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技术能够解决公网IP地址紧缺的问题,确保网络安全,但也阻隔了不同子网内peer之间的直接通信.文章介绍了基于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的UDP Hole Punching技术实现NAT的穿越,并提出在完全P2P环境下内网中的P2P节点加入P2P网络并实现了NAT穿透的Friend Select Node(FSN)模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当前网络环境中的应用,分析了当前网络环境中广泛存在的NAT设备对P2P(Peer-to-Peer)通信的影响。阐述了包括ALG(Application layer Gateway)、代理(Proxy)技术及UDP打洞(UDP Hole Punching)技术在内的多种NAT穿越技术,并在深入研究STUN协议及分析对比多种穿越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NAT穿越方案,使得NAT后的主机基本实现了在各种类型NAT下的成功穿越。  相似文献   

3.
跨越NAT的P2P应用UDP通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基于Internet的P2P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更多的内网主机需要参与到P2P中来。NAT之后的主机IP地址在Internet上是不可见的.Internet上的主机不能主动访问这些NAT之后的主机,但P2P网络要求任何主机之间都能够直接对等交换信息,这就使得P2P网络应用必须解决穿越NAT实现双向对等通讯的问题。本文在介绍了NAT基本原理和NAT对P2P应用的影响基础上,分析了客户端位于同一个NAT的后面、客户端位于不同的NAT的后面和客户瑞位于多级NAT的后面这三种情况下.P2P软件跨越NAT的UDP通讯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下,通过服务器转发数据浪费带宽,效率低的缺点,本文提出了利用UDP实现P2P网络穿越NAT的即时通讯技术,介绍了视频会议系统中基于intemet的P2P网络技术和NAT基本原理,给出一个用局域网模拟公网的P2P聊天实例.验证利用UDP实现P2P实现网络穿越NAT通讯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混合式P2P网络UDP下NAT穿越方案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P2P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它给用户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效益,P2P充分利用了网络带宽,大大提高了带宽的利用率。NAT技术的广泛应用主要是为了解决公共IP地址不足的问题,却对P2P的深入应用造成障碍,基于P2P的NAT穿越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的热点议题。该方案根据混合式P2P网络中特殊结构的特点,借鉴skype的成功经验,改进超级节点UDP下NAT穿越的设计,利用超级节记录用户信息帮助P2P应用实现非对称NAT的穿越,利用超级节点中继来解决P2P下对称NAT的穿越,最终实现P2P的正常通信。  相似文献   

6.
罗勇 《福建电脑》2008,24(6):79-80
当前IPv6尚末全面实施,Internet依然采用32位的IPv4地址。由于IPv4提供的公网IP地址已接近枯竭,导致NAT技术在Internet上广泛应用,而NAT技术的应用给P2P通信带来了障碍。本文试图理清这些问题,并且着重讨论P2P网络中基于UDP穿透NAT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如何解决内外网P2P通信的NAT穿透问题已成为通信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文章针对UDP打洞技术的应用局限性,分析和研究了一种新的TCP穿透NAT的P2P通信方法,并通过具体实现,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于坤  陈晓兵 《软件》2013,(9):115-117
针对NAT环境下P2P网络通信存在的问题,系统化的进行NAT穿透机制的研究,提出一种完整的NAT穿透的网络体系结构。通过在运输层与应用层之间增加新的适配层,实现多种P2P应用系统对底层网络的统一访问接口,并设计了多种新的机制来增强NAT环境下P2P网络的鲁棒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NAT把一个区域的IP地址映射到另一个区域的IP地址,为主机之间提供透明的路由,所以它能有效地解决IPv4地址紧缺问题。分析了用以解决IP地址匮乏的NAT给P2P通信带来的困难,阐述了以UDP打洞技术实现内网用户互连的NAT穿透原理。  相似文献   

10.
NAT能够修改私网内的IP并进行绑定,把一个区域的IP地址映射到另一个区域的IP地址[1],为主机之间提供透明的路由,所以它能有效地解决IPv4地址紧缺问题,使IP能重复使用,但是它也阻碍P2P的传输。文章阐述了P2P传输模型和NAT阻碍了P2P通信,及以UDP打洞技术实现用户互连的NAT穿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该文根据NAT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分类及其在当前网络环境中的应用,分析了当前网络环境中广泛存在的NAT设备对P2P通信的影响,最后实现利用C#语言实现了一个基于UDP穿越技术的P2P聊天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12.
随着P2P分布式存储的研究深入,处在不同网络的节点间建立连接受到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NAT)限制.现有的UDP对NAT的简单穿越(simple traversal of UDP through NAT,STUN)方案,不能满足P2P分布式存储对数据传输质量的要求,并且由于对称型NAT的广泛使用,节点间数据传输必须经过服务器中继转发,中继服务器成为系统瓶颈.提出采用基于UDP的数据传输(UDP-based data transfer,UDT)协议的改进STUN方案,可以保证数据传输可靠性,同时基于端口预测的NAT穿越策略,不需要服务器中继即可实现在对称型NAT后的节点间建立P2P直连.  相似文献   

13.
网络中存在的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使得Peer-to-Peer(P2P)通信存在极大的困难,因此穿透NAT已经成为P2P应用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几种穿透NAT的技术并分析了其各自的特点,指出了影响NAT穿透的关键因素,并给出了采用简单却健壮性很好的UDP打洞技术穿透NAT的实例,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4.
网络地址转换是解决IPV4地址紧缺的有效方法,但对P2P技术的应用产生了负面影响。该文分析网络地址转换对P2P网络产生的负面影响,研究NAT端口映射类型及其检测方法,给出了一种用于P2P网络的穿越NAT协议。该协议可以解决P2P网内私网计算机之间建立直接UDP通信的问题,从而改善了P2P网络连通性。  相似文献   

15.
余以胜 《微型电脑应用》2012,28(1):28-30,68
P2P网络基于互联网,在网络电话、在线游戏、多媒体通信、即时消息、文件和工作空间共享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这促进了健壮、可靠的网络地址转换(NAT)穿越技术的需求。讨论当前P2P网络中NAT穿越技术及面临的挑战;对检测NAT进行分类并讨论UDP和TCP穿越技术;分析中继、反向连接和打洞等方法;最后简单介绍测试平台的开发,用来评估NAT穿越技术,并且在P2P网构建时给出适合的配置。  相似文献   

16.
基于UDP打洞的NAT穿越技术一般需要架设专用中央服务器Ⅲ,该方法在扩展性、可靠性、灵活性和性能上都存在局限性.通过对天网Maze[2]P2P节点的网络属性分析,动态选举合适节点替代专用服务器来完成节点在不同内网之间的穿透,形成一种可扩展网络[3].从而提出了在纯P2P模式解决NAT穿越的构架,增强了系统的健壮性和失效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7.
CDP协议是一种基于UDP协议之上的TCP协议实现,该协议同时具有TCP协议的通用、高效,和UDP协议的高NAT穿透成功率,可用于很多P2P网络应用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胡楠 《微处理机》2009,30(4):43-45
许多P2P软件都需要使用TCP,UDP进行基本的通讯,但由于大量NAT设备的引入使一些流行的P2P软件却很难穿越这些NAT,从而不能正常运行.很多P2P程序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采取服务器转发等方式解决.这里我们阐述如何使P2P程序可以穿越NAT进行直接的TCP,UDP通讯以实现处于NAT后的主机能真正的实现点对点的通信.  相似文献   

19.
在 VOIP 领域中,网络地址转换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由于用户无法得到全局有效的 IP 地址,使得端到端(peer-to-peer)的通信困难重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案如 ICE、UPnP 甚至配置 IPV6.在分析了一种简单而又实用的 NAT 穿越技术-hole-punching,该方式一般适用于 UDP 通信,进一步把它扩展到 TCP,详细描述了使用TCP 穿越 NAT 的细节,TCP 连接具备很多优点,存防火墙禁止任何 UDP 数据包时,这种方法成为解决 NAT 问题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朱文杰  吕锋 《微计算机应用》2007,28(12):1260-1263
介绍了基于Internet的P2P技术和NAT的基本原理,分析了NAT对P2P的影响。讨论了在现有通信协议上实现点对点应用传输所必须解决的,端到端定位,局域网IP地址解析等技术。最后给出了一个利用UDP Sockets技术实现P2P网络应用的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