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用熔点为31.5℃的固液混合石蜡为芯材,分别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MMA-AA)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MMA-MA)共聚物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石蜡相变微胶囊。通过扫描电镜、粒度分析、红外光谱分析、TG热重分析和DSC相变潜热分析对不同壁材的相变微胶囊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MMA单体作为壁材制备的微胶囊粒径均匀,相变潜热较高,但有轻微的团聚和粘连现象;在壁材中加入AA和MA则可以有效改善此现象,但会大幅降低其相变潜热值。此外,AA和MA的加入可提高微胶囊的包覆效率,使得热分解温度范围变宽,热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2.
3.
为了制备一种储热调温性能优良的相变微胶囊复合织物,探讨了不同黏合剂对制备复合织物的影响。首先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正十八烷为囊芯、外层包覆尿素改性的蜜胺树脂的相变微胶囊,利用SEM表征微胶囊的表观形貌和粒径分布;然后分别以水性聚氨酯和聚丙烯酸酯作为黏合剂,通过干法涂层的方式将微胶囊整理到纯棉织物上,并对其进行形貌、储热性能、升降温动力学性能和耐洗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骤变的过程中,两种复合织物的升降温速率有不同程度的减缓;经聚丙烯酸酯整理的织物表面更加致密、光滑,熔融相变焓达到30.57 J/g,调温时间延长了70%,具有较好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4.
乳化条件对分散染料微胶囊粒径和释放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乳化时间、乳化速度、乳化剂用量对分散染料微胶囊粒径及释放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加乳化剂用量、提高乳化速度和延长乳化时间都使分散染料微胶囊的粒径分布变窄,平均粒径变小,释放速率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界面聚合法,研究了以聚脲为壁材、含残杀威防蚊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探讨了复合乳化剂、芯壁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搅拌速率对微胶囊粒径及其分布、包埋率、水解率和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微胶囊制备主要因素是芯壁比和反应时间,次要因素是反应温度和搅拌速率。最佳制备工艺:吐温80和司班80以1∶1的复配比作为乳化剂,芯壁比1∶2.5、反应时间3.5 h、反应温度60℃、搅拌速率550 r/min时,制得微胶囊包埋率为75.8%,水解率为20.7%,平均粒径为2.341μm,粒径分布均匀。经红外光谱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得出已成功制备球形微胶囊。生物测试结果表明其具有长效防蚊效果。 相似文献
6.
《印染》2017,(22)
为探讨壁材组成对相变微胶囊性能的调控作用,选用固液混合石蜡为芯材,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壁材,利用悬浮聚合法制备相变材料微胶囊。加入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作为交联剂,与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交联共聚,得到不同壁材组成的相变微胶囊,进而实现对微胶囊性能的调控。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交联剂的加入能够有效提高相变微胶囊的规整性和表面平滑度,并明显改善粒径分布的均匀程度;热失重(TG)和差热扫描量热(DSC)分析表明,交联剂可明显降低微胶囊在高温时的失重分解速率,扩大分解温度范围,增强壁材的稳定性,提高壁材对石蜡的包覆效率。与未加入交联剂的微胶囊相比,相变焓降低。当加入1.0 g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时,所得微胶囊有很好的分散性,呈规则球形,表面光滑细致,粒径为1.0~1.5μm;热稳定性较好,可耐155℃高温;相变焓最高值为29.643 J/g。 相似文献
7.
8.
9.
为解决调温纤维纺丝过程中微胶囊易堵网的问题,利用端羟基聚丁二烯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界面聚合反应制备以复配石蜡为芯材、聚氨酯为壁材的可形变相变微胶囊,借助激光粒度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分析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聚氨酯相变微胶囊的粒度及其分布、微观形貌、分子结构和芯材包覆率,并
考察了其热稳定性、循环稳定性以及抗渗透性。结果表明:微胶囊的粒径分布集中在1 ~15 μm,平均粒径为8 μm,分散良好无黏连,表面圆整致密,具有较好的形变能力;差热分析显示包覆率为46.45%,相变潜热为121.13 J/g;微胶囊耐热温度为182 ℃,相比纯石蜡提高了29 ℃,经30 次冷热循环仍保持良好稳定性,且有较高的抗渗透性。 相似文献
10.
界面聚合双层蓄热保温微胶囊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相变石蜡为芯材,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为乳化剂,采用界面聚合方式制备双层蓄热保温微胶囊.其外壳层为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和二乙烯三胺(DETA)反应生成的聚氨酯,内壳层为TDI和聚乙二醇1000(PEG-1000)反应生成的聚脲.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分布仪、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等分别对微胶囊的表面形态、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双层微胶囊颗粒分布均匀,相变温度31.16℃,相变热82.669 3 J/g,双层蓄热保温微胶囊热稳定性比较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原位聚合法,以密胺树脂为壁材,固体石蜡为芯材成功制备了相变微胶囊.结果表明:壁材有效地包覆了石蜡芯材,形成较均匀的球状相变微囊;通过红外光谱仪分析微胶囊成分,从红外光谱图中可明显看出微胶囊由石蜡和密胺树脂制备而成;采用DSC测得相变微胶囊的相转变温度为45℃~61℃,其转变温度峰值为57.36℃,微胶囊的热焓为80.7884 J/g;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得微胶囊的粒径分布在5.866 μm左右.经相变微胶囊整理的智能织物表现出了良好的调温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14.
王艺璇洪新球张焕英付娆舒林飞 《中国皮革》2021,(5):10-12
以密胺树脂为壁材,以十二醇和十四醇组成的复合醇为芯材,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微胶囊相变材料.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pH值和芯壳比对微胶囊相变材料反应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70℃,反应pH值为6.0,芯壳比为1∶2.0时,反应收率最高,达到88.5%.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外观呈球型,平均粒径为1.9μm;在25.5℃左右具有较好的调温作用,相变焓为63.9 J/g. 相似文献
15.
16.
为研制具有蓄热调温功能的织物,将微胶囊相变材料(MPCMs)整理到棉织物上,通过SEM、FT-IR、DSC及织物强力仪等测试手段测定整理前后棉织物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MPCMs可被均匀地整理到棉织物表面,MPCMs整理对棉织物的微细结构不产生影响;经MPCMs整理后棉织物可以吸收一定的热量,整理后棉织物的热分解温度和熔融热焓值均较整理前提高;织物升温曲线表明经MPCMs整理后,织物具有优异的调温性能;整理后的棉织物经、纬向断裂强度均提高,透气性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壁材组成对相变微胶囊性能的调控作用,选用固液混合石蜡为芯材,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壁材,利用悬浮聚合法制备相变材料微胶囊。加入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作为交联剂,与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交联共聚,得到不同壁材组成的相变微胶囊,进而实现对微胶囊性能的调控。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交联剂的加入能够有效提高相变微胶囊的规整性和表面平滑度,并明显改善粒径分布的均匀程度;热失重(TG)和差热扫描量热(DSC)分析表明,交联剂可明显降低微胶囊在高温时的失重分解速率,扩大分解温度范围,增强壁材的稳定性,提高壁材对石蜡的包覆效率。与未加入交联剂的微胶囊相比,相变焓降低。当加入1.0 g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时,所得微胶囊有很好的分散性,呈规则球形,表面光滑细致,粒径为1.0~1.5μm;热稳定性较好,可耐155℃高温;相变焓最高值为29.643 J/g。 相似文献
18.
19.
20.
为改善相变微胶囊制备蓄热调温纺织品时存在易破损、传热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原位聚合法以三聚氰胺、尿素、甲醛为壁材并掺杂等离子体处理的碳纳米管(CNTs)包覆正十八烷制备相变微胶囊,探讨CNTs对微胶囊力学、热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原子力显微镜、差式扫描量热仪和热常数分析仪对所制备的相变微胶囊的表面形貌、力学性能、热学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掺杂CNTs的微胶囊近似圆球形,表面较为光滑,力学性能、热传导性能均有提高;当CNTs添加量为2%时,其弹性模量提高了约190%、导热系数提高了近187%;平均相变焓可达到224.4 J/g、包覆率为74.07%。掺杂CNTs对微胶囊的力学、热学性能的改善有利于提高蓄热调温纺织品调温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