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螺旋板式换热器,是现代工业体系的重要热传导装置,其热传导效率以及传动速度受材料因素影响较大.本文以螺旋板式换热器的结构优化以热传导特性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换热器的换热系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内容的论述和分析,结合多年从事热传统领域的科研经验,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优化建议和强化举措,助力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给予力所能及的...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在螺旋板式换热器螺旋通道内设置三角翼和椭圆柱组合涡发生器,利用流体计算软件Fluent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Re为4000~7000内组合涡发生器对通道平均Nu和平均阻力系数f的影响,并应用场协同原理进行了分析。与只加装椭圆柱涡发生器的螺旋板式换热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纵向涡发生器产生的二次流能改善螺旋通道内的速度场与温度场的协同性,起到强化换热作用。在正三角形排列方式下,组合涡发生器通道的平均Nu比椭圆柱涡发生器的平均Nu增大8.7%,阻力因子f减小23.7%,强化换热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基于理论分析,设计并制造了4台典型结构的螺旋板式热交换器。通过试验研究了关键结构参数当量直径d_e、定距柱密度n,冷流体进口温度T对螺旋板式热交换器传热与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换热面积相近的样机,当量直径由19.7增至37.9时,总传热系数相对增加9%,平均压力降相对降低45%;定距柱密度由200增至800时,总传热系数相对增加17%,平均压力降相对增加129%;冷流体进口温度的提高既可使流体之间的传热效果增强,又能减小流体流动的阻力。基于试验数据对湍流状态下螺旋流的对流换热系数和压力降的准则式分别进行了拟合及验证,对流换热系数拟合公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4%,压力降拟合公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3%,为螺旋板式热交换器的能效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13.
14.
板式换热器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工业设备,由于其传热系数高、适应性大、结构紧凑、易拆洗和维修、污垢系数小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工、食品、制冷、空调等工业领域。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板式换热器刘岛内流体的运动特性及板式换热器的换热原理,本文从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原理、特点、流体特性阐述了板式换热器换热的基本原理,从流道内流体场,流体入口速度对流道传热与压降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流体的流动及传热过程,对实际的工程应用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螺旋板换热器自三十年代初由瑞典“Rosenblad”公司首创生产以来,在国外各工业部门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世界各工业国家也相继仿造,大批生产。我国自五十年代初开始,在化工部门也生产和使用了螺旋板换热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这种换热器在我国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应用部门几乎普及到使用换 相似文献
16.
17.
18.
泡沫金属填充板式换热器的传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空气为介质对泡沫金属填充板式换热器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研究了不同孔密度的泡沫金属填充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效率及压力损失。结果表明:对于以空气为介质的板式换热器,填充泡沫金属后,在较小的压力损失下传热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压力损失随孔密度的增大而增大。研究结果对设计制造轻型紧凑的高效换热器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为提高板式换热器对工况的适应能力,对两种不同倾角波纹板片组成的板式换热器进行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热混合板式换热器单流道模型换热和阻力的情况,并结合场协同理论和火积耗散理论分析热混合板式换热器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入口Re的增大,压降和Nu逐渐上升,场协同数Fc逐渐降低。利用约束的平均协同角更能体现协同性随Re的变化规律。火积传递效率随Re的增大呈现震荡降低的趋势,硬板组合的传递效率要高于软板组合。在Re为1600时,Nu和压降随上壁面倾角βt的增大而增大,粘性耗散随着βt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在上下倾角之和为100°时取得极大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