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从文化、色彩、造型、材质、装饰等五个主要方面,对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旗袍的服饰美学语言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也展示了中国旗袍的特有魅力。  相似文献   

2.
近代江南、闽南地区民间服饰是我国汉族民间服饰体系的重要分支,其各具特色的服饰色彩具有宝贵的审美艺术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本文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为依托,借助HSV颜色模型从色相、饱和度、明度3方面对馆藏近代江南、闽南地区民间女性服饰进行实物测色分析,通过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的方法比较两地服饰色彩差异,同时指出服饰色彩是地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对其研究有助于对我国汉族服饰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3.
随着民族设计全球化观念的提出,中国风服饰越来越明显的成为一个全球化流行趋势。西方设计师通过 对中国元素的借鉴、改造、重组等手段,对中国服饰形象进行想象性诠释;中国的服装设计师则通过对中国文化 的深层理解,通过对传统服饰形态的再造和创新,较好地保留和展示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内涵。通过对中、西方 中国风服饰设计的比较分析,提出当代中国风服饰的创新设计思想,并进一步对中国传统服饰艺术的发展及在当 代的走向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红帮在中国近代服饰转型时期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他们率先引进西服缝制技术,并一直保持与西方时尚潮流的同步性,引领了国内服饰潮流的新趋势;他们根据中国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需求,改良西服缝制技术,创“海派”西服,并创造出中西合璧的服饰款式——中山装,改良旗袍,有力推动了中国传统服饰的转型。红帮裁缝作为服饰新潮流的引领者,对中国近代服饰的转型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针对近代民间服饰门襟形式与裁剪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江南大学传习馆内收藏的近代民间服饰的观察和测量以及走访了中式传统服装制作的工艺传人,对近代民间服饰中门襟的种类、形式逐一进行了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对其裁剪工艺进行了复原.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近代服饰材料基本生产及技术状况进行了分析,对这一时期服饰材料的品类及其特色和用途做了探讨,从而阐明了中国近代服饰文化对中国现代服饰文化所起的重要作用:中国近代服饰文化的演变是中国服饰文化走向现代化的转折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7.
以海派服饰的历史沿革和风格特征为依据,在对各个时期的海派服饰进行区分、比较与联系的基础上,对海派服饰的变迁规律进行深入分析,以时间和空间两条线索出发,分别对其从近代到现代和从单一风格来源到多元风格来源这两个变迁过程中总结和归纳其变迁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以海派服饰的历史沿革和风格特征为依据,在对各个时期的海派服饰进行区分、比较与联系的基础上,对海派服饰的变迁规律进行深入分析,以时间和空间两条线索出发,分别对其从近代到现代和从单一风格来源到多元风格来源这两个变迁过程中总结和归纳其变迁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环保健康、简约和谐的生态美是现代服饰绿色设计的审美追求。本文以生态美学主张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之美为指导,对我国云南独有的哈尼族女性传统服饰进行系统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分析,从服饰设计的色彩、面料、图案、工艺、饰品和款式等方面论证其与地域生态环境之间的健康和谐关系,有利于深入剖析云南哈尼族女性传统服饰所蕴含的服饰设计生态美的理念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时装模特儿对服饰的再度创作,是说服饰通过模特儿的穿着和展示,使其“活”起来,成为一种最佳的着装状态。这是服饰原有特征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模特儿顺应服饰特征,将其更加整体化和形象化。本文从时装模特儿表演能赋予服饰“生命”、强化服饰风格、揭示服饰主题三方面,阐述了时装模特儿对服饰的再度创作。  相似文献   

11.
以传统豫剧服饰为研究对象,以其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为研究内容。通过文献追踪法和田野调研法,从造型样式的可舞性特征、图案纹样的装饰性特征以及色彩搭配的程式化特征三方面归纳了传统豫剧服饰的艺术特征,并分别探究其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将传统豫剧服饰的宽袍阔袖造型、题材丰富的纹样图案以及五色观念等元素与现代服饰设计相融合,不仅对传承和发展传统豫剧服饰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而且有助于构建传统豫剧服饰的现代设计符号,为传统服饰文化的时尚化运用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2.
谢静 《饰》2009,(3):44-48
西夏党项族在学习接受中原汉族文化的过程中,在保留原有民族传统服饰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吸收中原汉族的服饰制度和服饰样式。本文利用图像资料和文献资料,探讨了中原汉族服饰对西夏各个社会阶层服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金瓶梅词话》对人物服饰的描写不下于百处,充分展示了明代端庄、宏美的服饰风貌。小说对女子服饰的描写尤其细致详尽,丰富多彩的头饰、面饰、佩饰、服装构成了一道绚丽的服饰风景线。而男子服饰相对简单一些,但从小说对形形色色人物所穿戴的贴帽、服装、束带、靴履的描述中也能领域他们的服饰风貌。  相似文献   

14.
文明新装作为近代女性服饰代表之一,探究其款式的发展、变化有利于丰富近代服饰文化体系。通过文献爬梳发现文明新装的款式具有异议。文章采取三重证据法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认为:第一,文明新装可依据款式特点划分为:起源时期(20 世纪 10 年代初)、发展时期(20 世纪 10 年代初至 10 年代末)及全盛时期(20 世纪 20 年代初至 20 年代中期)。第二,文明新装的款式是对中国传统上衣下裳服饰形制的延续,属于近代女学生装的类别之一,不受同时期日本女装或日本女学生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唐诗中有许多关于服饰的描绘,这是中国服装史中的珍贵资料,通过这些描绘,可以更加形象地了解唐代服饰.本文撷取唐代服装面料、唐代女性服饰、唐代的舞蹈服装3个方面,对唐诗中描绘的服饰进行分析归纳,展示盛唐的服饰壮观.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间传统的童装形式丰富多样,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民欲化内涵,是我国民间服饰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拟从中国传统服饰化,尤其是汉民族间风俗,传统生活方式和观念入手,对儿童服饰习俗的影响,成因等方面进行,挖掘其内涵及反映出的化现象,分析摒弃旧俗中危害儿童健康成长的不良部分。对我们今天更好地吸收发扬传统化,为时代服务有着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时装模特儿对服饰的再度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装模特儿对服饰的再度创作,是说服饰通过模特儿的穿着和展示,使其“活”起来,成为一种最佳着装状态。这是服原有特征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模特儿顺应服饰特征,将其更加整体化和形象化。本语从时装模特儿表演能赋予服饰“生命”、强化服饰风格、揭示服饰主题三方面,阐述了时装模特儿服饰的再度创作。  相似文献   

18.
以浙江景宁地区的畲族传统服饰为对象,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服饰形制溯源入手,对其服装服饰的现状进行了探讨,阐述了经济、文化冲击下畲族服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民族服饰需要固态保护、活态传承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景宁畲族传统服饰是畲族文化中最醒目的标志之一,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是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的一大亮点。梳理了景宁畲族传统服饰文化及其艺术特点,对传统服饰当前面临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从现代装饰与染织设计的专业角度为畲族传统服饰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探索分析,得出适合于景宁畲族民族艺术的发展方向,避开具有一定局限性的现代服装市场,将畲族服饰艺术中提取的元素运用于现代装饰品、服饰品中,扩宽发展的思路,扩大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服饰与中国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乐勇 《饰》2006,(4):40-42
本文从中国传统服饰基本要素入手,在与西方服饰及西方民族精神的比较中概述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由此进一步探索中国传统服饰与中国民族精神的内在关联,寻求对发展中国服装产业和服装文化的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