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测压点优化布置的意义及原则,并根据供水周期性,依靠数量有限的测压点压力数据,结合管网的水力计算,利用传统的平差原理,将测压点以外的其它节点压力进行真实性校正,推算出了管网各节点的真实压力值,实现了通过有限测压点数据对管网所有节点压力的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布置供水管网压力监测点,在原有测压点的基础上,结合经验法和聚类分析,进行供水管网压力监测点优化布置方法研究,并提供评价和检验压力监测点布置方案的思路。以南方某市供水管网为例,对最高日最高时工况进行压力监测点的优化布置,选取最高日平均时为检验工况,校验结果表明,压力监测点优化布置方案可覆盖最高日平均时工况下88.8%节点。  相似文献   

3.
叙述了给水管网的普查方法,管网的维护维修措施,测压点的布置原则及选定步骤。  相似文献   

4.
文章叙述了给排水管网测压点的布置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借签以往城市的经验,总结出适合于城市情况的测压点布设原则,结合水力平差计算结果进行测压数量及位置的确定,最后用微观模型进行布设方案评估及调整.  相似文献   

5.
随着SCADA系统的不断成熟,供水管网实时状态数据也越来越完整,充分利用这些实时数据对城市供水管网的测压点压力进行预测,是进行管网优化调度的基础。建立了供水管网测压点压力预测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利用实时数据进行求解,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优化选择核函数和惩罚参数。实例表明,与BP神经网络相比,SVM模型的预测精度高、结果稳定,各个节点的预测误差均在0.2m以内。  相似文献   

6.
费霞丽  侯英娜  李清华 《给水排水》2021,47(10):130-133,139
随着智慧水务的建设,如何利用测压点来对管网中的异常事件侦测变成了大家关注的问题.通过建立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利用灵敏度分析,计算出不同异常事件下的监测覆盖率;针对异常事件侦测需求,优化测点布置方案;并在某市的实际管网中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计算结果表明案例城市管网的当前监测方案,在0.5m的压力观测精度下对500m3/h的爆管监测覆盖率只有59.6%,需要增加23个压力监测点来可以实现大口径爆管监测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7.
用水量预测研究和给水管网数学模型研究是优化调度的基础,用水鼍预测模型是在分析城市用水量序列数据模式的基础上,综合利用统计回归的方法建立的数学表达式;给水管网数学模型是建立水厂出厂压力和流量与管网测压点之间的经验数学表达式,它反映了给水系统的运行工况.优化调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是优化调度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现介绍了城市给水系统优化调度的主要内容.用水量预测研究和给水管网数学模型研究是优化调度的基础.用水量预测模型是在分析城市用水量序列数据模式的基础上,综合利用统计回归的方法建立的数学表达式.给水管网数学模型是建立水厂出厂压力和流量与管网测压点之间的经验数学表达式,它反映了给水系统的运行工况.优化调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是优化调度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管网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网优化包括布置方案优化和管径优化。过去管网优化一般人为选定布置方案后只进行管径优化,但是,不同类型管网(树状管网或环状管网)只优化管径并不能说明布置方案优化,还必须做年费用比较,年费用最小的布置方案才是最优布置方案。本管网优化设计采取同类型管网推求单位长度管道基建投资函数和能耗函数,求其公共解方法求解优化管径,再做不同类型管网年费用比较,选取优化布置方案,实现了管径、布置方案双向优化。  相似文献   

10.
黄廷林  曹梅花  张卉 《给水排水》2007,33(5):104-108
提出了基于SCADA系统城市给水管网实时检测爆管位置的实用方法,通过对管网测压点进行优化布置,利用SCADA系统监测到的管网爆管前后监测点的信息,对管网进行正常和爆管状态下的状态估计,根据整个管网爆管前后节点水压的变化,考虑各节点在管网中的权重,对监测点赋予较大的权重,用模糊相似优先比法快速准确地寻找爆管管段.通过对一城市概化管网的运算验证表明,漏失量在20 L/s以上时,可以达到96%以上的准确率,漏失量为5 L/s的检测准确率也在80%以上.对于DN250的管段,可检测的最小爆管出流量为5 L/s;对于DN900的管段,可检测的最小爆管出流量为40 L/s(<40 L/s时可检测出漏水区域).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生论文摘要(25)给水系统宏观模型与优化调度的研究硕士生:廖振良导师:俞国平(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200092)城市供水企业是耗电大户,实施给水管网的优化调度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本文以现场监测记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测压点压力宏观模型,经过数学推导...  相似文献   

12.
基于整数编码遗传算法的树状灌溉管网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针对树状管网布置中较多依赖设计人员经验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整数编码遗传算法的树状管网两级优化方法.第一级优化是根据树状管网单点供水的原则,建立了融合工程设计经验的树状管网优化布置整数编码遗传算法模型,克服了传统二进制编码方法易产生不可行解的问题,可快速寻找出一组符合工程实际情况的管网布置方案.第二级优化在确定管网布置方案组的基础上采用整数编码的遗传算法,以投资最小为目标,建立了管径优化模型与算法.编制了灌溉管网两级优化设计Matlab程序,进行了工程实例验证.与单亲遗传算法(SPGA)和管网布置经验设计方法进行了比较,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整数编码的管网优化设计方法可方便地将设计经验融合到优化计算过程中.能降低管网优化设汁的复杂性和求解难度,快速有效求解符合工程实际的管网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3.
应用单亲遗传算法进行树状管网优化布置   总被引:33,自引:5,他引:28  
周荣敏  林性粹 《水利学报》2001,32(6):0014-0019
树状管网布置优化属于典型的组合优化问题。本文针对树状管网布置的特点,以图论和遗传算法为理论基础,应用改进遗传算法 单亲遗传算法进行树状管网优化布置,并设计了相应的适应度函数、单亲换位算子和逆转算子。与Dijkstra算法和Kruskal算法相比,单亲遗传算法直接以管网投资最小为优化目标,能够获得一批管网投资最小的布置方案,且算法的寻优效率较高,收敛性和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管网测流测压与测点布置》一文(见本刊1986年第2期)中已讨论了测流测压的目的、作用与测点布置,本文拟对测流装置和管内平均流速的计算进行进一步的介绍和探讨。在自来水企业的测流中多采用一种改进型的毕托管-双脚毕托管测流装置。图1所示为双脚毕托管的示意图。此种测流装置加工容易,成本低廉,便于携带,插入管内或自管中抽出可带水操作,不  相似文献   

15.
用VB语言编写污水管网布置优化计算程序,从污水有向网络图出发,以污水管网系统费用最低为优化目标,并结合图论理论知识,应用枚举法将污水管网的所有可能的布置形式全部列出,同时利用水力参数优化计算,进行动态规划剪枝,选出污水管网最优的布置形式及其相应的最优水力参数.  相似文献   

16.
针对农村多水源供水系统恒压变频供水方式中存在的能耗浪费问题,提出了定末点水压优化调度模式,以管网末端最难供水点水压为参考,调节各水源供水量,使末端水压维持在最小服务水压左右。在具有3个供水水源的宿迁市宿城区南蔡乡供水系统进行了优化调度实践,比较了定末点水压调度法与定起点水压恒压供水调度法的管网水压、供水量和能耗,结果表明,定末点水压法在保障供水服务压力的前提下,降低了非最高用水时段的管网运行压力,能耗降低7.37%,水耗降低2.48%。  相似文献   

17.
给水管网测流测压与测点布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水管网的测流测压工作对保证供水服务质量、校核管网微观分析的计算结果、合理进行管网的改造和扩建、以及提高管网的技术经济调度水平等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测流测压工作已经引起了国内各自来水公司的重视,但对这项工作的量测方法与原理、以及结果分析与应用等有必要进行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遗传算法同时进行灌溉管网布置和管径组合的优化设计.结合某工程实例,建立管网的初步模型,运用matlab中的遗传算法工具包和自身的编程,进行工程实例管网优化设计,并将计算结果和传统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遗传算法可以很好地获得管网的优化布置和管径组合,满足基本使用条件,相对于传统方法的计算结果,遗传算法的结果使管线布置更加简洁,管线长度减小349m,工程总投资减小24.3%,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管网的优化布置出发,分析了环状管网和枝状管网特点,对其运行工况进行了比较,并以典型的管网布置形式为例,从投资费用分析出发,对环状与枝状管网进行了经济优选分析。  相似文献   

20.
树状灌溉管网两级遗传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树状管网布置依赖设计人员经验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整数编码遗传算法的树状管网两级优化方法:第一级优化根据树状管网单点供水的原则,避免了最优生成树方法的复杂性,将设计人员的经验有机融合到设计过程中,寻找出一组符合工程情况的管网布置形式;第二级优化在第一级优化的基础上采用整数编码的遗传算法,以投资最小为目标函数,计算出最优管径组合。该方法采用MATLAB6.5编程,可得出较优的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