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气体水合物蓄冷的研究概况2 0世纪 80年代初 ,气体水合物作为新一代的蓄冷工质提出后 ,立刻受到各国科技工作者的青睐 ,他们纷纷建立实验室 ,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其中以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1]和日本国家化学实验室以及Keio大学机械工程系的研究最受世人瞩目。美国国家实验室对气体水合物的研究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J.J.Tomlinson教授及其课题组 [2 ]结合美国各个地区不同的地理概况 ,对水合物蓄冷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研究。他们指出 :同一类型的气体水合物蓄冷系统在节省能耗方面优于冰蓄冷系统 ,直接接触式蓄…  相似文献   

2.
报刊摘要     
<正> 弹性冰近年来国外对蓄冷剂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已大量应用于医疗物理降温、食品保冷,旅游等生活方面。其中研究较多的是聚丙烯酸系树脂。聚丙烯酸系树脂是一种高吸水性树脂,它可吸收为自重数百倍乃至数千倍的水,以它作为蓄冷剂,其蓄冷量虽大,但不能保持固定的形状,不能承受微小的压力。山东化学研究所对 PVA 系蓄冷剂的制备及性能做了较详细的考察,它具有独特的性能,预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医疗、生活等方面将获得广泛的应用。(浙江化工,No.5,p.5,1989)  相似文献   

3.
高压、低温条件下,烃类气体与水形成水合物,堵塞天然气管道;为此,石油、天然气工业界需要研究抑制水合物的方法。另一方面由于许多水合物具有适宜的相变温度、压力、较大的相变潜热与冰蓄冷器相当的蓄冷密度,故可利用水合物进行蓄冷,以解决诸如城市空调冷负荷高峰与城市用电尖峰一致所造成的电网峰值不平衡等问题,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水合物蓄冷技术的研究是极具发展前途和吸引力的。华南理工大学化工研究所通过对制冷剂R142B气体水合物分解放冷过程的研究,探讨了分解过程热传递机理,建立了热力学分解模型,并用实验数据加以验证。研究表明,分解速度与放冷过程温差、水合物晶体疏松度、水合物密度有关,放冷数学模型分析与实验结果相吻合,从而为水合物蓄冷技术进入实用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罗潮华 《石油化工设计》2013,30(2):26-27,30,68
针对某检验中心空调室内温度不达标问题,以检验中心暖通和建筑专业原图纸设计内容及现场检测数据为依据,根据围护结构构造、传热系数及房间功能设计要求,根据空调系统冷冻水供回水7/12℃的运行参数,根据空调区域进行逐项逐时空调冷负荷详细的计算冷负荷指标与原设计冷负荷指标对照,根据室内环境检测温度与原空调室内设计温度对照,根据风机盘管水系统与新风系统运行冷负荷对比,剖析原空调系统的不足之处,阐述风机盘管水系统与新风系统管路各自独立设置改造方案的必要性及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实际工程中DCS中央控制室部分房间如机柜室与UPS间夏季空调系统运行温度偏高的原因,给出设备散热量及空调冷负荷建议计算方法;分析了DCS中央控制室空调系统不同设置形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议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空调冷热源设备的选择原则,设计空调系统时应关注的问题。指出了空调风口是室内装饰物的一部分、应与建筑装修相协调。介绍了几种风口的布置方式。分析了风口布置应注意的问题。阐述了空调节能、环境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河南油田文体活动中心的场馆空调系统改造分为冷热源的改造和场馆内部风系统的改造.根据要求,该场馆大厅上侧应设机械排烟设施.选择能效比较高的螺杆式冷水机组PFS350.2和PFS170.1各1台.冬季热源设备的改造,新安装2台FBLS—150型标准超低噪音方形逆流冷却塔,单台水流量150 m3/h,进出口温差5℃,配电功率4.0 kW,设备放置于空调机房屋面上.本次空调改造直接工程费314万元,其中安装部分304万元,拆除工程量费用10万元.  相似文献   

8.
通风空调能耗作为石油化工厂中心化验室的主要能耗之一,能占到总建筑能耗的50%以上.介绍了石油化工厂化验室暖通空调能耗概况,以及中心化验室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可采用的几种节能措施如设置变风量系统、优化设计冷热源、增设热回收系统、优化舒适性设计等.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各类节能措施的选用进行探讨.在实际工程项目中,暖通...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热泵工作原理,对热泵的热力学性能和经济性进行了分析,指出高效抑垢换热器技术、先进自动控制技术、防腐防垢、污染控制与乏水回注技术是热泵的关键技术并进行相应的阐述,而环保工质、复合热泵系统、新型工业(高温)热泵系统和与热泵系统配套的蓄热蓄冷技术是目前热泵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低温冷屏蔽系统单元模型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以低温深冷剂相变制冷为原理的冷屏蔽系统技术,即通过深冷剂的相变制冷使物体表面温度降低从而降低红外辐射特性.据此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单元传热及流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冷屏蔽系统内制冷剂饱和蒸汽压力能有效控制饱和液体的蒸发温度进而控制系统表面温度,使系统表面温度分布满足低红外辐射特性;分层蓄液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传热效率,防止由于制冷剂过度集中所引起的传热条件恶化,使表面温度分布更加均匀、稳定;数值模拟方法能够解决冷屏蔽系统相变制冷的理论问题,对系统的实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LNG冷量优化集成利用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我国将相继在沿海地区建成多个LNG接收站,每年将进口数以千万吨计的LNG,同时携带数着巨额冷量,而这些冷量可用于发电、空气分离、制造干冰、低温冷库等众多领域。基于国外LNG冷量利用现状,指出我国即将展开和实施此项技术还存在着:过程火用损较大,缺乏系统、全面的LNG冷量利用技术的研发指导机制,以及宏观调控力度薄弱等问题,进而提出了发展LNG冷量的集成利用方案,可为此类技术的研发利用提供新思路。以福建即将进口的LNG为例,模拟了空气分离与干冰制备的集成工艺流程,结果表明:福建每年进口的260×104t LNG可以冷却290×104t空气,相当于60000 m3/h的氧气制备规模,还可以生产100×104t的干冰,其过程火用损较小;其剩余的高温位冷量可应用于低温冻结库或冰灯等项目,这对主体装置的实施效果和过程火用损的影响较小。该技术的优点在于可灵活控制冷却空气的液化率,基本不用冷却循环水,流程简单,设备投资少,能耗低等。  相似文献   

12.
利用LNG冷能开展低温储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提高粮食储藏的品质,降低低温储粮的能耗,提出了利用LNG冷能进行粮食低温储藏的思路。在对现有低温储粮工艺的技术经济分析基础上,介绍了直接利用LNG冷能和利用LNG冷能空分厂副产品污氮这两种低温储粮的工艺方案,并对这两种方案进行了比较,指出在邻近LNG接收站或者卫星气化站的粮库开展利用LNG冷能实现低温储粮,不仅可以降低低温储粮的能耗成本,而且也为LNG冷能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LNG��������ҵ�еķ�չ����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目前,用作汽车燃料的天然气大多是以压缩天然气(CNG)的形式存储的,而且车用系统发展也较为成熟。CNG是将天然气在常态下压缩并存储的20MPa以上的高压罐内,因而储罐体积较大,强度、安全性要求高,增加车辆自重,一次行驶里程短,且充气时间较长,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天然气汽车的发展。从实用效果上看,液化天然气(LNG)占用体积小、能量存储密度大、燃烧性能好、热值高、一次充灌行驶里程长,较之CNG更适合用作汽车燃料。此外,存储在110K低温下的LNG,具有大量的冷能,将该冷能回收用于汽车空调或低温冷藏车的冷藏运输过程,则更具有节能和环保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4.
LNG汽车冷能回收空调系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王强  厉彦忠  殷秀娓 《天然气工业》2005,25(10):124-126
绿色汽车燃料--液化天然气(LNG)具有大量的冷能,将该冷能回收用于汽车空调具有节能和环保的双重意义。为此,针对LNG冷量回收过程中的大温差换热关键技术,提出了带有蓄冷功能的多级冷能回收汽车空调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模块化数值分析;进而初步研究了空冷器中乙二醇溶液进出口温度及流量对风温的影响。结果表明,板翅换热器出口乙二醇溶液温度在275 K左右,乙二醇溶液流量保持在100 L/h左右较为合适。这为系统中各换热器进出口温度及结构参数的确定,以及进一步开展实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渤海冰区油气田在开发工程中涉及到冰工程学的多方面技术问题。在吸收和借鉴国际冰工程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冰工程技术在辽东湾油气田开发工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快速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渤海油气田在开发工程中对海冰调查和冰情监测技术的应用,对海冰与冰区结构物相互作用引起的冰荷载研究成果的应用以及渤海油气田冬季生产危险冰情预警和海冰管理方法。 海冰设计标准是决定冰区油气田开发工程的关键因素之一,并且成为渤海冰区边际油气田开发工程中的一个关系重大问题。本文提出一个基于全概率方法合理选择海冰设计标准的新思路,为海洋工程结构设计向可靠度设计过渡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及其相关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是LNG工业链的重要环节,投资庞大,其技术涉及众多领域。文章介绍了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的工艺流程,包括LNG卸船装置、储罐、气化设备和安全保护系统;通过特定的工艺技术利用LNG冷能,可以达到节省能源、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从发电、空气分离、制取干冰和冷库等4个方面介绍了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等相关技术。最后,提出了我国在LNG接收终端建设方面需要进一步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液化天然气工业链中设备的国产化; LNG冷能利用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接收终端工艺流程。同时指出,中国在推进发展LNG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液化天然气的专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南方地区冷库利用液化天然气冷能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NG冷能的利用不仅要看其能量回收的多少,更重要的是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为此以LNG冷能的梯级利用为目标,设计了LNG冷能用于冷库制冷的工艺流程,提出利用一股冷媒与LNG换冷以减少冷媒系统的投资费用和传输过程的冷能损失,通过压力调节控制冷媒的蒸发温度,使其为不同用途的冷库提供相应温位的冷能。筛选工艺中的冷媒,计算冷库的耗冷量,并以总容量为1.5×104t的冷库为例进行具体计算,模拟出冷库利用LNG冷能的工艺流程。总结了LNG冷能用于冷库技术的发展优势,提出LNG冷能集成利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M15甲醇汽油对铜片的腐蚀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LNG气化冷能利用虽然在全球受到普遍重视,但大多数国家尚在发展之中,且开发的利用技术多数针对大型气化站。小型气化站可提供的冷能虽少,但冷能的品位较高,应用于建设冷冻仓库是颇为经济有效的利用途径;广东佛山杏坛冷库为国内首个小型气化站LNG冷能利用示范性项目,其成功经验值得重视。LNG冷能应用汽车空调系统及低温冷藏车可以最大程度地回收气化过程中产生的冷能,并减少汽车的尾气排放;此类应用目前虽尚未实现工业化,但国内外此方面的研究正方兴未艾,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9.
江楚标 《天然气工业》2007,27(7):124-126
液化天然气(LNG)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主要用途是作为燃料,是目前最清洁的一种能源。LNG的体积是常温下天然气体积的1/625,因而便于运输和贮存。正是由于这一特点, LNG贸易早在几十年前就成为了世界上仅次于石油的一种能源贸易的主要形式。进口LNG不仅进口了能源,而且也进口了宝贵的冷能,但如果不利用其冷能则是极大的浪费。为此,在介绍日本LNG冷能利用情况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利用我国中小型LNG气化站的冷能生产液氧、液氮等液体空分产品的可能性及经济性。随着我国LNG进口量和自行生产量的不断加大,LNG冷能的利用必将受到高度重视并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