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四川盆地XN气田香溪群气井开采过程中见水普遍,气井见水后产能迅速降低或水淹停喷;气藏水体活跃,气井产气量低、产水量高,气藏开发效率低、采出程度不高。在分析气藏开发地质特征基础上,重点解剖了X8井开发过程中气水产出量的变化。与一般的有水气井不同,X8井见水后,初期每次开井先产水再气水同产,后期每次开井则先产气再气水同产。通过对水体特征和驱动能量的研究认为气藏水体体积有限,水体主要靠分隔气弹性驱动能量作用产出。分析了隔气式气藏的气驱机理,很好地解释了X8井气水产出的复杂现象。  相似文献   

2.
低渗透无边、底水气水同产气藏产水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低渗透无边、底水气藏生产井出现气、水同产问题,产水的原因及其对开发的影响受到油藏工程师的关注。为此,分析了两个低渗透碳酸盐岩气、水同产气藏,通过对生产资料统计分析、理论分析和判断方法的研究,解释了无边、底水气藏的产水原因:孔隙毛细管力作用导致的气水同层,存在气水过渡带;在非均质条件下,气水界面并非水平界面或斜面,而是呈不规则起伏的界面,在此界面之下的气水过渡带高度不同,相同含水饱和度对应的高度也不同;处于低渗透气水过渡带的生产井在大生产压差作用下地层水开始流动,生产井产水量与产层部位水的饱和度有关。研究表明,尽管存在气、水同产,但产水规模不会对气田整体开发造成大的影响,应采取合理的措施避免生产井井底积液,以提高该类气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路芳  谭永生 《钻采工艺》2005,28(2):43-45
气田开发到一定的阶段产水量就会逐渐增大,对气井的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使气井水淹停产。为了避免气田因产水而导致产量大幅度递减的局面,川西气田在开发过程中,提出尽早采用排水采气工艺的治水措施,在气田开发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对川西气田开发现状、气田产水情况、气水同产井生产特征及生产中常采用的排水采气工艺的实例分析等几个方面研究,为气水同产井开采提供进一步的实践认识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龙门气田位于大天池构造带中段断下盘,其石炭系气藏探明储量183.99×108m3,气藏生产井6口,日产能151×104m3,年产能5×108m3。《龙门气田石炭系气藏初步开发方案》认为,气藏存在边水,且气水界面海拔-4420m。1997年12月7日气藏投入试采,动态资料表明6口气井彼此相互连通为同一压力系统。以构造鞍部相连的任市高点与龙门高点气区相互连通为同一压力系统。气藏存在两个独立水体,天东9井附近存在一个有限水体和气藏较大范围内的边水。气水同产的天东9井多次加大气量提水的生产管理方式在川东气田开发史上属于首例。位于构造北端的水井动态资料表明与气区可能不连通。生产动态表明气藏的气水界面比原气水界面低50m左右。试采对气藏水体的认识与气藏初步开发方案的结论有较大差异。文章结合气藏大量生产动态资料,对水体进行分析研究,为正在进行的气藏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东胜气田锦66井区属于低孔、低渗、低丰度的岩性构造气藏,部分井产水量大,制约了产能的进一步提升,目的层盒2段气水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不明,气水分布复杂。根据气田钻井、测试等资料建立了气水识别电性标准,通过全区标准化气水识别和已有的成藏认识,认为气层、水层为非区域性的连续分布,气水界面不统一,构造高、物性好,则气层相对发育,为典型的岩性构造气藏。通过分析认为产水主要来源于盒2段层内水,同时本区地层水可分为孤立透镜体水、边底水及弱分异的气水混层。气水分布受构造特征、优质储层分布、储层非均质性和油气成藏等因素的控制,据此提出了对应的开发地质对策。  相似文献   

6.
��ˮͬ����˲̬���붯̬��ϵ����̽��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气水同产井是有水气藏开发中后期所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此时地层的渗流特征不同于单相气体渗流特征,必然导致气水同产井的压力动态特征不同于纯气井,即气水同产井的流入动态不同于纯气井,而气不同产井的流入动态是动态分析及井筒举升的基础,关于气水同产井流入动态的研究,国内还未见相关的文献报道,文章的研究作了有益的浓度,文章基于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气水两相地层瞬态渗流的数学模型,通过定义气水两相拟压力函数,将渗流数学模型线性化,在获得数学模型解后,考虑地层损害和非达西效应的影响,推导出在地层中为水气两相渗流的气水同产井的二项式产能方程,从而建立了气水同产井瞬态流水动态关系曲线的理论,由此,可以作出气水同产井的流入动态关系曲线,为气水同产井的动态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һ�����㾮�ڲ��������ɹ��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多产层油气藏在四川油气田分布比较广泛,它的特点是:产层多,气藏、气井高度分散,气水同产层多,气水关系复杂,压力关系复杂,连通关系复杂。因而,一般会造成气田重复建设,周期长,管理不便,费用高。一井多层开采是油气田开采技术发展的战略方向,对分散的小型多层油气田开发更具实际意义。以黄家场气田蝇为例,提出了一井两层井内层间举升排水采气工艺的设计思路、方法以及认识与分析,包括:以工艺井基本条件和生产状况的分  相似文献   

8.
随着涩北气田不断开发,气藏压力逐年下降,水气比不断上升,边水能量逐渐变强,气田步入气水同产阶段,出水加剧出砂,气田稳产难度越来越大。通过实施均衡采气,调节因多层合采小层、层组间生产不均衡,平面上压力控制不均衡导致局部边水突进,气田间生产不均衡导致个别气田开发形势恶化等问题,实现三个均衡,即"区域均衡、纵向均衡、平面均衡"。利用开关井优化与产量合理配置,确保气田、层组、单井的产量任务与自身能力相匹配,同时在区域上降低气田和重点层组的采气速度,在纵向上提高浅层井开井时率,在平面上提高构造高部位气井采气量、边部位形成高压阻水屏障,减缓边水推进速度、控制气井出砂,最终实现涩北气田科学开发与稳产。  相似文献   

9.
含水气藏合理产能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姜必武  丘陵 《天然气工业》2005,25(12):80-82
在现场生产中很难获知气井线性临界流速的大小,致使常规气井产能方程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含水气藏由于产水会使气井的产能降低,若积液不能被及时带出,严重时会造成气井水淹。在其它条件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产水气井的产能比纯气井产能小。文章在气水同产井含水气藏两相渗流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考虑表皮系数和非达西效应的影响,建立了在地层中气水两相渗流含水气藏的合理产能方程,这为确定含水气藏的合理产能和气水同产井动态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方程中所涉及的参数可通过气藏PVT物性试验、产水气井的测试资料获取,再用数值积分方法求解两相拟压力函数。建立的产能方程可应用于分析气水同产井流入动态关系,确定合理产量,求出产水气井最大无阻流量。现场情况分析表明,产能方程对合理配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苏里格气田盒8段气藏富水层的识别与成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苏里格气田盒8段气藏为河流相低效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强,在开发过程中储层常产水。为此,对气层、水层和气水同产层的测井响应进行了分析比较,根据物性参数分布的差异,确定了不同流体的测井响应模式。盒8段的地层水主要来源于沉积压释水,属于油气伴生水。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与低渗透储层中的气水置换不完全、河流相沉积所形成的透镜状砂体以及地层倾向从西倾转为东倾造成的汇水集中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三湖地区水溶气举升工艺的现场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水溶气勘探开发是我国陆上水溶气开发的首次先导性试验,具有井浅、压力低、产气量低以及出水量大和气水比随压力变化大等特点,是否具有工业开采价值需要进行现场试采评价。采用防砂与螺杆泵举升相结合的工艺进行了2口井的水溶气举升工艺先导实验,通过试气、测压、取样测试,获取了各层段产气、产水动态以及压力、温度和气、水分析资料,满足了水溶气开发的举升需要,达到了水溶气开采的试验目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致密砂岩气藏开发时间延长,产水问题越来越明显,对产能和采收率影响也愈加显著。气藏开发早期的可动水层判识,对于优化气藏"控水增气"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某气田区块为研究目标,通过高压压汞、铸体薄片、核磁共振与逐级增压气驱水等多种实验,测试了气、水在砂岩微观孔喉中渗流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渗透率储层中水相流动性取决于含水饱和度与流体赋存空间类型所占比例;当储层含水饱和度大于毛管力作用空间与束缚流体空间所占比例之和时,水相极易流动,储层打开后易产出水,划分为可动水层,反之为不可动水层。利用典型区块气井资料与试气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吻合度良好。  相似文献   

13.
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具有岩性疏松易出砂、多层、气水关系复杂易出水、储量动用程度不均衡等开发技术难题,为了确保气田的稳产及合理高效开发,在制订开发技术对策时单井的合理配产非常关键。针对该气田气井出水、储层岩性疏松应力敏感及多层合采等特点,常规的气藏气井配产方法已不适用,从出水气井无阻流量的评价、抑制地层出砂的临界产量计算、多层多气水系统抑制边水推进的平衡采气等角度出发,探讨了涩北气田气井合理配产的综合技术对策。运用气藏数值模拟技术,对涩北一号气田典型层组的合理配产方案进行了开采指标预测,模拟结果显示所提出的以动态配产为技术特点的配产策略能够达到稳气控水、最大限度地提高天然气采出程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涩北气田疏松砂岩气藏层多、层薄、气水间互,各层压力差异较大,非均质性强;储层具有埋藏浅、跨度大、欠压实、成岩性差、胶结疏松和高粘土、高泥质、高矿化度以及敏感性强、出砂严重等特点;气井靠控制压差生产,3/4的气井产量限制在(3~5.0)×104 m3/d,大大地影响了气井产能的发挥。首先从从涩北气田气藏地质特征入手,通过对二层或三层气层合采时的层间压力、层间流量变化的模拟分析和从储层物性参数、压力变化等对气井稳产期、气井产量等影响的分析,提出了三层分采及分层测压技术,并对三层分采及分层测压技术在气田现场应用效果做了评价。现场实际应用表明,三层分采及分层测压技术在涩北气田应用效果良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采用动静结合方法划分徐深气田气井出水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涛 《天然气工业》2010,30(9):42-45
松辽盆地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大规模投入开发以来,气井逐渐开始出水且具有不同的动态表现特征,因而建立一套适合该气田气井出水类型的划分方法和标准至关重要。首先,选取气井出水来源和出水通道两种静态因素,以及日产水量、日水气比、无水采气期3个动态因素,将气井出水类型定性划分为纵向水窜、水锥出水和高含水饱和度气层出水,再通过水流通道进一步划分为裂缝型纵向水窜和孔隙型纵向水锥出水;其次,应用日产水量与日水气比交会法、累积产水量与累积产气量交会法、累积水气比与累积生产天数交会法定量地划分为裂缝型纵向强水窜、裂缝型纵向弱水窜、孔隙型纵向水锥和高含水饱和度气层出水4种类型。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和标准既可以定性又可以定量地划分徐深气田气井出水类型,弥补了其他方法单纯定性划分的不足,增强了定量划分的可操作性,对其他相同类型气田的出水类型划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涩北一号气田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疏松砂岩气田,气水层交互,层数多而薄,边水环绕,开发过程中出水现象普遍,气井控水是该气田开发的技术难题之一。在气藏精细地质描述的基础上,研究了该气藏某层系单井产水、产气曲线特征、水气比及上升规律,分析了主要水源及出水原因,将该层系出水类型归结为4类,即低产水稳定型、低产水缓慢增长型、中产水快速增长型和高产水急剧增长型,根据不同类型井的出水状况,提出有效措施进行分类控水,现场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何平  石强  李达  蔺吉春  傅鹏  岳君 《石油化工应用》2013,32(3):20-23,29
苏里格气田西区属于低孔、低压、低渗透油气藏,储层物性差,气水关系复杂,完试井中解释为气水同层的井约占33.3%,底部含水储层约占18.6%,压裂缝高失控压窜上下水层或层内水,导致有多口井(层)压裂后大量产水,严重影响气田开发效果。从控水压裂机理入手,通过对控水压裂工艺技术对策研究,形成了变排量、支撑剂段塞、低伤害压裂液体系等配套技术,在现场试验应用5井次,3井次取得了较好效果,为气田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8.
海上气田排水采气工艺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井出水是气田开发生产中后期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气井生产有着极大的影响,而排水采气工艺是解决气井出水和井筒积液的有效手段。国内外排水采气工艺技术较多,不同工艺技术有其自身的适应范围。从海上气田生产特点出发,通过对国内外多种成熟的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选井原则、适用条件和经济适用性进行对比分析,筛选了适合海上气田的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并重点对优选管柱—气举复合工艺的实施方案进行了分析,对海上气田出水后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南海北部低渗透率、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储层降压开采的气产量和采收率,基于我国2017年水合物试采W17站位水合物层含有少量游离气且下伏泥层的条件,根据实际试采数据,针对单垂直井和垂直井网两种布井方式,利用TOUGH+HYDRATE软件进行了水合物层降压开采数值模拟,研究了开采井产气/产水特征及开采区温度场、压力场、水合物饱和度场的变化特征,进而分析了渗透率、井间干扰对压力场、温度场及流场变化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低渗透率泥质粉砂型水合物层在降压开采过程中,水合物的分解使水合物沉积层渗透率增大,从而使气、水产量增加;②在降压开采初始阶段,开采井的气、水产量短时达到峰值后急剧减小,水合物迅速分解、吸热及游离气的涌入使得井筒附近温度降低,而后随着开采时间的延续,气、水渗流阻力增加,压降传播速率降低,水合物分解气产量和井口气产量不断降低,水产量则缓慢上升;③水合物的分解由压降和周边流体渗流、传热联合控制,井筒附近及水合物层上下界面处的水合物优先分解,井口产出的天然气有较大部分来自于周边水合物层中的游离气和孔隙水溶解气;④采用垂直井网进行水合物开采,每口井的控制面积减少,单井的产气/产水速率及累计产气/产水量均明显低于单垂直井,但垂直井网开采总的气产量更大、水合物采收率更高;⑤井距决定了每口井的控制面积和最终累计产气量,井间压降叠加效应加速了水合物的分解,井间区域的压力及温度显著低于单井,但井间对称流场的干扰会阻碍气液流动,在井间中心区域将形成“静止区”。结论认为,多井联合开采可以提高井场总的气产量,但需要根据钻井成本、水合物层渗透率、预计生产周期、井场总气产量和水合物采收率等指标来综合确定合理井距。  相似文献   

20.
王平  胡辉  雷文武 《钻采工艺》2000,23(5):39-41
马井气田是于1997年底发现的新气田,至今已完钻15口井,12口井获工业气流,该气田试采过程中马蓬3井,马蓬7井产水,川马601井,马蓬2井产少量凝析油,川马602井产少量水及凝析油。根据该气田一年来的试采特征及该地区储层低孔,低渗透及地层水区域分布的特点,提出了该气田勘探过程中的布井井位及钻井过程中的储层保护技术,气层改造加砂压裂技术以及开发过程中的防砂堵砂技术,泡沫排水技术。这些开发技术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气井的生产能力,增大了气田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