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更有效地利用接地网腐蚀诊断结果,提出了一种借助可测性矩阵分解进行可信度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一个新的可测性矩阵,该矩阵只与接地网拓扑结构和测试信息有关,且不需进行偏导运算,并建立了接地网非线性腐蚀诊断方程,利用高斯–若当消去法从可测性矩阵中得到支路模糊集和完全可测支路集合。提出了利用模糊集中元件诊断结果的倍率分散系数进行可信度排序的方法,并给出了这些元件诊断结果可确诊的3个判断准则。对110kV蒲城变电站接地网仿真测试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变电站接地网腐蚀诊断由于准备繁琐、工作量大等原因积累的现场经验很少。作者利用《接地网腐蚀诊断软件》与优化测量的方法对几个110kV、220kV变电站进行了现场试验。本文说明了试验原理,现场试验前应做的准备工作,列出了简单实用的接地网腐蚀诊断步骤,展示了现场开挖情况。诊断结果与实际故障情况吻合度高,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总结出接地网腐蚀诊断的五点经验,并对今后接地网运行管理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建立腐蚀诊断方程的具体步骤与相应的计算方法,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接地网腐蚀诊断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6.
为了准确地估计接地引下线的腐蚀状况,基于分层约简模型将接地网分解为若干分区,并提出一种接地引下线电阻分区测试与诊断方法。对于每个分区,首先在该分区之外选择足够多的激励位置并分别进行面向公共节点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确定出该分区内各条本征支路电导的比例系数。然后,将激励源的一端分别与各条非公共节点相连,并分别补充1组面向公共节点的测试,就可以分别诊断出各条非公共节点接地引下线的电阻。证明了公共节点的接地引下线电阻无法通过面向该公共节点的测试诊断得到,并提出了一种换区求解法解决了公共节点的接地引下线诊断问题。在一个60支路的实验接地网上进行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并且具有较高的诊断精度。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接地网腐蚀分块诊断的混合优化算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提高接地网腐蚀诊断的速度和精度,提出一种接地网分块诊断方法,采用节点撕裂的方法,将接地网自动撕裂成若干个子网络和一组自由支路,建立反映子网络等效不定节点导纳与可及节点电压和撕裂点广义节点电流之间非线性关系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模型的算法结合了粒子群算法和最小二乘法的优点,并提出双层粒子群的思想,充分利用粒子群算法的快速收敛性和全局寻优能力得到符合优化模型的有效解,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最优解。对110 kV 蒲城变电站接地网的仿真测试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高电压技术》2016,(5)
为了对接地网的导体腐蚀情况进行准确判断,建立了接地网腐蚀诊断的数学模型,基于连续性遗传算法编写了接地网腐蚀诊断程序,构建了适应度评价函数F,并利用多层减维技术对算法进行了优化。以重庆某110 k V实际接地网(41个节点、61条支路)为例仿真对比了优化前后的诊断效果。结果表明:优化前,诊断程序对真实故障支路的定位困难,出现漏诊、误诊的支路较多;利用多层减维技术进行优化后,不仅解决接地网腐蚀故障诊断中支路变量维数多、算法后期收敛速度慢的问题,使诊断程序能够准确地定位腐蚀支路,而且对腐蚀支路腐蚀程度的判断有相当高的精度,最大的诊断偏差也不超过10%,程序的单次运行时间约为15 min。对实际工程来说,程序的诊断效果和运行时间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3.
14.
15.
接地网腐蚀与防护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发电厂,变电站接地网腐蚀现象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指出了接地网防腐蚀的重要性;对接地网腐蚀机理进行了探讨,对接地网腐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简要分析了几种接地网防腐蚀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接地网在变电站的建设和稳定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减少接地网的腐蚀所造成的危害,提高变电站运行可靠性,研究了变电站接地网的几种腐蚀机理,根据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介绍了常用的防腐蚀措施,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接地网腐蚀故障诊断的可测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接地网故障诊断的可测性,提出了一种利用接地网拓扑变换的分析方法。将接地网分解为若干以可及节点为边界的元版块,根据电路网络理论削去不可及节点后得到对应的元网络,对所有元网络进行网络综合得到只含可及节点的可及接地网,进一步约简得到可及节点间最多只含一条支路的本征接地网。根据支路电阻的唯一确定性,将支路分为明晰支路和不确定支路两类,给出其判别方法,确定了不确定转化为明晰的原则。根据叠加原理和互易定理,归纳出进行独立激励并获得不重复量测数据的原则,还给出了接地网故障诊断独立方程数目以及获得独立方程的方法。结合一个实例详细说明了所提出的方法并设置了两组代表性故障进行分析计算,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并表明接地网故障诊断的可测性是可以预计的,可测性研究对于优化测试方案和科学利用诊断结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探究变电站接地网腐蚀机理的基础上,对电磁场理论及电网络理论在变电站接地网腐蚀诊断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免开挖诊断技术主要是以电磁场原理为基础进行腐蚀诊断和以电网络理论为基础进行腐蚀诊断。最后指出目前接地网腐蚀诊断技术还需进行更加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腐蚀诊断的相关标准和规程也亟待建立。 相似文献
19.
变电站接地网因规模大、结构复杂、强电磁干扰的特点,在进行腐蚀诊断时会存在检测困难、误差较大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基于电磁场原理(electromagnetic field theory, EFT)和地表电位(earth surface potential, ESP)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接地网腐蚀导体部位诊断,从而弥补在强磁干扰下EFT方法测量精度差的缺陷。该方法首先分析在EFT基础上腐蚀导体的磁感应强度分布,接着分析腐蚀导体的ESP分布,将磁感应强度曲线和ESP分布曲线进行结合,最后确定导体腐蚀位置和类型。经测试,该方法所得到的腐蚀导体位置与设置的腐蚀导体位置一致,验证了该方法诊断腐蚀导体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20.
牵引变电所接地网为所内电气设备提供可靠接地.气候、温度等外界因素可能会导致接地导体出现严重腐蚀,对人身安全与设备运行造成威胁.针对上述问题,以电网络理论为基础,推导了接地网的腐蚀诊断方程组,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利用仿真模型与实际模型互相验证.然后,采用L-M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结合的智能优化算法进行多次迭代计算,得到腐蚀支路位置和腐蚀倍数.最后,针对61支路接地网案例,分别进行单支路和三支路腐蚀诊断,设置腐蚀支路,电阻增大为标称值的2倍,根据上述算法得到腐蚀诊断结果,诊断结果与模型设置相符,验证了所推荐算法的有效性,为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运维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