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无蒸煮生淀粉酒精发酵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自然界分得野生型菌株黑曲霉n-11(Aspergillus niger n-11),进行了无蒸煮生淀粉酒精发酵研究。结果表明原料的种类、用酶量和醪液的浓度对酒精发酵有较大影响,酒母的接种量影响不大。该酒精发酵工艺砍掉了蒸煮工序,可以大大节约能耗等。50立升罐无蒸煮生淀粉酒精发酵试验已通过省级技术鉴定,结果如下。(1)薯干面原料:醪液酒度10.7%(v/v,20℃)。淀粉利用率88.6%。原料出酒率36.5%。(2)玉米面原料:醪液酒度12.4%(v/v,20℃),淀粉利用率90.7%,原料出酒率35.8%。  相似文献   

2.
利用低温蒸煮工艺进行高浓度酒精发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利用低温蒸煮工艺,探讨了玉米淀粉的高浓度酒精发酵。在80℃下对玉米粉进行蒸煮15min,同时加α—淀粉酶进行液化。经冷却后,在55℃下加糖化酶糖化30min。再度冷却到30℃,加酵母菌悬液发酵70h。并利用这一技术研究了产高浓度酒精酵母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在加糖化酶量200~300u/g原料。酵母接种量为3%(v/v),发酵温度为30℃,pH4~4.5,发酵周期为70h,原料水比为1:2条件下,所选用的菌株之一W_4可以产生17.5%(v/v)乙醇。发现该菌株在发酵速度和耐酒精能力方面明显地优于国内酒精厂常用的酵母菌株1300。在发酵结束时,成熟发酵醪的pH值为4.2。外观糖度为0(Bx),残还原糖为0.19%,残总糖为3.6%,淀粉利用率为90%。  相似文献   

3.
Asp.niger.no.882生淀粉糖化酶性质及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淀粉原料发酵生产酒精传统工艺中,原料蒸煮耗能约占全部酒精发酵生产能耗的30—40%,因此砍掉蒸煮工序,节约能源、节约投资和降低成本是开发酒精发酵的新课题。解决办法之一是采用无蒸煮发酵法。从理论上讲无论淀粉是熟的还是生的,只要被转化成可发酵性糖,就能被酵母利用。这一转化有赖于生淀粉糖化酶的作用。目前国内外无蒸煮酒精发  相似文献   

4.
酶制剂的添加对早籼稻谷生料发酵生产酒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早籼稻谷生料发酵生产酒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淀粉酶、纤维素酶、酸性蛋白酶、果胶酶的添加对酒精发酵没有明显效果。糖化酶最佳添加量为225U/g原料,最佳料液比为1:3.5,300℃120h,酒精度达9.0%(v/v),残总糖为1.20%,淀粉出酒率达51.28%。  相似文献   

5.
固态发酵高产酒精酵母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从白酒酒醅中分离得到的目的菌株经初步分析测定属于酵母属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在PH2.8的液体培养基中可以正常发酵温度35-37℃,对乙酸和丁酸最小敏感浓度分别为400mg/L和30mg/L;最小酒精致死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20%(v/v),在含水量65%的固态基质上发酵酒精浓度达到12.0%(v/w),其淀粉利用率为89%。  相似文献   

6.
玉米酒精浓醪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安琪耐高温酒精活性干酵母,以玉米为原料进行浓醪发酵最适工艺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双酶法液化法,添加180u/g糖化酶,pH4.5-5.0,酵母接种量0.15%,适当添加无机盐和营养剂,发酵70h,最终达到发酵酒度14.7%(v/v),残糖0.92%,残还原糖0.2%,淀粉利用率84.9%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高产酒精絮凝酵母SY-130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絮凝性强的葡萄汁酵母SN—154和高产酒精酵母菌种NHY4—36做亲本,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获得1株发酵速度快、高产酒精且絮凝性强的酵母菌株SY—130,以玉米淀粉为原料,32Y发酵60—68h,可产酒精17.5%—18.5%(v/v),耐酒精度可达20%以上,酵母絮凝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
应用浓醪发酵技术推动酒精行业科学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浓度酒精发酵始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以可再生资源粮食或植物纤维为原料,采用连续发酵,最终酒精浓度可达16%(v/v)左右,实验室小麦粉高浓发酵可达21%(v/v),淀粉利用率达90%以上,发酵时间在50~70h。在蒸煮工艺方面对低温蒸煮、中温蒸煮及生料发酵作了探索。浓醪发酵的料水比为1:2.8~3.2。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开发的安琪超级耐高温酿酒高活性干酵母已形成生产力,并投入大生产使用,其发酵结束时醪液的酒精浓度可达到14%~17%(v/v)。国内外在实验室筛选分离的酒精酵母,有的产酒精浓度可达20%(v/v)左右,但大都尚未形成生产力。酒精浓醪发酵技术是一个方向,对生产企业提高效益,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胆采用酒精浓醪发酵技术,大力推进酒精行业的科技进步,促进酒精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木薯酒精发酵中原材料利用的降本增效,该研究将木薯作为原料进行酒精发酵条件实验,确定液化温度为95.0℃时,液化时间为70.0 min;糖化温度为60.0℃时,糖化时间为40.0 min;在上述条件下木薯淀粉最高产酒率为54.01%,淀粉的利用率达89.25%。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酶制剂废液(包括糖化酶废液、淀粉酶废液)应用于木薯酒精生产。结果表明,添加糖化酶废液后,每吨酒精可以节省淀粉酶1320 mL,糖化酶316.8 mL,同时可免去尿素、硫酸镁等营养盐的添加,出酒率提高至54.64%。因此,采用酶制剂废液可大大减少木薯酒精生产中新鲜糖化酶和淀粉酶的用量,降低了营养盐的添加,同时原料出酒率也得到了有效提高。本研究不仅为酶制剂工业生产中酶制剂废弃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新途径,也为木薯酒精发酵工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生木薯淀粉直接发酵生产酒精的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生淀粉分解酶的酶用量、料水比、酵母接种量、发酵时间是生淀粉直接发酵生产酒精的4大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得出生淀粉直接发酵生产酒精的最佳发酵条件为:生淀粉分解酶的酶用量为30u/g原料,料水比为1:4.5,酵母接种量为5%,发酵时间为4d;发酵生淀粉,发酵成熟醪酒分为7.04%(V/V),发酵率为78.38%。  相似文献   

11.
以玉米、大米、小米、黑米、糯米、糯玉米6种米为原料,以米根霉和酿酒活性干酵母为糖化发酵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对6种淀粉质原料米酒酿造用麸曲和酒曲的种类、比例及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进行研究,再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出六粮风味米酒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麸曲与酒曲最佳质量比为1∶1,加曲量为0.6%,30℃条件下发酵48 h;玉米∶大米∶小米∶黑米∶糯米∶糯玉米的质量比为1∶1∶1∶2∶2∶2。此时的米酒质量最佳,酒质地均匀、酒醪清澈、醇香浓郁,柔和爽口,具有独特的甜米酒风味。  相似文献   

12.
以玉米粉和糙米粉为原料混合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在Plackett-Burman实验的基础上,选取玉米粉比例、淀粉酶加量、糖化酶加量及尿素加量为影响因素,以淀粉出酒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粉比例38%,淀粉酶加量0.31 kg/t粮,糖化酶加量1.02 kg/t粮,尿素加量1.36 kg/t粮时,可获得最高的混合原料发酵淀粉出酒率,淀粉出酒率为55.55%。  相似文献   

13.
微粉碎甘薯原料的生料发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糖化酶和酵母菌,对粗粉碎、微粉碎两种不同粒径的甘薯进行生料发酵,探讨微粉碎甘薯生料发酵的可行性;并通过正交试验,调查中温α-淀粉酶、糖化酶和酒精酶三种酶用量对微粉碎甘薯生料发酵影响的显著性。试验结果表明,微粉碎甘薯生料发酵的速率和酒精度均显著高于粗粉碎甘薯;初始pH在5.0~5.5的范围内,发酵效果最好;酒精酶对微粉碎甘薯生料发酵具有显著性影响,在中温α-淀粉酶10 u/g、糖化酶500 u/g和酒精酶0.2%的条件下生料发酵,最高酒精度为10.7%,其原料淀粉的转化率达到82.5%。由此可见,通过微粉碎,可实现甘薯的生料发酵。  相似文献   

14.
Co60诱变原生质体选育高产酒精酵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将较高产酒精酵母制备成原生质体,经Co^60诱变后,采用四级筛选,得到高产酒精酵母菌株Co-158,其遗传性状稳定。以玉米粉糖化醪为基质发酵72h,成熟醪酒精体积分数为17~%(v/v),残还原糖为0.0137%。Co-158菌;洙成熟醪酒精体积分数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6.34%,比ADY提高了24.48%,残还原糖含量亦远远低于出发菌株和ADY。  相似文献   

15.
刘燕  刘钺  柯涛 《中国酿造》2017,36(8):80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混合原料高浓度酒精发酵工艺进行正交试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高浓度酒精发酵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发酵温度>糖化酶添加量>发酵时间>接种量>摇床转速,最佳发酵条件参数为发酵温度33 ℃、糖化酶添加量160 U/g、发酵时间60 h、接种量25%、摇床转速140 r/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发酵醪酒精度可达到15.95%vol。  相似文献   

16.
酒精发酵中应用酸性蛋白酶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酸性蛋白酶在酒精发酵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添加酸性蛋白酶有利于原料中蛋白质的水解,增加醪液中酵母可吸收性氮,促进酵母菌生长繁殖,提高酒精发酵速率。而且,a-氨基氮的增加,减轻了酵母菌细胞氨基酸合成代谢的负荷,使底物(葡萄糖)更多地转向发酵生成乙醇,提高原料出酒率。接种酵母后,在醪液中添加0.01%的酸性蛋白酶,发酵时间由原来的52h缩短到32h,发酵成熟醪酒精含量为10.2%(V)。着延长发酵时间至44h,则发酵成熟醪中酒精含量由原来的9.8%(V)增加到10.7%(V),并对添加酸性蛋白酶和(NH4)2SO4的发酵结果进行了比较,认为酸性蛋白酶是实现高效率酒精发酵的优选促进剂。  相似文献   

17.
安琪耐高温酿酒高活性干酵母在酒精浓醪发酵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使用安琪耐高温酿酒高活性于酵母,以玉米为原料生产酒精,通过在发酵过程中添加复合酶,采用边糖化边发酵工艺,从三角瓶小试,到5t罐中试,取得了一定效果,残还原糖为0.21%,酒分达到13.6%(v/v)。同时证明了在稀醪条件下适当提高发酵温度可加快酵母的产酒,但在浓醪情况下,提高温度会增加乙醇对酵母的毒性,导致出酒率下降。  相似文献   

18.
利用氧化还原电位(ORP)调控玉米酒精浓醪发酵过程,通过设定不同的控制氧化还原电位(-50 mV、-100 mV、-150 mV)及对 照实验,对比菌体的数量、存活率、糖醇转化率、发酵效率和甘油生成量,探寻最佳的氧化还原电位控制位点。 结果表明,当ORP控制 值为-150 mV时,乙醇产量为103.36 g/L,分别为ORP值为-50 mV、-100 mV、对照组的1.72倍、1.26倍、1.04倍,糖醇转化率和发酵效率高 于其他三组;甘油产量为23.13 g/L,为其他三组的0.91倍、0.96倍、1.07倍;菌体数量为4.50×109 CFU/mL,为其他三组的0.85倍、0.97倍、 1.01倍。 控制氧化还原电位对酵母菌生长繁殖和存活有利,最佳控制值为-150 mV。  相似文献   

19.
于成  董薇薇 《酿酒》2014,41(5):67-70
玉米醪异常发酵的影响因素大致分为醪液制备、酒母接种、发酵控制三个方面,作为企业的基层工艺管理人员,就是要对酒精发酵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指标和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总结,通过不断加强基础工艺管理工作,保证发酵过程正常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