式则有所区别.一般压铸机主要由合模机构、压射结构、液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其他零部件等几部分组成.先进的压铸机还带有参数检测及监控系统和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生产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8.
详细地介绍了IP系列压铸机压射机构和液压系统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19.
J1140A 卧式冷室压铸机原快压射阀组,采用两级开放的快压射结构。阀体上兼装有蓄能器加入合型的控制机构、快排阀的控制板、稳压阀及卸油阀等。二级快压射机构由两只具有节流控制的液控单向阀组成,速度可无级调  相似文献   

20.
对压铸质量方面日益严峻的要求,促使在压射系统上进行改进。其中闻名的有,三级压射、四级压射、D系统和D_2系统等等。压铸中重要关键是使型腔排空,否则仍然不能解决问题。为此,在压铸中发展了一些新的工艺方法。如真空压铸、精速密压铸和吹氧压铸等。此外,在要求压铸机运转快、压铸质量好的趋势日益高涨的情况下,发展了新的抛物线压射系统。在新的压射系统中,压射冲头是以恒定加速进行的,取代了压射冲头在压射时速度突变的状况。无紊流慢推进平稳地充填压射室,压铸机的调节比较简单和压射速度范围宽广,体现了新发展的压射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