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橡胶为增韧剂研究橡胶增韧玻纤增强酚醛塑料的特性,通过扫描电镜(SEM)对橡胶增韧酚醛树脂固化试样断口形貌进行观察,探讨了其增韧机理。通过差热扫描量热分析(DSC曲线)研究橡胶增韧酚醛树脂的固化特性,得出橡胶增韧酚醛树脂能大大改善玻纤增强酚醛塑料的力学性能,适量的橡胶增韧剂能获得最佳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聚烯烃弹性体增韧改性聚碳酸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四种聚烯烃弹性体对聚碳酸酯(PC)进行了增韧改性。探讨了不同种类和用量的增韧剂对聚合物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VA的加入使共混物韧性改善最明显,当其用量为15%时,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提高至38.7kJ/m^2,为纯PC的25倍,但材料的拉伸强度急剧下降。POE—g—MAH对PC的增韧效果仅次于EVA,但共混物的拉伸强度降低程度比EVA小,且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提高很多。其它两种共混体系PC/EAA、PC/LLDPE-g—MAH的性能介于EVA和POE—g—MAH之间。综合考虑材料的各种机械性能,添加20%的POE—g—MAH的PC共混物的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3.
陈分珍 《国外塑料》2005,23(12):78-79
德国拜耳公司开发出聚碳酸酯(PC)已有45年的历史,以其优异的透明性、强度、耐热性、阻燃性等性能,在五大工程塑料中占据核心地位,广泛用于加工各种制品。  相似文献   

4.
《上海化工》2007,32(12):10-10
11月16日,拜耳材料科技公司在上海化学工业区一体化基地庆祝5000t/a玻璃纤维增强型聚碳酸酯装置投入运营,这是该公司在亚太地区的首套同类生产设施。新的装置加强了本土化聚碳酸酯特殊级产品的产品组合。并能迅速满足客户对特殊分级产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玻璃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增韧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双螺杆挤出共混的方式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并采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马来酸酐接枝高密度聚乙烯(HDPE-g-MAH)增韧剂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增韧改性,系统研究了玻璃纤维添加量、增韧剂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镜等仪器对其增强及增韧改性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VA,POE-g-MAH,HDPE-g-MAH不仅改善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而且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与HDPE-g-MAH相比,EVA与POE-g-MAH对复合材料表现出更佳的增强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市售的两种增韧剂对聚碳酸酯(PC)回收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增韧剂均能大幅提高PC回收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当两种增韧剂的质量分数均为6%时,PC回收料的冲击强度由21 kJ/m2均提高至60 kJ/m2左右,断裂伸长率也从15%提高至100%以上,增韧效果明显,但拉伸强度有所下降。同时,考察了两种增韧剂对PC回收料低温韧性的影响,动态力学性能研究表明,牌号为B–31的增韧剂能明显改善PC回收料的低温韧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玻纤特性、加工方式以及增韧剂含量对玻纤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焊接强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同一种玻纤,采用主喂料方式加工比侧喂料方式加工在复合材料中的保留长度更短;焊接层越厚,焊接强度越高;复合材料的焊接强度随着增韧剂含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对于不同玻纤,复合材料的焊接强度不仅与玻纤自身的特性有关,而且与玻纤表面浸润剂有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工艺下氨基酸与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H-g-PE)的反应活性,并将反应后的改性PE用于增韧聚碳酸酯(PC)。研究发现,氨基酸与MAH-g-PE的反应活性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螺杆转速等有关;与PC/MAH-g-PE合金相比,与氨基酸反应后的改性PE(PE-re-Aa)与PC的相容性提高,PC/PE-re-Aa合金的常温和低温(-40℃)冲击强度有较大的提高,并且其他力学性能也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白瑛 《塑料工业》2007,35(12):23-25
以PET/蒙脱土为基材树脂,通过添加玻纤、阻燃剂、增韧剂制备出可在低模温下成型的玻纤增强PET/蒙脱土阻燃工程塑料。研究了阻燃剂、增韧剂对PET/蒙脱土工程塑料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十溴联苯醚和三氧化二锑复配阻燃体系,当添加的质量分数达到8%时,体系阻燃性能达到UL94 V0;在相同添加量的情况下,增韧剂对体系的增韧效果为:POE-MAH〈EPDM—MAH〈PTW;增韧剂PTW不仅使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大幅度提高,同时也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采用(准)中粘度级尼龙做基体树脂,加入成核剂改善尼龙的结晶过程,提高结晶速率和初始熔融温度;添加光、热氧稳定剂,防止尼龙在成型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产生降解与老化,提高塑料制品的质量和减少性能的分散性;采用合理的工艺条件,确保添加剂的均匀分散与减少玻纤的磨损,得到适于军工、航空和机电等领域需要的高性能的受力结构工程塑料。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以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GMA)、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为增韧剂,以质量分数为40%的玻璃纤维(GF)为增强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一系列GF增强聚苯硫醚(PPS)复合材料,探讨了增韧剂种类及含量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弯曲弹性模量、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和熔体流动速率(MFR)的影响。结果表明,POE-g-MAH对GF增强PPS复合材料的增韧效果最明显,当POE-g-MAH的质量分数为6%时,复合材料的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比未添加增韧剂时提高25%,并且POE-g-MAH对复合材料的MFR影响相对较小,是一种高效的GF增强PPS复合材料增韧改性剂。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得到了玻纤增强ABS复合材料体系,对比研究了该复合材料体系氙灯老化性能.结果表明:氙灯老化试验1000h后,玻纤增强ABS复合材料体系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降低.相对于纵向的拉伸破坏,氙灯老化作用对玻纤增强ABS抵抗横向弯曲破坏的影响有限.老化后的玻纤增强ABS复合材料体系冲击韧性下降,但弯曲模量略有升...  相似文献   

14.
MC90是共聚甲醛装置上的主要产品,具有耐磨、耐热、耐冲击和耐化学性等优良性能。但在一些特殊环境中,其强度不能满足高强度产品要求。为了提高MC90产品的强度,以MC90产品为基础料,利用玻璃纤维进行增强改性研究,在相容剂A作用下,玻璃纤维提升了共聚甲醛MC90产品的强度和热变形温度,强度增大了一倍,热变形温度提高60~68℃了达到了增强改性MC90的实验目标。  相似文献   

15.
《玻璃纤维》2014,(1):15-15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纤增强无卤阻燃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68%~87%的聚碳酸酯,10%~29%的玻璃纤维,0.1%~0.3%的阻燃剂和2.2%~4.0%的助剂。制备时,将聚碳酸酯、玻璃纤维、阻燃剂和助剂混合搅拌3—10min,然后倒人双螺杆挤出机,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机械共混方法对粉状聚丙烯(PP)进行了增韧增强研究,探讨了增韧剂、增强剂和有少量自制的固相甲基丙烯酸(MAA)接枝粉状聚丙烯(PP-g-MAA)作增容剂存在下对粉状PP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用热重分析法考察了改性粉状PP的热性能。结果表明,(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EPDM)/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复合增韧剂,具有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共混物的冲击强度:PP-g-MAA能明显改善PP/玻纤两相的界面结合力;PP/EPDM/HDPE玻璃纤维共混体系可以获得理想的增韧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木粉高填充改性聚丙烯再生料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了木粉填充改性、不同的木粉含量、种类以及木粉的预自理处理对聚丙烯再生料的力学发性能及挤出成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采用熔体浸渍工艺制备了长玻纤增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长玻纤含量对长玻纤增强AB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长玻纤含量的增加,长玻纤增强AB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逐渐增加;长玻纤在基体树脂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以玻璃纤维为改性填料,对通用ABS进行共混改性。实验从配方研究入手,着重探讨了玻璃纤维含量对玻纤/AB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流动性能以及耐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纤/ABS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硬度以及热变形温度都随共混体系中玻纤含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而材料的冲击强度、熔体流动速率、断裂伸长率却随之下降。此外,还研究了共混挤出温度对材料的各项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短玻纤增强聚丙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形机理和断裂韧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短玻纤取向后的复合材料注射样的力学性能是各向异性的 ,复合材料在取向方向上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玻纤与树脂基体间界面结合力的强弱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界面结合力保证了应力有效地从基体向玻纤传递 ,从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强度。由于短玻纤的分布既不均匀又不规则 ,在受到负荷时的变形过程很复杂 ,包括玻纤 -基体的界面脱黏、脱黏后的摩擦、基体的塑性变形、玻纤的塑性变形、玻纤断裂、基体断裂和玻纤抽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