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谎者悖论的排除和哥德尔定理的质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说谎者悖论是一个佯悖。它之所以被称为悖论,是因为推理者混淆了思维的层次,构造了自指代命题并进行代换才导致矛盾。把“自指代命题”从“自指命题”中区分出来,指出前者违反同一律,作代换还可能违反矛盾律,主张禁止使用自指代命题。还指出哥德尔所构造的自指代命题存在矛盾的双重标准,它的证法采用了双重标准,是错误的。哥德尔定理的结论中的“不可判定”命题,现在有3种不同的错误解释:是非不可分辨的命题(三值)、是非可分辨(二值)但不确定的命题、是非都不可证的任意命题,它们都不是哥德尔的证法所支持的结论。还指出它不会导致“真理丧失说”和“数学丧失了确定性”,但还应充分肯定哥德尔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2.
语义悖论源自一个多义性语句。一个语句导致悖论是该语句被用来反身自指或自适应循环嵌套的结果。语义悖论可以在语言层级论、元语言理论、真值论等语言学理论框架下得以消解。语言层级论用以揭示悖论语句的多义性本质,从而解释一个语句被误用以反身自指而产生悖论的原因;元语言理论通过定义和区分对象语言和元语言来防止一个语句因循环嵌套而形成悖论;真值论(约定T)则以一个命题成真的充要条件来确定任何语句的意义,从另一视角证实了语义悖论可以被解释和消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和平环境条件下培育作战心理素质存在着一对悖论,即命题A:和平环境不能培育作战心理素质.命题B:和平环境必须培育作战心理素质、实践中,这一悖论性基本被忽视,人们往往为了强调命题B而视命题A为“假命题”.这种企图消解悖论一方保持另一方的作法,无论其动机多么正确,终因不符合辩证法的本性而在理论上似是而非,在实践指导上具有误导性.解决这一悖论的出路要求具体分析悖论性命题对和平环境培育作战心理素质的具体历史过程的制约性,寻求保持其张力的最佳境域.并结合现代战争的作战样态给出合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突然演习悖论”又称“意外考试悖论”、“意外绞刑悖论”等,是一个著名的逻辑悖论,许多学术大家都对其有所讨论,但至今没有公认的消解方案。在对“突然演习悖论”的缘起做了简要叙述后,用非技术化的语言对此悖论及其改进和变种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分析,重审了可能导致悖论的推理前提和步骤,并提出了自己的尝试性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
爱因斯坦根据力学、电磁理论与实验观察之间的矛盾,提出了"追光悖论",成为狭义相对论的思想萌芽。"追光悖论"是"二律背反"型的悖论,是时代"共识"中的认识矛盾的产物,并非思维过程中推理的逻辑错误造成的,因而它不是一般的逻辑矛盾。归根到底,"追光悖论"是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中出现的,是辩证矛盾在认知过程中的一种不成熟的、未完成的、带有矛盾性的逻辑表达,但它本身又不是辩证矛盾。消解"追光悖论"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主要不是解悖的技术,而是物理学观念,特别是时空观的变革,即以时空的相对性取代时空的绝对性,从而以洛伦兹变换取代伽利略变换。"追光悖论"的发现和消解,对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推动物理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并非是逻辑思维,而是实践,即物理学的科学实验。  相似文献   

6.
知道者悖论是关于“知识”概念的严格意义的逻辑悖论,它来源于作为其前身的绞刑悖论,是绞刑悖论的“极限”情况.为澄清相关概念,通过梳理与比较知道者悖论与绞刑悖论、简化的知道者悖论,以及道义逻辑中的知道者悖论的建构所分别依赖的背景知识,厘清这四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7.
张铁声自认对包括“说谎者悖论”在内的“典型语义悖论”提供了非特设性的统一解。但事实上,其解悖方案不过是跟“变值派”的方案“不谋而合”:只消解“变值弱例”,回避“矛盾强例”;而且在证明过程中,所使用的归谬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哲学有关日常语言是否需要改革的争论中,芝诺悖论常常被争论双方用作论证各自观点的一个例证,由此导致了芝诺悖论的“语言解答”和“数学解答”或“科学解答”之间长期的争论。争论的双方互相指责对方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犯了不相干结论的错误,其中坚持“数学解答”或“科学解答”的一方常常将“语言解答”视为是一种“蒙昧主义”的解答。通过考察这种争论可以看出:给芝诺悖论的“语言解答”简单地贴上一个“蒙昧主义”的标签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9.
关于"追光悖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因斯坦根据力学、电磁理论与实验观察之间的矛盾,提出了"追光悖论",成为狭义相对论的思想萌芽。"追光悖论"是"二律背反"型的悖论,是时代"共识"中的认识矛盾的产物,并非思维过程中推理的逻辑错误造成的,因而它不是一般的逻辑矛盾。归根到底,"追光悖论"是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中出现的,是辩证矛盾在认知过程中的一种不成熟的、未完成的、带有矛盾性的逻辑表达,但它本身又不是辩证矛盾。消解"追光悖论"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主要不是解悖的技术,而是物理学观念,特别是时空观的变革,即以时空的相对性取代时空的绝对性,从而以洛伦兹变换取代伽利略变换。"追光悖论"的发现和消解,对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推动物理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并非是逻辑思维,而是实践,即物理学的科学实验。  相似文献   

10.
本通过对“罗素集”与其同型集合的悖论分析,阐述了包含自身为元素的“集合”存在的逻辑问题,从而指出了为什么“集合”不能“定义”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罗素集”与其同型集合的悖论分析 ,阐述了包含自身为元素的“集合”存在的逻辑问题 ,从而指出了为什么“集合”不能“定义”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2.
标出性是符号学概念,指符号文本对立项中不常用的一项,是一种不同于一般的品质.话本小说存在明显的标出性悖论,即文本形式与价值观念是“非标出性”的,这用来适应作为非主流文类的生存策略;而故事则采取“标出性”策略以迎合读者大众的审美趣味和市场化需要,话本小说的这种标出性悖论是通俗小说文本的基本特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三言”名篇,历来脍炙人口,其集中表现了话本小说作为通俗文本的标出性悖论.  相似文献   

13.
婚恋的悖论一直是作家们笔下常写常新的主题。多丽丝·莱辛在其短篇小说《到十九号房间》中充分运用悖论这一手法,通过分析苏珊的性格悖论以及智力、理智本身的悖谬,揭示出“智力”和所谓的“理智”对苏珊命运不容忽视的巨大影响,深刻地透视了婚姻中的一个悖论——自我实现与婚姻的剥离,增强了故事的悲剧意味。  相似文献   

14.
老师宣布下周的某一天将举行日期意外的考试。学生经过推理认为意外考试日不存在。结果某天真的考试了,与学生的推理结论相矛盾。这无法解释,称为考试悖论。若将考试悖论天数简化为2天,可用形式符号表示,老师的决定:(d1=1)∨(d2=1)←→(d2=0)∨(d1=0);学生的推理:(d1=0)←→(d2=1)→(d2=1)∈A→(d2=0)→(d1=1)∈A;于是可得结论:考试悖论是佯悖。可以看出学生的推理混淆了“意外考试日”和“考试日”,混淆了∨和∧的关系,推出了与前提条件相矛盾的结论。同时还指明学生的推理曲解了排中律,混淆了不同层次的确定性,导致了“推理全能说”,应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5.
文学批评之“矛”与文学创作之“盾”的对峙由来已久。文章从此出发,以老舍先生的处女作《老张的哲学》为“盾”,以老舍的批评文字为“矛”。探讨两者在文学史中的别样命运,进而分析这一对“矛”与“盾”相交的多彩光辉。通过对《老张的哲学》的再解读,印证老舍先生的处女作创作的悖论式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受事主语‘N之不V’句”包括三类情况:“N之不V”为独立的单句、充当句子中的一个成分、为复句中的一个分句,以往语法研究者及有关教材都将“N之不V”句视为宾语前置句,将“N”看成“V”的前置宾语;但通过深入的辨析证明,这些句子是受事主语句,受事主语“N”在语义上都有着突出其现象,强调其客观事实的作用。因此,凡受事主语“N之不V”句式,都不能用“不V N”句式(即宾语后置句)来替换。  相似文献   

17.
弗雷格从逻辑的角度考察“真”,认为“真”不可定义,并认为句子是“真”的作用对象;“真”具有客观性和完全性,它是不可感觉到的存在,其表达只存在于断定句的形式中。弗雷格关于“真”之本体论基础的解读促使他将命题作为逻辑研究的对象。弗雷格求“真”的进路给语言学、哲学和逻辑学的研究带来启迪,而其思想也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自然语言复合句中的条件句、选择句和并列句,分别对应经典逻辑的蕴涵式、析取式与合取式。基于蕴涵公式确立的经典命题逻辑产生了所谓“蕴涵怪论”问题,而在经典蕴涵公式基础上构造的各种逻辑系统也出现了如“道义悖论”、“逻辑万能”等各种疑难问题。问题的症结在于蕴涵公式不同于自然语言的条件句,确切说,“蕴涵”并不是对条件句的贴切抽象(“析取”和自然语言的选择句也有类似问题)。我们注意到,从当今 DRT 等动态语义学对自然语言条件句分析的独特视角,可以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关于半费诉讼悖论,给出避免方案。在是非分明的设定下采用简明的形式符号给出明确的结论,即协议的规定和审判的决定这两条标准互相矛盾;无论胜诉或败诉老师认为都要付费而学生认为都不付费,它们都是将矛盾的两条标准予以合取的谬论。老师的诉求改为:学生在收到诉状当天,根据协议付清余下半费;法官则可判决为:协议有效,但老师诉求的付费期限不合法予以驳回。学生再也无法狡辩,必须付费。并进一步指出排除、避免和预防悖论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指出时限是一切现实的规则、协议和法律条文中的要素,必须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2个最基本的数学问题,分别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存在最大的自然数吗"?答案是:最大的自然数,在现实中不存在,但为了研究无穷集合必须假设它存在于理想中;"自然数集中的任何自然数都是有限的吗"?答案是:自然数集中的任何自然数并非都是有限的.还用简单的方法排除了超限数悖论,断言它们都是佯悖.指出所谓最大序数悖论和最大基数悖论中出现的矛盾,是由于悖论的认为者进行了错误的推理所造成的,他们混淆了无穷存在的现实和理想、混淆了无穷构造的进程和终结.还阐述了无穷研究新方案中一些基本创新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