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火花收藏学     
半村 《火柴工业》1999,(1):27-31
在中国,火柴是舶来品。自1864年开始有火柴进口,时称自来火。火柴输入中国始见于1865年天津海关报告,其后两三年又陆续见诸各地海关报告。初期进口的主要是欧洲火柴,后有日本仿造运入,至1891年从原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的统一部署,全国火柴工业科技情报站于1997年1月更名为“全国火柴工业信息中心”。  相似文献   

3.
秧子 《火柴工业》1998,(3):25-26,35
(德化)火柴公司(1906年) 据《江西农工商矿纪略》(德化县·工务)载:光绪三十二年八月,据该县(德化县·今九江县)县令濮贤懋表称,今有本县黄寿国等人,在该县新霸一地开设火柴公司,拟制火柴出售。等,史料记录有所出入,各述不一。《江西省政府建设厅工厂登记清单》记载。该厂址在江西南城南门外庙岭街,负责人李志澄;据《抗战时期经济部已发给江西省公(民)营工厂登记证一览表》:厂址设于临川,负责人李仲青;据《中国全国工业协会江西分会会员录》(1947年4月):厂址为南城森林路,负责人李仲青。江西民生火柴第二厂(1939年) 据杨绰庵《江西的战时经济统计》、《贸易月刊》(1940年卷一期),江西民生火柴第二厂开办于1939年,厂址设在赣县,职员工分别为30和47人,资本额20万元(其中拨款10万元,借款8万元),全年生产“新赣牌”火柴2000万盒,总产值188万元,全年营业收入188万元,支出144万元,盈余44万元,该厂属官商合办性质,下设第一和第二制造厂,裱盒训练场,染纸部裁纸部等处。据《抗战时期经济部已发给江西省公(民)营工厂登记证一览表》记录,该厂经理余行鲁,协理王华浩。江西民生火柴第三厂(1940年) 据杨绰庵《江西的战时经济统计》、《贸易月刊》(1940年卷一期),江西民生火柴第三厂创办于1940年12月,厂址设于吉安文山祠,职员工分别为29和236人,资本额40万元,年产“夜光牌”火柴3640万盒,年产值248万元,全年营业收入248万元,支出200万元,盈余48万元,开始时是官办,随后即改为商办。据《中国全国工业协会江西分会会员录》(1947年4月),该厂经理张郁,协理叶在麓、王积荣。自赣省成立民生火柴第一、第二和第三厂以后,除大量制造火柴,日产约200篓外,以供省内外之销,又积极生产制造火柴之需的17种原料,摆脱了本省制造火柴上的原料严重空缺,为本省节约了每年用于购买原料的900万元漏卮,同时直接或间接解决了3万人左右的就业问题。南光火柴股份有限公司(1945年) 据《经济部1946~1947年核准登记工厂清册(江西部分)》,南光火柴厂开办于1945年10月,厂址设江西光泽县,经理徐劭文,注册资本1000万元(国币),年产量有6000篓,年产值6000万元(国币),职员工分别为20和120人,企业性质民营。又据《中国全国工业协会江西分会会员录》(1947年7月)载,南光厂厂址于南昌市天灯下220号,主持人徐劭文。南光火柴厂使用的牌号计有“火光牌”和“玫瑰牌”。光大火柴厂(1946年) 据1947年7月《中国全国工业协会江西分会会员录》,光大火柴厂创办余行鲁、江炳炎,开办时间为1946年,厂址在赣县文清路孝义巷8号。该厂使用“牛牌”商标生产火柴经销。据徐劭文《一年来之江西工业》(《工商知识》1948年四卷五期)介绍,1948年光大火柴厂年产火柴约2万篓。豫光火柴股份有限公司(1947年) 据《经济部1946~1947年核准登记工厂清册(江西部分)》,豫光火柴厂创办于1947年5月2日,厂址设南昌殴家林,经理余行鲁,协理段星如,资本2亿元(国币),年产2400箱,年产值约29.9亿元(国币),职员工分别为35和420人,厂房达8间。主要生产的火柴品牌有“重光牌”和“宝石牌”(据《南昌市统计提要》)。江西民生火柴第四厂(××××年) 据《抗战时期经济部已发给江西省公(民)营工厂登记证一览表》,民生火柴第四厂厂址设在光泽,企业创办人林挽澜。又据1942年6月15日江西省民生火柴第四厂呈省建设厅厅长文:“民生火柴四厂家之设,已为全省消费者减轻负担不少……”之称,说明该厂确为存在过,但详细不尽查悉,有待补证。江西省火柴联营有限公司(1948年) 抗战时期,赣省火柴工业甚为发达,遍销西南。胜利以后,因物价飞涨,火柴成本激增,火柴销路迟滞,火柴业遂日形萎缩。鉴于此,为图同业生存,以求产销适调,1948年9月1日,赣省五家火柴厂特联合组设江西省火柴联营有限公司,经营年限三年,公司制造事项集中设址在南光火柴厂进行,每月产量以4000篓为标准。光大厂、豫光厂、民生一厂及民生三厂专门制造梗片,统一由联营公司订价收购。为提高火柴市价,保持成本,公司规定“火光牌”“锚锚牌”两个联合牌号作为联营公司固定生产的火柴商标。联营公司成立后,集合股本,定资10亿元(国币),各厂投资计南光厂4亿元、光大厂3亿元、豫光厂1.5亿元、民生三厂0.5亿元、民生一厂1亿元。联营公司一切业务管理,由联营公司董事会负责处理,董事长为对外代理人。说明: 本统计资料主要因循《刘鸿生企业史料(上中下三册)》(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江西近代工矿史资料选编》(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民族火柴工业》(青岛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史料编,中华书局出版)。  相似文献   

4.
据近代工业史料记载,现代火柴1827年发明于欧洲,1865年前后中国有进口火柴的海关记录。第一家民族火柴工厂创建于上海,厂名上海自来火局,是上海火花收藏者黄振炳查阅工商史料和《申报》报道所证实,将中国火柴工业的创业史从原来的1879年,推  相似文献   

5.
一、轻工业部科技成果奖(1980至1983年) 济南、福州、玉林、镇江、建平火柴厂二、轻工业部科技进步奖(1985年) 平遥火柴厂印刷磷画 安庆火柴厂无磷火柴 营口火柴厂梗枝旋切机 长沙火柴厂意大利杨树试制火柴 全国火柴工业科技情报站意大利杨树基地调研三、轻工业部发明奖(1985年) 火柴气控刀剥树皮机2等奖 火柴卸装联合机3等奖 高速糊火柴内盒机4等奖 高速糊火柴外盒机4等奖 蒸汽烘火柴梗机4等奖四、轻工业部优秀新产品奖(1987年) 杭州火柴厂无硫无铅火柴五、轻工业部“金龙腾飞”奖(1987年) 宁波、济南、济宁、青岛火柴厂六、轻工业部技术进…  相似文献   

6.
从1995年至今,陆续从市场购得垫江县、武隆县、南川市三地火柴实物若干,经分类其火花有15种。现介绍给各位花友。以上三县市,在1997年前均属四川省涪陵地区,1997年3月后,归重庆市管理。 垫江县位于重庆市中部,人口84万,辖  相似文献   

7.
火柴的生产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火柴也向着有利于人身健康、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自1985年,就有部分火柴厂家开始研究无铬火柴,1988年,无铬火柴面世。1995年8月,中国日化协会火柴分会召开了无铬、微硫火柴研讨会。于是,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无硫、无铬火柴,已成了火柴行业研究的对象,现在,已有部分厂家陆续研究成功,并投入了中、高档火柴的生产之中。  相似文献   

8.
三、市场突然兴旺起来,火柴销售在抢购风和涨价风中发高烧似地紧俏了一阵子。 进入1988年各地发生了程度不同、持续时间长短不等的抢购风。火柴销售出现了转机,由滞销转为顺销,在抢购风高潮时由顺销转为旺销。并且紧俏了一阵子。火柴销售市场从1984年下半年部分地区出现滞销现象,从四川省超储积压50万件火柴开  相似文献   

9.
李洪 《火柴工业》2002,(1):23-29
1840年鸦片战争后,伴随帝国主义的侵略,火柴——当时谓之“洋火”传入中国。“洋火”见诸中国记载,是同治9年(1870年)孙宝璋的《异闻琐录》一书,它写道:“道光晨,英夷所贡杂物,多淫巧好玩,中有自来火者,长仅盈寸,一端五色洋药,擦之而火爆发。士大夫见之莫不惊奇,叹为鬼物。” 中国火柴市场早期一直为瑞典所垄断。1892年,山西巡抚胡聘之筹资创建山西火柴局,仿造瑞典火柴,才有我国自己的火柴工业。江浙火柴工业之继起,当自1911年汤寿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大理的第一家火柴厂——利华火柴厂是在1940年由留学日本的宋文伯创建于大理东门街,宋全面统管,但其药头车间则隶属云南财政厅的火柴三厂,1947年因大火烧毁了该厂的化工原料,被迫停产后迁往昆明复工。1944年又有李××(名不祥)在下关水碓开办手工作坊式的迤西火柴厂,因经营  相似文献   

11.
在火柴工业战线上,有位默默耕耘40年、兢兢业业、无怨无悔,为我国火柴产品质量的提高、品种更新、工艺改进、火柴生产管理体制的完善呕心沥血的老同志,他  相似文献   

12.
火柴问世以来,很快成为千家万户不可缺少的人民日常生活必需用品。建国后,备受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全国轻工行业和地方政府经济工作中有优越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火柴工业既有生机勃勃、兴旺发达的时期,又有市场萎缩、非常困难的局面;既发生了行业整体滑坡,又有部分企业勇攀高峰;既有一批企业淘汰倒  相似文献   

13.
读冯瑜《火柴当能燃烧很久很久》一文,本人甚有同感。作为火柴行业的一分子,在火柴行业干了几十年,目前面对火柴的困境,听到的多是“火柴工业是夕阳工业”、“火柴还会燃烧起来吗”?“火柴行业无人干了”等等悲观论调。读了冯君的此文,引起了本人的“共震”。  相似文献   

14.
致读者     
世纪交替,千年更始,金龙飞腾。借新千年第一期《火柴工业》出版之际,编辑部全体同仁满怀激情,向多年来热爱和支持本刊的广大读者致意,祝各位龙年大吉、万事如意! 《火柴工业》自1978年创刊至今,已有22年个头,共出版了86期。原名《火柴科技消息》,由全国火柴工业科技情报站主编;1980年改名为《火柴科技》,并扩大了刊  相似文献   

15.
目前的火柴市场困扰着火柴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尤其是我国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后,市场对企业的影响尤为重要,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点火工具的发展,使火柴市场变得更为复杂化了,火柴行业的同仁面对火柴市场的现状,希望寻求一个好的结果。我积于投身火柴行业数十年的经历,就中国火柴市场的有关问题,从几个时期多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微薄看法,有些数据来源于不同渠道若有出入请指正,此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火柴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连续动作系统,各部件的运作,不仅要符合工艺要求,而且还应与相关部件相配合,以完成和谐统一的运行机制。此机械动作的相互协调,是火柴生产机械化的基础,许多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笔者有幸能在西安复兴火柴公司参与并经历了一次与此有牵联的质量隐患排查活动,值得一记。  相似文献   

17.
在19世纪中叶瑞典火柴在世界上首屈一指,1844年就试制成功了安全火柴,1886年火柴倾销我国市场时,是“古帆牌”黄磷火柴。后来在20世纪20年代上海推销“凤凰牌”高级火柴,主要是火柴梗经过防灼药水浸润处理,燃烧后成为黑色炭杆,不会烧毁衣服,售价贵些,但是深受当时有钱人家的喜爱。  相似文献   

18.
六、从协调价格、行业自律到依法规范、有序竞争我国火柴销售从建国初期1952年开始由国家当地商业部门统一包销达32年之久,持续到1983年开始部分自销到完全自销。  相似文献   

19.
二、叙述1937年全国抗战起至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期间河南省火柴工业企业的概况。在1937年至1945年的抗战期间,河南省内没有火柴企业进行生产。市场上的火柴由省外输入。直至日本投降后的1946年,河南省洛阳市创建一家私营裕明火柴厂,企业负责人是李良,厂址在洛阳市城西  相似文献   

20.
六、对中国第一枚火柴商标的再思索在对巧明建厂初期、利兴成1908年承顶巧明厂、日本早期火柴工业、神户华侨办庄经销日本火柴及投资开办广东火柴厂的经过历程大致上作了一番回顾后,我们是否能够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