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主要由滨水区绿地生态、滨水岸线工程生态和滨水区建设生态构成。城市滨水空间建设要实现环境生态化,应根据其自然属性和生态特殊性,在滨水区绿地注重滨水湿地保育,保护自然植被,优先培育当地原生植物;在滨水岸线工程中,尽量保留河道自然景观和可渗透土地,设置保护区域缓冲带;滨水区的建设,要留有足够的滨水地带宽度,强化滨水的空气环流,最小限度改变自然环境状况,继而保护人类聚居环境和生物栖息环境,创造有特色的城市生活空间和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2.
以滨海小城市惠安城区为例,从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和城市生活空间结构的相关理念着手,分析出城市生活空间质量不断受到关注和欲望搬迁原理评价生活空间质量的人本真实性;阐述了案例区的基本概况、社区发展过程并对社区进行划分;基于欲望搬迁原理对其城市内部居住生活空间质量进行人本综合评价与分析,将惠安城区的居住生活空间质量分成4个等级。  相似文献   

3.
对城市空间美特质的追求体现了现代城市建设的人本导向和审美品位。目前,城市空间美建构中存在的美的元素稀缺、建设设计薄弱、城市管理痛点难除等问题,要求城市建设中彰显"人"的主体价值,对城市的生活空间、景观空间、历史空间和秩序空间等进行人文呵护,并建立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制度,以进一步彰显理性、先进和多元的城市空间美。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城市建设质量,必须做好科学的城市园林工程建设,以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从而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在城市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绿化养护是一项关键工作,需要采用科学的绿化养护技术,加强对园林植物的管理,保证园林工程能够发挥出实际作用.因此,本文将对城市园林工程绿化养护...  相似文献   

5.
用气厨房油烟排除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厨房油烟的大量存在 ,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生活空间。目前城市住宅厨房排烟装置    不能有效地排除油烟和消除对环境的污染。深型罩排油烟机和集中烟道式排烟系统应为今    后排烟设备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用气厨房油烟排除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厨房油烟的大量存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生活空间,目前城市住宅厨房排烟装置不能有效地排队油烟和消除对环境的污染。深型罩排油烟机和集中烟道式排烟系统应为今后排烟设备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背街小巷是指城市主要马路背后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小街巷等生活空间,因此其中的空间环境品质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显得至关重要.通州老城历史深厚,在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背景下,街道更新面临着诸多新挑战.基于参加北京城市副中心"背街小巷·城市家具"设计竞赛,以果园大街为设计对象,对通州老城果园大街的历史价值、现状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在精神文化层面通过文化、功能微介入的更新方式,重拾历史记忆,唤醒街道活力,在物质空间层面通过对空间、环境、设施设备、城市家具的微介入以提升街道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以来,名为商业改进区(BID)的城市社区发展模式在西方国家出现,为公共管理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并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这种公共管理中必要的公共企业家模式,有效联系了各种利益体并且形成了可持续的社会和经济网络,重构了城市生活空间,有效促进了城市中心区域的复兴和繁荣,提升了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堪称当今城市社区管理中的一大创新。  相似文献   

9.
人居环境——新城市主义的本质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中国当前城市建设面临许多非人性化的人居环境忧患。对20世纪下半叶美国的边缘城市主义和其后的新城市主义思想从理论上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表明了城市设计理念从科技理性向自然和人性的转变,阐述了新城市主义本质内涵是人居环境思想。启迪人们应从人本主义角度探讨城市建设,用人本思想来提升城市人居环境,保持人、自然和人居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城市环境才能走上真正健康之路,对城市开发区建设具有学术价值和深远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蕴含着丰富的资源,然而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的脆弱地区,生态建设是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西部地区城市所处的生态环境十分复杂,各地自然生态环境迥异、生态退化问题千差万别。西部地区城市大多都处于急需大力建设和创建和谐城市的规划阶段,提出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是保护生态未雨绸缪的关键。城市交通对城市环境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城市的环境也从深层次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1.
公共空间是"城中村"中最具活力的地方,是"城中村"中各行为主体的公共生活行为的重要载体。文章对常州工学院相邻"城中村"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总结出了邻校"城中村"公共空间中公共生活行为的高密度性、多样混杂性以及秩序性等特点,并提出了邻校"城中村"公共空间建设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2.
社区休憩空间是城市生活最贴近居民的部分,高密度是我国很多城市的基本居住形态。在紧凑城市理念和“社区重构”的宏观背景下,提高社区休憩环境的品质,展现城市生活的特质和魅力是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作为高密度社区休憩空间研究背景的可持续住区理论和绿色建筑理论,对有关高密度居住的研究成果做了回顾和评述,重点对当代高密度居住环境下的社区休憩空间的研究成果做了较详尽研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笔者针对人们对冬季公共空间环境建设的关注的增加,在分析特殊气候和地域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挖掘寒冷地区特有的自然因素(冰、雪),采取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规划和环境设计方法,形成具有北方特色的公共空闻设计思想,为寒冷地区城市居民营造出良好的冬季户外活动空间,提高人们冬季的生活质量,从而改变人们对冬天的认识,直至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休闲活动是城市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创造高质量的城市休闲环境,享受高质量的休闲生活是市民大众的共同愿望与要求,也是规划师的重要职责。本文以历史文化名城邯郸市为例,结合城市设计实践,从体现城市特色,提升环境品质,挖掘旅游资源,丰富休闲活动内容等方面,介绍了创造古城高质量休闲空间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城市防灾空间系统规划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城市的防灾研究,不应只是重新检验并制订新版的建筑物防灾标准,还应该针对长期以来城市空间规划的缺陷,针对城市的各功能系统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灾害环境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 运用系统的观点,从宏观、中观、微观3 个层面提出了城市防灾空间的概念,并指出城市防灾空间系统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人的行为模式相结合;与城市建设、经济效益相结合;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唯有如此,才能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设施规划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探讨了如何优化配置街道设施,才能更好地满足其功能上的要求,并提高街道设施的实用性、艺术性地方性,塑造出人性化、个性化的街道空间。分析了城市街道设施的关系,根据街道设施的功能对进行了分类,同时将城市街道分为交通、生活和步行街三类,并分别阐述了不同性质街道上的各类街道设施的设计要求,为城市街道空间的创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今天,商业中介空间的形态和意义,已不再局限于一个商业外延的空间领域,而是扩展到现代都市人们物质与精神交流、观赏、休息和娱乐的各个生活层面,成为现代商业文化在都市生活中的一种综合反映.商业建筑的中介空间是整体商业及建筑环境氛围营造的重点,同时也是市民及商业公共活动与展示活动的重要场所.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及设计思想的转变,休闲时代下的商业中介空间发挥着多层次的功能特性.我们在设计中只有把中介空间所体现出的融合共生的设计理念运用于现代城市建筑及环境设计中,才能为人们创造更多更好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8.
从城市开放空间的概念入手,通过对兰州城市开放空间的特点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兰州城市开放空间建设中主要存在的建设标准低,尚未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生态网络系统,城市规划中对城市开放空间的生态功能考虑不足等问题.结合当前兰州市的实际情况,在生态视角下,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提出了兰州城市开放空间系统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离不开已有城市地下空间信息的支撑,建设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共享平台是提高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规划、开发和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作者详细分析了城市地下空间信息的数据类型以及目前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信息化建设思路,即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建设应整合已有地下空间信息资源,建立分布式地下空间数据库与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元数据目录服务和数据服务,为地下空间信息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20.
通过提出现代城市公共工程形式和内涵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公共艺术在城市总体设计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2个层面上的表迭,指出公共工程的设计与建造,应依据不同的场所地域特色、工程类型限制和民众需求,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中,体现出以强调“融合”和“公众需求”为主的公共工程艺术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