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聂葳  朱凡 《湖北电力》2012,36(4):1-3
文章结合云计算和智能电网的特点,全面阐述了基于"云"的理想化智能变电站结构、智能电网调度系统以及扁平化结构的智能电网,提出基于"云"的智能电网能充分体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高度一体化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结合智能电网建设目标和云计算技术,分析智能电网系统计算模式和云计算的关联,研究智能电网的系统架构,提出云计算在智能电网信息流、业务流和电力流高度融合中的应用模式和设计层次,最后结合实际工作中的桌面终端管理系统,阐述了云计算在电力信息运行维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东北电力技术》2012,(6):34-34
据了解,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在智能电网的概念、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开展了大量工作。其中,我国坚强智能电网的定义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的现代电网。  相似文献   

4.
胡婧 《国家电网》2010,(11):32-34
从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的特高压电网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高度一体化融合的坚强智能电网,实现能源资源的最优配置,是最大的战略性节能。  相似文献   

5.
韩强  黄刚  冯涛  刘迪 《电力信息化》2012,10(12):92-96
智能电网以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手段,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是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现代电网.文章将在国家电网公司SG-ERP工程技术架构指导下,探讨符合智能电网多业务数据集成的关键技术,满足智能电网对海量数据、实时数据以及多业务信息的集成需要,为进一步探索未来智能电网数据集成积累采样数据,更为完善数据集成架构做技术积累.  相似文献   

6.
智能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融合,将带来大量的生产、营销、管理数据。本文提出了统一数据平台,从电力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海量数据中洞察规律、提取知识,并通过宏观经济、产值电耗、城镇化三者与电力需求之间关系的案例分析,展示数据背后所蕴含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奚宇彬 《电工技术》2023,(11):213-215
电网中的电力流、信息流与人员流都是通过电力数据分析、实时信息共享而产生的。随着国家对智能电网的持续推进,国网已从过去单纯管理输配电网,逐步发展为以配电自动化为核心、融合先进通信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智能化电网。为此提出一种基于Lambda架构的智能电网大数据分析系统,结合当前国内外对于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应用的相关实践以及对现状的简要分析,为未来推进智能电网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智能电网是电网公司建设的新趋势,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接入性、可靠性与盈利性。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智能电网的建设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为加快电网智能化建设,实现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的融合,通过分析物联网技术在电力应用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优势,提出了一种面向智能电网建设的电力物联网架构,将智能传感器、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等设备应用于电网建设,与物理电网进行高度集成,并进行了应用与实现,能够实现配电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快速定位故障区段、快速恢复供电功能等,电力物联网的架构应用有利于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满足用户电力需求,实现电力安全、可靠、经济化供应。  相似文献   

9.
围绕智能用电小区的各个环节和技术,研究我国智能用电小区示范工程建设的若干问题和策略。介绍了基本建设内容和业务架构、系统组成和关键技术。以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效协同发展,构建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现代能源供应体系,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通过这些工作,达到信息与能源一体化服务、构建新型客户关系、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智能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智能电网建设已成为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的重点内容。由于智能电网需要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有机融合,因此在智能变电站中建设信息一体化平台,打破系统信息孤岛,实现变电站的全景数据采集和数据共享已势在必行。而智能变电站基于IEC 61850标准的统一建模和信息通信也为一体化平台的建设奠定了基础。简要介绍了智能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的意义,并针对目前智能变电站的系统结构和技术特点提出详细的平台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1.
智能电网从根本上讲是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电网高度"融合",从而极大地提升电网的信息感知、信息互联和智能控制能力,提高电网品质,实现各种新的应用.因此,它需要进行大量信息采集,并通过庞大通信网络,形成实时、高速、双向的信息流,采用开放的系统和共享的信息模式,促进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融合和统一,以保证包括从需求侧设施到广泛分散的分布式发电再到电力市场的整个电力系统及相关环节的正常运行,支撑各类业务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2.
智能电网控制中心技术的未来发展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3  
对智能电网控制中心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分析了电力系统中电力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变化规律和相互之间的制约关系.通过对信息流的调控,改善电力流和资金流,实现智能电网.以信息流为基础,从信息分层、上下层信息互动、不同时间尺度信息之间的协调几个方面研究了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构架.从空间、时间、控制目标等3维协调、发展,以及基于相量测量单元的动态管理系统、系统级的闭环控制等方面探讨智能电网控制中心应用软件可能发生的变革,并对如何适应特高压电网的智能电网控制中心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建设智能电网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学科、标准、信息通信系统、资产寿命、智能家居、电力用户、应急防灾减灾和未来10年电力技术创新等角度探讨了智能电网。提出了中国智能电网的框架,以信息通信系统为支撑平台,以监测系统、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为3个保障平台,使发电系统、输电系统、配电系统和用电系统等4个物理实体平台实现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通过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有机融合来搭建服务平台,为工业、商业和居民等3类用电目标客户提供满意的个性化服务。在坚强智能、安全可靠、清洁高效、自愈可调的基础上,做到保护环境,对自然资源和谐友好,实现客户至上的目标,充分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从博弈关系、资产寿命分期划代、驱动因素、发展策略、"节约每一度电"的思考、注意避免的倾向等方面,给出了关于中国智能电网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卜莉敏  姜建 《电气应用》2011,(24):42-46
智能电网在世界范围内是新生事物。目前,由于各国国情和发展状态的不同,对智能电网的概念和特征的认知不完全一致。国家电网公司正式提出具有中国特点的"坚强智能电网"的概念: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具有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特征。包含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的现代电网。  相似文献   

15.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双向互动功能设计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物理基础,是连接供电企业和电力客户的桥梁与纽带,其能否实现双向互动将直接影响供用电双方的沟通交流效率。分析了电力客户、电网企业、社会发展对智能用电互动技术的需求,提出双向互动的信息采集、综合监控、能效分析、信息发布、安全认证、设备控制、用电策略功能设计方案。结合专变用户、一般工商业用户以及居民用户的自身特性,建立了科学合理的互动化需求模型,论述了数据存储、数据检索、信息模型、通信、安全防护等支撑双向互动功能的关键技术,为实现电网与用户能量流、信息流、业务流的双向交互提供了一种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     
正智能用电是世界各国智能电网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研究领域,不仅是未来智能电网发展的必然结果,还可以提高电网的使用效率,推动电网经济运行和有序用电。目前各国已经在智能电表、需求响应、分布式电源、储能技术、广域量测、信息通信、电动汽车等智能用电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深入应用,电力流和信息流的双向互动不断加强,对电网运行和管理将产生重大影响,为满足电力用户的多元化需求,提高用电服务质量和用  相似文献   

17.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流向和调整电压的重要电力设施,是智能电网“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三流汇集的焦点,变电站智能化对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首先介绍了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数字化变电站、智能变电站系统的特点、架构,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两种智能变电站系统方案,并对智能变电站系统的关...  相似文献   

18.
从信息技术与工程技术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输变电工程各阶段信息化应用重点及数字化技术应用情况,提出了电网信息模型(grid information model,GIM)概念,并建议建立以GIM为基础的智能电网信息模型共享平台,推进"信息流和业务流"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从信息技术与工程技术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输变电工程各阶段信息化应用重点及数字化技术应用情况,提出了电网信息模型(grid information model,GIM)概念,并建议建立以GIM为基础的智能电网信息模型共享平台,推进"信息流和业务流"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面向智能用电的家庭综合能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用电试点建设为依托,充分把握智能化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要求,基于面向智能电网的高级计量架构(AMI)的研究,设计并实现了面向电力用户的家庭综合能源管理系统。本系统是以智能电表、智能交互终端、智能插座等智能设备组成家庭网络,能够支持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等系统或设备的接入和计量,综合家庭能耗监测和能源优化管理,家用电器智能控制,与用户双向互动等功能,进而构建了电网与用户能量流、信息流、业务流实时互动的新型供用电关系,满足智能电网下智能用电对技术先进、经济高效、服务多样、灵活互动和友好开放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