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建立了考虑毛细管压力作用的挥发油气体系相平衡计算模型。针对我国某个实际挥发油藏 ,利用研制的相态模拟分析软件分别对该油气体系的毛细管压力、泡点压力和恒组成膨胀过程中液相含量和相对体积进行了相态模拟计算 ,讨论了毛细管压力作用对挥发油气体系相平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考虑毛细管压力作用的挥发油气体系相平衡计算模型。针对我国某个实际挥发油藏,利用研制的相态模拟分析软件分别对该油气体系的毛细管压力,泡点压力和恒组成膨胀过程中液相含量和相对体积进行了相态模拟计算,讨论了毛细管压力作用对挥发油气体系相平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状态方程型井筒三相流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相态研究入手,用状态方程和相平衡计算描述流体在井筒中的相态变化,通过能量方程计算出井筒多相流压力分布以及油气水分布。本文方法适用于各种井筒(直井和斜井)以及各种类型的流体(黑油、挥发油、凝析气、湿气和干气)。  相似文献   

4.
状态方程井筒三相流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相态研究入后,用状态方程和相平衡计算描述流体在井筒中的相态变化,通过能量议程计算出井筒多相流压力分布以及油气水分布。本文方法适用于各种井筒(直井和斜井)以及各种类型的流体(黑油、挥发油、凝析气、湿敢和干气)。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油气烃类体系相平衡热力学理论模型的分析,建立了以摩尔质量等比例关系和体积等比例关系表示的油气烃类体系完整P—T(压力—温度)相图的模拟计算方法。运用该原理并结合状态方程,模拟计算了典型的凝析油气体系、挥发油气体系和黑油体系的两种表现式的完整P—T相图。所得相图形态可直观地给出不同类型油气相态特征,不仅可为石油工业油气藏类型识别、开发阶段预测以及油气分离工艺设计等提供依据,而且在理论研究上还可用于评价状态方程对不同油气烃类体系的适应程度,检验烃类体系一状态方程模型一流体热力学参数场之间的热力学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挥发性油气体系相平衡中的毛细管压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多孔介质界面现象对挥发油气体系相平衡规律和渗流规律的影响,能更真实地反映挥发油气体系在储集层多孔介质中的相态特征和渗流特征,从而更为准确地认识挥发油藏的开发动态规律,以便更合理、有效地开发该类油藏。针对我国某一挥发性油藏,利用研制的相态模拟分析软件分别对该油气体系的毛管压力、泡点压力和恒组成膨胀过程中液相含量和相对体积进行了相态模拟计算,认为毛细管压力对挥发油气体系相平衡起着复杂而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ʯ������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气开采过程中的蜡质和沥青质等固相沉积问题,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在油气生产的各个环节,随着温度、压力和轻质组分逸出等热力学条件的变化所产生的有机固相沉积问题,给油气田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特别是在注气提高采收率过程中,由于相间传质诱发的石蜡和沥青等固相沉积,将会改变油藏岩石的渗透性和润湿性,从而影响采收率的提高和注气开采效果。本采用状态方程描述气相和液相的相态,根据正规溶液理论校正固相混合物的非理想性;将以状态方程为基础的气—液平衡模型和以溶液理论为基础的液-因平衡模型有机地统一,建立了气下液-固三相相平衡热力学模型。将该气-液-固三相相平衡热力学模型应用于某一油气体系的蜡固相沉积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在温度、压力改变过程中,出现了气液固三相相态转换;压力对石蜡沉积点温度和石蜡沉积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压力对蜡沉积点温度的影响在低于饱和压力下更为显。  相似文献   

8.
用状态方程和溶液理论建立了气—液—固三相相平衡计算方法。气相和液相均采用状态方程描述其非理想性和相态变化特征,用正规溶液理论来描述非理想的固体溶液。这样建立的气—液—固三相相平衡热力学模型具有热力学的连续一致性,并且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稳定性。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计算出压力或温度改变时发生气液固三相相态变化的起始点和三相相态变化趋势,而且还可以计算出在不同的温度、压力下各组分在各相中的分配关系。该方法可用于石油与天然气化工、油气开采和输运过程的生产设计。  相似文献   

9.
葡北油田石蜡沉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注气提高原油采收率是目前国外的主流技术,近年来在国内也得到重视和应用。注气过程会改变原有体系的组成、温度等热力学条件,而诱发蜡质、沥青质等有机固相沉积问题,给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激光测试方法能够测定高温、高压以及含气原油体系的固相沉积起始点温度、压力或组成,气—液—固三相相平衡热力学模型能够用于油气开采过程,以及注气过程中出现气—液—固三相相态转化时的固相沉积模拟研究,其结果能为最大限度地防止固相沉积对生产造成的危害提供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
凝析油气体系和储层多孔介质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考虑多孔介质界面现象对凝析油气体系相平衡规律和渗流规律的影响,能更真实地反映凝析油气体系在储层多孔介质中的相态特征和渗流特征,从而更准确地认识凝析气藏的开发动态规律,以便更为合理、有效地开发凝析气藏。针对我国某个实际凝析气藏,利用研制的相态模拟分析软件分别对该凝析气体系的毛管压力、露点压力和恒组成膨胀过程中反凝析液量进行了相态模拟计算,得出了毛细管压力对凝析气体系相平衡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准噶尔盆地腹部油气生,运,聚及成藏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准噶尔盆地腹部可划分出5凸、6凹10个二级构造带;存在3套可信的烃源岩层:下二叠统风城组、上二叠统下乌尔禾组和侏罗系煤系,确定了其空间分布和热演化史;分析了油气二次侧向运移的聚散规律,指出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并定量计算了油气聚集量,最后,探讨了该区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和特征。  相似文献   

12.
����ʯ����Ȼ��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油气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阐明了能源系统的演化规律与趋势,认为在21世纪前期油气在世界能源系统中还将占据主导地位。根据各国石油天然气生产和消费特征,将世界各国划分为3大类型:油气净出口国、油气净进口国、油气生产与进口大国。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国家的石油天然气战略之异同点。结果认为:国家要实现油气有效、稳定和价格合理地供给,在油气上下游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和推进自由化是必要的;油气基础设施是实现油气供给安全稳定和价格合理的基础,因此要加大油气管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鼓励私有资本参与其中;国家政治外交等措施是各国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油气资源的重要手段。鉴于中国的油气生产与消费情况同美国极为相似,故中国的油气战略制定可以借鉴、参考美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喇,萨,杏油田生产气油比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含水阶段石油,天然气化学组分监测资料,高压密闭取心资料,单井单层生产气油比资料以及水驱开采条件下生产气油比的数值模拟,从理论到实践对喇,萨,杏油田生产气油比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总结。  相似文献   

14.
烟道气双注采油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烟道气中能起溶剂作用的有效成分是CO2、N2,处理的目标是净化、富集;烟道气中不利的成分是水分、灰尘,处理的目标是脱水、除尘。油层注烟气的效果介于注CO2气和N2气之间。把能够污染环境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烟气用于油田稠油和超稠油开采的注入气体,既能提高原油产量和油层采收率,又可减少废气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5.
库车油气系统油气藏相态分布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根据库车油气系统80个油气藏地层流体的高温高压实验(PVT)结果和油气藏的油气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清晰地认识该系统已发现油气藏的流体相态类型和分布特征,并可以比较深入地了解其主要的控制因素。库车油气系统为富气的地质单元,烃流体以气态烃为主,液态烃处于次要地位。库车油气系统的北带是干气和湿气集中分布的地带,并有少量凝析气藏,这些凝析气藏贫含凝析油;南带是以富―特富凝析气藏为主的地带,并有伴生油藏和挥发性油藏分布。库车油气系统的西段比较富油,油藏和富―特富凝析气藏比较集中的出现在西段的羊塔克地区、却勒地区和乌什地区。认为库车油气系统烃类成藏史的特点是:1早期是以富油的凝析气和正常原油成藏为主,主要成藏区分布在早期圈闭发育的南带;2晚期是干气、湿气和贫凝析气的充注和成藏时期,在北带晚期圈闭中形成了干气藏、湿气藏和贫凝析油的气藏,在南带晚期同样也有较干的天然气进入早期油气藏,并使南带早期油气藏中的烃体系发生混合和分异。  相似文献   

16.
渤海存在两种类型油(气)田,一类为大中型重质油油田,另一类是中小型轻质油油(气)田,两类油(气)田的石油地质特征不同.文中提出了两类油(气)田的勘探方针、油藏评价方法和开发技术政策.  相似文献   

17.
油气成藏模拟实验在白于山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靖安油田白于山油藏开发初期试油投产效果好,但目前在油藏西北部和东部钻遇了一些高含水井,试油仅为油花。为什么同处于分流河道主体带上,含油性差别竟如此之大?通过油气成藏模拟实验,再现了该区油气运移聚集过程,揭示了该区油气富集规律,认为白于山西部由于地层西倾和构造低而含油性较差;东部虽然是有利的油气富集区,但裂缝发育和工艺改造强度偏大可能是该区高含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川东北地区普光气田成藏模式研究   总被引:47,自引:12,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普光气藏天然气常规组成呈甲烷含量高、乙烷和丙烷等重烃含量低的组份特征,干燥系数C1/(C1—C5)介于0.989 6~0.999 6之间,明显属晚期裂解干气类型。普光古油藏的油源主要来自下志留统以及二叠系有效烃源岩,现今气藏气源主要来自古油藏原油的二次裂解以及下志留统、二叠系源岩干酪根的热裂解,现存沥青对普光气藏也有一定的贡献。普光气藏储集层主要发育于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一—三段及上二叠统长兴组上部,为溶孔白云岩、砂屑白云岩、鲕粒白云岩、含砾屑鲕粒白云岩及糖粒状白云岩,鲕粒白云岩属层状孔隙溶孔型储层。气藏盖层主要为该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二段、四段及其上的中三叠统雷口坡组膏盐层,构成了本区良好保存条件的重要因素。普光气藏属于构造—岩性复合气藏,气藏存在3期烃类流体注入;成藏模式可归纳为"多期成藏,油气转化,晚期定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南方构造形变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中国南方,加里东、海西及印支期构造形变主要形成“大隆大坳”构造格局,对油气藏主要起建设作用;燕山期构造形变对齐岳山断裂以西的四川盆地以外的南方广大地区产生了强烈冲断、褶皱及抬升剥蚀,对油气藏主要起破坏作用;喜玛拉雅期构造形变波及整个南方,控制了现今原生、次生及再生烃油气藏的最终形成及分布。南方下第三系断陷为原生油气藏的有利勘探区,苏北及江汉盆地等仍有较大勘探潜力;南方中、古生界油气勘探应主要考虑次生油气藏及再生烃油气藏,上扬子地区主要考虑次生气藏的勘探,中、下扬子地区主要考虑再生烃油气藏的勘探。  相似文献   

20.
以环烷基轻质馏分油的糠醛精制抽出油为原料,采用加氢处理-加氢补充精制-络合脱氮-白土精制的组合工艺,制备性能优异的变压器油抗析气性调合组分,其与传统工艺生产的变压器油基础油调合使用,可明显改善变压器油的析气性,并满足GB2536-2011通用变压器油和特殊变压器油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