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香蕉,也称甘蕉,是蕉类水果中的一种,与芭蕉是同一种属的植物,原产印度和我国两广、福建、云南、台湾等地。我国栽培香蕉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庄子》、《九歌》等古籍中,对香蕉均有提及;古书《三辅黄图》中还这样记载:“汉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宫,以植所得奇花异木,为甘蕉十二本”。可见,当时在我国南方,香蕉已早有种植,只是在北方还不多见罢了。在国外,香蕉还有“圣果”、“智慧之果”等美称。相传佛祖释加牟尼当年在溪谷绿荫下讲授经书时,因腹中饥饿,便采摘香蕉充饥。忽见天上明星闪亮,终悟大道。于是后…  相似文献   

2.
闲话香蕉     
香蕉古称“甘蕉”.宋朝陆佃所著《埤雅》云:“蕉不落叶,一叶舒则一叶焦,故谓之蕉.”这是从香蕉生长特征上推敲其名称的来历;“甘”则又概括了它的性味特点.曹叔雅《异物志》则说:“其肉如饴蜜,甚美,食之四五枚可饱,而余滋味犹在齿牙间”.晋·嵇含也有记述:“剥其子上皮,色黄白,味似葡萄,甜而脆,亦疗饥.”甘蕉汉时已有.传说汉武帝元鼎六  相似文献   

3.
香蕉,别名甘蕉,学名Musaspp,芭蕉科(Musaceae)植物,原产亚洲东南部,我国南方为原产地之一。香蕉的总产量在世界水果生产中仅次于葡萄、柑橘,居第3位。在国际水果市场销售量仅次于柑橘而居第2位,是深受人们喜爱  相似文献   

4.
香蕉,又称甘蕉,是蕉类水果的一种.属单子叶纲芭蕉科的芭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含有丰富的淀粉、果胶、胡萝卜素、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常吃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还具有润肺镇咳、降血压、解肿毒、通便等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香蕉为芭蕉科常绿灌木植物所结果实,主要产于我国岭南地区及福建闽南、海南岛和云南省等地。从营养学与保健学角度看,老年人尤其应经常吃一些香蕉。  相似文献   

6.
巴焦化 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花蕾或花。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淡、微辛、凉.入脾、肺经.有化痰软坚、清热平肝、祛瘀通经之功.适用于胸膈饱胀、脘腹痞疼、吞酸反胃、呕吐痰涎、头昏目眩、心痛怔忡、妇女经行不畅等。《日华子本草》言其“治心痹痛”。《滇南本草》言其“暖胃.散痰.软坚。治寒痰停胃.呕吐恶心.吞酸吐酸”。  相似文献   

7.
芭蕉、香蕉叶梢制浆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芭蕉、香蕉植物的叶梢经砍下自然晒干所得植物纤维原料“蕉麻”是一种在我国产量较大而未被合理使用的造纸原料。本文对“蕉麻”进行了多方面的初步研究。从研究结果看,蒸煮粗浆得率在50%以上,但粗浆中含有30%左右的杂细胞,这些杂细胞的保留对漂白和打浆抄纸都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如能采用机械法去除这些细小的杂细胞,“蕉麻”是较好的造纸原料。  相似文献   

8.
香蕉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有“快乐水果”、“智慧之果”之称。世界上栽培香蕉的国家有130个,以中美洲产量最多,其次是亚洲,我国是世界香蕉的主产国,香蕉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2004年我国香蕉种植面积为28.5万公顷,产量629万吨,居世界第三位,  相似文献   

9.
香蕉为巴蕉科植物甘蕉的果实,主产于广西、广东、台湾、福建、云南、四川等地。香蕉呈长柱形、有棱,气味芳香,肉质糯甜。以个大、肉多、清香、味甜糯者为佳。可鲜食,也可加工成罐头、蕉汁等,还可作为粮食或蔬菜,也有药用价值。香蕉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灰分,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果胶、钙、磷、铁与多种酶,并含有少量5一羟色胺,去甲肾L腺素及二羟基苯乙胺等。有增强体质和抵抗疾病的作用。非洲人认为常吃香蕉可使皮肤柔软、头发乌黑、眼睛明亮、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医学教授艾伯特·阿里舍约认为,…  相似文献   

10.
蔬菜是青菜、野菜的总称,我国蔬菜的来历至少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神农尝百草的时代。那时古人食用的蔬菜很不讲究,凡山草野蔌皆可为菜,“百草”当也包括山肴野蔬在内。《毛诗》中的“蔌”是关于蔬菜最早的记载。《毛诗》曰,“其蔌维何,惟荀及蒲”。可见那时的蔬菜种类主要是野草和竹的嫩芽、香蕉的茎叶等。最早古人不叫“蔬菜”,而反过来叫菜蔬。到《孔丛子》才说“菜谓之蔬”,打破了先民把菜和蔬分开作为二类称的旧俗。那时生菜有一别称谓“馑”。见《尔雅》说:“菜谓之蔬,不熟曰馑”。说明我国很早  相似文献   

11.
芭蕉叶成布     
<正>所谓芭蕉布,是从多年生植物芭蕉上抽取纤维组织,撕条成线后编织而成的冲绳特有的纺织品。果实是香蕉的被称为"实芭蕉",作为芭蕉布原材料的则是"线芭蕉",而花骨朵硕大且颜色鲜艳,用来观赏的取名"花芭蕉",以区分不同种类。芭蕉布,具有丝绸和麻所没有的独特手感,通风性能极好,即便出汗,也不会黏稠不适,始终舒适凉爽。在琉球王国时代,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  相似文献   

12.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身边有着越来越多同我们一样黄皮肤、黑眼睛,但却满嘴咕嘟着英文,满脑子西方哲学的同胞们,早年我们称他们为“海归派”,这里我们亲切的称他们是“香蕉人”。他们新锐的思想,新奇的待人方式,令普通人侧目。《狗迷》更好奇的是,谁才是“香蕉人”身边有着同样不凡气质的狗。  相似文献   

13.
香蕉,是热带、亚热带特有的水果之一,气味清香芬芳,味甜爽口,肉软滑腻。《异物志》里这样称赞香蕉:“其肉如饴蜜,甚美”。  相似文献   

14.
早在《楚辞·九歌》中已有“奠桂酒兮椒浆”之句.王逸注:“桂酒.切桂置酒中也.”又据《帝京景物略》记载:“中秋桂饼之外,则滷馅芽韭稍麦……配食糟发面团.桂花冻酒.”可见,我国古代.八月中秋有饮桂花酒的食俗.桂花,又名木犀花、九里香、岩桂等,木犀科.秋季开花.极芳香,沁人心脾.常见的有金挂(丹桂)、银桂和四季桂等,其  相似文献   

15.
芭(香)蕉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可是之前人们对芭(香)蕉茎杆还没有很好地加以利用,只能堆弃在田间,任其自然腐烂,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我国是芭《香)蕉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每年丢弃的香蕉和芭蕉茎叶废物超过200万吨。现在,这种局面正在发生改变。经过加工,芭(香)蕉茎杆会“变”成各类服装。芭(香)蕉纤维精细化生产技术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长期以来重点研究的课题,一直未获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6.
向日葵原产北美,传入我国较早,在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群芳谱》:“西番菊、迎阳花、丈菊”;《植物名实图考》:“向日葵”;《国药药理学》:“太阳花、天葵子”;还有转日莲、洋瓜子等名。向日葵生长很有趣,它的花盘有随日光转移的性能。因为在花盘下面茎部,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喝冷饮的历史至少有三千年了.据《周礼·天官》记载,我国西周时期就有一种叫“六清”的饮料,其中有醋水和梅浆等,饮之可除热毒.又《诗经·七月》说:“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这名话大意是说.腊月凿下冰诀,贮藏于冰窖中,古人用这种方法藏冰.待到第二年盛夏就有凉冰吃用了.约到两晋时期,史书上有宫中三伏赐冰的记载.如东晋陆(岁羽)《邺中记》记载:“石季龙于冰井台藏冰.三伏之日以冰赐大臣.”唐代伏日食凉冰的风俗始盛.据《开元遗事》说:杨国忠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南方,上了年纪的人们一定还不曾忘记:“困难时期”吃芭蕉花、芭蕉根填肚子时那苦涩的滋味。兹我又用芭蕉花和芭蕉根做了四款菜,你不妨做一点尝尝,那股苦涩味还在不在。 一、豉味银蕾 原料:刚出穗的芭蕉花蕾300克,腌豆豉50克,云腿50克,玉兰片50克,水发冬菇20克,青笋50克,上汤50克,芝麻油、盐、湿淀粉、猪油各适量,红樱桃1颗,菠菜叶4片。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的烹饪文化史中,先民们用“烤”的方法开熟食工艺之先河.当人类历史还处于火已发明而烹饪器具尚末出现这一阶段,“烤”是先民们最重要的熟食手段.众所周知,在今天的热菜工艺中,“烤”法大致上有挂炉烤、明炉烤、焖炉烤与泥烤之分.那么,古人的烤食手段有几种呢?先秦文献对“烤”法记载屡见不鲜,如《诗》中“有兔斯首,炮之燔之”、“燔之炙之”(见《小雅·瓠叶》)等,《楚辞》中“胹鳖炮羔”(见《招魂》)、“炙鸹蒸凫”(见《大招》)等,《礼记》中“以燔以炮,以亨以炙”(见《礼运》),等等,不再赘举,可见当时人们的烤食方法主要有“炮”、“炙”、“燔”三种.这里要指出的是,在大量的先秦文献中,没有出现过“烤”字,看来,“烤”是后人对“炮”、“炙”“燔”三种烤食工艺的概括.这与今天的热菜工艺中烤法分多种工艺是一个道理.今人对于“烤”的含义、工艺原理及其种类是清楚的,但对古时炙法、燔法、炮法的不同之处是否能区别无误,这很难说.古今众多的经学家和文学家对这三个字的诂释训解,或混为一谈,或曲解本义.后袭前说、以讹传讹的最终结果,只能使今人对古人烹饪工艺的本来面目愈加难辨.本文旨在对炮、炙、燔三字正本清源,以求达到让今人对  相似文献   

20.
每当提及日本料理,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其代表食品生鱼片。许多人并不知生鱼片是中国的传统名菜,至少已有史3000年。在我国古代,它被叫做“生鱼脍”(脍亦可写作鲙),也可以简称“鱼脍”、“鲙”以及“鱼生”等。 早在周代,我国便有“鱼脍”了。《诗经》中的“炰鳖脍鲤”(《小雅·六月》),即是明证。其后,《吴越春秋》中更有吴王阖闾“治鱼为鲙”招待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