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杂志社调研发现,无论是制造业较发达的东部还是西部地区,整体对CAE需求明显,应用程度逐渐加深.之前,企业谈信息化基本都在谈ERP、CRM、OA等管理软件,现在企业谈的更多的是创新.  相似文献   

2.
业界动态     
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成立日前,由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批准,依托国家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的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正式成立,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领域专家委主任、国家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培训委员会主任孙家广院士担任该培训中心主任。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的主要职能是:培训制造业信息化高级管理人员和培训教师;编写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统一培训教材;制定制造业信息化培训考核大纲;建设制造业信息化远程培训网络平台;从事全国制造业信息化…  相似文献   

3.
制造业信息化指数构成方案(试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推行过程中,建立完整的制造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科学评价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状况,正确指导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实践,对于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装备、数字化控制智能化、数字化企业的目标,加快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的步伐,测评指标体系客观、全面、科学地衡量信息化工作的状况和效果,准确把握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方向、方法和力度,正确指导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方向,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1制造业信息化指数的设计a.目的。通过对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中所选定的示范企业/或相关企业的…  相似文献   

4.
“制造业信息化在国家‘十五’期间取得了很大成效,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如何认识、评价、总结、提升企业信息化总结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面向经济全球化,引领制造业信息化深化发展,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特别是,如何量化评价企业信息化成效,制造业信息化评价体系的研究工作,是政府、企业、软硬件供应商共同关注的话题。”这是7月15日《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杂志社在北京召开的“企业信息化评价体系研讨会”上,国家863/CIMS主题总体组专家组组长、《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杂志主编杨海成针对未来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方向所指出的。  相似文献   

5.
贵阳市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工作调查综述所调查的部分制造业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关注的焦点从以往重视硬件忽视软件,转变为根据自身需求确定软件;从单纯关注产品的功能,转变为关心企业级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制造业企业的需求由技术信息化向技术和管理信息化并举发展,在 CAD、CAPP 等单元技术产品后,企业对 PDM、 ERP 的应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管理软件方面的投资大幅增加,企业越来越重视考虑企业信息集成的问题。信息化是制造业企业的生存工程,制造业企业逐步认识到信息化势在必行,以往那种买软件的观念已经变为买  相似文献   

6.
我们国家的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已逾二十载,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升级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希望,为了加强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科学地评价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国家科技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决定从2002年开始,开展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指数统计调查工作,通过采集多样的企业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掌握企业更多的数据信息,增强客观评定各地区制造业信息化的实施效果,从宏观上指导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工作.  相似文献   

7.
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从1985年发展至今,十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各方面高度重视制造业信息化,实施了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培养了一批数字化综合集成应用示范企业,实施了"2甩工程",组织、带动了千余家以上的企业开展信息化的深化应用,培养了160余万人次的信息化人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了我国制造业信息化迈上新台阶,大大增强了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动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了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提高宝鸡市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工业强市建设,根据科技部建设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的要求,宝鸡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带动七个县区科技工业园信息化。到2010年,90%以上的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装备,以企业数字化促进城市信息化建设,把宝鸡建成中国西部先进装备制  相似文献   

9.
该调查报告摘自《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此项课题研究旨在通过对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状况的调查分析,结合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特点及信息化的重点,研究信息技术向制造业渗透的机理和应用效果,给出定量评价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制造业的发展就是用先进(制造、信息、管理等综合)技术调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即实现制造业信息化。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和提升必须依靠企业信息化,而制造企业的信息化与EAI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1.
我们国家的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已逾二十载.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升级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希望,为了加强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科学地评价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国家科技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决定从2002年开始.开展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指数统计调查工作.通过采集多样的企业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掌握企业更多的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12.
政府推动类     
名称:制造业信息化工程 这项由科技部发起,科技部高新司倾力推动的项目,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的制造企业中,获得巨大的进步。46个城市成为制造业信息化推广示范重点城市,近千家企业具体参与到制造业信息化的具体实践中来。各地为制造业信息化服务的供应商、咨询服务提供商,也非常活跃,而且在《e制造》深入企业的采访过程中,企业普遍的对制造企业信息化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一些结合生产和管理实际主动寻求信息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抓住东北装备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战略重点,落实东北装备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相关政策,实施“十一五”东北装备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重大项目,就一定会大大增强东北装备制造企业的竞争力,走出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之路,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讨论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机遇,阐述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指出信息化的标志是信息共享、连续流动和协同工作,其根本目的是减少浪费和提高效益,使我国制造业更加具有竞争力。从企业的运作和业务流程的角度探讨了数字化产品开发和企业管理信息化。并就如何在中国制造企业实现信息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工具技术》2012,(6):23-23
科技部近日印发《“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规划》。《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的总体目标是:着力突破一批具有引领性、创新性的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着力打造一批数字企业、服务型制造企业和产业服务平台;着力培育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和制造业信息化软件产业及相关服务业,促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支持地方支柱与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机电工程技术》2007,36(7):I0001-I0006
2007年7月6日,第五届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论坛暨广东省“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论坛和工作会议围绕广东省“十一五”期间创建龙头示范企业、深化应用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建设专业镇公共服务平台等核心内容提出了主体目标,进行了相应的工作部署,为此成立了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和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推进联盟,并组织了一批IT企业在现场为制造企业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及技术咨询。  相似文献   

17.
基于量化指标的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需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基于量化指标体系的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需求分析评价理论,设计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需求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量化和指标权重设计。按照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分级规律,通过选择合理的模糊隶属函数,建立模糊关系矩阵,运用模糊评判获得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需求分析评判值,依据评判值的大小判定企业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需求水平。该研究旨在提供解决目前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需求分析中的不规范、不确定性问题的思路和借鉴方法,有利于发现制约企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瓶颈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从四个方面总结分析了当前制造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不足,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在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中可供参考的不同粒度下的制造业信息化参考模型,说明了不同粒度模型的应用范围和领域,就企业实施信息化过程的需求,提出了三个有针对性的策略,指出了在不同粒度下信息化参考模型对于企业信息化决策的参考价值,为制造业信息化企业实施信息化工程提供了一般性的参考工具。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制造业在中国不是最强的也不是最大的.但是河北省制造业GDP还是很可观的。河北省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组长檀润华告诉我们.制造业信息化要根据当地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推广信息化。  相似文献   

20.
制造业信息化是一场革命,它的实施将带来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管理理念的变革、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制造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经营等方方面面,没有统一模式,既要考虑个性化、又要强调标准化;制造业信息化也是一项风险投资,只有制定了信息化战略规划、确定了正确的实施方案,才能规避风险获得超值回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