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高瓦斯矿井采用传统U型通风方式上隅角瓦斯浓度容易超限的问题,提出采用W型通风方式,应用FLUENT软件对综采工作面W型通风方式下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上下巷进风中间巷回风的W型通风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回风巷浓度,解决U型通风上隅角超限问题;同时确定了采空区高浓度瓦斯富集带,为有效提高瓦斯抽采率提供依据;相比较于上两条巷进风下面巷回风和下两条巷进风上面巷回风的W型通风方式,上下巷进风中间巷回风W型通风方式是W型中较好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工作面U型通风方式存在的回风隅角瓦斯浓度偏高问题,分析了工作面U、Y型通风方式的工作原理,然后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了流场分布及瓦斯浓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两进一回"的Y型通风方式可显著降低工作面回风隅角的瓦斯浓度,但在工作面通风方式选择过程中,还应从维护成本等角度考虑。  相似文献   

3.
针对东泰矿业有限公司一号矿高瓦斯难抽极薄采煤工作面隅角瓦斯超标问题,通过对工作面通风系统进行分析,提出采用"Y"形通风方式治理回风角隅瓦斯,并优化布置了瓦斯抽放系统,改造后,经对比测试表明:工作面风流平均瓦斯浓度降低0.17%,回风流平均瓦斯浓度降低0.19%,回风隅角平均瓦斯浓度降低0.41%。  相似文献   

4.
对大面积采空区综放工作面回风隅角瓦斯涌出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封堵隅角,调整通风系统,增加风量,构筑通风设施,改变大面积采空区压力分布,降低回风隅角压差,减少采空区积存的瓦斯向回风隅角的流动和泄漏,降低回风隅角瓦斯浓度。对类似矿井工作面回风隅角瓦斯防治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平煤股份一矿丁6-32030防突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困难问题,采用打木垛加木点柱的支护形式对风巷进行沿空留巷,将相邻工作面联络巷作为回风道,形成机巷进风、风巷及相邻工作面联络巷回风的Y型通风方式。现场应用表明:采用木垛加木点柱支护形式沿空留巷实现了Y型通风,有效地降低了采面上隅角的瓦斯,在瓦斯治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6.
高瓦斯矿井难抽薄煤层回采工作面回风隅角瓦斯治理是衰老矿井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由于煤层较薄,且又难以抽放,因此研究如何采用不同的通风方式,解决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瓦斯治理问题,消除瓦斯隐患,保证工作面回采安全,是煤矿回采工作面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该文主要讨论的是如何对难抽薄煤层回采工作面采用"Y"型通风方式治理回风角隅瓦斯,消除瓦斯对矿井开采的威胁,达到安全回采,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矿井开采的延伸和采煤工作面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采煤工作面"U"型和"U+L"型通风方式中,工作面的上隅角及回风巷瓦斯管理难度大幅度增加,制约着煤矿的安全生产。采煤工作面采用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布置,结合"Y"型通风方式,合理调配风量并进行综合瓦斯抽放,实践证明能从根本上解决上隅角及回风瓦斯管理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回采工作面U型通风方式容易造成上隅角瓦斯浓度超限的问题,提出Y型通风方式,建立采空区的瓦斯流动控制方程和系统物理模型。并对采空区瓦斯浓度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Y型通风方式能拦截采空区瓦斯进入工作面上隅角及回风巷,有效避免了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的积聚。  相似文献   

9.
古书院矿15#综采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回采过程中采空区积存的高浓度瓦斯在通风负压的作用下涌向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风巷,仅靠通风稀释瓦斯已无法彻底解决上隅角瓦斯浓度超限问题,通过采用走向钻孔和临近层瓦斯抽采以及顶板预裂爆破等瓦斯综合治理技术,较好解决了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实现了工作面的高产高效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哈拉沟煤矿22519综采工作面是2-2煤五盘区第六个回采工作面,上覆有1-2煤的大面积采空区。在回采过程中随着本采空区老顶垮落,与上覆采空区连通,在全风压作用下,工作面及回风隅角出现大范围的低氧现象,氧气浓度降到18%以下,严重威胁到矿井的正常安全生产,尤其是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因此治理工作面及回风隅角的低氧现象成为首要任务,研究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采用什么方式的通风系统,保证工作面及回风隅角氧气浓度处于正常,确保综采工作面安全生产。确定22519综采面过上覆集中煤柱和上覆采空区时先采用“Y”型+尾排通风系统,若综采工作面、回风隅角、尾排巷道氧气浓度均稳定在18. 5%以上,则保持“Y”型+尾排通风系统;若氧气浓度不能保持时,则启用“U”型均压通风措施。通过“Y”型+尾排通风系统和“U”型均压通风系统设计,介绍了这2个通风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