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在戴南组沉积时期受南部边界断裂控制作用,呈现明显的箕状断陷特征,形成不同堆积模式的体系域,在戴南组层序中发育了三种典型的准层序组;加积式准层序组、退积式准层序组、进积式准层序组。退积式和进积式准层序组有着指示物源方向的地质意义,在断层影响小、地震资料可分辨情况下,二者在地震相上与前积相单元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杜民  陆永潮 《海洋石油》2012,32(1):33-38
溱潼凹陷属走滑伸展型断陷,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建立了阜一段的层序地层格架,并在阜一段识别出湖泊三角洲和湖泊两大沉积体系。同时结合含砂率与地震属性研究,恢复了阜一段低位域、湖扩域和高位域的沉积体系,认为各体系域沉积体系在时空展布上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差异性。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阜一段东部的殷庄—广山地区在低位域时发育大型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以前缘河口坝及席状砂沉积为主,可作为良好储集层;西部斜坡带华港—北汉庄地区,低位域及高位域均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且规模较大,主要为平原河道及前缘河口坝沉积,也可作为很好的油气储层。  相似文献   

3.
利用地震、测井以及钻录井资料,对溱潼凹陷俞跺—华庄地区开展了沉积微相研究。该区阜三段沉积微相主要有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砂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前三角洲泥等6种微相;表现为2个反旋回沉积特征,即Ⅳ油组到Ⅲ油组、Ⅱ油组到Ⅰ油组均为从水深到水浅的变化,为三角洲发育的2个进积过程;自下而上表现为前三角洲亚相(前三角洲泥)—三角洲前缘亚相(前缘席状砂、河口坝、分流间湾、水下分流河道),为2个自下而上由细变粗的反旋回特征。宏观上三角洲前缘亚相与前三角洲亚相相互叠置。由于受基准面升降及入湖河道摆动的影响,不同期次三角洲前缘进积砂体发育程度及分布范围不同,宏观上为多期砂体加积,微观上则是沉积相序的改变。明确了俞垛—华庄地区阜三段沉积微相的空间展布规律,对该区阜三段下一步的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古近系烃源岩显微组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采用有机岩石学全岩分析方法, 对溱潼凹陷不同层段烃源岩进行显微组分组成分析,结合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资料得出: 壳质组和矿物沥青基质含量反映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和母质类型,矿物沥青基质在溱潼凹陷泰州组、阜二段和阜四段烃源岩生烃过程中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5.
根据溱潼凹陷西部内斜坡戴一段的岩石学、粒度分布、沉积构造及测井相特征,综合分析认为,该区戴一段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分流间湾、远砂坝、席状砂、前三角洲泥6类沉积微相。水下分流河道自南东向北西方向展布,席状砂平面分布广泛。戴一段整体为一套正旋回沉积特征,从Ⅲ油组到Ⅰ油组,水体面积不断增大,反映了一个水体不断加深、沉积厚度不断减小的退积过程;沉积相序自下而上由三角洲前缘亚相逐渐演化为前三角洲亚相。  相似文献   

6.
地震层序引自“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扇的沉积历史、相态与层序地层学”一文,根据该文建立的层序模型,对歧南断阶带明下段进行了曲流河地震层序分析,将该区明下段划分为6个层序,每个层序都以平行连续的强反射不整合面为界.层序内又可分为“V”字型、透镜状叠瓦型、丘状反射型、波状反射型、平行强反射型地震微相;建立了河道相、侧积相、天然堤相、河漫相、泛滥平原相等河流微相.这些地震相与钻井资料确定的沉积相是一致的.利用地震资料对这些微相分层进行沉积环境分析,结果表明沉积微相受地形构造控制,而地层沉积则是地形、构造、沉积微相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最大熵谱分析技术是对测井曲线进行合成预测误差滤波分析处理,得到频率趋势线(INPEFA曲线),运用INPEFA曲线不同幅度的趋势拐点来识别不同级次层序界面。通过对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南华区块阜三段GR曲线进行INPEFA处理,将阜三段III和IV油组划分为13个5级层序,进而在INPEFA曲线所建立的等时框架内对区块内距离相近的3口井进行井间的砂体连通性对比,得出在小层中各有2个连通性较好的砂层和油层组。INPEFA技术处理后的测井曲线可以提取出在常规测井曲线中隐藏的旋回趋势特征,从3口井变化趋势相近的INPEFA曲线来看,该区域的沉积环境变化大致相同,都是从水退到水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通过综合分析溱潼凹陷西斜坡阜三段的岩石学、粒度分布、沉积构造及测井相特征,认为该区阜三段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及浅湖-半深湖沉积,三角洲前缘可进一步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5种微相类型。在此基础上,以单井相分析结果及小层划分为约束,绘制了台III、IV砂组各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发现阜三段砂体主要源自北部的三角洲朵体,具有分布广、岩性细的特点,蔡家堡-顾庄地区以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主,华庄-叶甸-俞垛-边城地区则以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沉积为主,各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展布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9.
苏北盆地溱潼凹北坡阜三段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基于溱潼北坡24口井阜三段岩心砂岩储层铸体薄片及普通薄片的分析,对成岩作用与储层孔渗的关系、各区段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及成岩序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溶蚀作用是本区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溶蚀孔隙在纵向上具有一定的分带性,其主要分布在埋深2350~2880m。压实、方解石胶结作用是本区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早期压实使原生孔隙呈线性下降,晚期压实的成岩效应是破坏次生孔隙,方解石胶结具有西部强于东部的特点。平面上,各区成岩作用发育程度不均,莫庄强溶蚀,茅山溶蚀较强、局部层段方解石强胶结,叶甸—边城方解石胶结较强,戴南南部强压实。最后从成岩的角度对本区储层进行评价和预测。  相似文献   

10.
大港油田滨北地区构造圈闭不发育,相邻油井油气水相互关系予盾,滚动勘探开发方向难以明确。针对这一问题,在建立滨北地区地层沉积层序标准的基础上,利用精细地层对比及储集层横向预测技术,结合三维地震地层层序分析,预测7个隐蔽(半隐蔽)圈闭,并对圈闭的类型及分布特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该区的进一步精细勘探指明了滚动开发的布井方向。  相似文献   

11.
苏北盆地阜三段油气成藏规律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阜三段成油气组合是苏北盆地近年增储上产的主要目的层系.该盆地阜二段中下部半咸水相优质烃源岩是阜三段成藏的主力烃源岩,有利储层则位于阜三段上砂组及阜三段下砂组的上部,与阜二段中下部烃源岩之间夹着厚层生烃能力极差的湖相泥岩,使其生储盖配套性较差,必须依靠断层沟通.受此控制,阜三段油气成藏具明显部位性,主要发育于继承性鼻状隆起带及同生断裂或大型晚期断裂附近.有利的构造格式类型、沉积体系与构造格局、圈闭体的有机配置则是形成阜三段油气藏的必备要素.阜三段油气成藏模式表明,在生储配置不利的区块,应重点围绕继承性隆起带及同生断层或大型晚期断层开展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12.
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地震等资料对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的沉积相类型及其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古近系沙三段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湖底扇、滨浅湖、半深湖和深湖等7种沉积相类型。从沉积相平面分布来看,沙三早、中期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发育扇三角洲和近岸水下扇相,南部缓坡带发育三角洲和扇三角洲相,东西轴向发育东营三角洲和高青三角洲沉积,盆地内部半深湖—深湖环境内发育湖底扇相。沙三晚期湖盆萎缩,深湖、半深湖范围缩小,各类骨架砂体自盆缘向盆内形成有利的油气储集体。  相似文献   

13.
辽河盆地冷家油田沙三段沉积体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地震相分析技术,结合岩心等资料研究了冷家油田沙三段沉积体系平面分布特征。根据冷家油田沙三段地震反射样式,可划分为斜坡、台地、凹地3种类型,共16种地震相。在圈定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相带的基础上,发现并圈定了滑塌沉积、湖心岛、砂坝、纵向扇、斜坡前积复合体、坡底扇、盆底扇、障壁体系等一系列单元。该区北部形成纵向三角洲,东部形成扇三角洲,西部形成斜坡前积复合体。   相似文献   

14.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营四段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家围子断陷是一个构造格局呈西断东超、地层厚度西厚东薄的箕状断陷盆地,在沉积上具有多沉积中心、多物源和近物源的特征,北部安达地区火山是主要物源区。通过对研究区20多口井的岩心观察、以及测井、录井、地震和分析化验资料等的综合研究认为,徐家围子断陷营四段主要发育一套以粗砂岩—粗砾岩为主的河湖相粗碎屑沉积,主要发育7大岩相类型和5大沉积体系;其中,营四段下亚段在研究区北部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南部则主要发育冲积扇和泛滥盆地;营四段上亚段,在宋西断层以东主要发育辫状三角洲体系,而以西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南部则主要发育河流三角洲体系;在各沉积体系前缘则发育滨浅湖沉积。  相似文献   

15.
苏北溱潼凹陷形成演化的运动学模拟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盆地形成和演化的运动学研究是盆地模拟的重要环节,对于研究圈闭的形成演化和圈闭类型及圈闭规模有着极其重要意义。速度场及变形时间可以完全描述断层上盘的变形。本文通过运动学数学模型的建立,进行剖面校正和压实校正处理,模拟揭示溱潼凹陷的形成演化和同沉积过程以及断层各期次的伸展量。并对溱潼凹陷的演化特征进行分析,根据三条剖面的模拟结果,对凹陷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不同的演化特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对 H盆地 L 区块下白垩统常规地震剖面进行了地震相分析 ,根据地震相单元的内部反射结构和外部几何形态 ,划分出 7种主要的地震相。依据陆相断陷盆地地震相模式、沉积体系分布模式以及钻井资料 ,将地震相转换为沉积相 ,预测了下白垩统沉积体系的分布 ,指出主力生储盖组合位于 A层序上段  相似文献   

17.
莺歌海盆地地震异常体成因机制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莺歌海盆地是一个独特的盆地,盆地中发育了众多的地震异常体.在对其详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重磁资料、钻井资料探讨了其形成机制,认为莺歌海盆地的地震异常体是贯穿新生界古火山活动的遗迹.  相似文献   

18.
徐深气田兴城开发区营一段火山岩气藏岩性岩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深气田兴城开发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气藏位于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升平-兴城构造带上,储层以酸性火山岩为主,可分为火山熔岩和火山角砾岩两大类。岩相类型有爆发相、溢流相、火山沉积相、火山通道相和侵出相五种类型,其中爆发相和溢流相分布范围广、物性好。是有利的储集相带。根据地震反射参数,从内部反射结构和外部几何形态出发,结合反射同相轴的振幅和连续性,在地震反射剖面上识别出丘状、楔状、亚平行状、柱状和伞状五种地震相类型,这些地震相类型与对应井点处单井相解释结果一致,与岩相类型对应关系明确。在剖面相准确识别的基础上,编制火山岩相平面分布图,为优选建产区块和部署开发井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乌尔逊凹陷大磨拐河组主要的沉积类型有水下扇、三角洲,砂坝等。水下扇主要分布在大一至大二段,又可进一步分为扇根(包括主沟谷和主沟堤2个微相)、扇中(包括扇中沟道、沟间及扇中前缘3个微相)和扇端。三角洲主要分布在凹陷南部的大二段至大四段和北部的大五段,钻井揭示的前缘相带可以进一步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砂席、远砂坝4个微相。砂坝主要分布在凹陷南部大四段至大五段,砂坝一般为水进层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