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石油规划设计》2016,(1)
大庆油田自2003年开展CO_2驱先导性试验以来,相继在多个油田区块进行了CO_2驱工业性矿场试验,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探索适合大庆外围油田扶杨油层、海拉尔低渗透及特低渗透复杂断块油田有效开发的新技术,2014年,大庆油田进一步扩大试验规模,有针对性地在一些特殊难采油田实行CO_2驱工业化应用试验。由于CO_2驱采出流体井口出油温度较低,并且含有大量高含CO_2伴生气,导致已有常规掺水集油工艺集油管道经常发生冻堵,严重影响了正常生产。分析了CO_2驱集输系统的冻堵原因,通过对几种CO_2驱集油工艺比较,在常规环状掺水集油工艺基础上优化改进,大庆油田创新应用了"羊角环"CO_2驱油集输工艺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集油环联锁冻堵问题,保证了严寒地区CO_2驱集油环的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2.
由于二氧化碳驱油井在生产过程中易间歇性出现大量高含二氧化碳伴生气快速上返现象,导致在井口节流环节突发快速温降,进而影响正常生产。因此,针对大庆外围低产、低渗透油田二氧化碳驱油井采出流体的特点,开展了二氧化碳驱油井井口节流特性室内模拟研究,并分析对比了气液比、CO_2含量、压降和液相组分对温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液比、CO_2含量、压降和液相组分各参数对节流阀前后温降均有影响;节流温降随着流体气液比、压降、气相CO_2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大速率不同;液相组分对温降的影响与气相中CO_2含量有关,温降效应随着CO_2含量的增加而逐渐明显。 相似文献
3.
大庆油田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油井含水率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佘庆东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15(6):71-72
大庆油田利用主力油层聚合物驱成熟配套技术,在室内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二类油层聚合物驱矿场试验.总结试验区的动态开发特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形成了以聚合物驱控制程度为核心,以限制聚合物驱对象、细分层系、缩小井距、优化聚合物驱方案为主要内容的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总体开发原则,通过工业化应用,深入研究了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含水率变化特征,通过研究含水率曲线形态,将二类油层含水变化特征分为5种类型,其中圆底锅型含水率下降幅度较大,含水率下降了22.9个百分点,阶段提高采收率为7.4%,聚合物驱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大庆油田萨南东部过渡带注CO_2驱油先导性矿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大庆油田在萨南东部过渡带开辟了注CO2试验区,1990年至1995年底先后对葡Ⅰ2油层和萨Ⅱ10~14油层进行了非混相CO2驱油先导性矿场试验。两次试验均采用先进行前期水驱,尔后进行水、气交替注入方式,CO2气体注入总量各为0.2PV左右。矿场试验用的CO2是大庆炼油厂的副产品,纯度为96%。这两次矿场试验结果表明,降低了水油比和水驱剩余油饱和度,采收率提高6.0%OOIP,每增采1t原油需注入2200m3CO2气体。 相似文献
5.
大庆油田CO2驱油室内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尚贤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1,10(4):51-58
大庆油田应用CO_2非混相驱三次采油的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可提高采收率10%左右。在油田进行CO_2驱的可行性研究中,指出室内必须研究的内容以及研究这些内容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油井井口出油温度是油田集输工艺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大庆油田开发初期,曾根据大量调查资料确定了油井井口出油温度在18~22℃之间。油田开发20年来,油井含水量和产液量不断上升。莎中地区目前综合含水已 相似文献
7.
8.
9.
10.
《油气田地面工程》2020,(6)
CO_2驱油是油田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开展对CO_2驱油配套地面工艺全过程(CO_2的捕集、管输、增压及回注)的系统梳理与总结,有利于明确其关键技术问题,以推广该技术的应用。对CO_2捕集工艺而言,须明确各工艺方法的适用性,深入研究多法联用技术以适应工况的变化;根据所建膜分离和化学吸收法联合捕集工艺的模拟,表明该工艺方案可以实现对含高浓度CO_2产出气中CO_2的富集提纯以利于CO_2的循环注入工艺。对CO_2管道输送工艺而言,根据应用PR方程所开展的含杂质CO_2物性参数计算结果,明确了杂质种类、杂质含量以及沿线温度压力变化对CO_2物性参数的影响不可忽略,选用精度高的物性计算方法,关注杂质对管输CO_2相态及物性参数的影响至关重要;根据应用商用PIPESIM软件所建立的CO_2管输工艺模型计算结果,指出在水力热力计算结果上所开展的参数优化须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运行参数的影响,以期得到更优的计算结果。对CO_2增压工艺而言,在相平衡控制和预处理基础上开展的增压设备选型是保证该工艺经济可行的关键。对CO_2回注工艺而言,完善的注入增压技术的应用须重点关注气体组成。最后,给出了CO_2驱配套地面各关键环节工艺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松南气田CO_2驱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南气田天然气CO2组分含量约为20%,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层。通过物理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确定好合理的参数,将分离出来的CO2注入到低渗、特低渗油藏,与地层原油形成混相,可以提高松南气田上覆腰英台油田的采收率。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物理试验和数值模拟可以很好的确定混相所需要的压力,组分等混相参数,同时可以通过模拟进行注入量和注入方式的优选。研究结果显示:CO2混相驱油,可以综合利用天然气中的CO2组分,形成CO2的零排放,同时提高低渗透油藏的采收率10%,效果显著,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CO_2驱工业化推广应用,注采井服役环境及地质单元差异性使之呈现出多样化腐蚀现象,要在复杂环境下研究防腐药剂的使用才能有效地控制防腐成本和保障矿场安全。在前期防腐技术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腐蚀单元,明确不同工艺阶段、不同地质单元腐蚀主控因素。通过确定水质矿化度、细菌和CO_2含量等腐蚀主控因素,模拟高温高压环境,开展合理的药剂适用性评价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腐蚀单元主控因素有着明显的差异,针对不同的腐蚀主控因素加入有针对性的药剂,强化了多效性防腐药剂的针对性应用。不同腐蚀单元注入不同类型的防腐蚀药剂,能够更加精准地针对主控因素控制腐蚀速率,缓蚀剂与杀菌剂的配套使用可保障矿场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3.
CO_2细管模型驱油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气驱技术对开发低渗透油藏的良好效果,运用了目前最可靠的测量最小混相压力的细管实验方法,进行了对CO2气体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的预测研究.详述了细管实验的实验条件、实验方法、具体步骤与原理.分析结果得到了注采压差、采油速度和采收率随驱替压力的变化规律,并测量了原油与CO2作用的最小混相压力,给出了合理的驱替压力范围,为油藏开采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驱油机理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从水驱后的残余油图象与三元复合体系驱替后的图象对比及残余油驱替过程入手,深入剖析了残余油在水驱和三元复合驱过程中的受力变化情况,阐明了各种残余油被三元复合体系驱替的内在原因:三元复合体系使油水之间界面张力降低和介质润湿性改变而引起的毛细管力和粘附力大大降低,甚至使毛细管力由阻力变为驱油动力,是三元复合驱驱替柱状残余油和簇状残余油的主要机理;三元复合体系降低粘附力和内聚力的作用是驱替膜状残余油的内在 相似文献
15.
《油气田地面工程》2015,(9)
大庆油田于2008年在宋芳屯油田建立了芳48二氧化碳驱试验区,地面集油系统采用单管环状掺水集油工艺。由于目前该试验区油井采出流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远远超出最初的开发预测数据,导致部分油井见气后井口产液温度过低,甚至造成集油环冻堵,致使生产、试验受到影响。因此,针对大庆外围低产、低渗透油田二氧化碳驱油井采出流体温度低和气油比高等特点,开展了单管掺水集油工艺参数摸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集油环在环境温度18℃、井口温度14℃、掺水温度70℃左右、产液量2.3 t/d条件下,单井掺水量为2.0、1.5、1.0和0.8 m3/h时,回油温度分别为46、44、43和43℃,均高于设计要求的40℃,说明上述条件下单井掺水量定为0.8 m3/h以上时能满足该集油环的集输热量要求。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新型井口防盗取样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当防盗锁专用钥匙插入锁芯并转动时,传力套筒旋转带动传力杆旋转,传力杆带动阀芯在阀体内螺纹上向前或向后移动,阀芯的密封端则打开或封闭出油口.当阀芯打开出油口时,油水从油管内沿打开的通道从出油口流出,进入取样桶内实现取样功能;当反向拧转钥匙时,传力机构带动阀芯将出油口封闭,取样结束.拔出专用钥匙妥善保管.防盗装置研制成功后,在盗油频发的低含水油井安装应用,结果表明,井口取样防盗装置具有良好的防盗能力,油井取样工作简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