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干流长5464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流域面积75.2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条大河。黄河不仅以多沙著称,冰凌患害也同样闻名于世。黄河冰患是因凌汛期流冰结坝壅水造成的,主要发生在自西南流向东北的宁蒙段和河南、山东段。由于这两段纬度相差3~4度以上,致使气温上暖下冷,流凌封冻由下游段溯源而上,而解冻开河则由上而下。加之河道特性影响,黄河下游河道上宽下窄,黄河上游的宁蒙段坡缓多岔,使流冰排泄不畅,在陡湾、浅滩、狭窄段流冰受阻。上游段解冻后,河槽蓄水量、消冰水量等汇流,使流量逐段增多,形成明显的洪峰,而下游段气温低,冰盖尚未充分解体消融,洪峰过境水鼓冰裂,水流的动力作用,使流冰块部分下潜而卡冰结坝,使水位急剧抬升而造成凌汛灾害。  相似文献   

2.
回顾1996年元月,我省黄河小北干流发生了有史料记载以来最为严重的凌汛灾害,与云南地震、青海雪崩一起成为当时全国关注的三大灾害之一,我省灾区各级政府在一无准备,二无经验的情况下,全力防抗,组织军民苦战10个昼夜,战胜了凌汛灾害,做到了临大灾而无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减少到了最小程度。 黄河凌汛驰名中外。我省榆林、延安河段流凌封河现象每年都有发生,小北干流河段凌汛造成的灾害更为严重。黄河龙羊峡、刘家峡等一批防汛防凌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黄河凌汛威胁。但是,影响黄河  相似文献   

3.
黄河小北干流在我县境内长47.6公里,现有护岸工程五处,长31公里,坝垛214座,路堤工程三处,长12.6公里,围堤工程一处,长35公里。1996年元月下旬至2月上旬,我县境内黄河段发生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凌汛灾害。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进一步开发治理黄河小北干流的必要性出发 ,针对黄河小北干流段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河道特性、水文泥沙、河床演变等资料的分析研究 ,提出了黄河小北干流段开发治理的新设想 ,为黄河小北干流段今后开发治理的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由于冬季气温下降,河道流量大幅减少,以及河道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河水流向发生变化等原因,导致黄河中宁段河道中大量冰花、浮冰不断蓄积,往往冰阻水涨,横溢成灾,发生“凌汛”灾害。本文建议重点从水力影响因素入手,通过调节七星渠、跃进渠及县属5条干渠引水分洪以减小黄河流量,控制下游凌汛威胁等措施,将可达到科学防控黄河凌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黄河小北干流是黄河中游晋陕两省的界河,河道宽阔,主流游荡不定,历来水事纷争不断。近年来,由于上游来水减少,主流萎缩,沿黄滩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河道内建设项目增多,违法侵占河道,人与河争地的矛盾日渐突出。通过分析该河段多年的来水情况和防洪工程治理状况,肯定治理成效。在新的防汛形势下,结合黄河流域防洪规划,提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近期治理与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郭全明  马继锋  陈江妮 《人民黄河》2005,27(6):13-14,16
对山西黄河小北干流30多年来的治理历程进行了回顾,认为:①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防洪体系;②有效地防止了高崖继续坍塌后退;③防洪工程抗洪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④确保了黄河小北干流岁岁安澜;⑤工程管理水平不断提高;⑥水行政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河势游荡摆动仍较为频繁、河床逐年淤积抬高、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不足、对突发事件规律研究不充分等主要问题,建议确立黄河小北干流在黄河治理开发中的地位,深入开展黄河小北干流治理方略研究,开展“揭河底”现象和凌汛形成机理研究,为减少洪涝灾害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堵河上建造挡水建筑物为例,从规划的角度论述了堵河竹山县城段景观工程效益.通过坝型比选确定选择底轴驱动翻板钢闸门为挡水建筑物,从营造水体景观效果、对该段河道生态补偿效益、对城市防洪的影响以及对上游小漩水电站发电的影响四方面对工程效益进行论证,结果表明:在堵河竹山县城段建设钢坝合理且必要.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黑龙江上游江段开江期流冰速度沿程变化规律和运移过程,通过抛投微型冰浮标定位器进行流冰追 踪试验,分析黑龙江干流开江期流冰速度分布特征及河道形态对流冰速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2019 年开江期 距黑龙江干流源头 69~692?km 河段流冰速度分布为 0.79~3.56?m/s,平均速度为 1.65?m/s,流冰速度与河道宽度、河 道弯曲系数呈负相关关系;在弯曲河段、江心岛河段和弯曲分汊型河段流冰速度降低趋势明显,且河道特征对流 冰速度的影响依次减弱。流冰速度沿程分布规律可为冰坝预测及预防凌汛灾害提供数据支持,研究成果对寒区 河流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河小北干流放淤是治理黄河泥沙的重要战略措施,引水口布置是自流放淤实现淤粗排细的关键措施之一。本文通过弯道水力学理论和原型观测资料分析、概化模型试验等多种手段,从多引沙、多引粗沙的角度,认为引洪放淤闸应布置在弯道段弯顶附近上游,确定了黄河小北干流连伯滩放淤试验放淤闸位。综合考虑引沙和防淤堵,合理确定了放淤闸底板高程。该成果已在2004年黄河小北干流放淤原型试验中得到检验,结果表明放淤闸多引沙、多引粗沙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黄河小北干流凌汛,突发性强,破坏力较大,给晋陕两省造成了严重灾害,经济损失巨大,本文通过对1996年和2000年两年发生的凌汛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为今后研究凌汛成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利用实测资料系统分析了1950.7-2005.6不同时期黄河干流泥沙分布特点。通过上游宁蒙河段河道冲淤量、主槽平滩流量,中游龙潼河段河道冲淤量、潼关高程、三门峡水库拦沙量、小浪底水库拦沙量,下游主槽冲淤量、滩地冲淤量、主槽平滩流量、二级悬河状况、以及出口断面沙量等参数的变化,综合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来水来沙条件下,黄河干流泥沙分布引起的问题。提出了有利于减轻黄河干流泥沙淤积灾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黄河小北干流凌汛 ,突发性强 ,破坏力较大 ,给晋陕两省造成了严重灾害 ,经济损失巨大 ,本文通过对 1 996年和 2 0 0 0年两年发生的凌汛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为今后研究凌汛成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元月中旬至2月中旬,由于气温急骤下降,黄河河道流冰增加,冰层加厚,风陵渡黄河铁路和公路大桥上下河段发生“卡冰”现象,永济河段全段面封河,形成自大桥上延的冰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上游冰情及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赉斐 《西北水电》1997,(2):1-5,15
黄河上游地处我国北方,冬季寒冷,河流中出现的种种冰情现象都与气温、河道地形及工程修建情况密切相关。自1961年以来,黄河上游修建了一系列电站,冰情在建库前、后发生了很大变化。四十几年来为了开发上游水电资源,有关部门除进行常规的冰情观测外,还进行了水内冰分析研究;冰塞形成的机理变化规律及冰塞壅水位计算方法的分析研究;凌汛洪水形成过程及凌汛洪水流量的分析研究;并在防冰措施方面积累了经验,本文针对这些方  相似文献   

16.
一、石头河水库西安供水工程于5月30日建成通水,缓解了古城西安的水荒,成为一项快速高效的“形象工程”。6月27日,国务院委员陈俊生、水利部长钮茂生和陕西省委书记安启元、省长程安东等领导同志出席了竣工通水典礼。 二、元月下旬,黄河小北干流发生了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凌汛灾害。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指挥下,军民团结一致,奋战10昼夜,取得了抗凌的全面胜  相似文献   

17.
黄河小北干流河段河床宽浅,水流散乱,河槽平面摆动频繁,为典型的堆积游荡性河道。根据近年河势变化特点,分析小北干流河段河势变化主要受上游来水来沙条件变化、河道整治工程控导、上下游水利枢纽运用3个方面影响。为有效改善小北干流河段河势,提出进一步加大小北干流河段治理力度,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工程控导河势能力;完善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加强调水调沙,减少小北干流河道淤积等措施,实现防洪减灾目的。  相似文献   

18.
黄河小北干流渭河下游淤积枯萎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由于黄河小北干流和渭河下游河道淤积不断增加,河槽过洪能力降低,平滩流量减小,黄河小北干流平滩流量已由1986年12 300m3/s到2003年减小到约2 600m3/s,渭河下游平滩流量由1986年3600m3/s到2003年减小到约680m3/s,河道游淤积枯萎严重.  相似文献   

19.
2002~2003年度黄河宁蒙河段凌汛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宁夏、内蒙古河段2002~2003年度凌汛具有封河水位低、封冻河段长、冰盖厚、槽蓄水量小、开河历时长、开河凌峰流量小、全河段“文开”等特点。形成本年度凌汛特点的主要原因是封河期气温低,开河期气温偏高、变化平稳,整个冰期上游来水小等。  相似文献   

20.
黄河小北干流为晋、陕两省天然界河,是典型的泥沙堆积游荡性河道,具有流势散乱、河心浅滩密布、汊流串沟交织、主流左右摆动大的特点,有时还会发生"揭河底"现象,素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1998年大洪水以后,国家加大了对黄河的治理力度,目前黄河上、下游特别是修建小浪底水库后,其抗御洪水能力显著增强,但中游尤其是黄河小北干流治理却明显滞后,严重制约了沿岸经济社会发展。本文在对黄河小北干流治理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陕西省黄河小北干流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