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电力公网通信资源在线监测技术和相应的监测平台;电力公网通信资源主要包括光纤、电路专线、数据网络通道、移动网络、卫星通信等,主要的监测手段是探针技术、拨测技术及公网监测信息提供等;电力公网通信资源的监测平台主要包括集中监控、资源管理、电子运维和统一展示四个横向的管理视图,以及统计评价一个纵向的管理视图,并支持集中监控功能、资源管理功能、电子运维功能、流量统计功能、统计评价、统一展现功能、统一用户界面功能.  相似文献   

2.
无线公网通信是当前配电自动化主流的通信方式之一,配电终端配套安装无线通信模块后可以和配电网主站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公网通信依托于运营商网络,容易出现网络状况不佳的情况,而且模块长期在户外运行,周围存在各类电磁干扰,模块和SIM卡存在一定的故障率,导致通信异常。通过将无线通信的状态特性与配电物联网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状态监测及评估方法,实现对配电网无线通信实时状态的监控、异常的准确定位和运行状况的分析,能有效提升配电自动化无线公网通信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3.
地区电力通信网监控系统结构形式的分析衢州电力局余约华一、建立地区电网通信监控系统的必要性地区电力通信网在整个电网通信中承上启下,上达省调、网调,下至具调、电厂、终端变电所等地。地、市局担负着几乎所有110kV以上变电所通信的生产管理、电网质量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张帆  周逊盛 《电力信息化》2006,4(5):101-103
比较各种监控系统通信方式的优缺点,介绍了诺特网技术及其组成结构。总结诺特网通信的优越性,提出基于诺特网通信的路灯监控系统体系结构,分析基于诺特网通信的杭州灯光监控系统的特点。实际应用表明,该体系在非实时监控系统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意义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UDP和TCP两种网络协议的通信特点,阐述了配电网自动化无线通信中数据传输过程。结合两种协议在配电自动化无线公网通信中的应用,从传输效率、传输可靠性及传输流量等方面对这两种协议进行对比分析,为配电自动化无线公网通信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电网通信工程概预算工作有很强的技术性和政策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发展,电网通信工程随着电网建设不断扩大使得建设投资越来越大,因此,电网企业对工程概预算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电网通信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的要遇到市场、人为影响等不利因素,往往使预期的工程造价预算超出投资控制,不利于工程整体建设。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电网通信建设工程造价,控制风险投资。需要改进和完善工程投资估算,对电网通信工程实行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才能较好的完成电网通信工程概预算工作。  相似文献   

7.
基于EPON技术的配、用电网通信系统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配用电网通信系统的现状、技术体系以及配用电网通信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阐述了配用电网通信系统建设的技术可行性,为未来配用电网通信系统的建设提供借鉴,满足智能化电网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8.
配电网是电能分配使用的重要通道,也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网通信网作为保障配网正常运行、故障快速响应、承载生产营销业务和资源高效利用的信息通道,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首先分析广西配电网通信的业务支撑范围和需求,在此基础上,确定广西配电网通信的技术体制,提出广西配电网通信实施的技术架构及其特性,最后对后续工作开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电力信息化》2004,2(3):53-53
随著都匀至凯里光纤通信线路顺利开通,结束了贵州电网省调到凯里供电局无光纤通信线路的历史,至此,贵州电网光纤通信网络已全部覆盖全省9个地区10个供电局,省网通信光纤覆盖率达到100%。贵州电力调度通信局的通信人员通过精心调试,于2003年底正式开通了都匀至凯里、川硐至铜仁两条光纤通信线路,大大缓解了贵州东部电网通信线路紧张的压力,为电力系统安全自动化保护、生产调度、自动化监控等信息的传输提供了新的平台。贵州电网光纤网络覆盖率达100%  相似文献   

10.
智能电网是当今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智能变电站需要实现变电站的无人值守监控系统。针对传统变电站监控系统的不足,提出了一套基于无线传感网通信协议的利用各种传感器采集现场数据和视频采集处理的无人值守的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极大地解放管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控制成本。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智能电网及相关通信标准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OTN、SDH、PTN、EPON、GPON和WDM-PON技术的智能电网通信系统方案,并讨论与其相应的配网通信系统的优缺点.同时,介绍了智能配网中存在大量微网后,对现有电网通信和控制策略提出了新的挑战,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广东电网"十二五"通信规划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广泛调研和深入对比分析国内外电力通信网络建设现状与发展思路,结合广东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和企业信息化创先要求,广东电网公司提出了广东电网通信网络"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建设项目及关注的焦点问题;研究了面向智能电网与信息化广东电网通信网络建设发展策略;探索了支持低碳经济,采用物联网理念实现智能电网的通信网络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方鹏  高志勇 《电工技术》2021,(9):137-139
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发展目标的提出,电力系统从原来集中监控的模式转变成分布式、物联网化的泛在模式.在配用电领域,智能融合终端具备使用面广、数量庞大的特点,与云主站之间通过公网通信后易成为攻击电网的主要目标和跳板.在此背景下,围绕配电智能融合终端安全防护需求和现阶段安全检测上线运行存在的问题,对配电智能融合终端安全防护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不同层面、不同运行态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安全防护方案,提高配电智能融合终端的安全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陈容华 《上海电力》2005,18(5):488-490
随着电用负荷管理系统监控范围不断扩大,更多的用户将进入负荷管理系统。现行的230MHz无线通信系统的终端成本较高,若采用公网通信,则必出现数据通信流量增加与费用成本上升的结果;也因公网通讯可能给负控系统带来安全隐患。而采用数据压缩技术(压缩数据头、压缩算法标识、压缩数据长度、压缩数据体等)对传输过程的保密及频点资源的充分利用意义深远。若在传输环节中采用数据信息的加密技术(通用加密算法、用公钥的加密算法、实用加密算法等)对扩容后的负荷管理系统更是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国内外用电信息采集通信主要依赖于电力线载波以及GPRS/CDMA无线公网通信,部分采用IPv4技术。电力线载波和无线公网通信存在着传输速度和成功率的瓶颈问题,IPv4网络地址资源已逐步枯竭。而作为下一代互联网通信的IPv6技术已成为能源互联网通信应用的新途径。目前,IPv6技术主要局限在学术类研究或者校园网等小范围实验,尚未大规模推向商业应用,尤其在  相似文献   

16.
公网通信质量是影响电能数据采集效果的重要因素。针对无信号区域电能数据无法采集的问题,首先从技术原理与技术特点两方面介绍4种解决方法;其次,从通信速率、可靠性、成本等维度对4种方法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最后结合电力公司小水电站电能数据采集需求,给出4种方法的适用场景,用于无信号区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方案选择及提高公网通信质量。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济南电网通信发展的现状 ,介绍了目前电力通信的最新发展技术 ,提出了在当前电网建设和城网改造中的济南电网通信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西北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的规划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电力系统通信》2007,28(11):22-25
以西北电网主干电路通信资源管理项目建设为背景,介绍了西北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规划。文章首先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目标,分析了系统的物理结构和软件体系,重点研究了动态性资源管理及其实现方式,以及资源管理系统与电力系统已经普遍建设的综合监控、DM IS之间的集成与互联技术。对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有着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智能化与信息化成为今后电力设备发展的趋势,这对信息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线自组网作为公网通信的必要补充,在电网应用中将发挥重要作用。针对变电站临时接地线监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Msstate PAN协议栈的变电站接地线监控系统方案;详细分析了Msstate PAN协议栈的架构、组网原理以及涉及的簇树路由;采用Zig Bee模块和RFID标签、阅读器搭建变电站接地线监控系统的硬件平台,利用Msstate PAN协议组建接地线挂接信息采集网络,通过改变网络拓扑结构来寻找最优的节点布置方法。实验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具有功耗低、可靠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密码技术在配网自动化中的访问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彬  陈泓  祁兵 《电气技术》2012,(6):83-86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逐渐提高。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网自动化的信息安全是智能电网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为了防止不合法的终端设备接入到配网通信系统,根据现有配网通信系统模型的特点,以密码技术为基础,采用PKI密码协议,提出一种基于身份认证的配网访问控制方案。经过分析表明,该方案可以有效控制配网通信系统中设备的接入问题,对于提高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信息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