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H2SO4为掺杂酸,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聚苯胺,用扫描电镜和数字万用表对其形态和导电性能进行测试;以H2SO4为掺杂酸,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苯胺涤纶复合导电织物。对聚苯胺涤纶复合导电织物的导电性能、力学性能及耐洗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制备聚苯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过硫酸铵与苯胺单体摩尔比为1:1,硫酸浓度为1 mol/L,反应时间为6 h,反应温度为15~25 ℃。制备聚苯胺涤纶复合导电织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过硫酸铵与苯胺单体摩尔比为1:1,硫酸浓度为1 mol/L,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15~25 ℃。  相似文献   

2.
氧化条件对聚苯胺/涤纶导电织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浸轧工艺,在织物上进行原位化学氧化聚合,以改善聚苯胺/涤纶导电织物性能。探讨了氧化聚合过程中氧化剂和质子酸浓度、浸液时间、氧化液温度和带液率等因素对导电织物表面电阻率、聚苯胺增重率、颜色深度及均匀性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苯胺氧化聚合条件,即氧化剂浓度0.2mol/L,质子酸浓度0.2mol/L,浸液时间5s以内,氧化液温度40℃以下,带液率120%,从而实现了导电聚苯胺在涤纶织物上的大面积均匀沉积。  相似文献   

3.
原位聚合法制备涤纶/聚苯胺复合导电织物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改进的原位化学聚合方法制备了涤纶/聚苯胺导电复合织物,即在制备过程中引入两次机械挤压.试验以织物表面电阻率和聚苯胺质量增加率为衡量指标,确定了优化工艺条件:涤纶碱减量时间90 min,苯胺单体吸附时间60 min,过硫酸铵引发时间2 s,过硫酸铵轧余率120%.样品的表面电阻测定表明,此法制备的复合织物导电性能优良,表面电阻降至102~103 Ω数量级.  相似文献   

4.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苯胺/涤纶复合导电纤维,探讨碱处理、氧化剂和掺杂酸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纤维导电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使涤纶纤维有效吸附聚苯胺,制备出性能优良的导电纤维.其较佳工艺条件为:过硫酸铵浓度0.6 mol/L,对甲苯磺酸浓度1 moL/L,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15~25℃.  相似文献   

5.
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硫酸为掺杂酸,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聚苯胺粉末;以同样的氧化剂和掺杂酸,采用原位聚合法(现场吸附聚合法)制备聚苯胺/涤纶复合导电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万用表对聚苯胺粉末以及聚苯胺/涤纶复合导电纤维的结构和导电性能进行测试。研究过硫酸铵与苯胺单体摩尔比和硫酸浓度对复合导电纤维导电性能和结构的影响。得到制备聚苯胺和聚苯胺/涤纶复合导电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过硫酸铵/苯胺单体摩尔比1∶1,硫酸浓度1.0 mol/L,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15~25℃。  相似文献   

6.
为使超细涤纶纤维织物具有真丝织物的效果,需对其采用碱减量处理。主要研究了碱减量处理对超细涤纶纤维织物性能的影响,阐述了超细涤纶纤维织物碱减量实验的基本方法,以减量率、断裂强力、吸水性、硬挺度和染色表观色深K/S等指标表征超细涤纶纤维织物减量处理的性能。通过对碱减量处理后超细涤纶纤维织物服用性能的测试和比较,综合考虑织物碱减量处理的效果,确定了烧碱用量、碱促进剂种类和用量。通过正交分析法,优化超细涤纶纤维织物减量处理工艺处方和工艺条件,得出超细涤纶纤维织物碱减量的最佳工艺为:碱的浓度为5 g/L,促进剂浓度为0.8 g/L,时间为60 min,温度为85℃,浴比1∶30。  相似文献   

7.
《印染》2016,(22)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导电涤纶/聚苯胺复合针织物,探讨了原位聚合制备工艺对织物导电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导电针织物的应变-电阻传感性能。研究表明,氧化剂质量浓度、掺杂酸浓度及反应时间均对涤纶/聚苯胺复合针织物的导电性能产生影响。在优化条件下:过硫酸铵30 g/L,盐酸0.7 mol/L和反应时间为90 min,制得的导电针织物电阻值最小,为500Ω/cm。涤纶/聚苯胺复合针织物的横向不具备应变-电阻传感性能,而纵向在重复性、线性度及敏感性上表现出较好的应变-电阻传感性能。  相似文献   

8.
《印染》2015,(12)
利用丝胶还原Ag NO3溶液制备丝胶/纳米银溶胶,再对经碱减量处理的涤纶织物进行改性。探讨了Na OH质量浓度对碱减量的影响,以及丝胶和乙二醛用量、溶胶处理温度和时间、乙二醛处理温度和时间等主要因素对涤纶改性的影响,测定了改性后涤纶织物的性能。优化的丝胶/纳米银溶胶改性工艺为:碱减量涤纶织物先在50 g/L丝胶粉、1.0 g/L Ag NO3制成的丝胶/纳米银溶胶中,于90℃处理60 min;再在50%丝胶量的乙二醛溶液中,于70℃处理90 min。经丝胶/纳米银溶胶处理后的涤纶织物,毛效和抗静电性有所提高,且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耐30次水洗。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讨论了碱减量处理前后涤纶织物经原位聚合法制备聚吡咯导电织物的制备条件及性能研究。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光谱等测试手段分析了制得复合织物的表面形貌、组织结构和元素原子数分数,确定聚吡咯的存在,并分析了碱减量处理、掺杂剂以及氧化剂等因素对织物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对织物进行碱处理以及控制反应中掺杂剂、氧化剂的浓度等条件,可以制备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聚吡咯导电涤纶织物,并且导电织物的耐洗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丝绸》2016,(1)
采用在涤纶碱减量处理浴中添加涤纶分散染料染色载体苯甲醇的方法,研究苯甲醇、氢氧化钠和阳离子促进剂用量,以及碱减量温度和时间等工艺因素对涤纶碱减量效果的影响,测试碱减量涤纶织物的减量率、强力损失率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试样形貌。研究结果表明:涤纶织物的减量率随苯甲醇、氢氧化钠、阳离子促进剂用量,以及碱减量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提高,涤纶碱减量的最佳工艺为促进剂10-10-10 1.5×10-4mol/L,苯甲醇30 m L/L,氢氧化钠10 g/L,80℃处理40 min,碱减量处理后涤纶织物的减量率为21.75%,强力损失率为29.54%,经过碱减量处理后纤维表面被"剥蚀"。  相似文献   

11.
陶冶 《印染助剂》2021,(5):30-33
为增强涤纶织物的导电性能,制备纳米石墨烯整理剂溶液,对涤纶织物进行碱减量以提高与石墨烯的结合牢度,再通过浸渍烘干法制备石墨烯导电涤纶织物.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拉曼光谱等对导电织物进行表征,评价样品的耐洗牢度和机械性能.结果表明:优化整理工艺为乙二胺100 mL/L...  相似文献   

12.
采用偶联剂KH560对碱减量后的涤纶织物进行处理,再经原位沉积将石墨烯(rGO)和聚苯胺(PANI)负载于纤维表面,制得PANI/rGO/KH560@PET。采用四探针法测量织物表面电阻,并探究KH560质量浓度、氧化石墨烯沉积量和苯胺浓度对其导电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观察织物表面形貌及元素组成;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及拉曼光谱分析织物表面化学结构;通过红外成像仪测试织物通电后的发热温度。结果表明:10 g/L KH560处理的涤纶织物经5 g/L GO分散液沉积7次,再经0.5 mol/L苯胺处理后,其导电性能相对较好,制备的PANI/rGO/KH560@PET织物方块电阻为0.33 kΩ/sq,在12 V电压下通电2 min,发热温度为67.6℃。  相似文献   

13.
采用耐碱分散染料、咪唑类离子液体、苯甲醇和氢氧化钠对涤纶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碱减量和染色一浴加工,研究了氢氧化钠、促进剂咪唑类离子液体、苯甲醇和染料用量以及温度和时间等对涤纶减量率、K/S值和色光的影响,测试了涤纶织物的强力损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涤纶织物的减量率随氢氧化钠、促进剂、苯甲醇用量以及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提高,进行染色和碱减量一浴加工的最佳工艺为氢氧化钠3 g/L,促进剂2×10~(-4) mol/L,苯甲醇10 m L/L,130℃保温60 min,碱减量处理后,涤纶织物的减量率约为26%,强力损失约为28%,处理前后涤纶纤维表面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再生涤纶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分别采用质量浓度为20、25和30g/L的NaOH溶液和0.5 g/L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227溶液,通过碱减量工艺对再生涤纶织物进行处理。对织物经碱减量处理后的减量率以及表征织物经碱减量处理前后吸湿速干性的各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使用质量浓度为20g/L的NaOH溶液进行碱减量工艺处理时织物减量率在15%以下,织物物理性能变化小;经过碱减量工艺处理后的织物滴水扩散时间明显降低;吸水率与织物经纬向芯吸高度大幅度增加;织物蒸发速率和单位时间内透湿量均明显增加;经碱减量工艺处理后的再生涤纶织物吸湿速干性能得到明显提高,且满足吸湿速干性产品的技术要求,对开发导水型再生涤纶织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印染》2021,(5)
采用印制法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导电色浆印制在涤纶织物上,研究了黏合剂、合成增稠剂和RGO用量、焙烘温度和时间等对涤纶织物导电性能的影响。制备印制法导电涤纶织物的优化工艺为:黏合剂10 g/L、合成增稠剂0.2 g/L、RGO 7.5 g/L、焙烘温度140℃、焙烘时间4 min;印制的导电涤纶织物表面电阻值为11.22 MΩ/cm,耐干摩擦性能优于耐湿摩擦性能,且耐水洗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6.
以涤纶织物为基底材料,FeCl3为氧化剂,通过原位聚合吸附法制备聚吡咯/涤纶导电复合织物。探讨了氧化剂浓度、吡咯单体浓度、掺杂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各因素对织物导电性的影响,并通过SEM观察导电聚合物织物的表面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制备性能良好的导电高聚物织物。  相似文献   

17.
采用3只耐碱分散染料在高温下对涤纶进行碱减量和染色一浴加工,处理浴由分散染料、氢氧化钠和苯甲醇组成,研究了氢氧化钠、苯甲醇和染料用量以及温度和时间对涤纶减量率、K/S值和色光的影响,测试了涤纶织物的断裂强力损失率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涤纶织物的减量率随氢氧化钠或苯甲醇用量的增加、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分散橙HA耐碱性稍差,分散红HA-3B和分散蓝HA具有较强的耐碱性;涤纶织物在由分散染料、苯甲醇和氢氧化钠组成的处理浴中进行染色和碱减量一浴加工的最佳工艺为:氢氧化钠2 g/L,苯甲醇20 m L/L,130℃保温60 min,碱减量处理后涤纶织物的减量率约为17%,断裂强力损失率约为19.5%,处理后涤纶纤维表面被"剥蚀"。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钛添加量对聚苯胺织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二氧化钛添加量对聚苯胺二氧化钛功能性织物性能的影响。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盐酸为掺杂剂,纳米二氧化钛粉体为添加剂,涤纶非织造布为基布,采用液相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二氧化钛功能性织物。在确定聚苯胺涤纶功能性织物最优聚合工艺的基础上,测试了不同纳米二氧化钛粉体添加量的聚苯胺二氧化钛功能性织物导电性能和防紫外线性能。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钛和聚苯胺的比例为0.3∶1时,所制得织物的导电性能和紫外线屏蔽性能均较理想;二氧化钛的存在虽降低了聚苯胺二氧化钛功能性织物的电导率,但有利于提高织物导电性能的稳定性和防紫外线性能。认为:二氧化钛粉体的加入可以改善织物导电性能的耐久性和防紫外线性能。  相似文献   

19.
《印染》2015,(23)
采用三只耐碱分散染料和咪唑类离子液体(10-10)在高温条件下对涤纶进行碱减量和染色一浴加工。研究氢氧化钠、10-10和染料用量,以及温度和时间等工艺因素对涤纶减量率、K/S值和色光的影响,测试了涤纶织物的强力和表面形态。研究结果表明,涤纶织物的减量率随氢氧化钠、10-10用量以及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分散橙HA耐碱性稍差,分散红HA-3B和分散蓝HA具有较强的耐碱性。涤纶织物染色和碱减量一浴法优化工艺为:氢氧化钠2 g/L,10-10 0.5×10~(-4)mol/L,130℃保温60 min。处理后涤纶织物的减量率约为16%,强力损失约为16%,纤维表面被"剥蚀"。  相似文献   

20.
周兆懿 《印染》2011,37(20)
以盐酸为掺杂剂,过硫酸铵(APS)为氧化剂,采用两步法制备了聚苯胺/棉复合织物.探讨了氧化过程中,过硫酸铵浓度对复合织物导电性能、电磁屏蔽效能以及聚苯胺质量增加率的影响,同时还利用衰减全反射法(ATR)、X射线衍射法(XRD)以及光学显微镜对聚苯胺/棉复合织物的红外光谱、结晶度以及表观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观察.结果表明,APS浓度为0.2 mol/L时,复合织物的导电性能和电磁屏蔽效能最好,且聚苯胺与棉织物结合良好,而氧化聚合后复合织物中棉纤维的晶型结构未发生变化,结晶度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