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7201工作面采用单体支柱支护,支柱加硬质木垫板带帽支护,直线点柱3~4 硐缓慢下沉法管理顶板,最大控顶距为3.8m,最小控顶距为2.8m,支柱穿铁鞋,工作面切顶排采用对柱支护.  相似文献   

2.
硬夹矸薄煤层单产提高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采面矿压规律,共观测了工作而15个,巷道20条,顶板来压预测10次,测得数据41.8万个,完成矿压报告21份,为北宿煤矿采煤工作面支护改革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投产初期,工作面采用HZJA型摩擦支柱支护顶板,切顶排为单排密集,柱距0.2m,10棵1组,7m一个木垛,第一、二排为单柱,柱排距1m。自1981年10月,改为对柱无密集支护,柱  相似文献   

3.
张瑞祥 《河北煤炭》2000,(2):59-59,58
1999年4月 17日 15时30分,峰峰局羊渠河矿上6607回采工作面放顶时,发生一起顶板事故工亡1人。鉴于该事故较具典型性通过剖析有利于共同吸取教训。1事故地点自然情况 该回采工作面位于该矿一坑口正负零水平南二盘区,走向长 160m,倾斜长平均65m,倾角8°,煤层厚 1.0—1.5m,平均1.3m,直接顶为石灰岩,厚1.0—1.5m,老顶为粉砂泥岩厚5m.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搪材柱帽支护顶板,三、四排控顶管理顶板,最大控顶距4.4m,最小控顶距3.4m,放顶步距1m.采空区管理采用密集支柱切顶…  相似文献   

4.
盛泉矿业有限公司61104工作面走向长480m,倾斜长70m,储量7.0万t,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放炮落煤。见三回一的控顶方式,循环步距1.0m,炮道宽0.6m,最大控顶距3.0m,最小控顶距2.0m,采用SGW-150Z刮板运输机运煤。机头、机尾采用六架双楔调角定位顶梁支护。煤层直接顶厚4.0m,为灰色粉砂岩,基本顶厚4.4m,为粉砂岩。工作面上下平巷采用锚网支护。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低沼气,煤层无自然发火危险。[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五种情况探讨了自然垮落单体支柱工作面的控顶距离,推导了支柱对顶板支护强度与控顶距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五种情况探讨了自然垮落单体支柱工作面的控顶距离,推导了支柱对顶板支护强度与控顶距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7.
采场顶板控制设计涉及到支架阻力与围岩活动的相互作用关系。大量事实说明,支架工作阻力P与顶底板移近量S(折合成每m采高每m控顶距的移近量)呈双曲线,二者是互相制约的动态变化过程。引用临界阻力概念、确定合理的支护强度、指导工作面控顶设计;分析影响单体支柱工作面支护强度的主要因素,进行支护改革,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
孙村煤矿31112工作面采高1.8m,倾角14°,顶板岩石中硬,回柱后即行垮落。周期来压比较明显,初次来压步距为35.8m,周期来压步距为12~13.6m。HZWA型金属支柱与铰接顶梁配套支护,80机组割煤。循环进度0.8m,最大控顶距4.4m,放顶步距1.6m,密集支柱切顶,支护密度2.35棵/米~2。在该工作面共设间距为1.6m的三条测压线,每条测线布5个测点。共经历初次来压和3次周期来压,获取数据几万个。通过观测进行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9.
1992年3月底,荥阳县王河煤矿购置了40台ZQS14型双伸缩切顶支柱(技术特征见表),在矿井东翼下山113010回采工作面进行了试用。该采面走向长为260m,倾斜宽120m,煤厚1.09m,煤层倾角平均14°,可采储量5.2万t,顶板为10m厚的石灰岩,底板为9.18m的铝土泥岩。切顶支柱之间支设4组8根摩擦支柱,排距1.2m,柱距0.75m,最大控顶距离4.8m,最小控顶距离为3.6m;工作面配备80T可弯曲刮板运转机,外加铲煤板、挡煤板。采用微差爆破法落煤,边采边准备,循环进度为1.2m,一日三循环(见图1)  相似文献   

10.
山西晋煤集团成庄矿3号采煤工作面两巷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木梁的联合超前支护方式,距工作面10m范围内为1梁4柱支护,10~20m范围内为1梁3柱支护。这种支护方式支护强度低,底板较软时单体支柱易陷入底板内,而发生安全事故;而且支护工作量大,支护效率低,不能适应高产高效综采工作面对超前支护的要求。因此,提出采用超前液压支架进行超前支护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对门山矿深部矿体属典型的缓倾斜薄层状难采矿体。用全面法开采,地压管理困难,作业安全不能保证;用房柱法开采,留存矿柱损失大。引进单体水压支柱护顶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设计水压支柱护顶全面采矿法,其中采场尺寸为40 m×8 m×4 m;基于塌落拱理论推导工作面支护强度计算公式,可得支护强度26.42 kPa,进而确定了支护密度为0.275根/m2;应用FLAC3D软件计算比选,最终确定最佳支护网度为3 m×1.2 m;通过工业试验,监测和分析支柱初撑力、工作阻力、活柱下缩量、顶板沉降量等数据,证明单体水压支柱护顶技术很好地控制了采场地压,并通过回归分析确定了该采场水压支柱合理初撑力和工作阻力分别为128.36,150.18 kN。  相似文献   

12.
张玉文 《煤矿安全》1989,(11):26-28,25
本文介绍了在松软顶、底板条件下的回采工作面端头使用四组八架抬棚钻底所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是:避免支柱钻底采用穿0.3×0.2×0.1m的木鞋;增大支护密度使抬棚间距缩小到0.8m;缩小机头、机尾的控顶距,机头改为2.6m,机尾改为2.0m 和采用四组八架抬棚的支护方式。  相似文献   

13.
以开采锦丘煤矿16101薄煤层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回采工作面压力以及巷道超前支护单体液压支柱的压力进行监测,确定了直接顶、基本顶的初次来压步距及基本顶周期来压步距,得到了支承压力的分布和显现规律,为确定需控岩层范围、巷道支护强度以及支柱的选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迟占国 《煤矿安全》2014,(8):101-103
火成岩的侵入导致某矿10#煤层赋存不稳定,顶板局部地段过于坚硬,工作面回采期间顶板空顶范围过大,对工作面的安全生产造成重大威胁,针对以上情况,开展工作面放顶技术研究。研究表明:顶板不能充分垮落时,必须采取"切顶排加强支护+人工强制放顶"措施处理坚硬顶板;放顶线上另增密集支柱的线密度nzmc为5.85根/m,可保证工作面初放阶段安全回采;为保证切断顶板,应在放顶排正常支柱之间加强布置1根支柱,则支柱柱距由0.5 m变为0.25 m。  相似文献   

15.
张耀 《矿山机械》2006,34(10):141-142
我矿16煤炮采工作面标高在-300m左右,煤层平均厚度约1.1m,顶板为十下灰,平均厚度约4.6m。从我矿16煤10个炮采工作面回采后收集的技术资料表明,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的步距约25m。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采用3~4排单体液压支柱控制顶板,人工回柱放顶,缓慢下沉法管理顶板。工作面在初次来压之前,除按照工作面正常密度外,还要求沿工作面切顶排增加丛柱加强支护;丛柱每4棵为一组,丛柱间距(中-中)8m。固然如此工作面在初次来压期间造成顶板大面积垮落推倒支柱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给工作面的正常推采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一状况,我矿在16201及16202两个工作面初次来压之前分别进行了人工强制放顶。  相似文献   

16.
结合新庄煤矿22101炮采工作面地质资料和井下实际调研情况,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控顶设计方法,从防漏、防压和防推三方面考虑,对工作面正常回采期间和初采期间的控顶距、支柱工作阻力和初撑力等支护参数进行研究,并对工作面支柱的承载特征加以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回采期间和初采期间,22101炮采工作面应采用"四·三"排支护;应适当提高支柱的初撑力使之达到额定初撑力的80%,选用阻力在400kN以上的支柱以适当降低支柱阻力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分层开采时其再生顶板多呈松散破碎状态,研究表明松散破碎顶板的垮落是以拱的形态,工作面始终处于动态冒落拱保护下的免压区内,采场支柱实际上只承担冒落拱内部分破碎岩体的重量.采场顶板控制原则以支护为主、增强支柱稳定性,工作面采用五排单体支柱控顶,铺设金属网并留0.2米厚顶煤护顶,沿工作面煤壁布置一排贴帮柱,第四排支柱打反斜撑支柱,每棵支柱均穿柱鞋.  相似文献   

18.
采用顶底板移近量观测、活柱下缩量观测、支柱载荷量观测等手段对大佛寺矿厚煤层综采放顶煤40110工作面的矿山压力规律进行了现场监测分析。结果表明,40110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91.8 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为55.5 m,来压时最大动载荷系数达到1.58,整个工作面液压支架活柱平均下缩量为6.98 mm。  相似文献   

19.
采用铰接顶梁配合单体液压支柱代替圆木抬棚支护撤架控顶区,支护强度得到加强,工作环境得到改善,并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巷道掘进期间围岩变形破坏规律及合理空顶距留设对巷道掘进效率的影响,以孟村矿地质条件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计算和FLAC3D数值模拟手段,提出适用于孟村矿4#煤层的合理空顶距留设距离和巷道支护参数优化方案;并基于数值模拟结果,讨论了不同支护方案下巷道围岩破坏情况和对掘进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巷道掘进期间,巷道围岩变形量相对较小;401104工作面运输巷在理想条件下的巷道掘进空顶距为3.14 m,综合孟村矿实际生产地质条件,空顶距取2 m。通过对现有支护参数进行优化,提出顶锚杆间排距为800 mm×1 000 mm,每排7根的支护方案,月进尺提高3.8倍,百米巷道支护耗材顶锚杆减少63.3%。采用优化后的支护方案可以节省支护时间,提高巷道掘进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