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金洲 《中外电器》2012,(5):134-134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学科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整合要在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学科教学活动,要对学科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要利用信息化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信息化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整合(integration)在英语中首先是一个普通词,主要含义是综合、融合、集成、成为整体和一体化等。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3.
陈元焘 《中外电器》2010,(20):76-76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反映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而其教学内容具有基础性、普及性,是每一位心智正常的学生都能接受和掌握的。但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能明显地感觉到学生的信息技能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如果不注意这些差异,将不利于学生信息技能的个性化发展,甚至难以组织有效的班级教学。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切实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信息意识,逐步提高他们的信息能力、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达到认识、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学科性质的特殊性为课堂管理带来诸多困难,本文分析了中学信息技术课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改善课堂管理,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信息社会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师专业素养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信息社会中的教师专业素养不仅包括传统的教学基本素养,而且包括信息素养,即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特别是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并提高绩效的能力。因此,深入探究教育教学对信息技术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于迎霞 《中外电器》2010,(21):48-50
为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许多高校开设或改革信息技术类课程,笔者对高校信息技术类课程的多媒体教学方式环节改革进行了探索:提出面向非信息专业的课程可根据教学对象差异采取分级授课,按教学内容侧重不同变换多媒体教学环境,并采取相应教学方法;对信息专业的课程则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各环节结合使用多媒体组合教学方式,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任道玉 《中外电器》2010,(2):25-25,71
教育部为信息技术课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这必将在信息技术教学领域引起巨大变革。作为中学信息技术一线教师,我们应该仔细研究信息技术学科的新教学理念并积极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0.
彭学芹 《中外电器》2010,(17):42-43
经过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学生普遍喜欢信息技术课的原因是,他们能在信息课上触摸网络、联通世界,学习、掌握新技术。但他们却都有一个遗憾,就是时间太有限,一节课转眼就下课了。教师如果课前能精心备课,巧妙设计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释放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和创新的灵动空间,学生会得到更大的满足。为了使信息课能够达到这样的理想状态,教师要在备课环节下足功夫,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吗丽 《中外电器》2014,(4):139-139
网络的迅速发展给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开展相应的网络道德教育,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信息技术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在教学安排上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指导原则,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有所提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推荐优秀的青少年网站,鼓励、指导学生利用网络上的免费资源,为我所用。那么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怎样更好地进行信息道德的教育呢?笔者总结了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如下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2.
陈进 《中外电器》2014,(24):158-15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迈入了信息时代的世纪,信息化是这个时代发展的主流。在这种情况下就对人们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对于初中生来说,计算机也成为他们必须要学习的一门课程,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也将成为他们的一项信息技术与必备的技能,这是新时代教育对于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水平,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信息技术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任务驱动法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以促进学生信息素养提高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3.
苗立才 《中外电器》2010,(17):26-27,36
教学目标是教育教学的方向和目的,是教师实施教学的指南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石。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去体现,注重了信息素养的提升。教学目标从预设到生成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的,激情在教学过程中燃烧,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精彩在教学过程中创造。  相似文献   

14.
石伟 《中外电器》2011,(12):37-37
当今社会,正在快速地步入信息社会,如何让学生掌握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地侧重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15.
吴凝 《中外电器》2011,(11):36-38
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核心目标是提升信息素养,课程理念是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学习者。但放眼看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教学内容从软件操作进化到信息活动,理念趋向基于信息主题开展活动,为操作而操作,为主题而主题,在信息活动需求下技术弱化、重复的情况越演越烈。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是指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完成指定教学任务而采用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各种活动方式。而在教学过程中对同一个知识点,教师每次在传授知识时都尝试着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模式进行教学即为教学变式。  相似文献   

17.
邹志英 《中外电器》2010,(10):24-25
元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一个部分,而且是学习策略中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元认知策略训练和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策略水平,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要使学生熟练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变化。并且强调要渗透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思想,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学习策略的运用与训练。本文试图从元认知策略的内涵入手,谈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运用元认知策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8.
王启君 《中外电器》2014,(17):140-140
信息素养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信息技术课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是培养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沿阵地。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践。  相似文献   

19.
陈相依 《中外电器》2011,(19):108-108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具有信息呈现多媒化、信息流通多渠道、信息反馈多样化等特点,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为一体,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单一信息呈现和传输形式。在数学教学中广泛使用信息技术,既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又能实践个别化、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0.
刘元军 《中外电器》2011,(15):168-168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以下我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实施分层教学,实现共同提升一方面,由于各个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的时间和内容不同。另一方面,由于学生自身的差异,刻苦程度不同,造成了学生之间信息技术水平差异很大。面对如此大的差异,集体学习显然是行不通的,而“分层教学”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