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阴离子聚氨酯乳液的粒径及粒子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用二羟甲基丙酸制备阴离子聚氨酯乳液,二羟甲基丙酸的量,反应程度,扩链剂的用量对乳液的稳定性、粒径大小和分布及粒子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聚氨酯乳液的ζ电位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聚氧化丙烯二醇,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羟甲丙酸、2-甲基丙二醇、三乙胺和多元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离子基团含量的聚氨酯乳液,并测定了乳液的ζ电位,以及高温、冻融、机械稳定性和抗电解质能力。  相似文献   

3.
MMA含量对PUA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辉  沈慧芳  陈焕钦 《粘接》2005,26(3):21-23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聚醚二元醇(N210),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主要原料,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合成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在保证二羟甲基丙酸(DMPA)含量、中和度等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了MMA含量对乳液的性能及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MMA对乳液外观、贮存稳定性、力学性能、吸水性等均有重要影响。MMA最佳含量为20%~30%。  相似文献   

4.
水性聚氨酯耐水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以聚醚多元醇和甲苯二异氰酸合成了水性聚氨酯乳液。研究了二羟甲基丙酸亲水扩链剂、三羟甲基丙烷交联剂和乙二胺对水性聚氨酯涂膜耐水性的影响,制备了耐水性好的水性聚氨酯树脂。  相似文献   

5.
软段种类及相对分子质量对阴离子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聚酯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羟甲基丙酸等原料,制备了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乳液,并测试了其性能。结果表明:软段种类及相对分子质量对水性聚氨酯乳液的黏度、粒径和力学性能等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聚醚和聚酯型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比较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摘 要 用二羟甲基丙酸作为亲水单体,分别合成了聚醚型和聚酯型的水性聚氨酯,并进行各种性能比较。用二羟甲基丙酸作为亲水单体制备的乳液,稳定性较好,贮存期在半年以上。当二羟甲基丙酸含量相当时,聚醚型的比聚酯型的耐水性要好,但强度不如后者。  相似文献   

7.
自乳化型聚氨酯脲乳液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聚氧化丙烯二元醇为软段,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羟甲基丙酸、2—甲基—1,3—丙二醇、乙二胺和二乙烯三胺为硬段,通过不同的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自乳化型聚氨酯脲乳液(APu)。并用红外光谱、示差扫描量热仪、万能拉伸机和溶胀性实验对乳液胶膜的性质进行了表征;同时测定了乳液的高温稳定性。结果表明,在硬段之间和软段与硬段之间同时存在着氢键作用,这促使软段相的Tg向高温移动。比较两种不同方法合成的APu,发现,二步法APu具有比较规整的硬段结构,离子基团分布比较均匀,乳液的稳定性和材料的力学性能较好,但耐水性较差。  相似文献   

8.
水性聚氨酯的环氧共聚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环氧树脂(EP)对水性聚氨酯(WPU)进行改性,通过自乳化法合成了EP改性的WPU.探讨了EP的加入方式、用量以及亲水剂等因素对WPU乳液和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反应显著提高了乳液膜的硬度及其耐水性、力学性能.用二羟甲基丁酸(DMBA)替代二羟甲基丙酸(DMPA)作亲水剂制备的改性WPU乳液,其乳液性能、涂膜的硬度及其耐水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稳定的聚醚型阴离子聚氨酯乳液.研究了w(二羟甲基丙酸)、n(异氰酸根)与n(羟基)之比、中和剂的种类对乳液和胶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乳液的黏度、稳定性随着w(二羟甲基丙酸)的增大而增大,当w(二羟甲基丙酸)为7.5%时乳液和胶膜性能最好;涂膜的拉伸强度随n(异氰酸根)与n(羟基)之比增大而增大,断裂伸长率随n(异氰酸根)与n(羟基)之比增大而减小,适宜的n(异氰酸根)与n(羟基)之比应在7.5~8.0之间;用三乙胺做中和剂得到的乳液外观和稳定性好于氢氧化钠和氨水.  相似文献   

10.
阴离子型聚氨酯乳液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用二羟甲基丙酸合成了阴离子型聚氨酯乳液。讨论了亲水单体的用量、不同中和剂、不同NCO/OH比例对乳液的粒径及粘度的影响,还讨论了不同扩链剂及其用量对乳液性能及粘结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VAC与DMC共聚合制备正离子型无皂乳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偶氮二异丁基脒酸盐(AIBA)为引发剂,用乙酸乙烯酯(VAC)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单体进行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了正离子型无皂乳液。结果表明,增加DMC单体的质量分数和采用连续加料方式能够提高乳液的总固物质量分数和稳定性,同时连续加料聚合可以得到均匀、粒径较小的粒子。  相似文献   

12.
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制备了一种聚氨酯共聚乳液。它以N-210聚醚、TDI、二羟甲基丙酸、三乙胺、乙二胺、苯乙烯、叔丁基过氧化氢、四乙烯五胶、N·甲基毗咯烷酮等为原料,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得。由于疏水性聚苯乙烯的接技,使乳液的耐水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该乳液的平均粒径为193urn。聚氨醋原料与苯乙烯投料质量比为100:20得到的乳液,用于棉帆布粘接,测得剥离强度为223N/cm,粘接制品浸水24h后重量变化率为8.2%。聚氨酯共聚乳液  相似文献   

13.
扩链剂二羟甲基丁酸及聚氨酯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合成二羟甲基丁酸的某些规律。讨论了氧化条件,如:氧化温度,氧化时间及氧化剂的用量对氧化反应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及液相色谱对所合成的二羟甲基丁酸进行了分析。并对由二羟甲基丁酸制备聚氨酯乳液的性能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哌嗪基改性硅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八甲基环西硅氧烷(D4)和γ-哌嗪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硅烷偶联剂708)的乳液共聚,合成了半透明或透明的哌嗪基改性硅乳液。研究了聚合温度、硅烷偶联荆用量、乳化荆的选择对硅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温度60~65℃、硅烷偶联剂708的用量为D4单体质量的2%~5%、采用阳/非离子型乳化剂时,合成的微乳液稳定性好;对全棉浅色织物进行整理无明显的泛黄现象,并具有很好的手感,是一种性能优越的纺织用柔软剂。  相似文献   

15.
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聚环氧丙烷醚二醇(PPG)为主要原料,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性扩链剂合成了聚氨酯预聚体,再经过不同小分子扩链剂扩链、乳化制备水性聚氨酯(WPU)乳液,然后与自制交联剂HM交联成膜.研究了不同扩链剂对聚氨酯乳液稳定性及涂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脂肪族二醇扩链的WPU乳液的外观好于芳香族二酚,而芳香族二酚扩链的WPU涂膜力学性能优于脂肪族二醇.  相似文献   

16.
姚亚群  徐洋洋  鲍俊杰  黄毅萍 《塑料》2023,(5):79-82+88
以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扩链剂,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等反应合成聚氨酯预聚体,以NaOH为中和剂,制备了一系列羧酸型水性聚氨酯(WPU)。通过观察乳液外观,测试乳液的粒径和离心稳定性及胶膜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力学性能、水接触角和吸水率,探究了DMPA含量对基于NaOH中和剂的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NaOH作为中和剂制备稳定的WPU乳液,并且,随着预聚体中亲水基团含量的增加,乳液的平均粒径和胶膜的水接触角逐渐减小,水性聚氨酯膜的拉伸强度逐渐增大,当亲水基团含量为1.1%时,WPU乳液粒径为43.95 nm,胶膜拉伸强度为51.85 MPa。  相似文献   

17.
《有机硅材料》2009,23(5):333-333
合肥工业大学的吴晓波等人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四氢呋喃醚二醇、二羟甲基丙酸、聚醚型氨基硅油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聚醚型氨基硅油改性聚氨酯;并加入去离子水高剪切分散扩链,得聚醚型氨基硅油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考察了聚醚型氨基硅油用量对乳液稳定性、乳胶膜耐水性及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液的稳定性良好,乳胶膜的耐水性明显提高,拉伸性能下降;当聚醚型氨基硅油在预聚体中的质量分数为2%、3%时,  相似文献   

18.
选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醚二元醇、二羟甲基丙酸、1.4-丁二醇、三羟甲基丙烷、甲基丙烯酸甲酯、功能性单体等为原料,采用阴离子自乳化法合成了指甲油用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该复合乳液完全满足当前对水性指甲油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一步法合成氨基改性有机硅微乳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采用微乳液聚合法用D4开环聚合,硅烷偶联剂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共聚改性,合成了半透明或透明的氨基改性有机硅微乳液,是一种性能优越的纺织用柔软剂。  相似文献   

20.
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飞  唐黎明  方宇  李易  刘德山 《化学世界》2003,44(12):639-640,629
合成了一系列稳定的聚氨酯乳液,研究了聚乙二醇(PEG)相对分子质量、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含量等对聚氨酯乳液的影响,所合成的聚氨酯乳液与聚丙烯酸酯乳液进行室温固化后形成的复合漆膜显示了优良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