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丙烯酸-丁烯醛共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溶液共聚法合成了丙烯酸-丁烯醛共聚物,使用IR、^13C-NMR及DSC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用称量法测定共聚合反应的转化率和反应速率,乌氏黏度计测定共聚物的特性黏数[η],并用其相对表征共聚物分子量大小.重点研究了共聚合条件对共聚合反应的转化率、反应速率及所得共聚物分子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及聚合温度对共聚合反应和共聚物的分子量均有很大影响;丁烯醛对共聚合反应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重力分离SHS法制备陶瓷内衬复合管过程中施以不同振幅与振频的单自由度上下往复式机械振动 ,研究了机械振动对SHS铝热燃烧、陶瓷凝固及复合管组织性能的影响 .研究发现 ,机械振动并相应提高振频可以提高燃烧温度、燃烧速率和反应转化率 ,促进Al2 O3 Fe液相重力分离和陶瓷致密过程 ,并使陶瓷层的凝固组织发生改变 ;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机械振动并相应提高振频可以提高复合管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和内衬陶瓷层的表面质量 .  相似文献   

3.
控温活化燃烧合成α-Si3N4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控温活化手段实现了燃烧合成α-Si3N4粉末.通过对反应温度特征曲线的分析,得出了Si-N体系的一系列燃烧反应动力学参数,包括燃烧波速、升温速率、绝热温升、惰性温升时间、惰性温降时间和转化率等,另外采用波速法和转化率法计算了该反应体系的活化能.这些参数将为进一步研究该反应的机理、优化燃烧合成工艺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不偶合装药爆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偶合装药爆破效果与不偶合系数之间的关系。试验中发现,当不偶合系数为2.0时,平均块度与偶合装药时几乎完全相同,面粉矿率及大块率则较小。当不偶合系数大于等于2.0时,随着不偶合系数的增大,粉矿率减小,大块率上升.应变波的测试结果表明,随着不偶合系数的减小,应变波幅值逐渐增大.通过裂缝扩展试验,发现裂缝扩展速度随着不偶合系数的增大逐渐减小.以上表明,爆破效果最终由应力波和爆生气体两者的共同作用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电磁吸收剂的加入对UV光固化体系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红外光谱技术研究光照强度、光引发剂含量、电磁吸收剂种类及其含量对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结果光强增加既可以提高聚合体系反应速率,又可以提高最终双键转化率。随着引发剂含量的增加,最终双键转化率从76%提高到100%,但过高的引发剂含量会降低相对反应速率。以氧化石墨烯为电磁吸收剂的油墨最终双键转化率较高,以Fe_3O_4为电磁吸收剂的油墨相对反应速率较高,达到最大相对反应速率时间在10s内。电磁吸收剂含量增大会降低油墨最终双键转化率,对油墨反应速率到达最大值的时间影响不显著。结论光照强度、光引发剂含量、电磁吸收剂种类及其含量对UV电磁吸收油墨光聚合过程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偶合装药爆破效果与不偶合系数之间的关系。试验中发现,当不偶合系数为2.0时,平均块度与偶合装药时几乎完全相同,面粉矿率及大块率则较小。当不偶合系数大于等于2.0时,随着不偶合系数的增大,粉矿率减小,大块率上升.应变波的测试结果表明,随着不偶合系数的减小,应变波幅值逐渐增大.通过裂缝扩展试验,发现裂缝扩展速度随着不偶合系数的增大逐渐减小.以上表明,爆破效果最终由应力波和爆生气体两者的共同作用决定.  相似文献   

7.
以双酚A型环硫/环氧树脂为对象,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跟踪环硫/环氧树脂和环氧树脂的等温固化过程.结果表明,环硫官能团26℃下固化55min可以达到0.956的转化率,14℃下固化60min,达到0.711的转化率,固化反应级数n近似为1.环硫官能团开环固化反应速率高于环氧官能团的开环固化反应速率,而且环硫...  相似文献   

8.
文中叙述了不偶合装药在光面爆破中的作用,如对最大切向应力、相对应变幅值、动应变峰值和爆破裂隙扩展等的影响。作者建议用阿贝尔余容状态方程和炸药爆炸反应方程式来计算余容,並根据绝热方程式推导出最佳不偶合系数。用该式的计算值与现场实际取值十分接近,说明用该式计算不偶合系数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实时红外技术研究了樟脑醌(CQ)/脂肪胺可见光引发牙科复合树脂聚合的动力学过程。考察了不同胺链长、胺浓度以及光强对牙科修复复合树脂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链长的增加,反应速率和转化率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增加引发体系的浓度和增加光强都可以增加反应速率和转化率。  相似文献   

10.
首次采用非线性等转化率法研究了聚苯乙烯在氮气中不同升温速率下的非等温热重曲线,通过程序拟合得到了热解过程中活化能Eα与转化率α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在氮气中聚苯乙烯存在一个失重阶段,起始热解温度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升高.动力学拟合结果显示,热解初始阶段的活化能值较低,约为80 kJ/mol,主要对应于聚合物链中弱键的任意断裂反应,其反应速度很快;随着反应的进行,活化能Eα逐渐增大,当α0.3后趋于平缓,此阶段Eα的平均值约为145 kJ/mol,反应主要为聚合物链本身的断裂、解聚;当α0.9时,Eα值迅速减小,反应以链终止反应为主.  相似文献   

11.
在试验的过程中,发现了动力学方程中转化率的理论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别,实际转化率的最大值为95%,而理论转化率的最大值为64%,经分析,认为体系浓度变化是造成这一差别的主要原因。为了进一步研究溶液浓度对聚合动力学的影响,将聚丙烯腈溶入二甲基亚砜,配制不同含固率的溶液,将溶液作为反应介质,以丙烯腈和丙烯酰胺为反应单体进行反应。结果发现,体系浓度与链终止速率常数的指前因子呈线性关系,即链终止速率常数的指前因子随体系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动力学方程经浓度修正以后,在转化率小于50%时,转化率的理论值与实际值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聚乙烯悬浮接枝苯乙烯的转化率的测定方法,测定了该体系反应过程的转化率,反应速率及接枝率,得到了反应动力学曲线,为扩大试验提供了设计依据,对接枝聚合工艺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采用SET-LRP方法进行了乙酸乙烯酯(VAc)的活性聚合。通过聚合转化率、聚合物相对平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聚合物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研究了额外失活剂(CuCl2)、温度、溶剂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失活剂CuII在使反应可控性得到增加的同时却降低了反应的转化率;反应速率不会随反应温度的升高持续增加,超过某一临界温度后反应速率反而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与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相比,甲醇(CH3OH)为溶剂时,得到的聚合物的相对平均分子量较高,但分子量分布较宽。  相似文献   

14.
《中国粉体技术》2019,(2):25-30
采用离散元法(DEM)对变振幅等厚筛分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激振频率、振幅差、给料速率等工艺参数对变振幅等厚筛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振幅等厚筛分较等振幅筛分具有明显的优势;当激振频率为16 Hz、振幅差0. 2 mm、给料速率0. 5 kg/s时,变振幅等厚筛筛分效果最佳,筛分效率为83. 72%。  相似文献   

15.
以苯乙烯与马来酰亚胺的交替共聚物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梳型聚苯乙烯,研究了络合剂结构、催化剂浓度、引发剂官能度与活性、反应温度等对聚合可控性、反应速率、支化程度等的影响。分别用气相色谱跟踪单体转化率、三检测器凝胶渗透色谱跟踪聚合物分子量、特性黏数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高活性引发剂将导致形成自由基浓度过高,从而通过双基偶合终止形成高分子量组分,但通过降低催化剂浓度对提高聚合可控性效果不明显,而采用低官能度或活性引发剂可提高可控性,但导致所得聚合物支化程度较低。采用高官能度引发剂在较低温度下反应则既维持可控性又获得高度支化聚合物。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重力分离SHS 法制备陶瓷内衬复合管过程中施以不同振幅与振频的单自由度上下往复式机械振动, 研究了机械振动对SHS 铝热燃烧、陶瓷凝固及复合管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 机械振动并相应提高振频可以提高燃烧温度、燃烧速率和反应转化率, 促进Al2O3-Fe 液相重力分离和陶瓷致密过程, 并使陶瓷层的凝固组织发生改变; 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机械振动并相应提高振频可以提高复合管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和内衬陶瓷层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7.
非线性振动系统极限环振幅与频率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非线性振动系统极限环振幅与频率的控制.利用多尺度法,计算了动力系统Hopf分岔点附近的正规型,获得极限环振幅及频率与反馈系数的近似解析关系.通过选择适当的反馈系数,可对极限环的振幅与频率进行控制.选取一类三维系统作为算例,讨论并比较了几类线性、非线性反馈控制器的控制效果,所得的解析结果与数值模拟的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8.
一种两亲性高分子乳化剂的苯乙烯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苄氧基封端的甲基丙烯酸-2-(二甲氨基)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BzO-PDMAEMA10-b-PMMA10和BzO-PDMAEMA30为乳化剂,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进行苯乙烯的乳液聚合。分别考察了溶液pH值、乳化剂用量及类型对乳液聚合的影响。利用透视电镜研究了聚合物粒子的大小及分布。实验结果表明,使用两亲性乳化剂,单体转化率高,反应速率快,乳液粒子大小均匀且粒子较大。同时,随pH值增大,聚合速率及转化率均增大,乳液粒子分布更加均匀;随乳化剂用量增加,聚合速率及转化率增大,但乳液粒子变小。  相似文献   

19.
基于重力分离SHS法制备陶瓷内衬复合弯管 ,研究了氧化铁粉末化学组成对SHS复合弯管内衬陶瓷的影响 .研究发现在铝热剂相同质量分数条件下 ,存在于工业原料Fe2 O3 粉末的杂质比SiO2 添加剂对燃烧过程的稀释效应更为强烈 .在工业原料Fe2 O3 +Al体系中加入适量的Fe3 O4+Al体系 ,使燃烧温度、蔓延速率及SHS反应转化率均有所升高 ;但加入过量的Fe3 O4+Al体系 ,虽然使蔓延速率进一步增大 ,但却引起燃烧温度和SHS反应转化率有所下降 .实验表明 ,在工业原料Fe2 O3 +Al体系中加入 1 5 %的Fe3 O4+Al体系 ,使复合弯管内衬陶瓷性能达到并超过用分析纯Fe2 O3+Al体系所制备的复合弯管内衬陶瓷性能 .  相似文献   

20.
随机激振下直线振动筛的振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振幅是直线振动筛重要工作参数之一,直接影响到振动筛分效率及工作可靠性.考虑激振力幅值大小及方向的随机性,在建立随机模型基础上,研究随机激振参数(偏心块质量矩、激振力方向角、激振频率)对振动筛振幅的影响规律.引入相对均差系数及变差系数,定量描述振动筛振幅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偏心块质量矩随机对振幅的均值影响很小,但是引起的振幅动态偏离度不容忽视;激振力方向角随机引起振幅的均值变异较大,动态偏离度亦大,是引起振幅变异最敏感的激振参数;当偏心块质量矩、激振力方向角、激振频率同时随机且变差系数达到15%后,振幅变异梯度迅速增大,振幅的均值变异及动态偏离度都很大.振动筛结构在制造与安装过程中随机因素引起的振幅变异必须加以分析与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