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天然气脱水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三甘醇脱水是溶剂吸收法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分子筛脱水则在含氧及硫化氢的天然气脱水中会被人们采用。本文通过分析上述两种类型的脱水装置的设备应用及其应用特点,来将它们进行对比探究,从而使我们能更明确的知道如何选用脱水装置。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对三甘醇脱水工艺的梳理及业务专家对溶液发泡等异常问题进行标记,形成三甘醇脱水装置生产预警的样本库,利用大数据预处理及特征工程技术,结合深度学习等算法,搭建三甘醇异常发泡等大数据模型,实现对三甘醇脱水装置生产运行情况的持续监测与预警,提高现场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更好地为油气田生产管理科学决策提供保障,可进一步优化改善生产监控模式,实现生产现场的关键事件的超前预警以及操作优化。  相似文献   

3.
目前,天然气脱水的方法主要有溶液吸收法、固体干燥剂吸附法、直接冷却法以及化学反应法,其中,溶剂吸收法和固体干燥吸附法最为常用,对于溶剂吸收法来说,通常使用的都是甘醇化合物,就像乙二醇、二甘醇以及三甘醇等等.三甘醇溶液的稳定性比较好,并且易于再生,加上其吸湿性高、蒸气压低、携带的损失量小、浓溶液不会固化等优点,而被广泛的...  相似文献   

4.
在油田开发或是集输过程中,天然气脱水是一个关键环节,由于在井口开采的天然气中含有水蒸气以及一些液滴,其会影响天然气运输。如果天然气中含水量超过一定标准,天然气与水分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下就会形成混合物,会将天然气三甘醇脱水系统的设备堵塞,造成能源浪费。因此,应加强对天然气三甘醇脱水系统工艺的探讨,将天然气水分清除。本文是针对三甘醇贫液浓度的脱水效率在天然气三甘醇脱水系统运行中的影响、天然气三甘醇脱水系统工艺的相关流程、以及笔者针对天然气三甘醇脱水系统工艺提出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孟江  梁耀方  何易鸿  赵鹏 《广州化工》2022,(11):73-75+90
三甘醇在再生过程中会发生变质,引起天然气脱水不达标和三甘醇损耗增大,增加生产成本。本文通过实验模拟了三甘醇在不同条件下再生过程,分析了三甘醇组分。研究结果表明,纯净三甘醇在不超过210℃连续加热4 h,三甘醇含量大于99%。当三甘醇中含有天然气带入的杂质时,在杂质浓度很小的情况下,在182℃连续加热48 h就会引起三感醇浓度低于91%,下降明显。从实验来分析,含杂质、长时间高温连续加热是影响三甘醇组分变化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3.0×105 m3·d-1进口天然气三甘醇脱水装置的自主检修、主要附件机能恢复过程。对天然气三甘醇脱水装置中的关键设备维修要点、优化情况、关键控制点以及工作原理与运行情况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天然气三甘醇脱水装置存在的问题、自主检修的积极意义。在天然气三甘醇脱水装置自主检修过程中,尝试使用部分国产配件,节约了维修费用,单套装置为企业节约资金达70万元以上,为企业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了给学员创建一个接触工程实践、应用专业知识的科研平台,加强和培养学员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知识掌握能力,将三甘醇脱水工艺引入到员工培训“软件实训”课程的教学中,设计了具体的三甘醇脱水工艺仿真实验,介绍了三甘醇脱水工艺、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和步骤等。此工艺仿真实验的开展不仅能够创新软件实训教学方法,而且对提高学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有很大帮助,有利于高效的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培养学员学习新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段,同时也能够为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三甘醇脱水工艺因其投资低压降小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各油田,而三甘醇脱水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天然气外输及销售,因此,基于HYSYS软件,对三甘醇脱水工艺进行模拟,并对比分析了诸如原料气进塔温度、TEG贫液浓度及温度、吸收塔操作压力及吸收塔塔板数等因素对于三甘醇脱水效果的影响程度,并合理优选以上参数,以达到最好的脱水状态。以上研究对于油田提高天然气脱水效率,降低投资成本具有一定的理论根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云南化工》2017,(6):106-108
油气在运输到中央处理站以后需要进一步处理,尤其是原油应该进一步进行脱水、脱酸等工艺。介绍三甘醇脱水流程,并简述了三甘醇脱水工艺过程,在此基础上运用HYSYS进行三甘醇脱水并以某一区块为例进行深刻的剖析,得出相应的结论与方法。对于轻质原油脱水一般只需要两级即可:自由沉降分离、热化学脱水器或电脱水。由于轻质原油轻组分含量高,经过分离脱水后的原油一般需要再通过稳定塔来达到稳定目的。终端原油脱水的基本流程如下:  相似文献   

10.
油田伴生气三甘醇脱水装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三甘醇法油田气脱水的机理、工艺流程、关键设备的设计构造,其中脱水吸收塔和重沸器是油田气脱水系统的核心。各设备操作温度对脱水效果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三甘醇脱水的脱水效果,有必要分析各种因素对脱水效果的影响。利用HYSYS软件对处理量为100×10^4Nm^3/d的三甘醇脱水装置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结果显示吸收塔的吸收温度越低、三甘醇贫液浓度越高、三甘醇循环量越大、吸收塔塔板数越多,则脱水效果越好,外输干气水露点越低。‘  相似文献   

12.
在天然气净化工业中,作为大规模脱水装置的三甘醇脱水装置得到了广泛使用。利用HYSYS软件对天然气三甘醇脱水流程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调节参数并查看对应脱水效果,从而分析出甘醇循环量、TEG贫液温度、吸收塔操作压力、塔板数以及汽提气量等因素对脱水效果的影响规律。使用HYSYS优化器功能,对装置参数进行了优化以使得塔底重沸器热负荷最小。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了解各工艺参数对脱水效果的影响规律以及最优参数设置,对实际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的提高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六氢哒嗪制备过程中使用大量无机盐,直接导致了最终产品的灼烧残渣含量远远超标,本文研究了洗涤去除该无机盐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使灼烧残渣含量小于0.01%。  相似文献   

14.
孟江  张其敏  张燕 《广东化工》2012,39(13):74-74,71
三甘醇作为天然气脱水过程中常用的脱水剂,其性质在脱水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影响天然气脱水效果。三甘醇价格较高,对于其的废弃非常谨慎,确定三甘醇废弃指标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有关三甘醇废弃指标体系的研究还不系统,各研究结果不够统一,不利于实际应用。因此,在三甘醇废弃指标体系的研究中,在综合考虑影响其变质因素和实际上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从影响甘醇脱水性、发泡性、腐蚀结垢性能三方面来确定废弃指标体系,在每个方面下分主要指标和辅助指标,以此推动三甘醇废弃指标体系的发展和建立。  相似文献   

15.
选取粒径约为20μm的针状MgSO4晶须、片层状云母粉和粒状SiO2,以5%的用量加入到聚丙烯(PP)中,在二次开模条件下制备微发泡PP复合材料;通过异相成核理论和粉体分布的特性,分析了无机粉体形状对微发泡PP复合材料发泡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片层状云母粉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比表面特性和异相成核作用,发泡效果理想;泡孔直径达到22.10μm左右、泡孔密度为6.92×108个/cm3;聚烯烃类材料发泡的成核剂中,以片层状的云母粉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脱水系统模拟及主要设备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某天然气净化厂由于新气源的并入,造成净化后商品气无法达到国家天然气相关标准,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ChemCAD 6.0.1软件对脱水系统进行模拟,研究分析TEG循环量、原料气进料温度及TEG贫液质量分数对脱水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的优化操作参数为:TEG循环量为5.5 m3/h,原料气进料温度为26℃,TEG贫液质量分数为99%。通过FRI,HTRI,Pipe Flow Expert等专业软件对TEG脱水塔、TEG贫液水冷器等关键设备进行核算,结果表明:TEG脱水塔的流体力学性能均符合要求,其工作点亦落在负荷性能图的适宜位置;TEG循环量提高导致TEG贫液水冷器负荷增大,需要更换管束,以达到换热效果。研究结果可为该净化装置的优化和改造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同时对同类型装置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油田产出水对三甘醇脱水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油田产出水对三甘醇脱水效果的影响,着重探讨常见离子对三甘醇性质的影响。利用常压蒸馏法模拟三甘醇脱水,从颜色、粘度、吸水性、含盐量等方面进行观察、测量和分析,得出了油田产出水中常见离子影响三甘醇脱水效果的相关结论;同时利用减压蒸馏法进行了三甘醇回收实验,也试图找寻其它回收方法,以求找到解决三甘醇污染问题的方法,有效的回收三甘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8.
A novel approach to preparing electrospun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VDF) nanofibers is proposed, with high piezoelectric performance. PVDF nanofibers are doped with inorganic salts without the use of any postpolarization treatment. Twenty‐six salts are doped into the nanofibers and their piezoelectric properties are studied. The salts a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groups based on their differing piezoelectric enhancement effects. A piezoelectric nanogenerator fabricated with an optimized electrospun PVDF nanofiber mat shows a piezovoltage seven times greater than that of a device based on undoped nanofibers. The simple and low‐cost approach to fabricate these piezoelectric nanofiber mats may broaden the range of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of these materials in energy‐harvesting devices and portable sensors.  相似文献   

19.
Termination of n-BuLi-initiated anionic polymerizations of vinyl monomers (i.e. styrene or butadiene) by chlorotrimethylsilae (CTMS) or methoxytrimethylsilane (MTMS) resulted in an opaque or transparent polymer product. Small amounts of salt (i.e. LiCl from CTMS- or Li(OCH3) from MTMS-terminated polymerization) generated during termination stage was presumably the cause of the transparency difference. To verify this, turbid solutions were prepared by mixing transparent polymers (prepared from a H2O-terminated anionic polymerization) with controlled amounts of LiCl in mixed tetrahydrofuran/cyclohexane (THF/CHE) solvents. Reduced viscosity (red) and particle size (determined from light scattering) of these turbid solutions were found to increase with polymer and LiCl content. On the contrary, both red and particle size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THF content of the mixed solvent.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LiCl/THF complex and the polymer chains are responsible for particle formation and hence turbid appearance of the solutions. Solution 7Li NMR spectra of the salt/polymer solutions indicated that polystyrene (PSt) has stronger interactions with LiCl as compared to polybutadiene (PBu), which resulted in a more homogeneously salt distribution in PSt than PBu as evaluated from the TEM micrographs of the corresponding bulk samples after solvent removal. A model with the included LiCl/THF complexes surrounded by the polymer coils was proposed to account for the resulting turbidity in solutions and in the bulk state.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我国无机盐工业的特点、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进出口情况、原料供应、保证程度和资源供应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围绕我国无机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