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纵-扭复合超声振动加工系统设计及频率简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扭复合超声振动加工技术在硬脆性材料的加工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针对该种需求,设计了一种纵-扭复合超声振动加工系统,基于有限元方法对该类系统普遍存在的频率简并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用数值解析方法设计出超声换能器和超声变幅杆,之后在变幅杆上做出螺旋槽,一部分纵向振动转换为扭转振动;以目标频率附近的纵、扭谐振频率尽量接近为原则,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系统的结构参数对纵、扭谐振频率的影响规律,实现频率简并;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进行模态分析和瞬态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可以实现纵-扭复合超声振动,验证了此种频率简并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3.
4.
本文对夹心式复合结构压电超声扭转振动换能器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该换能器由两段金属真圆棒及切向极化的压电陶瓷圆片堆复合而成,文中首先研究了切向极化压电陶瓷细长管的扭转振动性,推出了其机电等效电路,并提出了压电陶瓷细长管截面扭转系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应用弹性动力学的理论,在一些基本假定的基础上对应力梁,板弯曲振动的固有频率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求解决实际工程中预应力梁,权在非中面受力,微弯状态下频率分析的一种实用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梁,板在不同边界条件下频率的特征方程,通过与无预应力情况下的比较,分析了预应力及偏心距对梁,板弯曲振动固有频率影响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7.
8.
9.
通过模态分析和实验测量,借助于瑞利近似理论研究了横向振动对两端自由的金属杆中纵波固有频率的影响,重点研究了直径对固有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横向振动使振动系统的惯性增加,从而导致了固有频率的降低.理论和实验结果都表明,同样长度的杆,截面增大固有频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扭转振动超声变幅杆计算及其等效电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平面波近似条件下,对几种常用的扭转振动半坡变幅杆(截面极惯性矩变化规律为圆锥、指数及悬链线型)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导出了变幅杆的等效电路,得出了变幅杆的输入机械阻抗、共振频率方程及振幅放大倍数的数学表达式。文中理论分析及所得结果可作为设计或计算扭转变幅杆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提出一种新型微超声波电机——斜齿型微超声波电机。它是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将交流电信号转变成定子表面超声频率的机械纵向振动,借助于定子表面的斜齿与转子的相互压紧,使斜齿端面质点产生椭圆运动,实现转子单方向旋转运动,该电机的驱动力矩较大、反向自锁力矩大、结构简单。文中将定子斜齿与转子接触分为三个阶段——接触黏着阶段、接触滑移阶段和分离阶段,建立定子斜齿与转子耦合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研究,分析电机的瞬态响应特性及主要结构参数对电机机械特性的影响;最后,研制了尺寸为乃10的斜齿型微型超声波电机,经过实验表明,电机的堵转力矩可达10mN·m以上,空载转速达到840r/min以上,连续运转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3.
14.
超声电机定子热机电耦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于极端环境的超声电机会受到温度场、应力场和电场的共同作用,定子在热机电耦合激励下的响应与电机工作特性密切相关.以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为对象建立定子的能量泛函,采用假设模态的方法得到了热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运用有限元方法对热机电耦合作用下的定子进行仿真,分析了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差异.建立了定子热扫频试验平台和热变形试验平台,测定温度对定子稳态形变、模态频率和振幅的影响,对理论模型的分析方法进行了评价.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揭示了超声电机定子在热机电耦合作用下的振动行为的变化规律,为下一步极端环境超声电机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Effect of dynamic visco-elasticity on vertical and torsional vibrations of a half-spa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rakash Chandra Pal 《Sadhana》2001,26(4):371-377
By expressing the dynamic visco-elastic characteristic of a material in terms of the complex shear modulus, the vertical vibrations of a visco-elastic half-space as well as that of a mass in visco-elastic half-space are considered here. Torsional vibrations of a visco-elastic half-space is also considered. Numerical results are derived for two cases and shown graphically. 相似文献
16.
Some constru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od-type piezoelectric ultrasonic motors using longitudinal and torsional vibrations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Tomikawa Y Adachi K Aoyagi M Sagae T Takano T 《IEEE transactions on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1992,39(5):600-608
Ultrasonic motors using longitudinal and torsional motions of rod vibrators have previously been proposed. Several motor constructions, whose forms are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ones, are proposed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are experimentally examined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ultrasonic motors of this type; that is, they are expected to have much different uses, according to how their forms are modified. Two groups of motor are dealt with: one contains motors basically suited to the relatively high torque of 2-3 kgf-cm and the other contains motors for small or medium torque below about 1.0 kgf-cm. As the result,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motors are totally revealed. These are useful in developing the rod type ultrasonic motors and in 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7.
18.
传感器固有频率和阻尼对冲击加速度检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硅微机械高g(g为重力加速度)加速度传感器的固有频率和阻尼特性对冲击响应的影响。传感器固有频率低,阻尼小时,冲击加速度的响应波形包含传感器共振波,造成测量干扰。采用有适当阻尼,固有频率高的双质量块结构高g加速度传感器,进行接近2万g加速度峰值的一系列落杆冲击实验,都未见共振响应。同样的传感器制作成欠阻尼,进行实验时,发现共振干扰。该实验所用的传感器芯片面积小,固有频率高,调整该结构的弹性梁厚度,可制作量程为2×103g~2×105g的加速度传感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利用面内模态的方形压电超声电机工作机理进行研究,利用有限元方法得出了方形超声电机定子的振动模态振型,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电机定子内圈小齿在平面内模态(3,1)和(R,1)下的位移特点,给出了一个周期内电机定子内圈6个小齿切向运动与法向运动的分析结果,得出了在定子平面内模态(3,1)和(R,1)下,定子内圈6个小齿能够推动转子转动的结论.制作了电机样机并完成了电机运转试验,得出了相应的电机特性曲线,对上述分析进行了验证.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以进一步研制一种方形驻波超声电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