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克服超声造影剂中微米级气泡尺寸较大的局限性,大量研究人员对超声应用的替代造影剂(纳米级造影剂)进行了研究。随着生物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纳米级超声造影剂在诊断与治疗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与超声造影剂中的微米级气泡相比,纳米级造影剂粒径较小,渗透能力极强,可以通过血管内皮间隙,进而可以实现血管外病变部位的显影。文中详细论述了超声造影剂在超声作用下的行为以及2种主要的纳米级造影剂:纳米气泡和纳米液滴造影剂,对其理论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目前仍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可用于超声造影剂微泡的表面活性剂的材料及制备方法,介绍了形成表面活性剂微泡中的气体材料的选择及其于表面活性剂类微泡超声造影剂。  相似文献   

3.
基于表面活性剂的纳米包膜微泡超声造影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声空化的方法,以3种酯类表面活性剂作为微泡的纳米包膜材料进行了静脉注射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制备研究,实验研究了超声功率与超声时间的选择、磷酸盐缓冲溶液pH值对微泡产量的影响、通气方式的选择、稀释液对微泡流动性的影响、振动对微泡的影响,研究了微泡的保存方式,并对制备出的微泡超声造影剂进行了体外及动物体内造影成像效果研究,给出了实验犬肾脏造影灌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一种基于生物材料氧化石墨烯(GO)靶向性和载药性的聚乳酸(PLA)复合微泡超声造影剂,并对其理化特性和体外超声显影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靶向载阿霉素PLA复合微泡超声造影剂(FA-DOX/GO-DOX/PLA)。对复合微泡外观形态、粒径、电位和复合微泡中DOX和GO的负载率进行表征。使用多普勒彩色超声仪观察复合微泡的超声显影效果。结果所制备靶向载药PLA复合微泡呈规则圆整的球形,粒径分布集中,平均粒度为600 nm左右,Zeta电位为(-37.5±10.0)m V,复合微泡中DOX负载率为7.42%、GO负载率为19.56%,复合微泡超声造影功能显著。结论制备的靶向载药PLA复合微泡粒径均匀、载药率较高、稳定性较好,超声显影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携抗ICAM-1的靶向超声造影剂在诊断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可行性。方法使用碳二亚胺法,在聚合物微泡表面修饰携抗ICAM-1,使这种微泡能够靶向定位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结果指出微泡具有可控的微米级的粒径,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显示了靶向配体和微泡之间较高的结合率,体内超声成像实验证实了微泡在靶向超声成像的利用性。结论:制备的微泡具有大小均匀,粒径分布窄和抗体携带率高等特点,使其能够在体内识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应用于靶向超声对比成像  相似文献   

6.
王伟  张沛 《广州化工》2014,(22):30-32,91
作为一种成熟的组织成像手段, CT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科学研究和临床检测。碘作为一种经典的X-ray衰减原子,将其引入而得到的CT造影剂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含碘CT造影剂在增加水溶性、降低渗透压和粘度、赋予靶向功能等多方面的研究也受到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含碘造影剂在低生物毒性和组织特异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被报道。本文就近年来含碘造影剂的发展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黄霂  倪晶  李生勤  乔健 《广东化工》2016,(21):99-100
碘制剂是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常用的造影剂,已广泛用于临床影像诊断。其中纳米型含碘造影剂具有良好的血池效应及低肾毒性。文章就近年来纳米型碘造影剂的发展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靶向性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开潮  万福贤  杨献  张焱 《化学试剂》2004,26(6):329-332,352
综述了靶向性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在设计与合成具有靶向给药功能造影剂的研究概况,分别列出了亲脂性基团、VB6族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糖类等功能基团作为靶向基团的水溶性顺磁性造影剂的配体结构。  相似文献   

9.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已成为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以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为载体合成的新型造影剂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造影剂在肿瘤相关疾病磁共振成像、光学成像及超声成像等模式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超声成像由于其无创无痛、可实时监测以及成本低廉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多种疾病诊断。但是,某些人体组织回声较弱,需要借助具有强回声特性的超声造影剂微气泡来实现对比成像。目前临床批准使用的微气泡多采用表面活性剂或磷脂作为稳定剂,其稳定效果有限、血液循环时间短,限制了对小病灶等需要长时间观察的病变部位的检查能力。颗粒稳定气泡(Particle Stabilized Bubbles, PSBs)是由颗粒代替传统表面活性剂稳定的气泡,由于其具有高稳定性、低毒性等优势,有望用于超声造影。但目前关于颗粒稳定气泡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较少,其原因主要在于体系对颗粒的接触角范围要求很窄,一旦超过界定范围,则气泡稳定性急速下降。本工作以制备出稳定的颗粒稳定气泡,考察其作为超声造影剂的效果为目标。通过筛选不同亲疏水性的颗粒作为稳定剂,并对其荷电性、浓度、粒径、水相及气相等因素进行考察,制备得到了由壳聚糖纳米颗粒(CNPs)稳定的颗粒稳定气泡(CPSBs)。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细胞毒性实验、溶血性、病理切片等实验评价了体系的生物安全性,通过小动物超声成像仪考察了其体内外造影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以及良好的体内外造影能力,表明其具有作为超声造影剂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Accurate diagnosis in early stage is vital for the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of poly lactic acid–polyethylene glycol/gadolinium–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 (PLA–PEG/Gd–DTPA) nanocomplexes using as biocompatible mole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contrast agent. The PLA–PEG/Gd–DTPA nanocomplexes were obtained using self-assembly nanotechnology by incubation of PLA–PEG nanoparticles and the commercial contrast agent, Gd–DTPA.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nanocomplexes were measured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nd photon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The T1-weighted MR images of the nanocomplexes were obtained in a 3.0 T clinical MR imager. The stability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human plasma and the distribution in vivo was investigated in rats. The mean size of the PLA–PEG/Gd–DTPA nanocomplexes was 187.9 ± 2.30 nm, and the polydispersity index was 0.108, and the zeta potential was −12.36 ± 3.58 mV. The results of MRI test confirmed that the PLA–PEG/Gd–DTPA nanocomplexes possessed the ability of MRI, and the direc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RI imaging intensities and the nano-complex concentrations was observed (r = 0.987). The signal intensity was still stable within 2 h after incubation of the nanocomplexes in human plasma. The nanocomplexes gave much better image contrast effects and longer stagnation time than that of commercial contrast agent in rat liver. A dose of 0.04 mmol of gadolinium per kilogram of body weight was sufficient to increase the MRI imaging intensities in rat livers by five-fold compared with the commercial Gd–DTPA. PLA–PEG/Gd–DTPA nanocomplexes could be prepared easily with small particle sizes. The nanocomplexes had high plasma stability, better image contrast effect, and liver targeting property.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LA–PEG/Gd–DTPA nanocomplexes might be potential as molecular targeted imaging contrast agent.  相似文献   

12.
刘爱燕  丁晨  张小燕  张岐  龚玉珍  黄燕 《精细化工》2012,29(5):429-433,467
采用简单经济(与传统微乳法、热分解法等比较)的方法制备出一种磁性N-羧甲基壳聚糖造影剂。首先对壳聚糖的氨基进行羧甲基化制备N-羧甲基壳聚糖,然后在其链上采用原位生成Fe3O4纳米粒子的方法制备出磁性N-羧甲基壳聚糖,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及性能的测试。热重分析结果表明,Fe3O4的生成量与N-羧甲基壳聚糖中羧甲基的含量有关,其生成量随着羧甲基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羧甲基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Fe3O4的生成量达到某一峰值。透射电镜结果表明,生成的Fe3O4纳米粒子的粒径约为5~10 nm。磁共振成像结果显示,该磁性N-羧甲基壳聚糖的横向弛豫率为82.82 mmol/(L.s),高于超顺磁性氧化铁作为磁共振成像造影剂时R2需大于62 mmol/(L.s)的最低标准,可作为潜在的磁共振成像阴性造影剂。  相似文献   

13.
采用简单经济(与传统微乳法、热分解法等比较)的方法制备出一种磁性N-羧甲基壳聚糖造影剂。首先对壳聚糖的氨基进行羧甲基化制备N-羧甲基壳聚糖,然后在其链上采用原位生成Fe3O4纳米粒子的方法制备出磁性N-羧甲基壳聚糖,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及性能的测试。热重分析结果表明:Fe3O4的生成量与N-羧甲基壳聚糖中羧甲基的含量有关,其生成量随着羧甲基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羧甲基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Fe3O4的生成量达到某一峰值。透射电镜结果表明:生成的Fe3O4纳米粒子的粒径约为5-10 nm。磁共振成像结果显示:此磁性N-羧甲基壳聚糖的横向弛豫率为82.82 mmoL/L/s,高于超顺磁性氧化铁作为磁共振成像造影剂时R2需大于62 mmoL/L/s的最低标准,可作为潜在的磁共振成像阴性造影剂。  相似文献   

14.
蔡展 《上海化工》2004,29(3):36-39
随着世界石油资源不断贫化.石油烃中的砷化物含量越来越高。由于砷化物对炼油及石油化工过程中的催化剂具有严重的毒害作用,探索有效的脱砷方法和脱砷剂成为了学术界和工业界普遍关心的课题?本文就石油烃脱砷及脱砷剂的最新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述,总结了近年来脱砷技术领域,特别是液态石油烃脱砷所取得的最新成果。进一步展望了石油烃脱砷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5.
油田水处理药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处理剂是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废水处理过程中所必需使用的化学药剂。介绍了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絮凝剂四种水处理药剂在油田及石化工业中的研究应用现状,并分析提出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碳纤维生产过程中的碳纤维上浆剂及碳纤维上浆后的性能表征的近期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童天钦  黄燕  张岐  俞东军  刘清 《精细化工》2013,30(9):989-992
通过酰化反应将与水合肼缩合的靛红希夫碱引入到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中得到新型配体,再与GdⅢ、MnⅡ、FeⅢ配位得到3种顺磁性金属配合物。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热重及差热分析(TG-DT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采用反转恢复法研究了配合物分别在水中和牛血清蛋白(BSA)中的纵向弛豫率,结果表明,GdⅢ、MnⅡ配合物的纵向弛豫效率r1分别为9.2L/(mmol·s)和8.9 L/(mmol·s),均高于商用造影剂Gd-DTPA的弛豫率〔3.5 L/(mmo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