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力度不断加大,以及城市立体化扩展趋势的愈加明显,结合城市地铁站点立体开发利用以及站点综合开发将是今后城市空间利用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对香港、日本地铁上盖案例简要分析,结合闵行区莘庄地铁上盖规划研究项目,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立体空间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城市土地利用立体化模式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土地利用立体化模式初探●张永良●包纪祥我国正面临着一个超常规的城市发展时期。城市的急剧膨胀造成了对土地的巨大需求。随着耕地的大量减少,我国土地资源总体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危机意识使人们深刻地感受到,控制城市用地增量、提高现有土地的集约度,将是解决...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生态问题,并从城市密度的理论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城市密度和城市生态环境的相关性,提出以限制城市蔓延、提高城市密度和优化土地资源的利用来解决城市交通能耗等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将城市的空间立体化和智能化,并综述了国内外在城市立体化方面所做的研究和探索;在城市立体化的基础上引入了智慧城市,介绍了智慧城市所包含的多种体系,城市智慧化更加完善了立体城市的内容,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呈献一个更集约、更全面的未来城市建设思路。最后以西咸立体智慧城作为实例进行论述,以期对我国城镇化发展和未来城市建设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晓路 《住宅产业》2012,(11):35-38
我国城市的住宅需求已开始由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由短期重建转向长期保有和经营。在此背景下,急需推动以长寿命、高质量为政策导向的住宅供给模式的转型。为了解决长寿命住宅与土地产权制度的矛盾以及初期成本过高等问题。本文在分析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托于SI住宅体系(结构主体和填充部分相互独立)的新型技术政策模式,即"立体土地"模式。该模式将长寿命住宅的结构部分与填充部分区分开来,并将结构部分视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即立体化的土地。"立体土地"作为由地方政府或社会团体管理的公共资源,以少于70年的合同期出让给开发商或居民。这种理念是对城市土地资源的拓展,这种模式不但可以大幅增加空间资源的总量,还有助于地方政府对空间资源进行集约化管理,有助于解决土地管理中卖地生财问题,有助于形成高质量的城市资产和景观环境,有利于推动我国房地产开发和住宅生产模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的住宅需求已开始由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由短期重建转向长期保有和经营。在此背景下,急需推动以长寿命、高质量为政策导向的住宅供给模式的转型。为了解决长寿命住宅与土地产权制度的矛盾以及初期成本过高等问题,本文在分析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托于SI住宅体系(结构主体和填充部分相互独立)的新型技术政策模式,即"立体土地"模式。该模式将长寿命住宅的结构部分与填充部分区分开来,并将结构部分视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即立体化的土地。"立体土地"作为由地方政府或社会团体管理的公共资源,以少于70年的合同期出让给开发商或居民。这种理念是对城市土地资源的拓展,这种模式不但可以大幅增加空间资源的总量,还有助于地方政府对空间资源进行集约化管理,有助于解决土地管理中卖地生财问题,有助于形成高质量的城市资产和景观环境,有利于推动我国房地产开发和住宅生产模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6.
城市土地开发整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燕玲 《规划师》2008,24(3):20-23
城市土地开发整理被广泛应用于国外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具有不同的组织、管理模式及适用于不同城市土地类型的应用模式.不同的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灵活的管理方式和实施程序,有效地协调政府、土地所有者、开发商等多方的利益关系,高效地实现对城市土地结构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防止城市无序扩张.我国开展城市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要将其纳入法律体系,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龙头,建立完善的行政保障体系,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由粗放式扩张逐步进入精细化完善的新阶段,开发与利用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城市公共功能的补充,更加集约的城市空间资源利用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关注的重点。如何切合城市发展需求、解决各类城市问题与矛盾、强化空间利用效益以及完善地上地下功能联系成为城市地下空间建设与开发的重点课题。文章通过扬州市广陵新城核心区的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实例,针对城市重点区域地下空间开发提出以"立体开发、网络复合"为主导策略的编制思路,对地下空间利用的网络化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人口急剧增长,城市地上可利用土地资源日趋紧张,严重阻碍了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形态已从过去简单的地下街、过街通道和地下停车场等单项功能,逐渐发展成为承载城市综合功能,呈现地下和地上空间立体化协同发展的趋势。例如交通枢纽与地下空间开发一体化规划与建设,解决了交通拥堵、停车难等城市问题,通过不同连通方式,有效提高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率;在地下商业空间设计方面,商业业态及  相似文献   

9.
周劲 《规划师》2007,23(6):66-69
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土地快速扩张后,许多城市的可建设用地已所剩无几,新区开发热开始降温,旧城改造被广泛关注.这其实也预示着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转轨期,就是从以"二维"平面土地扩张为主的阶段逐步向以"三维"立体空间增效为主的阶段过渡.深圳作为典型的紧凑型城市,正经历着城市空间要素立体化的趋势,对其的规划管理必须实现从"性质"到"用途"、从"地权"到"空权"及从"立面"到"表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许明金 《中国电梯》2011,(15):68-69
随着我国汽车拥有量急剧增加,城市静态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单纯采用传统平面停车方式解决目前的严重静态交通问题显然不太现实,有必要实施城市多元化停车方式。大力发展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实行停车机械化、自动化、立体化是解决我国当前城市停车难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实行停车立体化,不仅给城市居民带来便捷的停车方式,改善停车环境,还会增添城市靓丽景观,美化现代都市,节约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求量日益增长,投资规模迅速扩大,资金短缺已成为部分城市制约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地方财政来源比较少,发展新型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北京、深圳、南京等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融资实践,BOT、BT以及"轨道+土地"融资模式存在各自的优点和问题,结合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大、外部效益高的特点,将BT模式与利用土地储备融资相结合,形成"BT+土地储备"融资模式,作为可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采用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Z3)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and appraising the mode and mechanism of land redevelopment in urban regeneration in China’s transitional perio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redevelopment system and urban regeneration is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d system,and then the cooperative mechanism of urban regeneration and land redevelopment is recommended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regeneration.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功能定位及其实现机制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一种新尝试 ,它对于促进城市土地市场的健康、规范发展 ,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 ,各地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出现了片面追求高地价等问题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忧虑。在分析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概念及其运作方式的基础上 ,分析了城市土地储备制度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探讨了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功能定位与实现目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和城市群的快速发展以及轨道交通技术的进步,中国主要大城市先后开始了城际铁路的建设。这一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了城市群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同时也带动了沿线站点地区的城市发展。该文结合武汉至咸宁城际铁路贺胜桥站的实际案例,通过比较、借鉴国内外各类型铁路站点地区的开发经验,研究相关理论,对功能定位、开发模式、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对城际铁路站点地区土地开发利用策略建议。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站点地区的地位,促进城市空间的优化和提升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3,23(3):306-309,313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解决比较现实的问题是城市交通与城市环境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城市绿地与城市交通问题 ,提出地下交通与城市绿地复合开发的模式 ,认为此举是我国城市解决绿化用地不足、城市交通污染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土地利用相容性的概念、特性、原则进行了理论分析。针对我国当前城市发展的新形势,从主体思维层面阐述了研究土地利用相容性的"双向思维",从客体特质层面阐述了土地利用相容性的"二象性"。尝试完善并倡导一种适合于我国当下并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蔓延的动力机制与发达 国家有一定差异。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机 动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了城市空间的 快速扩张。当城市空间的扩张缺乏有效的规 范和引导,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时,城市 空间就会进入一种无序蔓延的发展状态。 而我国城市蔓延问题的根源应当归结于政策 制度的缺陷。因此,城市蔓延的控制重在土 地的集约化利用和政策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韩杰斌 《山西建筑》2007,33(26):49-50
从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需求的互动关系和城市交通发展与土地利用模式的互动两方面阐述了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并提出了优化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资源利用的策略,以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general development trend and regional patterns of urban population and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in China from 1981 to 2009. Then it conduct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coupling state between the growth rate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and the urban population growth rate. Considering the status quo of urban development, it proposes that China should maximally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land resourc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urban construction, so as to lessen the confl icts betwee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construction land.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正处于大规模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利用这一机遇,引导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关键问题。紧凑城市理论提倡一种高密度而多样变化的城市,是一种基于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城市发展模式。文章分析论证了轨道交通综合体之于城市紧凑化发展的重要价值。并结合日本、香港等地轨道交通综合体的实例,归纳了构建基于紧凑城市的轨道交通综合体的重要途径,以期对我国轨道交通综合体的开发与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