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冷锅鱼掀起的波澜逐渐平息以后,蓉城火锅市场暂时平静了一段时间,不过很快又被“8632”火锅狂飚给打破了。近期,当地媒体对“8632”火锅进行了连篇累牍地报道,再加上“谁来拯救成都火锅?”“谁动了成都火锅的‘奶酪’?”“成渝火锅血拼8632”等极具煸动性的标题,更是让蓉城火锅市场充满了火药味儿。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的一年,“火锅老油”当之无愧登上年度“风云榜”。 媒体2011年7月曝光位于成都的重庆老堂客火锅店让顾客吃回收油,之后该店被相关部门关闭。“火锅老油”一时被推上风口浪尖,重庆、四川两地共200余家品牌火锅店发声明与老油划清界限,火锅换用一次性锅底。  相似文献   

3.
《中国食品》2012,(4):92-92
在过去的一年,“火锅老油”当之无愧登上年度“风云榜”。 媒体2011年7月曝光位于成都的重庆老堂客火锅店让顾客吃回收油,之后该店被相关部门关闭。“火锅老油”一时被推上风口浪尖,重庆、四川两地共200余家品牌火锅店发声明与老油划清界限,火锅换用一次性锅底。  相似文献   

4.
一、街边的毛肚火锅摊儿 老作家马识途先生在《重返红岩随笔》中说“……就低桌子.坐高凳子,脚踏桌横子,赤着膊,豪吃豪饮豪言豪叫,才真叫吃重庆火锅。”这正是旧重庆街头火锅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5.
如今,蓉城火锅变得越来越“装怪”,越来越扮酷了。前几天,笔者又发现了一家“重庆盆盆虾·二代升级版·锅中锅”。这块IT味很浓的店招的确让过往的行人眼睛为之一亮,这又是玩的什么新花样?走进店里细打听后才弄清楚,原来这是将干锅与火锅结合后的新吃法———先吃干锅里的菜,然后加入火锅汤料,再点火涮烫其它菜品。将干锅与火锅结合,这可是新东西,这又让我想起了眼下蓉城千奇百怪的火锅市场。现在是一个产品更新换代极快的时代,像电子行业,每个月都有升级换代的新产品推出。成都人的嘴巴向来都很刁,且一惯“喜新厌旧”。因此,在竞争激烈的…  相似文献   

6.
蓉城的火锅市场很精彩:红锅白锅鸳鸯锅、烫锅冷锅加干锅,品种繁多,各领风骚;蓉城的火锅市场也很无奈:啤酒鸭、啤酒兔、烧鸡公等各式风味火锅,差不多都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昙花一现,便纷纷退出“江湖”。今年四月,在蓉城硝烟弥漫、近距离搏杀的火锅市场上,一个火锅新品种———粥底火锅闪亮登了场。粥,即用大米或小米熬煮而成的半流质食物,也就是川人所说的稀饭。当我们第一次听说粥底火锅的名称时,感到很惊奇:稀饭也能烫火锅?是不是在“装怪”哟?带着种种疑问,我们采访了粥底火锅的始创者陈建宏先生。一、创意来自灵感,灵感源于生活陈先生,…  相似文献   

7.
在蓉城这块餐饮市场上,无论是高档的酒楼,还是普通的风味餐馆,以及为了满足人们消夜的“鬼饮食”,精明的商家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给它们制造兴奋点。就拿前两年来说吧,正当土灶火锅风靡蓉城的时候,突然在餐饮市场上杀出了一个与传统火锅“背道而驰”的餐饮品种——冷锅。而在今年初夏,说也奇怪,正当麻辣烫生意逐渐火爆的时候,餐饮市场上又窜出了一个与麻辣烫“唱反调”的餐饮品种——“麻辣冷”。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冬令进补,春天打虎”,而冬季进补的最好选择是火锅。北方的冬季尤其是大雪纷飞的日子,一家人围在火锅旁热腾腾地吃、美滋滋地聊是最惬意不过的事。老北京称火锅叫“涮羊肉”,用黄铜大锅、木炭为燃料,据说是蒙古人征战天下时发明的美味.不仅可以强壮身体,还有一种大口吃肉的快感,是北京人冬天里的最爱。北京人对火锅的情有独钟,“涮”活了火锅经济.除了本地土生土长的东来顺涮肉火锅、一品火锅、什锦火锅,菊花火锅以外,各地火锅也纷纷进京摆擂.四川火锅、重庆火锅、鱼头火锅、  相似文献   

9.
崔戈 《四川烹饪》2001,(8):21-23
说到火锅,人们便会想到山城重庆--这座诞生了驰名中外毛肚火锅的长江沿岸城市.但是到了蓉城,你又会惊诧地发现,当地火锅的盛况一点也不比重庆差.从最高档的火锅酒楼到低价位的麻辣烫、串串香,可谓一派兴旺景象.笔者前不久专程考察了成都的火锅市场,给我留下的总体印象可概括为档次分明、特色经营、注重包装.……  相似文献   

10.
《四川烹饪》2008,(5):68
外婆桥酒菜作坊跟一般的川菜馆不同,除了有传统的点菜区和包间。它还特地另辟了小吃厅、自助火锅厅等。其中,火锅厅还采用了很有趣的“小桥流水”自助式。听着小桥流水,尝着火热的火锅,不失为新颖的火锅体验。外婆桥很重视“植根传统文化,传播现代文明”,所以店内的布局体现了时尚与传统的结合,有大幅的重庆古时人文风情浮雕画,也有重庆民俗风情什件的摆设。  相似文献   

11.
由摊入店的毛肚火锅 著名老作家马识途先生在《重返红岩随笔》中说:“就低桌子.坐高凳子,脚踏桌横子,赤着膊.豪吃豪饮豪言豪叫.才真叫吃重庆火锅。”这是旧重庆街道火锅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2.
“锅子”是白族人对火锅的叫法,也是云南人对火锅的普遍称呼。云南的“锅子”与现在流行的“重庆火锅”的火锅无论在构形、烹调功能和饮食风格上都有所不同,有自己的特色。在云南人的意识里,“吃锅子”与“吃火锅”至今还是不同的概念。“吃火锅”意味着按照重庆火锅的吃法;而“吃锅子”则是专指吃云南风格或白族风格的火锅,两者之间的口味和感受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3.
川味火锅虽然品种繁多,但归结起来无非只有两大类:一类是白汤火锅,一类是红汤火锅。当然,最具川味特色的还要数红汤火锅。红汤火锅的典型代表当推“毛肚火锅”。“毛肚火锅”起源于山城重庆,它是红汤火锅的鼻祖,如今许多红汤火锅品种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正宗的重庆“毛肚火锅”调制时重用牛油,它主要还是依靠牛油来提香,而且其传统做法几乎就不加别的香料(花椒除外)。这种火锅的特点是,味道厚重,麻辣味特别突出,汤汁红亮略显浓稠。但是,自这种“毛肚火锅”被引入成都地区以后,为了适应当地消费者的口味,成都地区的…  相似文献   

14.
张大鲁  唐澜菱 《食品与机械》2021,37(12):101-106
阐述了重庆火锅行业在现行“单身经济”浪潮中,打破传统火锅消费场景,将火锅包装向小型化、便捷化发展,在包装中与消费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呈现出包装的社交属性,将“单身经济”与重庆火锅两个属性完全不一的个体进行融合,促进重庆火锅包装设计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重庆,一些顶级火锅企业在做大了之后,又逐渐涉入了中餐.只不过这些火锅企业在经营中餐时.大多没那么顺利。同样,重庆的许多知名中餐企业.在做强了自身品牌后,又相继卖起了火锅.然而,这些企业在火锅经营方面却明显感觉力不从心。虽说眼下把中餐和火锅两者同时经营得成功而又不分伯仲者寥寥无几,但重庆“巴渝红”却算是个例外。  相似文献   

16.
《中国烹饪》2011,(10):48-51
近日,四川的老油锅底又遭受质疑,四川省饭店与餐饮娱乐行业协会和成都市美食之都促进会联合四川多家餐饮行业协会,举行了“宿油行动——给‘老油’安个新家”。禁令一出,立即引起重庆火锅企业经营者和市民的强烈反应,因为对于吃了几十年老油火锅、喜爱重油辛辣口味的重庆人来说,老油火锅不仅代表一种纯正的口味,同时也代表一种地域文化。关于老油锅底该存该废的问题莫衷一是。作为餐饮行业的人,您又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老油火锅是否应该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7.
重庆火锅食品保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火锅食品保鲜的实验研究王伯初,肖俊,刘烺新,杨一平重庆大学生物工程研究中心630044重庆火锅是重庆的传统名小吃,它最容易调整口味,以迎合人们各种饮食习惯,其美名弘扬海内外。重庆火锅的特色是集“麻、辣、烫”为一体,所烫食品具有鲜、嫩、脆等特点,吃...  相似文献   

18.
重庆火锅作为一种特殊风味的美食,它的影响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并以特殊的魅力吸引了无数食客。“麻辣烫”不仅成了重庆火锅的代名词,也被延伸引用到电影和电视剧等文艺作品中去。虽然火锅调味讲究突出辣与麻,但它却非常注意“五味”的和谐,使重庆火锅具有辣而不燥、麻而不烈、进口味浓、回味绵长的特点,因此这种辣与麻的复合味便构成了重庆火锅独特风味的“灵魂”。但是要达到这点不仅要求烹制者有一定的基本功,还需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下面笔者就重庆火锅汤卤制作中的主要环节作一扼要介绍。一、精选原料重庆火锅的主要原料有干辣…  相似文献   

19.
田晓 《四川烹饪》2004,(1):35-36
编辑老师:入冬以来,我发现蓉城小巷里出现了一些类似“麻辣烫”规模(店面很小)的牛杂火锅。这些火锅店都声称要对自己的技术保密,你想学就得花很高的技术转让费。我今天写信给你们,就是想问:如何制作正宗的牛杂火锅?  相似文献   

20.
崔戈 《四川烹饪》1994,(5):29-30
有位常到重庆出差的旅客曾说,船到朝天门码头,就能闻到火锅的味道。的确,在重庆这个火锅世界里,从豪华气派的扬子江饭店到街头路边的食店小摊,随处可见那冒着氤氲热气的火锅,嗅到那特有的扑鼻香味。在这火锅如林的城市中,最近却冒出了个集养生健体与美味于一釜的“药火锅”来。“药火锅”在首届川东片火锅评比中一举夺得“名优火锅”的奖牌。怀着钦佩与好奇的心情,笔者前往采访了这家火锅新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