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里格气田盒8气层组砂体厚度大、内部结构复杂、岩性变化快,砂体构型严重制约地下砂体和有效储层的认识,影响气井的井位部署、井轨迹设计及开发效果.基于储层构型分析方法,以古代露头和现代沉积构型模式为指导,采用岩心观察及测井曲线精细识别技术,分析盒8气层组储层成因及砂体构型,确定各构成单元的沉积特征、构型模式、规模和空间叠置方式.结果表明:盒8气层组为砂质辫状河沉积相,厚储层主要为辫状河道复合砂体,辫状河相划分为4类亚相、7类微相;辫状河道复合砂体内部为近水平或水平波状薄夹层构型模式,分为孤立型、横向局部连通型、堆积叠置型、切割叠置型等4类空间叠置模式.该研究结果为深化盒8气层组储层认识,指导该区水平井部署与明确地质导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辫状河三角洲油气储层的开发很多已经进入高含水期,但对辫状河三角洲储层构型的研究并不多,影响了该类储层剩余油的挖潜。以胜利油田永8断块沙二段辫状河三角洲厚层砂体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岩芯、测井、地震和开发资料,通过隔夹层划分,将主力层段划分为5级界面限制的三角洲前缘复合沉积体和4级界面限制的单一三角洲前缘沉积体。单一三角洲前缘沉积体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道周缘溢岸砂体、河口坝主体、河口坝周缘、分流间湾等构型单元。通过综合利用曲线形态差异、砂体侧向厚度变化、砂体间泥质沉积、隔夹层数目差异等进行砂体边界与叠置关系的划分,确定了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单一沉积体的平面和剖面构型样式,揭示了单一沉积体各构型单元逐层进积的基本过程,明确了该区辫状河三角洲具有河窄坝宽、河薄坝厚、河顺坝横的特点。研究区沙二段辫状河三角洲河口坝宽度为分流河道宽度的2.23~8.95倍,河口坝厚度为分流河道厚度的1.25~2.50倍。  相似文献   

3.
基于正演模拟的曲流河构型层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曲流河砂体沉积模式指导下,结合测井数据与地震资料的分析,采用正演模拟方法对大井距条件下的秦皇岛32-6油田明化镇组下段NmⅡ-4小层的曲流河砂体构型进行了层次分析.通过上述研究,明确了曲流河砂体构型边界的正演识别条件,建立了不同级次曲流河砂体构型边界的正演概念模型,总结了河道砂体顶面高程差异、天然堤沉积和废弃河道等曲流河砂体构型边界的波形特征,并指导地下实例区进行曲流河砂体构型解剖,最终实现了大井距条件下不同级次曲流河砂体构型边界的精细识别.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地震波主频介于55~60 Hz,应用正演模拟方法进行大井距间的曲流河构型层次研究,能有效提高大井距条件下单一曲流带和单一点坝砂体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4.
“不连续界限”研究通过识别多地震属性的变化位置,实现井震联合储层构型剖析。针对目前“不连续界限”研究对象主要为单期砂体这一现状,本文以渤海P油田Ⅳ-2层为例,提出两期叠置砂体不连续界限与储层构型研究方法,概括为“单井定期次、界限定边界、波形定结构”。首先,以单井构型识别和分类为基础,建立两期叠置砂体构型边界处4种结构的正演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以界限类型和波形偏度为特征指标的砂体结构判别标准,指导剖面和平面构型研究。应用该方法剖析研究区储层结构,结果表明:本区Ⅳ-2层可进一步细分为三期曲流带沉积,曲流带宽度在150~385 m之间,曲流带之间的接触边界与废弃河道是阻碍渗流的主要不连续界限。动静结合验证,构型研究结果与动态响应相符,证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前人扇三角洲储层构型研究成果,以贝尔凹陷苏德尔特油田兴安岭油层为例,探讨扇三角洲单期扇体的构型解剖方法及扇体组合样式。扇三角洲单期扇体的构型解剖需完成点、线、面3个层次的研究。首先,单井分析构建单期扇体与高分辨率层序构型单元的对应关系,厘定纵向研究尺度;然后,扇体连井对比搭建合适的层序地层格架,通过识别沉积旋回的横向变化刻画扇体主体和扇体侧缘部位;最后,通过地震属性手段刻画扇体的具体边界位置。通过对苏德尔特油田兴安岭油层扇三角洲沉积进行单期扇体精细解剖,总结单期扇体的3类组合样式,即孤立扇型、叠置扇型、接触扇型。其中,孤立扇型组合可进一步划分为同供给水道型、异供给水道型两种亚类;叠置扇型组合根据叠置方向的差异,可进一步划分为垂向叠置扇、侧向叠置扇两种亚类;接触扇型组合根据扇体的级次关系可进一步划分为主次接触扇、同级接触扇两种亚类。  相似文献   

6.
惠民凹陷商河油田商一区油气储层经过近40年的勘探开发,挖潜难度越来越大。为了进一步搞清该区剩余油分布规律,充分利用研究区丰富的岩芯、测井等资料,对沙二下亚段三、四砂组河口坝储层的垂向级次划分、单一河口坝识别及发育特征、垂向演化规律等开展精细研究。结果表明:河口坝储层发育5级构型界面,其中五、四级界面的成因类型分别为洪泛泥岩、砂体披覆泥岩,三级界面的成因主要为物性差异沉积、成岩钙质砂岩,并进一步细分为泥质夹层。物性夹层和钙质夹层3类;三级界面中泥质夹层的横向连续性好于物性夹层和钙质夹层,延伸距离为300~800 m,沿河口坝进积方向,在坡折带处夹层倾角最大可达8°,至湖盆内部夹层倾角一般小于2°,沿垂直于砂体推进方向,夹层倾角一般低于1.5°;储层顶面高程差异、坝间沉积、坝缘侧向交错叠置、曲线形态及砂体沉积厚度差异是单一河口坝侧向边界的4种识别标志;基准面的升降变化控制了沉积砂体间叠置关系,决定了河口坝砂体的沉积厚度及储层物性特征。该研究成果对于指导商河油田及相似油田开展后期剩余油分布预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岩芯观察表明,研究区南部三叠系中油组沉积物的粒度较粗,主要为砾岩、含砾砂岩等粗粒沉积,这种砾岩砾石成分复杂,分选性差,典型的基质支撑,发育鲍玛序列。综合测井及地震资料分析,确定该区中油组为湖底扇沉积。湖底扇可识别出扇中、扇缘和下切水道亚相,扇中亚相是湖底扇的主体,沉积物粒度最粗,可划分出辫状水道和水道间微相。扇缘亚相分布在湖底扇的最外缘,是湖底扇和盆地的过渡地带,发育鲍玛序列。下切水道亚相是湖底扇陆上物源的输送通道,主要为砂(砾)泥岩沉积,测井曲线上表现为两段下粗上细正韵律层,与湖底扇所反映的沉积特征相对应。湖底扇的物源来自研究区北部的辫状河流相沉积物,经盆地斜坡上的下切水道输送,在斜坡下部和盆底沉积,形成湖底扇。下切水道砂体和扇中砂体都是研究区有利的油气聚集区。  相似文献   

8.
渤海L油田从投入开发,经历了内部加密、变井网、转流线等多轮次调整,平面剩余油分布零散,纵向水淹规律异常复杂,剩余油挖潜难度大。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地震、生产动态等资料,对厚层油藏储层进行精细刻画,指导剩余油精细表征和挖潜。研究发现,该油田单砂体平面以对接式为主,纵向叠置以切叠式为主,南部垂向加积型朵叶体剩余油富集在断层附近、潜山围区、砂体沉积边部,可部署定向井挖潜,中部前积型朵叶体剩余油富集在厚砂体顶部及薄夹层下部,可部署水平井挖潜。  相似文献   

9.
车排子凸起春光区块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其沙湾组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由于所研究区块位于滨浅湖,所沉积的砂质经常受湖水振荡改造,砂体在横向上变化快,分布复杂,因而针对砂体沉积形成的朵叶研究有难度。本文利用区域地质、地震及测井资料,通过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层位,再根据所统计的砂泥岩速度正演模拟出该砂层组所对应的波形,并以此为根据识别出地震剖面中沉积该砂层组时期的含砂段,最终刻画出砂体边界。本文以春光区块新近系沙湾组1段4砂层组中所沉积的辫状河三角洲朵叶为例,对其特征进行研究,确定出朵叶形态,并且通过地震相—沉积相分析得出朵叶特征及其沉积成因。该方法对于春光区块砂体识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在野外露头观察、岩相分析、储层精细构型解剖的基础上,结合成像测井资料,对库车前陆盆地北部构造带迪北地区侏罗系阿合组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储层构型进行了系统研究,识别出五级构型界面,划分出五种构型单元,包括滞留沉积、顺流加积体、侧积砂体、纹积砂体和河漫滩,并建立构型单元的空间分布模式.结合薄片、物性和黏土矿物X衍射等资料,对不...  相似文献   

11.
针对海上浅水三角洲相油田储层展布的复杂现象,建立等时地层格架,分析浅水三角洲砂体的储层构型,确定该地区地层对比的稳定分布标志层。通过五级构型分析认为,发育的浅水体三角洲砂体模式包括:连片状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组合模式;条带状分流河道与天然堤组合模式。通过四级构型分析认为,连片状的砂体均由多期次单河道砂体组成。同时,根据单一分流河道识别标志分析,识别出单一分流河道。  相似文献   

12.
以尼日尔三角洲南部的A油田为例,分析朵叶沉积储层的深水沉积相特征及主要控制因素。A油田的朵叶沉积储层具有典型深水沉积相特征。可识别出8种岩心相,其岩心相组合特征与鲍玛序列类似。沉积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整体表现为由高密度浊流向低密度浊流变化的过程。A油田的朵叶在水道末端沉积,平面上呈扇形,横向连续性好。综合岩心相、沉积相标志及地震属性分析,将A油田朵叶划分为朵叶主体、侧缘和边缘3种微相。A油田的朵叶常被晚期水道侵蚀,属于近端朵叶,沉积于非限制性环境;复合朵叶主要以垂向加积为主。朵叶沉积中心的变化主要受分支水道迁移的影响,朵叶的发育规模及储层沉积厚度主要受重力流沉积能量与可容空间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的探讨碎屑流和牵引流共同控制的冲积扇储层在顺物源方向上的强非均质性特征,以沧东凹陷内小集油田枣Ⅲ—枣Ⅱ油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单井岩心精细描述及各级次构型单元的精确表征与定量统计,明确了冲积扇单一成因砂体及各类隔夹层特征,提出了冲积扇区带划分方案,建立了碎屑流和牵引流共同控制的冲积扇储层构型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碎屑流和牵引流共同控制的冲积扇扇中-扇缘按顺物源方向可进一步划分为扇中内带、扇中中带以及扇中外带—扇缘带.扇中内带水动力条件以牵引流和碎屑流为主,辫流带砂体呈连片状,辫流砂岛单砂体规模最大,平均长300~800 m,宽150~450 m,厚5~12 m,夹层最为发育,发育中孔中渗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开发潜力大;扇中中带发育牵引流沉积,碎屑流沉积少见,辫流带砂体呈连片状向条带状过渡的形态,辫流砂岛单砂体平均长250~65 0 m,宽150~300 m,厚3~9 m,夹层数量减少、规模减小,发育中孔低渗储层,非均质性最强,是油气开发的备选区带;扇中外带-扇缘带仅发育牵引流沉积,辫流带(径流带)砂体呈条带状,辫流砂岛单砂体规模最小,平均长200~500 m,宽100~250 m,厚2~6 m,夹层仅可见少量辫流砂岛内落淤层,发育低孔低渗储层,非均质性中等,不建议作为常规油气开发区带.  相似文献   

14.
选取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某深水区块,通过钻井、地震反射特征及地形特征分析,揭示在陆坡内发育的过路朵叶沉积储层及结构特征,建立过路朵叶发育模式,明确地形特征及沉积物源供给对过路朵叶发育及演化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工区内过路朵叶具有块状充填的沉积特征,表现沉积时受低地形限制快速充填的特征;储层平面分布范围优于线性水道且具有优良的储集性能,其发育规模和平面分布主要受泥岩上拱形成的微型盆地控制,表现一个多期"充填—溢出"过程,可划分为原始地形、初始充填、后期充填、溢出、水道侵蚀等5个阶段,每个阶段沉积储层特征及平面展布特征都存在差异.此外,重力流流体密度、海平面变化对过路朵叶规模、发育位置也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三塘湖油田湖218区块西山窑组地震反演以及单一地震属性储层预测效果差,砂体展布规律认识不清,制约着油田的开发效果。针对研究区储层预测现状,采取三步走的策略实现了三角洲储层的有效预测:首先分析地震属性与砂地比的关系,优选相关性较高的地震属性,通过多属性拟合得到砂地比展布图,明确沉积相宏观边界特征;其次分析各井沉积微相与地震波形的关系,建立6种典型的地震相识别图版;最后结合宏观边界特征与沉积微相地震识别图版绘制研究区沉积微相分布图。结果表明,采用地震多属性拟合与地震相相结合的方法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体现沉积微相的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16.
江涧      赵俊峰    李嫄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491-504
鄂尔多斯盆地子长地区广泛出露延长组长1油层组深湖相浊积砂岩,在露头观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构型单元分析。研究区长1油层组内可见7种岩相类型,分别为块状砂岩相(Sm)、具撕裂屑块状砂岩相(Smt)、平行层理砂岩相(Sh)、沙纹交错层理粉砂岩相(Fr)、同生变形构造粉砂岩相(Fd)、水平层理粉砂岩相(Fl)与块状泥岩相(Fm); 识别出水道(CH)、堤岸(LV)和朵体(LB)3种不同类型的构型单元。根据水道构型单元垂向上的岩相组合和空间分布特点,将水道分为4类,对应于浊积扇体的不同部位:在上扇区域,主要发育Ⅰ类水道(Smt-Fm-Sm),砂体横向延伸有限; 在中扇区域,主要发育Ⅱ类水道(Sm-Sh-Fr-Fl-Fm)与Ⅲ类水道(Sm-Fr-Fl-Fm),这两类砂体延伸性较好,是子长地区长1油层组深水砂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下扇区域,发育Ⅳ类水道(Sm-Fl-Fm)。根据水道类型的差别探索提出子长地区长1油层组深水砂体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含水后期密井网条件下曲流河砂体,应用岩芯、测井和生产资料,采用"模式预测,分级控制"的砂体内部构型研究方法,由沉积单元、沉积微相、单一河道砂体、单一河道内部点坝砂体以及点坝内部构型5个层次分级描述,精细研究曲流河砂体内部构型,建立了点坝砂体侧积夹层的规模、产状等内部构型定量分布模式,利用国内外现代沉积和野外露头资料总结了砂体宽厚比与侧积夹层倾角的关系,确定了描述侧积夹层产状的倾向、倾角、延伸和水平间距4个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序贯指示模拟与人机交互再处理的方法建立了小网格三维储层构型模型,提高了三维储层构型地质建模的效率.根据研究区内部构型与注采井之间的关系,采取不同的挖潜对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3种不同开采措施挖潜曲流河砂体点坝内部剩余油,取得了较好的挖潜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油田高含水期断层边部剩余油富集规律认识不清和有效挖潜难等问题,以松辽盆地杏南油田北断块葡萄花油层为解剖对象,利用三维地震、测井曲线和生产动态等资料,分析断层边部断砂配置关系、储层砂体发育特征、油层沉积演化序列和单砂体开发动用状况等,得出断层边部剩余油平面富集部位受控于断砂配置关系影响下的单砂体开发动用状况,以及垂向富集层位受控于油层沉积演化序列和储层砂体发育特征控制下的中厚层河道发育层位,建立油田高含水期断层边部剩余油富集规律及定向井挖潜方法,为老油田增储稳产提供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19.
基于地震属性的地震相分析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阐述了基于地震属性的地震相分析方法。了解区域地质概况、沉积背景,选取完整的沉积体系;选取合适的时窗沿层提取地震属性(RMS,平均瞬时频率、有效带宽),利用RMS属性识别沉积体,平均瞬时频率判断物源方向,有效带宽推测沉积环境及地层的均质性;综合考虑最终确定沉积体的地震相特征,绘制该层段的地震相平面图;最后将地震相转相为沉积相。利用该方法对尼日尔三角洲S工区进行地震相分析,识别出高弯度水道、水道-朵叶复合体、末端朵叶等沉积体的典型地震相特征,取得很好的效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盆地先巴扎地区志留系碎屑岩地层岩性油气藏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利用岩芯、测井、录井和三维地震数据,对先巴扎三维志留系进行高分辨层序地层研究,划分为2个三级旋回和5个四级旋回.在等时层序地层格架的约束下,开展精细储层地震属性分析、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人机交互地震相分析,追踪和刻画滩相砂体,分析滩相砂体的叠置关系,开展砂体反演和储层预测,追踪识别5个四级旋回内的有效单砂体共11个,为地层岩性油藏勘探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