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3.
4.
涂料工业应用的氧化铁颜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涂料工业用的氧化铁颜料,包括铁红、铁黄、铁棕、铁黑、云母氧化铁、透明氧化铁的性能、制造工艺和特点,指出为适应涂料技术向固体、低挥发物的方向发展,今后氧化铁颜料的发展趋势是开发低吸油量、高强度、易分散等品种,扩大其在建筑涂料、卷材涂料、粉末涂料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1,2=氯乙烷作为沉淀胶体的保护剂,用硫氰酸铵标准溶液滴定过量银离子新方法,适用于氧化铁红颜料中氯离子测定的例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含铁废渣制取氧化铁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化铁红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颜料,它性能稳定、毒性小,且工艺过程简单,原料易得,因此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氧化铁红的生产大部分是利用金属纯铁来制备,近年来由于各国对公害的重视,都在致力于研究用含铁废物来制备氧化铁系颜料。在用对硝基苯酚为原料来制备药用的对氨基苯酚的生产过程中,需用铁粉为还原剂,因而在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7.
8.
平炉炼钢生产中收集的废渣平炉尘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分别用碱、酸选择性浸出去除杂质,再经热化学处理转型,便可获得合格的氧化铁红产品。 相似文献
9.
纳米棒状氧化铁红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尿素为沉淀剂,采用缓慢滴加方式,用均匀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棒状氧化铁红。考察了Fe^2+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尿素与Fe^2+物质的量比等因素对产品粒径、形貌及收率的影响,并用TG,XRD,IR,UV-VIS,TEM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制备纳米棒状氧化铁红的最佳工艺条件:Fe^2+浓度为0.50 mol/L,反应时间为180 min,反应温度为80℃,尿素与Fe^2+物质的量比为20∶1,在此条件下制得前驱体,将前驱体在350℃下煅烧2 h,即可得到纳米棒状氧化铁红。样品的XRD,TEM表征结果为六方晶系的纳米棒状α-Fe2O3,其长轴约为300-500 nm,短轴约为20-40 nm,产品收率为75.90%,颜色为鲜红色,含质量分数5%样品的清漆对紫外线具有很好的吸收性能,而对可见光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其透光率在85%以上,可作为透明氧化铁红颜料使用。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A. H. Kamel A. M. Abdallah H. Y. El-Baradie 《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 (Oxford, Oxfordshire : 1986)》1972,22(12):1209-1215
The effect of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on the properties of red iron oxide pigments obtained from FeSO4, 7H2O by calcination at constant temperatures over the range from 700 to 900 °C, has been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particle diameter increased from 0.065 μm at 700 °C to 0.25 μm at 900 °C; the increase was gradual up to 800 °C and abrupt at 850 and 900 °C. The colour changed from red with decreasing yellowish hue between 700 and 750 °C, to red with increasing bluish hue between 750 and 900 °C; the dominant wavelength increased from 599 nm at 700 °C to 610 nm at 900 °C. The tinting strength was found to vary irregularly with temperature, and to pass through a maximum at 750 °C. The oil absorption was found to decrease with temperature and to be a linear function of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相似文献
14.
15.
超细氧化铁红颜料粉体的表面改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表面改性后超细氧化铁红颜料粉体的分散稳定性能及其它性能得到了大大的改善。接近国外同类产品。通过对样品进行红外光谱(IR)、差热热质量(DTA/TG)、表面ξ电位的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剂(聚丙烯酸盐)不仅与铁红粒子表面的羟基产生作用,而且还能与铁红粒子晶格中的Fe-O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分析比较了目前氧化铁红常用生产工艺的弊端,探索出一种低污染新型混酸法工艺:以硫酸法晶种代替传统混酸法使用的硝酸法晶种,将其洗涤并浓缩后接以硫酸亚铁与硝酸亚铁为反应介质的二步氧化。成品经检测达到国家标准GB1863-1989中HO01-04的性能要求。该工艺具有操作安全、无大量氮氧化物产生、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是一种可以推广的清洁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