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从非相干测量和干涉测量两方面综述了绝对距离测量技术方法。重点介绍了干涉测量法中的半导体激光调频干涉测量技术在绝对距离测量中的一些新应用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干涉SAR在遥感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论述干涉SAR技术在遥感测量中的应用,方法:在回顾干涉SAR发展历史之后,详细地说明了干涉SAR的工作原理和信号处理技术,最后讨论了干涉SAR广泛的应用现状和前景,结果:干涉SAR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DEM测量及地球测绘的多个方面,结论:这项技术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中国应广泛开展干涉SAR技术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传统白光干涉测量技术中对线性位移机构的位移精度要求过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全视场外差白光干涉测量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使用存在差频的白光干涉信号作为光源来实现在大扫描步长和低扫描精度条件下相干峰位置的高精度检测。本文首先建立了白光外差干涉的数学模型,再根据数学模型提供的光强信号特性提出了整体系统设计方案,然后对测量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实验验证。最后针对多种误差对算法计算精度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据对比。误差分析的结果表明:白光外差干涉测量技术提供更高的测量精度和更好的抗干扰性能,有效地降低了传统白光干涉测量对线性位移机构精度的严苛依赖,为光学自由曲面检测技术提供了更多的可选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表面粗糙度干涉图像处理和该系统以静态干涉图像处理技术对表面粗糙度检测的过程。该系统通过对一帧白光干涉图像的处理,可对Ra值≤0.2μm的多刻线样板,试件表面粗糙度绝对、非接触、快速、自动地测量;该系统通过对白光和纳光二帧干涉图象的联合处理,以白光定位、纳光定度可对沟槽深度H≤5μm的标准单位刻线深度绝对,非接触,准确地测量。  相似文献   

5.
纳米计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述了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历史和最新进展,着重介绍了纳米测量技术如扫描隧道显微技术,外差干涉显微技术、X射线干涉显微技术、基于F-P标准具的测微技术等以及纳米定位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6.
新型高精度激光干涉小角度测量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分析小角度测量基本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光波干涉小角度测量的方法和一种新型双参考镜激光干涉小角度测量仪的测角原理,功能特点及具体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简述三维测量必要性和要求性,提出用光栅莫尔三维测量,激光全息干涉计量和计算机全息干涉计量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8.
陈艳  赵洋 《计测技术》1997,(2):31-35
最最的绝对距离测量方法是非相干飞行时间测量法。随后,在小数重合法的基础上,产生了多波长干波绝对距离测量技术。随着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80年代又出现了调频干涉绝对距离测量方法,并很快成为一种新的测长技术。本文在综述绝对距离技术及方法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调频激光干涉绝对距离测量技术的一些新发展及其几种不同的信号处理。  相似文献   

9.
干涉条纹图估测基线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SAR干涉测量原理,提出了利用干涉相干条纹估测基线的方法,并以欧洲空间局资源卫星1号和2号携带的SAR系统在中国新疆伽师试验区获取的串接式(Tan-dem)干涉测量数据为数据源,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估测基线,并弥补不能有效获取卫星轨道参数时,对基线进行估测的缺陷,该方法尤其适用于差分干涉测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用于绝对距离测量的新型外差干涉仪,它采用0.6328μm双模氦-氖激光器,光外差干涉和电信号混频、比相技术,直接测量合成波小数级次。此法避免了该领域常用的外差干涉仪的不足和拍波干涉仪结构复杂的问题,而且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测量时间短,使绝对距离测量技术更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用动态全积分法提高圆分度精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动态全积分法的基本原理和误差分析,比较了几种基本结构和信号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对实现方法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组合装配成原理实验装置,并作了三个对比实验,取得了较好的初步结果。实验表明动态全积分法能很好地消除光栅刻划误差及偏心的影响,提高了圆分度精度。此法适用于高精度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轮廓包络法螺纹综合测量的关键是准确获得螺纹牙型(全牙)测端姿态的数据信息.系统采用刚性全牙测端与被测螺纹啮合,以真实反映实际螺纹旋合状态.采用高精度、高灵敏度的TESA电感测微仪、LVDT信号处理芯片AD598组成螺纹测端姿态信号采集系统.本文对该系统进行了非线性测定,并提出了以分段线性插值为原理的软件矫正算法.通过系统标定和非线性矫正,测微系统的非线性度达到0.06%.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同时测量粒子尺寸和速度的三光束激光散射系统,叙述了系统的组成、测量原理、以及信号采集和数据处理。并给出了应用本系统对电动喷枪喷雾水滴的尺寸和速度分布的同时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满足高分子成型加工理论对高性能和多功能测试仪器的需求,采用先进的模块化结构形式,设计了聚合物动态流变仪测试系统的虚拟仪器。该虚拟仪器采用多线程的设计方法解决了数据通信以及数据采集、存储与处理等任务的实时性;采用OPC通信技术实现了工业控制计算机与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之间的信息交换;模块化的结构设计保证了虚拟仪器系统接口功能的可扩展性。虚拟仪器系统可以在线测量与表征高分子材料的流变行为和加工特性,实际运行表明,虚拟仪器测量精度高,重复性好,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光纤干涉测距系统及其定位信号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段发阶  杨蓓  谢娟  叶声华 《光电工程》2001,28(3):34-36,61
提出一种将目标定位过程和测量过程分开的绝对距离测量系统。系统引入光纤干涉方法提高了其柔性和抗干扰性能,并利用已精确标定的光纤组实现了量程的倍增,扩大了系统的测量范围。文中论述了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数字化定位信号处理系统,并给出了相应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G. Pedrini  J. Gaspar  W. Osten  O. Paul 《Strain》2010,46(1):79-88
Abstract:  Optical techniques are well suite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microcomponents but give accurate results only when calibrated systems are used.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of a standard reference device whose in-plane displacement is precisely reproducible when submitted to standard loadings. The reference device has been manufactured and tested by optical measuring systems. This reference device is to be used for the calibration of optical measuring system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7.
脚型三维轮廓测量技术研究及系统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描述了一个基于光切原理的多CCD脚型三维测量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测量原理以及扫功控制系统的设计。该系统采用三台CCD从不同角度采样脚型,对光带图像进行分割、平滑等一系列处理,通过坐标变换后获得了脚型完整断面轮廓数据。采用标准圆柱体对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测量误差小于0.5%,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数字图象处理技术应用于温场分布在线测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阐述在恶劣环境下的工业生产中采用成象光谱法来监测温场分布的理由 ,然后结合面阵 CCD成象技术和数字图象处理方法 ,选用恰当的波长搭配 ,进行合理的设计 ,研制出新的成象光谱数字图象温场监测装置。利用黑体的标定证实理论和设计的正确性 ,并在现场测试中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空间交会激光雷达的任务是对空间动态目标的距离、速度以及方位等信息进行跟踪式测量。提出采用模拟插入脉冲计数法测距,幂函数族基于最小二乘曲线拟合微分法测速,四象限(QD)光斑定位法进行方位角测量。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采用该方法的脉冲激光雷达信息测量系统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得到了与理论值相吻合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采用该测量技术的脉冲激光雷达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0.
针对汽车发动机曲轴沟槽检测难度大、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影像测量原理的曲轴沟槽检测方法,实现了沟槽R角、宽度和深度三个特征参数的自动、快速、精密检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工程应用.介绍了测量原理及检测方法;详细阐述了沟槽影像检测特征参数的自动提取技术,即面向曲轴沟槽特征影像的图像处理与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感兴趣区域提取、亚像素级边缘提取、几何基元的分割与拟合、关键几何特征提取等;基于检测样机平台,对检测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并实现其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