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疆北部是我国蛇绿岩型铬铁矿的重要产区,发育有萨尔托海、鲸鱼、唐巴勒、萨雷诺海、洪古勒楞,以及清水等中、小型矿床多处。文章在对上述矿区及相邻蛇绿岩带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地区地幔岩中发育有镁铁-超镁铁质"淡色微粒包块"(PMM)。对其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及显微研究表明,包块的主要岩性为镁铁-超镁铁岩,具体岩石类型有玻基(橄榄)玄武质岩类、辉长辉绿质岩类,以及辉石岩等超镁铁岩,并普遍发育以透辉石-钙铝榴石-绿泥石-蛇纹石化等为组合的异剥钙榴岩化蚀变。初步认为,PMM可能为早期洋壳的碎块被地幔高度部分熔融产生的超基性岩浆捕虏并发生反应所致。该发现与研究对于认识豆荚状铬铁矿的成因和地幔的岩浆作用过程,以及对于豆荚状铬铁矿的找矿预测均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疆西准噶尔洪古勒楞蛇绿岩具有相对完整的岩石组合,从底部到顶部由变质橄榄岩、超镁铁质-镁铁质堆晶岩和火山岩组成,其中发育良好的堆晶岩是该蛇绿岩带的典型特征。洪古勒楞蛇绿岩带堆晶岩可分为超镁铁质堆晶岩和镁铁质堆晶岩两类,超镁铁质堆晶岩以纯橄岩为主,是堆晶岩中铬铁矿的主要赋存岩相;镁铁质堆晶岩包括橄长岩和辉长岩两种类型,橄长岩主要由橄榄石和基性斜长石组成,其中以橄榄石为主的称为暗色橄长岩,以基性斜长石为主的称为浅色橄长岩;辉长岩主要由单斜辉石、基性斜长石、橄榄石组成,根据橄榄石含量又可划分为富橄榄石辉长岩、橄榄辉长岩和辉长岩3种类型,镁铁质堆晶岩组成即是以橄榄石-基性斜长石-单斜辉石相组合的端元或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3.
Mpanda地区Sangu碳酸岩位于坦桑尼亚克拉通西南缘的Ubendian造山带上,侵入于古元古界Ubende群斜长角闪岩和中元古界Ifume群砂砾岩之间,呈层状、似层状或岩墙状产出。由于研究程度较低,Sangu碳酸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机制尚不明确,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和便携式XRF分析仪检测获得碳酸岩的稀土元素含量和土壤地球化学含量,分析结果显示稀土元素呈现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分布型式,轻、重稀土分异明显且无Eu异常,土壤地球化学Sr、Th含量高于全区岩石,而Rb含量相对较低,综合地质特征,发现Sangu碳酸岩以白云方解石碳酸岩和白云石碳酸岩为主,其次为铁碳酸岩,具有完整的演化过程,在晚阶段具备稀土矿成矿条件。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Sangu碳酸岩可能由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形成碳酸质熔体,沿古断裂上侵形成,上升过程中使稀土、稀有、铜、金和铁等元素发生富集,形成稀土和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4.
冬布勒山基性、超基性岩产于若拉岗日逆冲断裂带北侧,近东西向展布,岩石组合为超镁铁岩及变质玄武岩,与千枚岩、硅质岩、碳酸盐岩共生,呈岩块状镶嵌于上三叠统若拉岗日岩群砂泥质复理石、中基性火山岩及灰岩中。超镁铁岩浆来自亏损的地幔,并受壳源物质混染;玄武岩贫钾富钠,属钙碱性、碱性系列,为过渡型洋脊玄武岩,它们为蛇绿岩残片,与西侧大横山、弯岛湖蛇绿混杂岩带、东部康特金—岗齐曲蛇绿混杂岩带处于同一构造带,东连金沙江蛇绿岩带,是古特提斯洋壳向北俯冲消减过程中形成的增生楔。  相似文献   

5.
试论世界主要翡翠矿床特征及在我国找矿的可能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悲翠是最珍贵的宝厂,只是至今未在中国找到矿床。缅甸、哈萨克期坦等国的翡翠矿床和持征表明:(1)所有翡翠矿床均产在蛇绿岩套中的超镁铁岩中;(2)蛇绿岩套附近有蓝闪石片岩相伴产出;(3)其构造环境为两古板块之间的缝合带;(4)翡翠的原岩为呈脉状、和爱镜状产于超镁铁岩中的钠长岩等。中国雅鲁藏布江流域、祁连山脉等地带存在类似的地质条件,有找到翡翠矿床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张文龙 《中华民居》2012,(6):211-212
本文根据岩石学、岩石化学及锆石U-PB同位素等特征,对嫩江县科洛地区超基性岩体的构造成因及年代学特征进行了研究讨论。该套岩石具橄榄质和玄武质科马提岩特征,与岩浆成因的地幔型超镁铁质岩相比更富MGO贫K2O、NA2O、TIO2,性变质成因超基性岩体;在超基性岩体中分为获得了918MA的原岩结晶年龄及160-175MA变质峰期年龄、、。讨论认为科洛地区超基性岩体与其赋存的新开岭岩群变质岩为同构造时期的产物,因此超基性岩体中取得的锆石U-PB年龄对科洛地区新开岭区的形成时期及变质时期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蛇绿岩带出现于全球大多数碰撞构造带上,通常是板块缝合带的标志。泽当蛇绿岩位于雅鲁藏布江蛇绿混杂岩带的东段,沿雅鲁藏布江河谷南侧断续出露,由地幔橄榄岩、辉长岩、玄武岩等组成。本文在研究区内对泽当蛇绿岩进行了系统的调查,采集了大量的薄片及同位素年龄样。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显示,泽当蛇绿岩物质组成较复杂,由不同的岩石构造单元组成,其中地幔橄榄岩以方辉橄榄岩为主,泽当蛇绿岩的形成时代主要集中在162~130Ma之间,属晚侏罗-早白垩世,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等表明,泽当蛇绿岩属俯冲带上盘型(SSZ)蛇绿岩。  相似文献   

8.
彭渤洋  王志  孙中瑞 《矿产勘查》2020,11(8):1671-1676
长江矿田位于诸广岩体南缘,矿田内铀矿化类型主要为硅化带型和交点型。通过分析长江矿田内主要的赋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矿床成矿期的石英、方解石以及黄铁矿的稳定同位素组成。认为长江矿田内赋矿花岗岩主要由南岭地区基底变质岩部分熔融形成,部分熔融的物质由变质泥质岩逐渐转变为变质杂砂岩;南岭地区基底变质岩及其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岩具有较高的U含量以及与萤石拥有相似的εNd(t)值,而基性岩脉中不仅铀含量偏低,且εNd(t)值(平均为1. 4)明显不同,所以长江矿田内成矿物质来源于南岭地区基底变质岩及其部分熔融形成岩花岗岩;成矿热液是由地幔流体在上升侵位过程中,与大气降水混合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新疆黄山东铜镍矿床成矿类型属于岩浆熔离—贯入型硫化物铜镍矿床,矿床赋存于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中。成矿岩体微量元素明显具有Nb、Ta的负异常,指示岩浆源区经历过地壳物质的混染;δ18O同位素值显示出岩浆经过混染作用。矿床的成矿模式可概括为:来源于亏损地幔的原始岩浆,遭受了地壳俯冲物质的混染,经后期熔融、结晶分离成上轻下重的熔体,经多次上侵—贯入,形成不同的岩相带和稀疏浸染状、致密浸染状以及块状矿石,即现在出露的富含铜镍的镁铁—超镁铁质矿体。这一模式的建立希望能为该区进一步寻找和深入研究与镁铁—超镁铁质岩有关的矿床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2):187-191
本文报道的次旺勒闪长玢岩出露于中北冈底斯带,呈脉体侵位于狮泉河蛇绿岩之中。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54.4±2.4Ma,表明次旺勒闪长玢岩形成于晚侏罗世。闪长玢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具有镁安山岩/镁闪长岩类(Ma)地球化学特征。全岩SiO2含量为61.94%~65.37%,MgO含量为1.74%~5.08%,Mg#值介于48.06~63.38,FeO*/MgO比值为1.03~1.93。具有较弱的负Eu异常、相对富集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而亏损Nb、Ta、Ti和P等高场强元素(HFSE),具有岛弧钙碱性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并显示与上地壳相似的稀土和微量元素标准化配分曲线型式。结合成因和构造环境综合分析,表明次旺勒闪长玢岩可能形成于狮泉河洋内俯冲环境下,由俯冲大洋沉积物熔体与地幔橄榄岩发生作用下形成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可可塔勒铅锌矿矿石和围岩的REE分布模式类似于酸性岩类和泥质碎屑岩类矿石。ΣREE值多小于围岩,不同类型矿石REE模式有明显差异。矿石在表生氧化过程中趋于富集轻稀土、贫化重稀土。蚀变围岩ΣREE略有增加,Eu亏损明显。矿石主体形成于开放或近开放体系,含矿热液富含Cl-。蚀变岩石相对于未蚀变岩石、铁帽相对于原生矿石、以及铁帽上方土壤的REE分布特征是找矿评价的REE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兴安岭塔源地区广泛出露一套中生代中酸性火山岩,文章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基础上对其进行岩石地球化学、U-Pb年代学研究。确定塔源地区中生代火山岩为钙碱性过铝质的中酸性火山岩,稀土配分曲线呈现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的右倾分布特征,具有较弱的Eu负异常,富集Rb、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Sr、P、Ti等高场强元素,初步认为火山岩主要来源于地壳的部分熔融。通过锆石LA-ICP-MS U-Pb定年获得火山岩底部英安岩~(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54.6 Ma,结合前人获得顶部流纹岩~(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128.7 Ma,表明火山岩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其可能是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之后的后造山阶段产物。  相似文献   

13.
笔者通过对熊耳山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的野外地质特征、岩石学、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的研究,提出岩体成因为下部地壳物质部分熔融而成,并利用稀土元素的数学模型加以论证;岩体依构造环境划分应为造山期后型花岗岩类(POG);在空间、时间、同位素组成及岩体内部矿化信息等几个方面都表明了花岗岩不仅为矿床提供了热能,而且也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14.
管诰  郑小明  肖昱  方同辉  王宏伟 《矿产勘查》2022,13(12):1747-1760
泥盆纪雀儿山群火山岩位于甘肃红石山北地区,主要为一套中性—中酸性火山岩,以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等岩石为主。根据雀儿山群火山岩的分布与接触关系、火山岩中英安岩的锆石U-Pb年龄(365.4±1.5)Ma,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可以判定该火山岩形成时代为泥盆纪。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火山岩属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呈现明显Ba、U、Sm、La、Ce相对富集和Nb、Ti、P相对亏损,具有火山弧花岗岩特征,稀土元素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型配分模式。综合认为雀儿山群火山岩的构造背景为与俯冲汇聚型板块边界有关的大陆边缘火山弧。  相似文献   

15.
桑日群火山岩带是拉萨地块南缘火山—岩浆弧中一条非常重要的火山岩带,被认为是新特提斯洋壳沿拉萨地块南缘北向俯冲消减作用的产物,是俯冲作用的代表性岩浆记录,对了解新特提斯洋的演化历史以及拉萨地块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资料显示,位于桑日群上部的比马组在走向上岩石组合不尽相同。本文选取山南努日地区比马组中酸性火山岩为研究对象,研究显示,努日地区比马组火山岩为高SiO_2、Al_2O_3,低TiO_2、MgO、Yb,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中稀土元素及高场强元素Nb、Ti、Ce、P的一套钙碱性火山岩系列,地球化学特征及Sr-Nd同位素显示该套火山岩是晚白垩世新特提斯洋向北俯冲、消减过程中地壳岩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其形成构造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陆侧的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中部富碱斑岩形成于喜马拉雅山运动第一幕与第二幕之间的构造松弛阶段,由地壳深部的基性-超基性源岩经分离熔融而成。富碱斑岩成岩成矿作用受多级构造的控制:大地构造位置控制岩体呈带状分布;构造单元控制斑岩分区及特征;壳内大断裂及构造交汇部位控制斑岩的产出;次级断裂控制斑岩的形态、产状和矿化定位。地质地球化学资料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受岩浆的化学成分和成矿元素丰度的影响。不同岩区富碱斑岩特征和成矿作用的差异归根结底是构造单元之间富碱斑岩源岩成分、深度和重熔程度微小差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In the Black Forest, mineral waters from five wells in crystalline basement (granite and gneisses), their probable source rocks and the experimental leachates were evaluated for rare earth elements (REE), yttrium contents, and lead isotope ratios. The distribution of REE and Y, and the Pb-isotope ratios are powerful tools to identify the most likely type of rock that controls cation contents of the mineral water. Granites and gneisses lead to REE patterns with varying negative europium anomalies in waters; i. e., gneisses have a tendency for positive or only slightly negative europium anomalies in fluids, whereas granites exhibit negative anomalies. The comparison of REE and Y in the leachates and waters shows that these elements are characteristically redistributed during water-rock inter-action between rock-forming and accessory minerals, surface layers and adsorption films. REE and Y are leachable in the aquifer rocks, in which light REE are partially impoverished. REE and Y in samples from surface outcrops show enhanced leachable fractions. In alterated rocks, large fractions of 206 Pb are definitely leached from other solid phases than 207 Pb and 208 Pb.  相似文献   

18.
以北山地区两个斑岩铜矿床的含矿岩体为例,系统研究了火山岩-斑岩体系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和产出构造环境。发现斑岩铜矿区皆发育有钾质、钾钠质、钠质三种类型的中酸性岩类岩石组合,矿区岩石与外围及区域岩石相比,在稀土配分和微量元素特征上有很大差别。总结出以白山堂流纹斑岩为代表的酸性斑岩和以公婆泉英安斑岩-花岗闪长斑岩为代表的中酸性斑岩的含矿判别标志。  相似文献   

19.
夏京地区花岗闪长岩体是新特提斯洋演化过程中的重要岩浆活动产物。岩石的形成年龄为52Ma左右,属于早始新世。夏京地区早始新世花岗闪长岩体具富钠、富镁铁、低钛、低磷的特征,属于准铝质的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Ⅰ型花岗岩。这些花岗岩具有高的La/Ta值(27. 61~97. 35),指示其岩浆起源于地幔或与之有关;同时夏京岩体具有高的Th/Nb值(1. 83~3. 95)和低的Sm/Nd值(0. 17~0. 21),反映岩浆中有地壳物质的加入; A/MF-C/MF源区判别图解显示为基性岩的部分熔融;以上表明,夏京岩体岩浆源区为壳幔混合源区基性岩的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区域上岩浆活动特征,认为夏京花岗闪长岩体是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过程中一复杂地质过程的岩浆作用产物,可能与新特提斯洋板片的回转断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