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针对铜鼓县小水电站联网时存在的问题及其不利影响进行了分析,井提出了改进途径,指出小水电站的联网改造应立足安全,争取效益。  相似文献   

3.
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智强 《水利科技》2008,(1):54-55,57
该文列举小型水电站机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技改工作实践,提出做好水电站的技术改造工作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强调要做好技术改造设计,机组增容改造时一定要重视输水系统的核算,并着重抓好水轮机的改造。  相似文献   

4.
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四行 《小水电》2003,(1):12-15
列举了小型水电站机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技改工作实践,提出了做好水电站的技术改造工作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强调要做好技术改造设计,机组增容改造时一定要重视输水系统的核算,并抓住水轮机的改造。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规程》和《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规范》的由来,根据编制体会,对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水电开发建设已成为投资热点之一,但由于水轮发电机组选型不当而造成电站效益不尽理想的现象十分普遍,本文简要介绍水轮发电机组选型方法及应重点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小型水电站电控设备优化设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型水电站的单位千瓦投资已从70年代的1000-1500元上涨到目前的3500-5000元,探讨降低小水电的投资,已成为各方共同关系的问题。设备的合理配置避免闲置是减少投资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我国小型水电站采用的操作电源类型较多,主要有直流220V(或110V)和交流220V操作电源系统。本文通过对各种操作电源的技术经济比较,建议在今后小型水电站的操作电源设计时,对于单机容量在3000kW及其以下的水电站应优先考虑采用交流操作电源,以节省投资,其次考虑采用220V(或110V)硅整流加48V蓄电池组,蓄电池宜采用GM型或汽车蓄电池或镉镍蓄电池;对于电站装机容量在1万kW以上、单机容量大于3000 kW的电站,则宜采用直流220V(或110V)蓄电池组,以确保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特小型水电站的发展状况及特点,对电站的接地方式、电气设备选型布置、计量、自动化、励磁等重点问题,作了较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小型水电站的技术改造、投入少,见效快,文章简要论述技术改造的必要性,改造的目标,原则和条件以及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水电站的设计水头和流量,是决定电站机组出力的两大主要因素。通常,电站设计均以水轮机制造厂家要求的额定水头进行设计,但笔者总结实际电站运行资料时发现有一些与此有关的情况,很值得一提,现介绍于下供商榷。  相似文献   

12.
设计是小型水电站工程建设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在分析了小型水电站设计的自身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笔者对提高设计质量的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郭建业 《小水电》2012,(1):38-40
分析了小型孤网水电站存在的一系列特殊问题及其性质,对小型孤网水电站的频率波动峰值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提出了小型孤网水电站的设计和配置原则,指出增大飞轮力矩对小型水轮机组孤网运行的有效作用。建议制定相应的设计导则,对小型孤网水电站的设计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4.
15.
发电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是水电站发电厂的主要任务,设备管理就是为了保证水电站发电厂安全生产,降低检修费用,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电站自身效益。因此,搞好水电站发电厂的设备管理工作是保证发电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设备管理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17.
叶文刚 《小水电》1997,(3):35-36
在小型水电站设计中,对电站装机容量的确定;取消厂内主阀,装设快速闸门;利用消能电阻交流接触器实现自动关机;对调速器的方位调整等几项技术进行改进后,使电站的设计更加合理,节省了电站的投资,在已运行的电站中均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崛山水电站的上游来水受水库控制,无法自主调节发电流量,正常的日内流量会有变化且变幅较大,发电设备利用率较低。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水利资源,运行只能按定流量方式运行。经模型的建立和求解,设计出一种在厂内优化运行时的处理方法。经使用,获得良好的效果,表1个。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