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减少垞城煤矿9煤煤柱的损失,提高资源回收率,9煤在工作面布置及回采时采用沿空留巷,针对9煤沿空留巷支护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留巷支护参数的优化,提出了沿空全断面留巷支护技术,扩大留巷断面,减小收敛量,达到增加留巷有效使用断面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张志华 《煤》2013,(5):26-27
煤炭为不可再生资源,沿空留巷技术的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回收资源,同时还可以缓解接续紧张的局面,减少掘进费用的投入。文章介绍东保卫煤矿大倾角采煤工作面运输巷沿空留巷工艺的实践,对今后大倾角采煤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的应用,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百善煤矿采用沿空留巷分区开采技术将669不规则工作面划分成4个小工作面,逐一成功回采。文章介绍了沿空留巷分区采煤工艺、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取得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4.
根据3311材料巷留窄煤(岩)柱沿空送巷的技术条件,通过科学计算,确定采用锚网梯索支护。经过3311采煤工作面的回采验证,巷道变形量小,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5.
以山西晋城地区首个综采放顶煤沿空留巷为研究背景,对沿空留巷二次回采过程中的巷道变形和顶帮压力变化进行系统分析,得出无煤柱开采过程中的矿压变形规律:沿空留巷回采时巷道变形以顶底板移近量为主,其中,顶底板变形以顶板臌起为主,两帮变形以煤帮上侧臌出为主;沿空留巷推进前200 m段时,巷道压力区域主要表现在距煤壁超前支护20 ...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华丰煤矿大倾角沿空留巷工作面矸石充填技术研究与应用,介绍了大倾角充填面采煤方法和支护技术、矸石运输与充填技术以及施工工艺、设备的改进,分析了矸石充填工艺实施的成效,形成了大倾角矸石充填沿空留巷工作面充填成套技术体系,对充填开采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柔模混凝土巷旁充填下沿空留巷围岩偏应力的分布与演化规律,以山西吕梁贺西煤矿3301工作面沿空留巷为工程背景,采用实验室试验的方法确定了沿空留巷巷旁混凝土充填材料的单轴抗压强度,通过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本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沿空留巷围岩偏应力和塑性区的分布及其演化规律,揭示了工作面回采扰动下沿空留巷围岩的非对称变形破坏机制。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不断向前推进,沿空留巷围岩偏应力以对称椭圆→非对称圆→窄"条带状"→宽"条带状"的形态进行演化,其塑性区呈现分区域扩展的动态响应特征,从而确定了超前与滞后采动区顶板、底板与两帮的影响距离;非对称分布的"条带状"偏应力峰值带呈现出由回采侧向实体煤侧偏转演化的趋势。基于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沿空留巷围岩偏应力与塑性区的分布及演化规律,将沿空留巷围岩以偏应力峰值带与塑性区轮廓线为边界划分为2个区域,按围岩支护不同又将留巷围岩划分为实体煤帮A区、留巷顶板B区和柔模混凝土墙体C区,提出沿空留巷窄柔模墙体拉筋配合铁板加固辅以单体支柱护墙+巷内强力双排单体支柱+实体煤帮与顶板高强高预紧力非对称锚杆索的分区非对称耦合控制...  相似文献   

8.
霍尔辛赫煤业公司3601高瓦斯工作面由于回采落煤瓦斯涌出量大,瓦斯体积分数较高,试验采用沿空留巷Y型通风方式,并对沿空留巷采取了深孔爆破断顶卸压、锚索补强支护、单体木点柱护巷帮等复合支护技术,工作面沿空留巷效果考察表明:有效减小了留巷断面变形,满足Y型通风方式的使用需求,解决了回采面瓦斯涌出超限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川煤集团达竹煤电集团公司柏林煤矿薄煤层沿空留巷围岩变形严重的问题,运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切顶卸压爆破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了0456(K24)回采工作面和巷道的概况。根据现场0456(K24)工作面机巷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采用切顶卸压爆破沿空留巷技术,确定了切顶卸压爆破的技术参数。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采用切顶卸压爆破沿空留巷技术效果明显,沿空留巷顶板变形量较小,从而有利于薄煤层的安全高效回采。  相似文献   

10.
王虎伟 《煤》2020,29(8)
潞安环能股份有限公司常村煤矿31101综采工作面推进850 m,剩余350 m,采煤工艺为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采煤法。随着综采工作面推进,沿空留巷柔模包部分变形,导致巷道局部变形,为了更好地节约矿山巷道的成本,避免二次维护的开支,在分析沿空留巷破坏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对策,改进了支护方式。调查研究结果,从沿空留巷柔模的设计宽度、周围的巷道布置密度、地质构造的影响、综采工作面的推进速度、开采深度、柔模的流变性和煤层倾角的因素综合分析治理,技术上可靠,经济合理,提高了沿空留巷的服务年限和成本节约。  相似文献   

11.
钱虹光 《山西焦煤科技》2012,36(4):17-19,50
为实现无煤柱开采,提高回采率,实现连续开采,从根本上解决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针对沙曲矿北翼2#煤层瓦斯高煤层薄的地质状况,在2#煤层首采22201工作面进行了沿空留巷Y型通风技术研究.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22201工作面的巷道布置、支护方式和通风方式,设计了沿空留巷充填系统,在22201工作面实现了沿空留巷Y型通风系统,也为其它类似条件下沿空留巷Y型通风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谢小平 《煤炭工程》2014,46(2):9-11
针对沙曲矿北翼高瓦斯近距离煤层群安全高效开采的问题,运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薄煤层上保护层开采的覆岩裂隙分布与演化、卸压机理及采空区瓦斯运移积聚规律,并结合北翼2#薄煤层22201首采保护层工作面的实际情况,介绍了2#薄煤层上保护层无煤柱巷旁充填技术,确定了留巷墙体埋管瓦斯抽采技术参数。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2#薄煤层上保护层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技术,实现了下邻近高瓦斯煤层群的全面卸压,形成了工作面Y型通风系统,大大减少采空区瓦斯涌入工作面,有利于高瓦斯突出危险性煤层群的安全高效回采。  相似文献   

13.
李荣坤 《中国矿业》2012,21(Z1):415-416
本文通过垞城矿22112工作面为了多回收煤炭,在回采工作面中部沿空留巷的实践,成功将复杂难采边角煤层安全回收煤炭1万余t,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矿井应用沿空留巷技术回采煤炭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特厚煤层分层开采底分层沿空留巷瓦斯超限问题,采用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技术,在白芨沟煤矿0102402工作面进行了特厚煤层分层开采沿空留巷应用,重点研究了巷道副帮小煤柱加固方案、特厚煤层分层开采双柔模墙沿空留巷设计方案。应用结果表明:在厚煤层底分层工作面实施双柔模墙开采技术后,现场留巷巷道顶底板形变量减小,巷道采空区侧顶板维护较好,顶板钢梁形变量小,整体留巷效果好,留巷巷道解决了下区段4个分层回采瓦斯超限问题,提高了煤炭采出率,对厚煤层及特厚煤层分层开采沿空留巷技术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厚煤层沿空留巷技术在东荣二矿中一上18#煤层右五面的应用,验证中厚煤层沿空留巷的可行性,为中厚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以韩家湾煤矿214201工作面应用沿空留巷开采技术为背景,为确保工作面成功留巷,在工作面实施爆破切顶卸压技术实践。结合煤层顶底板岩石物理力学性质,通过理论分析与现场试验确定切顶卸压爆破技术参数,在实施爆破切顶前采用恒阻大变形锚索加强切顶侧顶板支护,之后采用爆破切缝技术定向切顶卸压。现场监测结果表明,爆破切顶卸压之后,顶板能够按照预定的方向切缝,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通过对留巷支护参数及形式的设计,最终所留巷道效果明显,达到了沿空留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普遍存在煤层巷道掘进速度慢、采掘接替严重困难、巷旁煤柱存在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重大安全隐患等问题。安阳大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基于开采煤层地质条件,探索适合突出矿井三软煤层特征的沿空留巷技术。13011工作面运输巷沿空留巷后已作为13031工作面回风巷正常使用,并且效果良好。该项技术的实施不仅为矿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可为类似地质条件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效安全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某矿2#煤层的某采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无巷旁充填沿空留巷特种技术研究。以该采区地质特征为基础,提出了单体支柱代替木密集支柱,配合"十"字铰接顶梁的沿空留巷支护方法;进行了支护参数的计算,并研究了各支护工序的时空配合关系。现场实测数据表明,该支护手段效果显著,严格控制了沿空巷道的变形。  相似文献   

19.
华丰煤矿采深超过1 km,煤层倾角32°。此矿采用传统留小煤柱进行沿空掘巷,巷道变形严重,影响安全生产;如采用沿空留巷的无煤柱开采技术,由于受千米埋深的高地应力影响,沿空留巷会产生大变形,并且围岩不稳定。为解决以上难题,提高煤炭回收率,采用错层位沿空掘巷方法。通过建立沿空掘巷基本顶的力学模型,分析推导巷道围岩冲击地压发生机理,据此采取煤层超前注水和危险区爆破卸压等防冲措施。  相似文献   

20.
沿空留巷技术是煤炭开采技术的一项重要改革,是"绿色开采"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针对试验矿井的5312倾斜工作面的具体条件,提出采用冒落矸石注浆固化沿空留巷方法,对巷旁支护阻力、冒落矸石冲击力和充填体可缩量预计进行了研究,通过现场观测和留巷效果分析,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能够为类似条件下的沿空留巷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