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氧化处理时间对Ti6Al4V微弧氧化陶瓷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交流微弧氧化法于:Na:SiO3-KOH-(NaPO3)6溶液中在%6A14V表面形成了氧化物陶瓷膜.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X射线衍射研究了陶瓷膜的组织形貌、元素的分布和相组成.研究表明:在恒定的微弧氧化电参数(U =500V,U-=100V和f=600Hz)下,随氧化时间延长,电流密度逐渐降低,膜层厚度不断增加;相对致密均匀的膜分为3层:过渡层、致密层与疏松层.膜层主要由TiO2(锐钛矿和金红石)相组成,延长处理时间,锐钛矿相及金红石相的相对含量发生变化,金红石相TiO2逐渐增多,而锐钛矿相TiO2减小.膜层相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电参数对Ti6Al4V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结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交流微弧氧化法于Na2SiO3-KOH-(NaPO3)6。溶液中在Ti6A14V表面形成了氧化物陶瓷膜.研究了微弧氧化电压与频率对陶瓷膜的生长速率、组织形貌和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电压的升高或频率的减小,膜层的生长速率增加,膜层的表面质量变得粗糙.相对致密均匀的膜层主要由TiO2(锐钛矿相及金红石相)相组成,电压与频率电参数影响膜层的相组成,随电压的升高和频率的减小,膜层中锐钛矿相TiO2的相对含量减小,金红石相TiO2的相对含量增加,并成为主晶相.  相似文献   

3.
钛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微观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弧氧化膜存在微米量级宏孔,这些宏孔对氧化膜特征的研究非常重要.研究了微弧氧化中电流密度对微弧氧化膜的生长速率、结构形貌及相组成的影响,并对氧化膜进行了离子束抛光处理,分析了氧化膜和微孔的组织结构.研究表明:电源频率固定为1 500 Hz/5 μs和氧化膜厚为10 μm时,随着氧化电流密度的增大,氧化膜的生成速度和孔径都随之增大,但同一膜厚的氧化层组成成分金红石型TiO2和锐钛矿型TiO2的相对含量无明显变化;离子束抛光后的氧化膜膜层外疏内密,放电通道内表面更是淀积了电解液溶质、氧化膜颗粒及基材等多种物质的纳米微颗粒.  相似文献   

4.
高温氧化对钛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组成与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钛合金不耐高温氧化的问题,在铝酸钠电解液体系中,利用双相脉冲直流微弧氧化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原位生长以Al2TiO5为主晶相的复合氧化物陶瓷膜,研究了1000℃高温氧化对陶瓷膜试样的相组成、结构的影响及膜层增重特点.研究表明,陶瓷膜层试样的高温氧化过程包括Al2TiO5分解、基体氧化和膜层表面形貌变化3个方面.高温氧化后,膜层的主晶相由Al2TiO5变为α-Al2O3和金红石型TiO2,同时,膜层的表面形貌发生显著的变化;由于膜层和基体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和基体钛的氧化,使得高温氧化后膜层在冷却过程中表面出现裂纹和脱壳.陶瓷膜层极大地减少了TC4钛合金在1000℃高温氧化时的增重,因此,陶瓷膜层可用于TC4钛合金的恒温氧化防护.  相似文献   

5.
硅酸钠是影响微弧氧化过程和微弧氧化膜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恒压模式,以Na2SiO3,CH3COONa,EDTA·2Na为溶液,在TC4钛合金表面微弧氧化制备了陶瓷涂层,研究了Na2SiO3浓度对起弧电压,电极电流,陶瓷膜厚度、表面形貌、粗糙度以及陶瓷膜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Na2SiO3有降低起弧电压和电极电流的...  相似文献   

6.
不同基体材料微弧氧化生成陶瓷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前 言微弧氧化是一种表面处理新技术[1~ 2 ] ,它直接在Al、Mg和Ti等金属表面原位生长的致密陶瓷氧化层 ,可改善材料自身的防蚀、耐磨和电绝缘的特性。陶瓷氧化膜的厚度可通过工艺条件加以调整 ,可达 30 0 μm ,最高显微硬度达HV 2 5 0 0 ,绝缘电阻大于10 0MΩ ,与基体的结合力强 ,工件尺寸变化小。陶瓷材料以其特有的绝缘性、高硬度、高强度、耐磨、耐磨蚀、耐高温等优异性能成为继钢铁、铝材以后的第三代工程材料。但由传统烧结工艺制备的陶瓷材料脆性较大 ,可加工性差 ,一直束缚其广泛应用。而微弧氧化技术能在加工成形的…  相似文献   

7.
镁合金微弧氧化绿色陶瓷膜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开发更多颜色的微弧氧化陶瓷膜层,通过试验在AZ91D镁合金表面制备出了绿色陶瓷膜层,分别研究了着色盐K2Cr2O7添加量为0.2,0.4,0.6,0.8,1.0,1.2,1.4g/L时和微弧氧化时间为5,10,20,30,40 min时对陶瓷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10 g/L NaAlO2、1 g/L K2Cr2O7、少量NaOH和H2O2的电解液中进行微弧氧化着色反应,可以得到颜色均匀、致密性较好的绿色陶瓷膜层;陶瓷膜颜色的深浅可以通过微孤氧化时间来控制,微弧氧化时间越长,所得到的膜层颜色越深.绿色氧化膜的成分主要由MgO、Al2O3和MgCr2O4组成,其中MgCr2O4是使膜层产生颜色的物质.  相似文献   

8.
黑色微弧氧化陶瓷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用微弧氧化的方法在LYl2铝合金基体上获得黑色陶瓷膜,分别研究了添加剂浓度对陶瓷膜的成膜速度、表面粗糙度、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添加剂浓度增大,陶瓷膜的黑度加深;在其浓度较低条件下,陶瓷膜显微硬度几乎保持不变,成膜速度、表面粗糙度和耐磨性等性能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其浓度过高时,陶瓷膜显微硬度、耐磨性和成膜速度均会下降,表面粗糙度却增大,陶瓷膜性能逐渐恶化。实验证明,当添加剂浓度为5g/L时,黑色微弧氧化膜表现了优异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9.
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形成过程中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保持交流电压脉冲幅度不变,对浸在硅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铝合金样品进行了微弧氧化处理,发现在陶瓷膜形成过程中,样品的电流随时间明显分成五个不同阶段.对应各阶段所制备的陶瓷膜分别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主要由γ-Al2O3和α-Al2O3相组成,其含量随氧化时间变化.陶瓷膜内外层α,γ相含量差异主要是由于微弧区熔融的Al2O3凝固时冷却速率不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钛合金因具有密度小、延展性好、疲劳性优异和断裂性能以及比强度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Ti-6Al-4V固态相变理论和实验研究方面的进展情况,总结了其由β相区在不同冷却速率下所得到的相变组织,得到了hcp-α向bcc-β转变时具有伯格斯取向关系,介绍了包括马氏体相变、块型转变以及扩散相变的转变温度,当冷却速率达到525℃/s时发生马氏体相变,β相将转变为α¢相,当冷却速率为20~410℃/s时发生竞争扩散型相变β→α_m,低于20℃/s发生扩散控制相变,原始β晶粒中出现不规则的αGB、初生α集束和魏氏α组织。最后探究了新技术在Ti-6Al-4V微观相变组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TC4钛合金表面交流微弧氧化膜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在铝酸盐溶液中,采用交流微弧氧化方法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出氧化物陶瓷膜.使用显微力学探针测定了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布,并探讨了微弧放电对氧化膜和钛合金基体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钛合金表面经微弧氧化处理后,膜/金属界面附近钛合金基体显微组织保持不变,基体上也不存在硬化区.另外,来自溶液氧原子没有扩散进入未氧化的钛合金基体.氧化膜的显微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布有相似的变化规律.从膜表层到膜内部,硬度和弹性模量逐渐增加.靠近钛/膜界面附近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3和230GPa膜不同深度处TiO金红石和TiAl尖晶石相的相对含量变化决定了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布.  相似文献   

12.
Dense ceramic oxide coatings of about 50μm may be prepared on Ti-6Al-4V alloy surface by alternating-current microarc oxidation in aluminate and silicate solutions, respectively.Their phase constituent and microstructure sere characteriz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ectrolytic ions have incorporated into the interior of the coatings.The coating formed in aluminate solution is composed of the rutile TiO2 and TiAl2O5 phases rather than the rutile, anatase and amorphous SiO2 phases for the coating formed in silicate solution.However,TiAl2O5 content in the outer layer of the two coatings is much higher than in the inner layer.It is suggested that all these oxides may result from a rapid solidification of the molten coating in the microarc discharge zone.  相似文献   

13.
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耐磨润滑涂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技术的工艺过程、反应机理和结构特征。对应用微弧氧化技术制备具有润滑性能的高硬度耐磨、防腐蚀氧化铝涂层及其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电解液和电参数对钛合金微弧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宗纯  谢发勤  吴向清 《材料导报》2006,20(Z2):373-375
结合实验研究,系统介绍了钛合金微弧氧化过程中电解液、电参数的选择,以及其对微弧氧化陶瓷层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指出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可以在TC4合金表面制备出结构陶瓷层和功能陶瓷层,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钛合金表面微弧氧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微弧氧化是一项在有色金属表面原位生长陶瓷膜的新技术,利用该技术可在钛合金表面生成耐磨、耐蚀、耐高温以及电绝缘性能优异的陶瓷膜层.介绍了微弧氧化技术的基本原理、钛合金微弧氧化的发展及现状,并提出了钛合金表面微弧氧化技术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Ceramic coatings were prepared on Ti-6AI-4V alloy using ac micro-arc oxidation (MAO) in silicate-hypophosphate solution. Growth regularity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eramic coatings were discussed. It was found that during the first stage the growth rate of coatings toward the external surface was larger than that toward substrate and then the coating began to grow mainly towards Ti alloy. When the total coating thickness reaches a certain value, it would no longer increase. In addition, the variations of the composition and microstructure of ceramic coatings according to the depositing time were also investigated with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The amount of rutile TiO2 gradually increased, whereas the amounts of the anatase TiO2 and amorphous phases first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slightly.  相似文献   

17.
李玉海  原瑜  邢贵和 《材料保护》2011,44(3):39-41,90
以往就纯钛材表面微弧氧化陶瓷层表面积对提供羟基磷灰石生长条件的研究不多,为此,在Na2HPO4电解液中,采用微弧氧化法在纯钛材表面制得多孔结构的二氧化钛陶瓷层.研究了正向电压、频率对微弧氧化陶瓷层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正向电压升高,膜厚增加,孔径增大,表面变得粗糙;随频率的增加,膜层表面变得光滑,孔径减小,膜厚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