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渤海沙垒田凸起北部中央走滑带断裂对圈闭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海域沙北地区新生代断裂系统具有以北西向左旋走滑为主、北东向派生走滑为辅的展布特征,其独特的构造变形特征与渤海东部以北东向郯庐右旋走滑断裂的特征有明显区别。通过对沙北地区断裂特征、构造演化史的研究,明确了构造变形对圈闭的控制作用。研究区新生代演化过程分为2个阶段:①古近纪时期,北西向和北东向拉张断层控制断陷格局及研究区内整体构造格架,圈闭类型主要为受古构造背景影响的断背斜、断鼻构造;②新近纪时期,断层活动性质发生改变,表现为以北西向左旋走滑为主、北东向派生走滑为辅的构造特征,圈闭受北西、北东两组走滑作用影响,浅层褶皱明显,主要发育挤压背斜、叠瓦状掀斜断块和断鼻构造。  相似文献   

2.
沙垒田凸起区至少发育6组北东向的走滑断层,西段的走滑作用明显强于东段。构造演化研究成果表明,该区北东向断层至少经历了2期走滑。晚侏罗世时期,强烈左旋走滑,将沙垒田凸起分割东西两段,控制整体构造格局。新近纪,北东向断层在右旋走滑的作用下,改造盖层披覆构造。西段可以明显见到北东向主走滑断层,分支断层和伴生断层依附于走滑断层发育,整体呈负花状构造或"Y"字型结构。而在东段,主走滑断层不明显,分支断层和伴生断层不发育,但仍整体表现为负花状构造,晚期断层往深处都逐渐收敛到主走滑断层上,断层两盘的地层厚度相当,断距不明显。构造脊是油气长期汇聚的有利区带,受走滑作用强度的控制和构造圈闭发育特征的影响,东、西段油气主要的运聚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东段,走滑作用相对较弱,圈闭在走滑断层之间发育,为披覆背斜型圈闭,主要发育"构造脊—断层—砂体"油气运移模式。在西段,走滑作用强,圈闭依附于走滑断层发育,主要为断块或断鼻圈闭,发育"沟谷充填砂—走滑断裂系"油气运移模式为主。  相似文献   

3.
渤海西部沙北构造带区域上受北东走向郯庐断裂和北西走向张-蓬断裂的影响,发育渤海最为典型的共轭剪切断裂系统。 通过对沙北地区北东、北西走向断裂特征及其形成演化的系统研究,明确了断裂对地层沉积的控制作用。新生代以来,沙北构造带断裂系统主要表现为 2 期活动:古近纪时期断裂为强拉张、弱走滑活动,断裂控制古近系地层的沉积;新近纪时期断裂为强走滑、弱拉张活动,断裂不控制地层沉积仅起到对构造的复杂化作用。沙北地区断裂对沉积充填及砂体展布的控制主要表现为断崖式、断坡式和断坡横向疏导式等 3 种形式。  相似文献   

4.
结合区域地质及三维地震资料,对塔中顺X井区断裂期次进行了厘定,并对一系列北东向走滑断裂分析认为,共分三期:加里东早期至加里东中期Ⅰ幕平行高陡的紧闭平移走滑构造,加里东中期Ⅰ幕后至海西早期拉分下凹的雁列式“负花状”构造,海西中-晚期压扭上拱的雁列式“正花状”构造;北东走向的顺X1井、顺X2井和顺X3井3组走滑断裂将研究区分隔成3个北西向分布的左旋走滑带,形成了“左旋走滑”运动学模式的“北东走滑、北西分带”的构造格局,并发现了活动强度相对较弱的北西向隐伏断裂体系。走滑断裂所伴生的裂缝及后期发生的热液活动对碳酸盐岩溶蚀孔洞-裂缝型储层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形成了“串珠”状地震反射特征沿北东向走滑断裂10 km以内(平均3.4 km)区带性分布特点,且存在北东向走滑断裂与北西向隐伏断裂交叉枢纽部位储层最为发育。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围斜区发育一系列北东走向的走滑断裂,主要发育花状构造、平行高陡断裂带、雁列构造等多种构造样式。加里东中期塔中Ⅰ号断裂、南缘断裂活动剧烈,北西向的逆掩岩片或滑动块体中由于差异运动而形成了北东走向的撕裂断层-调节断层。加里东末期塔中地区受到东南向强烈斜向挤压作用是走滑断裂形成的动力机制,在基底薄弱带的基础上,塔中地区发生了右旋走滑特征。在这种板内挤压转换构造背景下,形成了一些连接北西向逆冲断层的北东向走滑断裂。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断裂基本上沿着加里东中期的调节断层带的基础上继承发育,具有多期活动的特征。走滑断裂对碳酸盐岩储集层具有强烈的改造作用,还控制了古生界碎屑岩构造圈闭的发育,并作为重要的油气运移通道。  相似文献   

6.
文中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开展了麦盖提斜坡先巴扎地区断裂的精细解析,明确了走滑断裂特征、形成期次、成因机制等,结合邻区含油气地质条件,探讨了奥陶系走滑断裂的含油气性,预测油气富集模式。研究发现,研究区发育北东向、北西向、近南北向、北东东向等4组走滑断裂体系,主要经历了5期构造活动,形成了5个构造层:加里东早期发育北东向、北西向正断裂(基底构造层);加里东中晚期受西昆仑造山运动影响,部分正断裂继承活动,形成左行左阶北东向、右行左阶北西向走滑断裂(下构造层);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受阿尔金造山运动影响,形成1条左行左阶北东东向走滑断裂(中构造层);海西晚期北东向、北西向走滑断裂继承活动,同时新形成色力布亚逆冲断裂的近南北向伴生断裂(上构造层);喜山早期沿古近系膏泥层发育叠瓦状逆冲断裂及在喜山晚期发生整体掀斜(顶构造层)。基于邻区含油气特征,认为该区沿断裂带发育加里东中期Ⅰ—Ⅲ幕岩溶缝洞型储层,与上覆志留系泥岩形成储盖组合,海西晚期来自麦盖提斜坡西北部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的远源油气沿先巴扎断裂带向走滑断裂调整聚集成藏。其中,断穿基底的奥陶系北东向张扭走滑断裂的储集性能优于其他走向断裂,含油气条件最优越,...  相似文献   

7.
运用二维有限元方法对青东凹陷新生代构造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新生代不同阶段构造应力场的差异性和空间分布的规律性,探讨了构造应力特征与油气运聚的关系。研究指出,古近系孔店组—沙河街组沙四下段沉积期为构造转型期,青东凹陷处于北北东—南南西拉张应力场作用下,以北西向断裂体系发育为主,郯庐断裂左旋走滑作用较弱,拉张作用强于走滑作用;沙河街组沙四上段—沙二段沉积期,青东凹陷处于北北西—南南东的拉张应力场作用下,郯庐断裂转为右旋走滑,走滑和拉张作用均较强;沙河街组一段—东营组沉积期,青东凹陷整体处于右旋剪切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盆地所受区域拉张应力减弱;东营组沉积末期,青东凹陷整体处于右旋挤压构造应力场作用下,郯庐断裂带由右旋张扭运动转化为右旋压扭运动;新近系馆陶组—明化镇组沉积期,郯庐断裂带右旋剪切作用和拉张应力均较弱。青东凹陷成藏关键时期有利生烃区带产生的油气在北南、北北西—南南东最大主应力作用下沿北西—南东方向分别运移至西部斜坡带、过渡带及东部的走滑带,现今盆地最小主应力低值区和剪应力高值区为油气有利运聚区带。  相似文献   

8.
走滑断层作用对南堡凹陷油气成藏的控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综合利用地震、重力、钻井等资料,对南堡凹陷柏各庄断裂和西南庄断裂进行重新认识,分析构造变形对南堡凹陷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柏各庄断裂和西南庄断裂在深部合并成一条基底断裂(柏各庄-西南庄断裂),具走滑断裂性质,该基底断裂在燕山期发生明显的左行走滑并持续到古近纪沙河街组沉积期,对沙河街组沉积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南堡凹陷古近纪成盆演化主要受柏各庄-西南庄基底断裂左行走滑活动控制,属于走滑-伸展凹陷.新近纪以来的断层走滑活动,形成了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共轭剪切走滑断层带,控制了二级构造带的展布.南堡凹陷油气大量成藏期与新近纪以来的断层活动期相吻合.利于油气运移及圈闭的形成,油气沿断裂带纵向多层系分布.  相似文献   

9.
济阳坳陷滩海地区构造演化差异性分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受郯庐断裂带走滑作用影响,滩海地区不同区带的演化特征具有明显差异。综合地震及海陆资料,对滩海地区断裂体系特征及走滑效应进行分析,利用物理模拟实验总结该区构造样式,建立构造演化差异性分区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NW向、NNE向和NE向3个方向优势断裂。NW向断裂为中生代先存断裂,新生代继承性发育并叠接左旋走滑作用;NNE向断裂为右旋走滑,NE向断裂为拉张正断裂,其走滑效应NNE向强于NW向,NW向强于NE向。研究区主要发育走滑断裂弯曲构造样式、走滑断裂释压叠接构造样式、走滑断裂增压叠接构造样式及走滑断裂尾端拉张马尾扇构造样式。滩海地区构造演化差异性从沙三段沉积时期开始,差异性原因与郯庐断裂带左旋转换为右旋的过程有关。将滩海地区划分为3个演化区带,Ⅰ区为继承断陷区,以NW向断裂控制为主;Ⅱ区为相干叠合断陷区,以NW向和NE向断裂相干叠合控制为主;Ⅲ区为走滑断陷区,以NNE向走滑断裂控制为主。  相似文献   

10.
渤海湾盆地辽河西部凹陷古近纪变形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河西部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东北部,其古近纪构造演化与成因机制研究不仅对油气勘探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对深入分析渤海湾盆地和郯庐断裂带的成因演化也具有启示意义。通过三维地震资料系统解释和编图、同沉积断裂系统与沉积厚度关系分析、断层活动强度统计等方面研究,认为辽河西部凹陷在古近纪经历了早期伸展和晚期走滑两期变形叠加过程。早期伸展变形发生在始新世,包括初始断陷期(Es4)和强烈断陷期(Es3)两个阶段,形成北东向主干断层及东断西超的半地堑世组合,控制北东向沉积中心的展布;晚期走滑变形发生在渐新世东营期,使先存北东走向基底断层发生右旋走滑位移,并诱导盖层形成近东西向新生正断层组合,从而形成南部张扭沉降、北部压扭隆升的构造格局。Es1-2期是从伸展变形向走滑变形发展的过渡时期,构造活动微弱。区域构造应力场分析和沙箱实验证明,始新世北东向伸展断裂系统受太平洋板块俯冲产生的北西-南东向弧后拉张作用控制,而渐新世走滑断裂系统则受郯庐断裂右旋走滑作用控制,动因来源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作用产生的远程效应。  相似文献   

11.
复杂断块油藏断层封闭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油气在运移过程中遇到断层,由于断层两侧岩层排替压力差别足够大,油气便停止运移而聚集成油藏;断层两侧油藏特征不同,油水关系,温压系统、流体性质等存在一定差异,这个差异表明了断层封闭性。  相似文献   

12.
正断层形成机理及其对断层泥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层泥是影响断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正断层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从时间和空间上探讨了正断层上、下盘的应力分布特征及其断层泥的分布规律。分析认为,断层泥受控于断层的特征规律,属于断层形成发育过程的伴生现象。而正断层的上盘为主动盘,下盘为被动盘,正断层中的断层泥则随正断层的生长表现为剪薄、拉长、涂抹和拖曳的动态发育演化过程,断层泥主要形成在正断层上盘一定宽度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断层紧闭指数的计算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断面紧闭程度是决定断层封闭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对断面正压力及泥岩涂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断层紧闭指数的概念,将断层紧闭指数(IFT)定义为断面正压力σF与断裂带物质抗压强度σC之比。当IFT大于1时,断面紧闭,封闭性较好;反之,封闭性较差。对北三台北断裂封闭性的研究表明,IFT值沿断层的分布具非均一性,只要油层或紧邻其上地层处的IFT值大于1,就可垂向封闭油气,不要求油层之上各处的封闭性都好;同一时期内IFT的大小与深度没有必然的关系,深度大,并不表明IFT大和封闭性好,油气仍可能通过断层向上运移。  相似文献   

14.
昆北断阶带构造形成与发展受多种条件的限制,应力作用机制各有不同,格局较为复杂。针对一、二级主控断裂和三级及次级断裂分别设计了2组构造模拟实验。第一组通过对一、二级主控断裂构造模拟,揭示了在喜马拉雅运动期南北向构造动力持续挤压作用下,昆北断阶带发育一系列不均衡的前展式逆冲断裂体系;与研究区5条地震解释剖面吻合度较高。第二组通过对三级及次级断裂构造模拟,表明平面上三级及次级断裂由最大剪切应力控制,主要发育共轭型和撕裂型2种逆断裂体系,与研究区时间切片上的断裂系统特征吻合。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2组实验的结论,并表明,次级断裂系统改善了储集层的储集性能。昆北油田切16井区、切6井区、切12井区和切4井区均证实为油气富集区,实验结论与之对应较好,对油气勘探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操 《新疆石油地质》2020,41(2):223-227
敖古拉断层及其附近的构造落实对松辽盆地北部齐家古龙凹陷区的勘探开发有重要意义。在敖古拉断层下盘地震构造解释研究过程中,从区域构造规律、过断层井测井曲线对比、密井网构造解释和地震正演分析4个方面,证明了敖古拉断层下盘地震构造成像不准确,存在断层阴影,以往地震构造解释的一条近似直立的断层为假断层。分析认为,在松辽盆地北部由于大断距正断层断穿下白垩统嫩江组二段低速地层,造成局部低速地层全部断失或部分断失,导致断层两侧地层速度横向突变,在大断层下盘形成地震成像不准确的断层阴影区。提出在高精度速度建模基础上的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可以消除断层阴影现象;针对常规时间域地震资料,可根据地震正演结果,井震结合开展构造解释。断层阴影区假断层的识别为敖古拉油田周边井位部署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断裂变形特征及控藏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家围子断陷为“西断东超”的箕状断陷,伸展断裂和走滑断裂这2种性质断裂对天然气成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伸展断裂系统在控盆同时控制有效烃灶分布,近SN向张扭断裂即徐西断裂与NNE向断裂共同控制了沙河子组煤层分布,形成有效烃源灶。走滑断层为火山喷发的通道,徐中断裂和徐东断裂控制营一段和营三段火山分布,与之相交的北北东向断裂有诱导火山喷发作用,交点位置火山规模最大。徐中断裂在泉头组沉积晚期到青山口组沉积早期再次强烈活动,右旋走滑变形使火山岩产生大量裂缝,特别是在断层交点处最发育,形成优质储层。徐东断裂此时无明显活动,优质储层不受裂缝控制。与此同时断裂强烈活动配合沙河子组气源岩大量生排气,成为气源断层,徐中断裂是最主要的气源断裂,由于岩性对接封闭作用,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气源断裂下盘,因此,天然气围绕倾向变化的徐中断裂两盘呈“正弦曲线”状分布。反转断层和盖层控制天然气富集层位,火山岩顶面的“混岩”盖层品质好,在反转断层不发育区使天然气富集在火山岩储层中。反转断层发育区,易将火山岩中天然气调整到青山口组区域性盖层下的扶杨油层中聚集,调整期为明水组沉积末期。走滑断裂是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明水末期没发生强烈反转是保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断层在高邮凹陷复杂断块区成藏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断裂的特征.统计发现,目前所发现的油藏(圈闭)均与断层有关,断层是复杂断块区构成圈闭的主要要素,断层在成藏中主要起封闭和聚集油气的作用.在不同结构的地层中断层的封闭能力不同,圈闭与断层的不同匹配关系对油气聚集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石油机械》2017,(4):98-101
关于埋地管道穿越地震断层的问题,现有文献对梁-壳混合模型中梁-壳单元连接处的耦合问题并未深入研究。鉴于此,考虑梁-壳单元在连接处的耦合效应,给出了梁-壳单元耦合的刚度矩阵方程,并据此建立了输气管道穿越地震断层的梁-壳-土弹簧力学模型。利用该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断层两侧土体性质差异对输气管道受拉侧和受压侧最大轴向应变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土体性质较强一侧的管道最大轴向应变明显高于土体性质较弱一侧的管道最大轴向应变;断层两侧土体容重和内摩擦角差异对最大轴向应变有较大影响,而土体内聚力差异对输气管道最大轴向应变的影响均较小。研究结果为输气管道穿越地震断层的安全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色力布亚断裂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构造较简单的北部入手,对断层的断期及活动性作了分析,得出其活动期始于中新世初、消亡于上新世、中新世末是断裂最活跃时期的结论,并证明二叠纪末色力布亚断裂无断开形迹。文中还介绍了采用画试商剖面求取始断期的方法,其效果是好的。  相似文献   

20.
DCS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了华东理工大学自动化系研制开发的DCS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该系统采用了专家系统开发工具Eclipse的内核,以关系数据库VisulFoxPro6.0作为支持环境,建立相应的故障诊断规则,并开发出与之相配匹的知识自动获取系统和用户界面。作为DCS故障诊断的有效手段。该系统已在DCS的维护工作中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