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Nd1YAG激光器泵浦光学参量发生放大器做激发源,利用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得到NO分子在200~370nm范围内的荧光光谱,谱线峰值归属于A^2∑(v’=1)→X^2∏(v”=1,3~11)跃迁,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获得NO分子X^2∏态振动常数,计算出平衡位置的力常数k。通过测量NO分子在不同气压下A^2∑→X^2∏跃迁的时间分辨谱,得到A^2∑(v’=1)态的自然寿命为180ns。结果可为用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探测大气污染物NO分子提供理论及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2.
用激光诱导BaCl分子热助振动荧光光谱测量燃烧温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江波  王仕康 《中国激光》1992,19(11):825-831
本文提出了利用分子体系的激光诱导热助振动荧光光谱(LITVy)实现燃烧温度测量新技术。建立了分子激发态振动能级粒子碰撞能量弛豫模型,研究了BaCl分子的LITVF光谱特性,通过517nm波长选择激发C~2Π_(1/2)(υ′=1)←→X~2Σ(υ″=0)跃迁,对液化石油气/空气预混层流火焰温度进行了实验测量。结果表明,对BaCl分子,该方法的测量精度可达σ_T=30K。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精度从头算方法对I_(2)^(+)离子最小的四个Ω子态(X^(2)Π_(3/2,g),X^(2)Π_(1/2,g),A^(2)Π_(3/2,u)和A^(2)Π_(1/2,u))进行了研究,并与实验获得的高分辨率吸收光谱进行了比较。首先利用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MRCI)方法计算了四个Ω电子态的势能曲线,求解了一维径向薛定谔方程,并推导出各电子态的振动-转动能级。随后利用拟合获得的相应光谱参数和计算得到的跃迁偶极矩矩阵元,计算了A^(2)Π_(3/2,u)-X^(2)Π_(3/2,g)系统的υ′=11−19和υ″=1−5的45个带的跃迁强度,并计算了A^(2)Π_(3/2,u)态的υ′=11−19振动能级的辐射寿命。最后,计算给出了I_(2)^(+)的A^(2)Π_(1/2,u)Ω子态的较高振动能级的预解离寿命,并讨论了其预离解机理。  相似文献   

4.
NO分子420~495 nm波长范围的共振多光子离化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皮秒Nd:YAG激光器泵浦光学参量发生,放大器(OPG/OPA)做激发源,得到了NO分子在420~495nm波长内的共振增强多光子离化(REMPI)谱,离化信号随激光强度的近4次方变化关系表明,NO分子通过吸收4个光子而离化,NO分子由基电子态X^2Ⅱ(v”=0)经过中间共振态A^2∑(v’=0.1)、F^2△(v’=0,1,2)和H^2∑(v’=0.1,2),通过(2 2)或(3 1)过程而离化。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获得了NO分子A^2∑、F^2△和H^2∑态的振动常数及平衡位置的力常数,结果与文献报道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5.
利用共振增强多光子离化光谱技术,获得了NO分子A^2∑(u′=0,1)态的2 2共振多光子离化光谱。通过对上述离化过程中NO分子所表现出的不同于普通双原子分子的双光子跃迁选择定则的分析与讨论,得出NO分子由基态向A^2∑态的双光子跃迁遵循与碱金属原子双光子跃迁选择定则相类似的结论,并利用NO分子A^2∑(u′=0,1)态的双光子荧光激发光谱对上述分析结论进行了进一步的确认。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单光子激发NO分子A~2∑~+(υ=0)能级的LIF光谱研究,其观测到A~2Σ~+(o=0)→X~2Ⅱ(1″=0~11)跃迁的12个振动带。运用两步激发的方法,研究了E~2Σ~+(扣=0)能级激发后在紫外波段的LIF光谱,明显测量到了E~2Σ~+(1=0)能级直接跃迁到基态X~2Ⅱ的荧光振动带。  相似文献   

7.
用632.8nm CW激光获得了Li_2分子A~1∑_u~+(v′=15,J′=2)→X~1∑_g~+(v″=1~13,J″=1,3)R、P支双线LIF光谱。同时用光谱分析及碰撞动力学研究识别出另一支单线序列光谱来自b~3Ⅱ_u(v_b=21,N_b=1)→X~1∑_g~+(v″=3~6,J″=1)CIF发射。  相似文献   

8.
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对InCl分子B3П1→X1∑+荧光光谱进行了分析和归属,并对 B3П1(v′=0)→X1∑+(v″=0)的时间分辨谱进行了观测.首次得到InCl分子B3П1态(v′= 0)无碰撞辐射寿命т0≈353 ns,无辐射弛豫速率常数kQ≈1.985×10-10cm3molec-1s-1及 电子跃迁矩|Re|2=0.40D2.  相似文献   

9.
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对InCl分子B3П1→X1∑+荧光光谱进行了分析和归属,并对 B3П1(v′=0)→X1∑+(v″=0)的时间分辨谱进行了观测.首次得到InCl分子B3П1态(v′= 0)无碰撞辐射寿命т0≈353ns,无辐射弛豫速率常数kQ≈1.985×10-10cm3molec-1s-1及 电子跃迁矩|Re|2=0.40D2.  相似文献   

10.
利用泵浦—检测技术,研究了K(6S)与H2反应生成的KH〔X^1+(V,J)〕分子的转动态分布,利用激光感应荧光光谱(LIF),确定了v=0,1振动能级上的转动态分布。转动态分布与热统计分布基本一致。记录X^1+(V,J)←A^1+(V′,J+1)时间分辨荧光,从荧光强度的对数值给出的直线斜率得到它的自发辐射寿命。K激发态原子密度由激光能量吸收得到,反应生成物KH分子密度利用光学吸收法得到。由速率方程分析,得到σ(V,J),对J求和,得到的σ(v)分别为(1.4±0.6)×106-16cm^2〔对v=0〕,σ(V)为(1.2±0.5)×10^-16cm^2〔对v=1〕。  相似文献   

11.
用Nd:YAG激光器泵浦光学参量发生放大器做激发源,利用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得到NO分子在200~370 nm范围内的荧光光谱,谱线峰值归属于A2∑(v′=1)→X2∏(v"=1,3~11)跃迁,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获得NO分子X2∏态振动常数,计算出平衡位置的力常数k.通过测量NO分子在不同气压下A2∑→X2∏跃迁的时间分辨谱,得到A2∑(v′=1)态的自然寿命为180 ns.结果可为用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探测大气污染物NO分子提供理论及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利用偏振光谱对外腔式半导体激光器实现无调制锁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马杰  赵延霆  赵建明  贾锁堂 《中国激光》2005,32(12):605-1608
将激光器输出频率相对于合适的参考频率标准进行锁定,可以有效地抑制激光器的频率起伏,提高激光器的频率稳定度。对铯原子偏振光谱进行平衡探测,当偏振光谱透射方向与偏振分束棱镜(PBS)偏振面之间的夹角选择合适时,平衡探测后的输出信号即为铯原子D2跃迁线的色散形鉴频信号。实验上实现了波长为852 nm的外腔式半导体激光器对应于铯原子6S1/2(F=4)→6P3/2(F′=5)超精细跃迁线的频率锁定。研究获得在50 s内激光器频率起伏小于±250 kHz,较相同时间内激光器自由运转时的频率起伏3 MHz有显著改善。这种频率锁定的方法不需要对激光器进行调制。  相似文献   

13.
利用激光泵浦-吸收技术,研究了在样品池中的Cs(7DJ)+H2→CsH[X1∑+(v″=0)]+H光化学反应过程。双光子激发Cs-H2混合蒸气中Cs原子至72D态,荧光中除有泵浦能级发生的直接荧光外,还包含由精细结构碰撞转移产生的敏化荧光,CsH分子是由7D原子与H2间的三体碰撞反应产生的。利用780 nm激光测量了CsH X1∑+(v″=0→v″=21)吸收带。△Ⅰ′和△Ⅰ″分别表示泵浦7D3/2和7D5/2时的吸收光强。解速率方程组,得到7D3/2→7D5/2和7D5/2→7D3/2精细结构转移截面分别为(1.3±0.3)×10-14和(9.8±2.0)×10-15cm2。从7DJ碰撞到7D以外态的截面分别为(4.0±1.0)×10-15(对J=3/2)和(3.6+0.9)×10-15cm2(对J=5/2)。Cs(7DJ)+H2→CsH+H的反应截面分别是(1.4±0.5)×10-16(J=3/2)和(1.1±0.4)×10-16cm2(J=5/2),7D3/2与H2的反应活动...更多性大于7D5/2。  相似文献   

14.
泡生法生长KYb(WO4)2晶体及其结构与光谱性能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对顶部籽晶提拉法(TSSG)进行了改进,采用泡生法生长KYb(WO4)2晶体(简称KYbW),以0.05℃/h的速率降温生长,转速5~10 r/min,生长周期10~15 d,降温速率15~20℃/h。研究了KYbW晶体的结构,给出了两种晶胞的选取方法。通过晶体的X射线衍射(XRD)谱,计算出晶体的两种晶格常数分别为a=1.061 nm,b=1.029 nm,c=0.749 nm,β=130.65°;a′=0.807 nm,b′=1.029 nm,c′=0.749 nm,β′=94.34°。测得晶体的吸收光谱,结果表明其吸收带在920~1000 nm,计算出主吸收峰981 nm处的吸收截面为11.12×10-20cm2。测得晶体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KYbW晶体在1007 nm和1037 nm附近都有较强的发射峰,主峰1037 nm处的发射线宽(FWHM)达13 nm,因此KYbW晶体可作为可调谐激光增益介质,计算出1037 nm处的受激发射截面积eσm=3.4×10-20cm2。  相似文献   

15.
ZnWO_4∶Cr~(3+)激光晶体的发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臧竞存  武少华  马跃 《中国激光》1991,18(6):446-449
研究了ZnWO_4Cr~(3+)激光晶体的发光特性,其中~4T_2能级分裂为13550、14205、14706cm~(-1)三个能级,荧光谱的斯托克斯漂移为3567cm~(-1),ZnWO4∶Cr~(3+)晶体的最强荧光峰位于912nm,最佳激发峰在622nm,掺杂浓度在0.01%时,荧光发射最强。用532nm激发时仍有很强的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制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掺镱纤芯材料,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0.70SiO2-0.18Li2CO3-0.04MgCO3-0.04BaCO3-0.02Al2O3-0.02Yb2O3(摩尔分数)锂硅酸盐玻璃样品,测试了其吸收光谱和858nm激发下的荧光光谱,进一步对光谱和激光性能参量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样品的主荧光峰位于1036nm附近,荧光有效线宽为94.1nm,吸收截面为1.143pm2,发射截面为1.024pm2,荧光寿命为0.98ms,激发态最小的粒子数仅为0.042,最小抽运强度为0.76kW·cm-2。与近年来相关文献中报道的镱掺杂玻璃相比,该掺镱锂硅酸盐玻璃在光谱及激光性能上比较有优势,有望在研制镱掺杂光纤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静  段延敏  张栋  张永昶  王鸿雁  朱海永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48(6):606006-0606006(5)
报道了基于磷酸钛氧铷(RTP)晶体的内腔式级联拉曼激光输出特性。采用半导体激光端面抽运声光调Q Nd:YAG晶体产生的1 064 nm激光作为基频光,尺寸为4420 mm3、沿x轴切割的RTP晶体作为拉曼增益介质。分别对X(ZZ)X和X(YY)X几何配置的RTP拉曼激光系统进行实验研究。X(YY)X几何配置的拉曼增益相对较低,导致腔内不同非线性频率变换过程的竞争,只测量到对应光参量振荡激光的输出。在X(ZZ)X几何配置下成功获得了271 cm-1和687 cm-1两个拉曼频移共同参与级联拉曼激光输出。高阶Stokes光随着抽运功率的增加而依次出现。在10 W入射抽运功率和15 kHz脉冲重复频率下,获得了总平均输出功率480 mW,转化效率4.8%的多波长激光输出。波长涵盖了1 000~1 200 nm之间各阶Stokes光。  相似文献   

18.
选取光引发剂184、聚合树脂(TMPTA)作为裹芯固化物质, 采用界面聚合法对光固化物质包囊, 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观测表明光热敏微胶囊形貌规则, 峰值粒径为0.3 μm。热重分析获得微胶囊热分解温度高于350 ℃, 该材料在室温下具有热稳定性。利用吸收光谱、红外光谱研究了光热敏微胶囊的光引发固化反应过程。结果表明所得光热敏微胶囊的光谱吸收峰位于310 nm, 半峰全宽为30 nm; 曝光后TMPTA在1620 cm-1处的C=C双键吸收峰和920.1 cm-1, 837 cm-1处的C=C键上C-H键吸收峰减小, 说明光热敏微胶囊内光固化是TMPTA在引发剂引发下, 通过C=C双键打开形成空间网络的交联聚合过程。对比不同曝光条件下的影像密度特性, 确定裹芯固化最佳曝光时间为20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