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学中间体,但是运输、储存不方便,研究了在酸性条件下通过多聚甲醛解聚的方法来获得新鲜甲醛。实验首先研究了溶剂种类、反应温度、加热时间以及浓硫酸加入量等因素对多聚甲醛解聚的影响,然后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采用了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多聚甲醛解聚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适宜工艺条件:以乙酸乙酯为溶剂,反应温度为92.6 ℃,浓硫酸加入量为0.46% 和加热时间为3.9 h,此时多聚甲醛的解聚效果最好,甲醛在溶剂中的质量分数为21.1%。  相似文献   

2.
Co(OH)_2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照荣  李苞  李云平  魏献军 《化学世界》2003,44(11):566-568
合成了结晶程度较高的Co(OH)2,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充放电实验表明:Co(OH)2具有一定的放电比容量:98.4mAh/g,多次充放电实验表明它的容量较为稳定。循环伏安实验表明:氢氧化钴电极具有一定的可逆性。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说明:电极反应是在CoOOH和Co(OH)2之间进行的。通过对氢氧化钴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能进一步了解Co(OH)2作为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3.
以苯甲酰基异硫氰酸酯和水合肼为原料,合成苯甲酰基氨基硫脲。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产物收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了最优条件:苯甲酰基异硫氰酸酯和水合肼配比为1∶1.6,反应温度为5℃,反应时间为3 h,苯甲酰基氨基硫脲的最高收率70.6%。  相似文献   

4.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氟化铵制得的氟化氢和固体氢氧化铝为原料,采用工业干法制备氟化铝.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并建立数学模型,探讨氟化铵分解温度、流化床床层温度和流化反应时间各因素间相互作用对合成氟化铝的影响.确定了较优的工艺条件:氟化铵分解温度为259.70℃、流化床床层温度为553.54℃、流化反应时间为1.13 h.在此条件下,制得的产品w(A1F3)可达到90.26%.  相似文献   

5.
徐秋红  刘明  李大枝  曹允杰  常照荣 《应用化工》2006,35(7):504-506,513
通过自制的连续式反应器,采用湿法合成和添加新型辅助试剂氨水的方法合成了β-Co(OH)2,研究了pH值、反应温度、NaOH溶液的浓度、CoSO4溶液和氨水溶液的流速以及洗涤方式等反应参数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pH=10.50,反应温度为90℃,NaOH溶液的浓度为4 mol/L,CoSO4溶液和氨水溶液的流速分别为50 mL/h和31 mL/h,选择50℃的蒸馏水进行洗涤。该方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蓄电池添加剂β-Co(OH)_2合成的新工艺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常照荣  彭鹏  任行涛  李苞 《化学世界》2002,43(11):563-565
研究了用连续操作的方式和添加新型辅助试剂氨水的方法合成β- Co( OH) 2 。通过连续加料的湿法合成 ,控制一定的 p H值、反应温度和加料速度 ,可以实现对晶体成核和长大速度的有效控制 ;通过加入微量辅助添加剂氨水可以有效地控制β- Co( OH) 2 的氧化。 XRD分析显示 ,合成出来的产物具有较好的结晶性能。电性能测试显示产品性能符合工业标准。本法适宜于工业化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粉末活性炭(PAC)吸附去除水溶液中的Cr(Ⅵ),利用基于单因素实验的响应面法优化了Cr(Ⅵ)的去除条件。结果表明,模型能很好地拟合实验数据。当Cr(Ⅵ)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时,由响应面法得到的Cr(Ⅵ)最佳去除条件是:pH=3、吸附时间为21.56 min、PAC投加质量浓度为2.40 g/L,相应的Cr(Ⅵ)的去除率为86.00%。实验值和预测值的相对偏差仅为1.07%,证实模型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8.
《应用化工》2022,(10):2545-2548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二氯二苯胺合成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二氯二苯胺产率为响应值,选取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和反应时间为自变量,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实验方案并建立数学模型,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二氯二苯胺合成最佳条件为:反应时间29.6 h,催化剂用量0.19,原料配比1.18,在此条件下目标产物产率为90.16%,模型预测产率为93.53%,绝对偏差为3.37%,说明回归模型是可靠、有效的,且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影响响应值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  相似文献   

9.
张建功  陈涛  王列平 《农药》2014,(5):325-327
[目的]以4-氯-2-氰基-5-(4'-甲基苯基)咪唑和N,N-二甲胺基磺酰氯为原料,合成氰霜唑,优化合成工艺。[方法]研究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产物产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对合成工艺进行分析。[结果]得到了最优工艺条件:原料配比为1.13∶1,反应时间为4.6 h,反应温度为75℃,最终收率可达65.2%。[结论]研究为氰霜唑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0.
响应面法优化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FL-1培养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得到的Saccharomycesc cerevisiae(面包酵母)FL-1菌株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培养基中碳、氮源和酵母浸出物对该酵母生物量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建立了生物量和蔗糖、硫酸铵及酵母浸出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实现培养基的优化。摇瓶发酵结果表明,由蔗糖、硫酸铵和酵母浸出物为主要成分的培养基能满足。S.erevisiae Fl-1生长繁殖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拟合得到的模型较好地符合实际,在考察范围内,酵母浸出物对生物量收率影响程度最高,蔗糖次之,硫酸铵最弱。最后,次氯酸钠氧化.S.cerevisiae Fl-1的自溶体可制各目标产物(1→3)-β-D-葡聚糖。  相似文献   

11.
以氰化钠(NaCN)和硫磺为原料合成了硫氰酸钠,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加入量、NaCN浓度、反应时间、n_S:n_(NaCN)、催化剂种类对硫氰酸钠收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结果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硫氰酸钠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单因素实验得到的硫氰酸钠合成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00℃,保温时间90 min,n_S:n_(NaCN)为1.3,NaCN质量分数为30%,催化剂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加入量是硫磺的质量的2%,在此条件下得到的硫氰酸钠收率为96.0%;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后的硫氰酸钠合成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8℃,保温时间101.6 min,n_S:n_(NaCN)为1.3,NaCN质量分数为30%,催化剂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加入量是硫磺质量的2%,在此条件下得到的硫氰酸钠的收率为96.8%。  相似文献   

12.
以蔗糖,对苯二酚为原料,根据中心复合实验设计原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建立了粘度与各影响因子的回归方程,并得到以粘度为响应值的响应面图,进而得出蔗糖-对苯二酚树脂胶粘剂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89.3℃,反应时间5.9 h,原料比为1.79,催化荆用量10%,在此条件下,测得的粘度为8.4×500...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电沉积和化学还原过程在碳纸表面负载Co(OH)2-Co纳米片,制得氢氧化钴-钴@碳纸电极(Co(OH)2-Co@CP),并将其用于催化NaBH4的电氧化反应.利用SEM、TEM、XRD及XPS等物理表征手段对所制备电极的形貌、组成、元素价态等进行了分析,并用CV及CA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所制备电极在碱性溶液中对NaB...  相似文献   

14.
利用乙醇为溶剂,以壳聚糖和苯甲醛为原料,合成了苯甲醛壳聚糖席夫碱(B-CTS)。考察反应温度、苯甲醛用量、反应时间、pH值对产物缩合率的影响,使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合成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70℃,pH=6,苯甲醛用量1.30 g,反应时间4 h。此工艺条件下,产物缩合率92.93%。建立的B-CTS缩合率二次回归方程,能有效地预测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响应面法对费氏新萨托菌G5产β-甘露聚糖酶发酵过程进行优化分析。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8个因素,采用Plackett-Burman法进行筛选,确定NaCl和CaCl2浓度对β-甘露聚糖酶产量影响较大。用最速上升实验和中心组合实验进一步优化,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二次回归分析,得到最适宜发酵培养基配比为:瓜尔胶13.0 g/L,蛋白胨11.0 g/L,酵母粉5.0 g/L,MgSO4 1.0 g/L,KH2PO4 0.5 g/L,NaCl 0.6 g/L,CaCl2 0.6 g/L,pH值为4.0,此时酶产量为采用初始培养基发酵时酶产量的2.5倍。  相似文献   

16.
《应用化工》2022,(1):100-103
利用乙醇为溶剂,以壳聚糖和苯甲醛为原料,合成了苯甲醛壳聚糖席夫碱(B-CTS)。考察反应温度、苯甲醛用量、反应时间、pH值对产物缩合率的影响,使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合成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70℃,pH=6,苯甲醛用量1.30 g,反应时间4 h。此工艺条件下,产物缩合率92.93%。建立的B-CTS缩合率二次回归方程,能有效地预测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在空气气氛下,以自制的结晶度高的-βCo(OH)2为前驱体,固相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研究了反应预处理方式、研磨时间、锂源、锂钴初始摩尔比、煅烧温度和时间等合成条件对产品结构的影响。实验发现:以LiOH.H2O为锂源、锂钴初始摩尔比为1,采取混合研磨后压块的预处理方式有利于合成反应的进行。随研磨和煅烧时间的延长,产物的衍射峰强度增大,层状结构更完美。  相似文献   

18.
响应面法优化离子液体催化合成乳酸乙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欣  宋航  许超  李江  杜开峰 《化工进展》2009,28(6):1032
以酸性咪唑离子液体为催化剂,乙酸乙酯为带水剂研究了乳酸乙酯的合成。应用响应面法预测醇酸摩尔比、离子液体(IL)酸摩尔比、全回流时间、带水剂用量、分水反应时间5个因素对产率的影响,并通过实验发现实际收率与预测值基本吻合。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醇酸摩尔比4,IL酸摩尔比0.7,全回流1.2 h,加入带水剂用量为理论用量的74%,分水反应6.6 h,此时乳酸乙酯的收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19.
利用响应面法对无溶剂体系中假丝酵毋99-125脂肪酶-β环糊精复合物催化甘油、油酸酯化反应合成单甘酯、双甘酯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选取催化剂添加量、醉酸物质的量比、搅拌转速、反应初始加水量、β-环糊精添加量、温度等6个因素作为连续变量,反应时间作为不确定变量进行,卜心组份星型设计,以单甘酯、双甘酯、三甘酯、脂肪酸为响应...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单因素考察和响应面分析法相结合,对高压下苯胺、CS2和硫磺合成2-巯基苯并噻唑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首先单因素考察法优化了搅拌、催化剂两个因素,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升温速率、保温时间、原料配比3个关键因素进行优化分析,得到了合成2-巯基苯并噻唑的收率计算模型,并得到合成优化条件:反应在高温高压无搅拌条件下,以水杨酸为催化剂,水杨酸用量为苯胺质量的5%,原料摩尔配比为n(苯胺)∶n(S)∶n(CS2)=1∶1.05∶1.11,升温速率为1.93℃/min,保温时间为2.0 h,2-巯基苯并噻唑收率高达92.08%,使得反应时间缩短1.0 h,升温速率降低了0.77℃/min,收率提高了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