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潜在的病原微生物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为寻找病原微生物预警替代性指标,重点探讨浑浊度、颗粒计数与原水、过滤水中贾第鞭毛虫孢囊和隐孢子虫卵囊浓度、回收率、去除的关系,认为浑浊度与颗粒计数可以作为水厂处理效果与饮用水受两虫污染的指示指标,并结合水厂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和建议,指出暴雨时应特别注意两虫的爆发.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性、有关的技术法规和水质标准,以及去除灭活技术.从饮用水安全的角度出发,应更加重视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加强从源头到用水点的全流程控制和去除灭活,最大限度降低"两虫"危害.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性、有关的技术法规和水质标准,以及去除灭活技术.从饮用水安全的角度出发,应更加重视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加强从源头到用水点的全流程控制和去除灭活,最大限度降低“两虫”危害.  相似文献   

4.
病原微生物和水处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类许多疾病可通过水来传播,而水传播疾病的爆发会对社会构成很大威胁.饮用水处理的目的正是提供给人们安全无病菌的饮用水.简要介绍了病原微生物的特点、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性,比较了不同消毒剂对病原微生物的灭活作用,提出了去除病原微生物的工艺.引起疾病的微生物种类很多,包括细菌、病毒和原生动物,后者如隐孢子虫和贾第虫等.为灭活病原微生物,除了优化常规水处理工艺外,可采用臭氧、二氧化氯、紫外线、膜滤法等,当隐孢子虫卵囊的污染严重时,还应考虑附加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高纯二氧化氯(ClO2)对水中贾第鞭毛虫的灭活效果,选择荧光活体染色法作为贾第鞭毛虫灭活效果的评价方法,研究不同因素对ClO2灭活贾第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7.0,水温为25℃,浊度为1NTU,投加2mg/LClO2后30min,可以达到最适消毒效果(贾第虫存活率小于1%);浊度是影响ClO2灭活贾第虫效果的主要因素;贾第虫孢囊的存活率(孢囊含量为3×105个/mL)与ClO2投加质量浓度、作用时间成非线性负相关;酸性较于碱性更适宜ClO2灭活贾第鞭毛虫;可溶性有机物质量浓度一定程度上抑制ClO2的灭活效果.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隐孢子虫的生活形态、致病症状和介水传播特点,及卵囊在水环境中存在水平和对饮用水安全的威胁;提出了以饮用水为媒介导致隐孢子虫病暴发流行的控制屏障碍环节和防治方法.隐孢子虫是一种致病的肠道寄生原虫,可引起腹泻,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对于免疫功能缺陷者会危及生命.以水为媒介是隐孢子虫病感染人体的重要传播途径.英美等国隐孢子虫病暴发流行的事件表明,以饮用水为媒介造成隐孢子虫病暴发流行的危险性最大.调查结果表明,水环境中存在隐孢子虫卵囊传染源的可能性较大,存在水平较高;在饮用水供水系统中也检测出隐孢子虫卵囊.隐孢子虫卵囊抗灭活能力极强,氯等消毒剂和一般剂量不能将其杀死.传统的饮用水处理工艺及消毒方法不能有效地祛除隐孢子虫.根据我国目前饮用水处理工艺技术水平,及水源污染和供水水质现状,存在介水隐孢子虫病暴发流行的隐患极大.有必要采取多屏障控制措施,特别是采取臭氧和紫外线等可靠灭活工艺,防止介水隐孢子虫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7.
饮用水活性炭除微污染技术的生物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饮用水水源的微污染问题,活性炭深度处理技术应用日益受到关注.应用研究中发现,随着炭层中生物颗粒和非生物颗粒的积累,出水中的细菌数较多,并多与细小的活性炭颗粒一起流出,对出水的生物安全性造成影响.研究表明,出水中游离细菌的增多使得在氯或氯胺的灭活效率达99%以上的条件下,未被失活的细菌数量依然处于较高的水平;出水中的细菌容易吸附在疏水性的活性炭颗粒上而受到保护,使氯或氯胺的消毒效率下降,包括病原体在内的微生物大量存活.炭粒携带未被灭活的细菌进入管网后,可吸附在管壁上,形成生物膜,造成二次生物污染.活性炭技术不能有效去除贾第鞭毛虫囊和隐孢子虫卵,甚至出现活性炭工艺出水中“两虫”数量增多的现象.另外,活性炭滤池的进水水质和运行方式等都会影响活性炭出水的生物安全性.而细菌检测技术水平则会影响对饮用水安全性的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WHO)、欧盟(EC)和美国环保局(USEPA)所制订的饮用水水质标准的特点,指出了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与这三部标准的差距与不足.着重对饮用水标准中微生物指标的确定进行了讨论,指出了病原微生物(如沙门氏菌、霍乱弧菌、军团菌、脊髓灰质炎病毒、隐孢子虫及贾第虫等)所引起的一些水系传染病,介绍了控制原生动物的几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紫外线灭活饮用水中隐孢子虫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介绍了隐孢子虫的生活形态以及隐孢子虫病的传播情况,并通过对欧美等地爆发的隐孢子虫病的分析,指出传统的水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地去除侵入水中的隐孢子虫卵囊,应该对现有的处理系统进行改造,紫外线灭活孢子虫研究的进展情况表明紫外线对隐孢子虫的灭活率达到99%和99.99%时,紫外线剂量分别为110J/m^2和190J/m^2。最后建议确定简单合理的检测方法,并加强紫外线灭活污水中隐孢子虫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具有无毒、广谱性杀菌的特点,将其应用于饮用水消毒的研究受到重视.笔者综述了TiO2光催化氧化的消毒机理及其在微生物灭活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TiO2光催化氧化产生的HO.及其它活性氧类物质对水中细菌、病毒、细菌孢子等具有很强的灭活能力,其代表性的微生物灭活机理主要有代谢破坏、遗传物质破坏和细胞壁(膜)结构破坏等机理.在对几种机理分析后认为,其机理应是强氧化性自由基,首先破坏微生物细胞壁,造成细胞膜及胞内代谢物质及遗传物质的氧化破坏,最终导致细胞死亡.TiO2光催化对兰伯氏贾第虫,隐孢子虫等杀灭能力有限,且缺乏持续消毒能力,未来应针对TiO2饮用水光催化消毒的影响因素、过程控制因子及其与化学消毒剂优化组合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水源与饮用水中病原原生动物的危害及其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源与饮用水中病原原生动物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许多大规模的水传染疾病的爆发,美,英,澳、加等国家有多起实例报导。在地表水源、原水、处理水,滤池反冲洗水和最后的饮用水均检出贾第虫和阴胞子虫。最后饮用水中的贾第虫呈阳性的检出率为14.9%(7/47),阴胞子虫检出率为29.8%(14/47),其含量平均值为3.24/100L,最大值为20.8/100L。目前用于检测水中小粒阴胞子虫卵囊的方法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2006~2012年中国城市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2006~2012年中国城市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发生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数量在2006—2012年波动不大,华东、华南以及西南地区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发生频率较高,化学品和其他类污染物是主要污染物,突然排污和其他事件是主要风险源,影响人数规模以特大型和小型为主.  相似文献   

13.
城镇污染河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镇河流水体具有生态系统复杂、污染类型齐全、污染源数量多、危害极为严重的特点.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城镇河流水体污染治理技术在不断地发展,污染治理的难度也在减少.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综述城镇河流水体污染的修复技术,为我国正在开展的城镇河流水污染防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铝工业生产废水的排放现状,结合中国长城铝业公司氧化铝生产用水量大及排放废水量大、污染重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了多年来铝工业废水污染情况及其对生产造成的影响,并对铝工业急待解决的水资源问题进行研究,逐一提出闭路循环治理的具体措施,以减小废水外排量,减少污染,节约一次用水,从而实现铝工业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我国寒冷地区的水污染治理现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对其水污染控制应采取的技术政策提出了看法.并强调指出,建立大型或区域性城市污水处理厂是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根本措施;按二级处理的规划设计.首先建造其一级处理设施;因地制宜,合理开发与利用氧化塘等投资少能耗低的生态处理系统等,应当是我国寒冷地区水污染控制技术政策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结合三相智能换相开关的换相过程, 提出一种以差分进化算法为核心、以混合固态开关为基础的配电网智能换相系统。以三相电流不平衡度和换相开关动作次数为目标, 采用差分进化算法对换相策略进行寻优, 通过初始化、变异、交叉与选择操作, 获得最优的换相策略, 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准确性。通过将磁保持继电器与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IGBT)为主体的固态开关相结合方式, 提出采用混合固态开关进行快速切换的方法, 使换相开关具有功耗低、通流能力强的特点,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通过实际测试验证了算法和切换开关在快速切换与提高换相过程电能质量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高氯酸盐具有高稳定性、高水溶性、强氧化性和低挥发性,广泛应用于军工制造、航空航天与工业生产等领域。伴随着空气流动和水体迁移,越来越严重的高氯酸盐水体污染现象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有关高氯酸盐的来源、水体污染现状和治理工艺,国外已开展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与调查,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严重忽视高氯酸盐的环境污染问题,缺乏对其系统深入的处理工艺研究,更缺少相关环境质量标准与安全浓度限值。综述了高氯酸盐的来源、危害和水污染现状,分析了世界已有的高氯酸盐浓度限值标准,并重点总结了高氯酸盐处理工艺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高氯酸盐污染问题的深入研究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