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从1989年发现陕参1井至今,长庆气田经历了15年的勘探开发与地面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销售天然气120×108m3,主要输往北京、天津、西安、石家庄、银川及“西气东输”下游的上海、苏州、郑州等城市作为民用燃气,部分用于发电和化工原料(例如合成甲醇)等。文章根据长庆气田靖边、榆林、苏里格等气区中天然气生产规模、温度、压力、气体组成等特点,分别介绍了这些气区的天然气净化情况,其中着重介绍了靖边气区天然气净化中的脱硫脱碳、酸气处理和配套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2.
长庆气田天然气水合物防治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长庆气田地面建设特点,详细介绍了长庆气田防治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的方法及甲醇回收再生的配套工艺技术。指出采用膜分离脱水、动力学抑制剂和复合抑制剂法是防治天然气水合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长庆气田天然气水合物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长庆气田地面建设特点,详细介绍了长庆气田防治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的方法以及甲醇回收再生的配套工艺技术。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了膜分离脱水技术以及动力学抑制剂和复合抑制剂,这是防治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长庆气田含醇污水甲醇回收工艺技术探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分析了长庆气田第一天然气净化厂甲醇回收装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长庆气田含醇污水水质特点,对待建的长庆气田第二天然气净化厂甲回收装置的污水处理方案,装置设备和管线材质选用以及精馏塔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油田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长庆气田地面建设特点,介绍了该气田预防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的方法及甲醇回收再生工艺技术。指出采用膜分离脱水、动力学抑制剂和混合型抑制剂法是预防天然气水合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湤������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长庆气田的成功开发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为改善我国能源结构,促进天然气工业的发展,改善北京、上海、西安、银川、呼和浩特等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减轻城市污染,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都做出了突出贡献。截至目前,长庆气田已开发气田为靖边、榆林气区,试采评价气田为苏里格、乌审旗、刘家庄、胜利井和直罗气顶区。文章综述了长庆气田建设历程,开发建设概况,地面工程建设内容,长庆气田下游长输管道建设情况以及长庆气田地面建设模式等。  相似文献   

7.
<正>第一采气厂隶属于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是随着长庆天然气20多年的勘探开发与建设发展起来的,成立于1997年3月4日,负责靖边气田、乌审旗气田的开发和管理。主营业务包括天然气开采、集输及净化处理,天然气产能建设,气田维护,天然气计量配输等。  相似文献   

8.
《宁夏石油化工》2014,(7):F0003-F0003
第一采气厂隶属于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是随着长庆天然气20多年的勘探开发与建设发展起来的,成立于1997年3月4日,负责靖边气田、乌审旗气田的开发和管理。主营业务包括天然气开采、集输及净化处理,天然气产能建设,  相似文献   

9.
靖边气田水合物形成预测优化注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天然气水合物堵塞管线是采气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针对长庆靖边气田水合物的形成条件,采用统计热力学方法,对该气田不同组成天然气在不同压力条件下形成水合物的温度进行了预测,计算出了靖边气田各井井口节流温降情况。依据靖边气井生产过程中甲醇消耗特征,建立了计算气井合理注醇量的方法,使靖边气田的气井注醇量更加科学合理,不但减少了井堵频次,同时大大降低了甲醇浪费。此方法可为气田气井的防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石油化工应用》2012,31(4):113
<正>第一采气厂隶属于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是随着长庆天然气20多年的勘探开发与建设发展起来的,成立于1997年3月4日,负责靖边气田、乌审旗气田的开发和管理。主营业务包括天然气开采、集输及净化处理,天然气产能建设,气田维护,天然气  相似文献   

11.
������Ȼ����̽ȡ�õ�ͻ��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丰富 ,目前已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 1 18× 10 12 m3 ,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天然气探明储量超过万亿立方米的大气区。长庆油田作为盆地勘探的主体 ,在 30余年的天然气勘探历程中 ,经历曲折和挫折 ,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靖边下古生界气田 (长庆气田 )的发现 ,即是解放思想 ,重新认识 ,改变构造成藏的认识 ,提出风化壳古地貌成藏认识的结果 ;榆林气田和苏里格气田的探明 ,则是解放思想 ,提出上古生界大面积含气背景下 ,存在高渗储层而坚持勘探的成果。天然气勘探取得突破是勘探者解放思想 ,对盆地特征重新认识 ,应用勘探新理论 ,改变勘探思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双金属复合喷涂技术在高腐蚀气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庆靖边气田部分高产水、高矿化度气井腐蚀严重,油管寿命短,导致气井停产,修井频繁、费用高,给气田生产带来安全隐患。针对以上问题,国外常选用耐蚀合金管材进行治理,但防腐成本高,难以在靖边气田应用。为此提出了底层13Cr不锈钢,面层Al合金的双金属复合喷涂技术,对微观组织和耐腐蚀性能进行分析,结合现场挂片试验及腐蚀检测手段评价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双金属复合喷涂涂层孔隙率低、耐蚀性能优、成本低,为低产、高腐蚀气井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防腐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中国长庆气田已建成投产 5套 2 0 0× 10 4 m3 /d和 1套 40 0× 10 4 m3 /dMDEA脱硫装置 ,由于原料气中的H2 S/CO2 比高达 90~ 16 0 ,使净化气中的CO2 含量达不到管输标准。鉴于此 ,对长庆气田目前应用的MDEA法选择性脱硫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从脱硫脱碳溶液的选择、原料气进吸收塔温度和贫液循环流程的确定、吸收塔结构的选型、汽提塔筒体材质的选择以及吸收塔塔内温度分布和检测等方面 ,对已建脱硫装置的工艺技术提出了改进意见 ,并对拟建的脱硫装置工艺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½��������ڳ��������Ӧ��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雷群 《天然气工业》2003,23(1):81-83
长庆气田采用高压集气集中注意中注醇工艺流程,部分气井及集气管线在生产运行过程中暴露出堵塞严重等问题,为此开展井下节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章结合井下节流工艺技术在长庆气田应用的大量现场试验资料,简述了该工艺的基本原理,定量分析了该项工艺技术应用对提高气流携液能力,改善水合物形成条件及减少管线堵塞次数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和认识。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于1997年建成投产,天然气中携带H2S、CO2等酸性气体及高矿化度地层水等腐蚀性介质。为确保集输管线的安全运行,近年来,利用外腐蚀检测技术、取样分析检测技术和智能漏磁内腐蚀检测技术对集输天然气管线开展了腐蚀检测作业。检测结果表明,该气田集气干线腐蚀速率为0.06~0.103 mm/a,集气支线腐蚀速率为0.08~0.127 mm/a,集输管线阴极保护效果及管道外防腐层质量较好,管道腐蚀较轻,均能通过安全评定,不影响管线的正常运行。同时,运用修正的B31G准则、Shell 92法、GB 50251、Newton-Raphson公式等安全性分析与评价方法对检测管线进行了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集气干线、支线最小失效压力分别为12.5 MPa、8.53 MPa,均高于管线的工作压力5.0 MPa,集输管线服役状态良好,运行安全。该检测与分析结果,为靖边气田集输管线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6.
�������ᆴͲ��ʴԤ�⼰��ʴ����ע�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自长庆靖边气田大规模开发以来,气井井筒的腐蚀和防腐工艺一直是采气工艺中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几种腐蚀预测模型的分析,结合长庆气田腐蚀现状,将引进的腐蚀预测软件技术与同一气井不同段、多口井特定段失重挂片和措施井起出油管柱进行腐蚀分析对比,验证预测的可行性和不足处。在实践基础上探讨了在缓蚀剂加注方式和制度方面研究的一些结论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靖边气田井筒防腐的几个针对性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从靖边气田表层地震地质条件分析入手,针对气田地质特点,研制和建立了一套具有鄂尔多斯盆地特色的地震采集、处理和储层横向预测技术系列,在靖边气田天然气开发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将合格的商品天然气供应至下游,天然气净化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天然气净化通常指脱硫、脱碳、脱水、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长庆油田靖边气田天然气一般多含H2S、CO2等酸性介质,不但影响了天然气的热值,而且易使管道和容器严重腐蚀,影响天然气安全输送及利用。为了减少H2S和SO2等酸性介质对容器或管道的腐蚀,通常利用DEA对H2S和CO2进行脱除处理。文章通过现场采集天然气相关数据,并利用国际上著名的HYSYS软件进行了天然气净化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拟计算方法不但可提供对再生塔的压力控制、净化气质量、水量补充、贫液浓度等方面的作业指导,也可对脱硫装置进行生产参数调节和实时控制等,研究结果可供国内其他油气田脱硫装置的设计、分析和投产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