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朋村-盘龙铅锌矿位于广西大瑶山西侧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南段,矿体产于下泥盆统上伦组白云岩和官桥组白云岩NE向层间挤压破碎带中,明显受层位、岩性、构造的联合控制,矿石中矿物组合简单,主要为闪锌矿、黄铁矿和方铅矿等。对硫同位素、氢氧同位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有机质等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铅锌矿石的δ34S值为-1.51‰ ~10.23‰,δDSMOW为-40‰ ~-24‰,δ18OH2O为7‰ ~-1.78‰;矿石的ΣREE较低,为(3.565~12.43)×10-6;矿石及围岩的有机质含量为3.24%~10.21%。成矿物质来源以地层为主,部分可能来自深源岩浆,成矿流体为大气降水渗入形成的地下含矿热卤水,矿物包裹体数据显示均一温度为90~230℃,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沉积-热卤水改造型铅锌矿。  相似文献   

2.
鄂西黄陵背斜地区石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是我国晶质石墨矿的重要产区。 为了厘清成矿物质来源,认识石墨矿的成矿规律, 对该地区石墨矿的含矿样品进行了岩相学、 元素和碳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 石墨片岩的主要成分是SiO2(46. 51%~67. 56%)、 Al2O3(11. 41%~15. 24%)、 固定碳(1. 86%~17. 85%); 大理岩及钙硅酸盐岩主要成分为CaO(27. 7%~32. 9%)、 MgO (18. 40%~19. 95%) 和SiO2(4. 22%~20. 50%)。 石墨片岩样品中ΣREE 在(114. 78~241. 85)×10-6, LREE/ HREE 值为8. 65~22. 51, (La/ Yb)N 值为11. 78~71. 29; δEu 为0. 36~0. 87, δCe 为0. 38~0. 99; 大理岩及钙硅酸盐岩ΣREE 在(14. 42~235. 30)×10-6, LREE/ HREE 值为5. 24~11. 55, (La/ Yb)N 值为6. 02~14. 89, δEu 为0. 63~0. 94, δCe 为0. 91~0. 99。 含矿样品稀土元素整体呈现轻稀土元素富集, 轻、 重稀土元素分异较强烈, 具有轻微的铈负异常和明显的铕负异常。 这些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含矿岩石的原岩是一套由发育在较稳定陆棚环境中的碎屑岩、 泥质岩及碳酸盐岩所组成的沉积建造, 含矿岩石的主要物源是野马洞岩组。 石墨矿石样品δ13C 值为-9. 69‰ ~ -25. 35‰, 说明碳主要来源于同源沉积的有机物。 在黄陵背斜地区, 野马洞岩组的分布区域是石墨矿潜在的有利成矿位置。  相似文献   

3.
广西大瑶山地区近年来地质找矿获得较大进展,为评价其找矿前景,进行了斑岩型铜钨钼金矿床成矿机制探讨,并建立综合成矿模式。分别采集了燕山期大黎斑岩型钼矿床、圆珠顶斑岩型铜钼矿床和加里东期新坪斑岩型钨金矿床成矿围岩、矿体样品进行稀土元素分析,配分法显示斑岩型矿床(La/Yb)为 10.83~12.89、δEu0.60~0.73、δCe0.97~0.98,类似于壳幔混源型岩浆特点;硫同位素组成显示δ34S为-1.32‰ ~2.17‰,具有相应侵入岩体δ34S值变化特征;氢氧同位素δ18O值3.5‰ ~7.59‰,δD值-42‰~-57‰,投影点以岩浆水区域为主,变质水区域次之,据此推断斑岩型铜钨钼金矿床成矿物质大部分来源于岩体,少部分来源于寒武系或更老地层。典型矿床成矿元素迁移与沉淀环境分析认为,斑岩型矿床是成矿岩体多期侵入、成矿热液多次叠加作用结果,矿化类型取决于岩体性质、元素丰度值;建立了综合成矿模式:以斑岩型矿床为中心,往两侧依次分布着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床和石英脉型矿床,3种不同类型矿床具有物质成分同源性和矿物组合空间梯度性。  相似文献   

4.
贵州松桃县嗅脑铅锌矿床与湖南花垣超大型铅锌矿床毗邻,是黔东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铅锌矿床之一。在研究该矿床稀土元素与碳、氧、硫、铅同位素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来源。嗅脑铅锌矿床矿石的稀土元素组成具有总稀土(ΣREE范围为2.03×10-6~3.01×10-6)含量低、轻稀土富集、较高的LREE/HREE值、Eu和Ce均呈不同程度负异常等特点,与碳酸盐围岩的稀土配分模式较为一致,表明成矿物质有一部分可能来源于围岩。成矿期方解石的δ13PDB值(-1.23‰ ~0.42‰)和δ18SMOW 值(15.35‰ ~19.51‰)均略低于碳酸盐围岩的δ13PDB值(-0.79‰ ~2.39‰)和δ18SMOW 值(18.81‰ ~21.50‰),表明成矿流体与围岩发生水-岩反应导致了成矿期方解石的沉淀,成矿流体中的碳来源于碳酸盐围岩。硫化物δ34S值变化范围为26.3‰ ~34.9‰,以富含重硫为主,表明硫来源于碳酸盐地层中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作用(TSR)。硫化物铅同位素变化范围较小且组成均一,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值分别为17.952~18.262、15.641~15.811、38.015~38.663,表明铅主要来源于上地壳,并且具有高铅锌含量的下伏地层为成矿提供了大量金属物质。  相似文献   

5.
东川铜矿两类矿体的碳酸盐围岩和脉石的碳、氧同位素研究表明:层状、似层状产出的主矿体形成于沉积-改造-变质作用过程;脉状、囊状等矿体的形成与构造变形、基性及碱性火成活动所产生的热液矿化作用有关,是对Ⅰ类矿体的改造和迭加。故东川铜矿是典型的复合成因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6.
淋湘金矿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陕西旬阳淋湘金矿床产于南秦岭古生界泥盆系地层中,容矿围岩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细碎屑岩,金矿体主要受近东西向断裂控制,第Ⅱ,第Ⅲ矿化阶段为金的主要矿化阶段,第Ⅱ-Ⅲ阶段石英包体中N2含量大于21μg/g,而第Ⅳ阶段矿物中的N2含量均小于1μg/g,说明成矿流体中的N2含量减少对金矿化不利;成矿流体的氢氧同位素组成与变质水相当;矿石的硫同位素早期为18.21%,中晚期为17.83%-14.01%;铅具有正常铅同位素特征;不同矿化程度的矿石的稀土元素组成的球粒陨石标准化分配曲线,呈富轻稀土的右倾型,曲线形态基本一致,随着矿化增强其稀土元素含量明显增高。这些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金属元素和硫主要来源于造山带围岩地层,属容矿岩石为沉积岩中的浅层渗滤同生热盐水型金矿床,成矿时代为燕山期。  相似文献   

7.
黔西北是中国川滇黔铅锌成矿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该区研究程度较低的云炉河坝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元素地球化学和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区内典型铅锌矿床(如昊星、顺达、富强和狮子洞等)进行了研究。成矿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包括赋矿围岩在内的区域各时代地层中的Pb、Zn、Cu等成矿元素含量普遍低于地壳克拉克值,不可能构成铅锌矿床的主要物质来源,结合前人S、Pb同位素研究,推测该区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自于基底岩石。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铅锌矿石和赋矿围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整体上均接近海相碳酸盐岩范围,说明相关流体主要来自于海相碳酸盐的溶解作用。然而,矿石与围岩相比却具有相对更高的δ18O值,表明成矿流体并非直接源自于赋矿地层,而更可能来自于深源流体的长距离迁移。此外,个别方解石显示较低的δ13C值(-10.9‰~-8.1‰,PDB),接近沉积有机物的碳同位素组成范围,表明其受到了有机物脱羟基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白音诺尔铅锌矿床是大兴安岭地区储量最大的铅锌矿床,矿体主要沿花岗闪长(斑)岩与大理岩接触带产出。为了查明成矿物质来源,对矿石中的硫化物和矿区内及外围主要侵入岩开展了铅同位素示踪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矿石中硫化物的N(206Pb)/N(204Pb)为18.266~18.372,平均值18.296,N(207Pb)/N(204Pb)为15.501~15.579,平均值15.536,N(208Pb)/N(204Pb)为38.016~38.339,平均值38.138。铅同位素年龄校正计算结果表明:矿石中硫化物的Pb同位素比值与大理岩和花岗闪长(斑)岩非常相似,表明矿石中的铅主要来自花岗闪长(斑)岩和大理岩,说明成矿物质也主要来自这两类岩石,进一步证明了白音诺尔铅锌矿床的成矿与花岗闪长(斑)岩和大理岩有关,属于矽卡岩型矿床,与喷流沉积型和火山岩块状硫化物矿床有明显的差别。与区域上其他银多金属矿床对比发现,本区银多金属矿床的Pb同位素组成非常相似,其组成范围多有重叠,暗示这些矿床的矿石铅来源也非常相似,可能表明有一个共同的富银的基底或地层为这些银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9.
在系统总结黄金洞矿床金的富集特征的基础上,从以下六个方面进一步论证了该矿床属层控变质热液成因:(1)元古界冷家溪群是矿源层,构造条件相似,地层中金的高背景地段是金富集成矿的基础。(2)古老的东西向断裂控矿、容矿。破碎带中的条带状石英为C轴定向组构。(3)含金黄铁矿的Co/Ni值小于1。(4)赋矿层位、蚀变围岩和矿石均以Au、As、Sb、Pb、W、S元素组合为特征。(5)矿床硫同位素组成与区域沉积变质成因的硫化矿物都以含轻硫(δ~(34)S‰=7左右)为特征;氧同位素组成具有承袭变质前页岩的氧同位素组成的特点(δ~(18)O_Q‰为16.14~17.12)。(6)主要成矿阶段黄铁矿的铅同位素组成及其源区参数计算结果属正常铅中的高μ值铅,成矿时代为加里东早期。根据上述特征提出了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云南老厂火山岩型银铅锌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云南老厂银铅锌矿床为富银和铅的锌-铅-铜型块状硫化物矿床,主要产于偏碱性的中基性火山岩系中.矿床由3层矿体组成:上部碳酸盐岩中裂隙脉状银铅锌矿体;中部火山岩中似层状银铅锌矿体;深部(次)火山岩中不规则状铜硫矿体.矿石结构构造表现为含矿气水溶液的充填交代成矿作用,矿石铅、硫、氢氧同位素组成反映了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燕山晚期-喜山早期的深源原始岩浆热液.根据火山岩时代为主要晚二叠世-三叠纪,其次为白垩纪-老第三纪的最新研究成果,且后者主要以次火山岩出现,提出矿床成因属燕山晚期-喜山早期的火山-次火山热液充填交代成矿,从而统一了长期以来该矿床火山成矿与燕山晚期-喜山早期成矿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甘肃观音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音山金矿床产于下石炭统海相浅变质火山岩系内,主要含矿地层为下石炭统白山群下岩组绿泥石片岩,矿体严格受东西向的区域性大断裂和其旁侧的北北东向、北北西向及与之近于平行的次级断裂的控制.矿石类型有石英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石英脉型矿化连续性差,品位高、变化大(w(Au)3 5×10-6~118×10-6),可见大量自然金,其粒度一般小于5mm;构造蚀变岩型主要由强裂蚀变的碎裂岩、超碎裂岩组成,矿化连续且稳定(w(Au)1 5×10-6~8×10-6),是该矿床的主要矿石类型.赋矿地层具明显的热水沉积特征,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壳深部,为一沉积变质-热液叠加改造型金矿.  相似文献   

12.
三丹汞矿带是我国重要的汞矿富集区,也是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阐明区内汞矿的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作者对三丹汞矿带中段交犁-拉峨汞矿床中的方解石样品进行了REE和C-O同位素测试分析.结果显示方解石稀土总量(∑REE+Y=28×10~(-6)~70×10~(-6))相对较高,稀土配分模式为轻稀土(LREE)富集的右倾型(LREE/HREE=8.1~17),(La/Yb)_N为9.6~47,Y/Ho-La/Ho图解指示方解石为同源成矿流体的产物.Eu异常(δEu=0.75~3.6)变化较大,Ce异常不明显(δCe=0.86~0.98),整体呈弱正Eu异常和微弱负Ce异常,表明矿质发生沉淀时为弱氧化环境.通过与区内Au、Sb、Hg等低温矿床的C、H、Pb、S等同位素组成对比研究,认为拉峨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围岩,可能有沉积有机物质参与成矿.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淋滤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产生的壳源流体为主,不排除地幔流体参与成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盆地C --O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寒武至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 ,分析了影响碳酸盐岩碳同位素变化的原因 .结果表明 ,寒武 -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的变化可能与海平面变化有密切联系 ,在早寒武世至中寒武世海退期 ,有机质产率及有机碳埋藏速率的下降导致了碳酸盐岩δ13 C值的降低 ;而在早奥陶世海侵期 ,有机质产率及有机碳埋藏速率的增加导致了碳酸盐岩 δ13 C值的增高 ;中寒武世海水中的硫酸盐含量高 ,硫酸盐细菌的还原作用使有机质氧化 ,从而导致碳酸盐岩δ13 C值降低 ;部分样品过低的δ13 C值可能与岩浆活动或火山活动释放的 CO2 参与分馏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东胜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胜砂岩型铀矿的形成、改造及保矿是有机-无机流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作用过程伴随众多可识别的后生蚀变标志.对这些流体作用产物的稳定同位素特征研究可以追朔流体作用的类型、特点和性质,从而为该矿床的成因及找矿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选择透镜状碳酸盐化及矿化层钙化木中方解石进行碳、氧同位素分析,含矿层砂岩中黄铁矿进行硫同位素测试.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透镜状碳酸盐化及钙化木的形成其碳质来源与油气等有机质流体作用有关;硫同位素数据分析表明,黄铁矿硫源具有生物细菌-煤质共同作用的特点;结合前人对碳酸盐氢氧同位素及流体物理化学参数等特征的研究,综合分析得出了东胜矿床的形成为由"大气降水-逸散油气-煤质有机酸-低温热液"混合流体作用结果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黔西北铅锌矿床底层控矿床,主要赋存在上古生界尤其是石炭系中。研究表明:下古生界铅锌含量高于上古生界;矿床分布受地质构造严格控制;含矿层沉积时的岩相古地理条件不利于形成金属硫化物矿源层;矿石的Pb/Zn值与含矿层不一致;矿石的铅同位素组成属混合铅;矿石稀土配分模式与含矿层不相似。故下古生界初步富集的金属和分散的金属是该区主要的矿质的来源。  相似文献   

16.
中条山胡篦型铜矿床赋存在早元古代中条群篦子沟组黑色碳质片岩之中.在成矿带内分布有老宝滩喷流通道(岩筒)角砾岩及沿黑色碳质片岩层内的方柱黑云片岩、矿化角砾岩、石英钠长岩、金云母石英白云石大理岩、条纹状电气石岩组成的喷流沉积(变质)岩建造,它们构成喷流沉积作用统一机构体系,明显是由富硅、水、硼及碳酸盐等海底热液喷侵的产物.上述各种岩石均有不同程度的矿化(S、Cu、Au、U、Mo).主要容矿岩石为金云母石英白云石大理岩和矿化角砾岩,其它岩石次之.矿体呈似层状或扁豆体(矿柱)产出,严格受剥离断层及褶皱构造控制.矿石主要由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钴镍黄铁矿、马基钴矿和硫钴矿等80余种矿物组成.早期矿石为细脉浸染状,晚期为脉状或团块状,并有辉钼矿、晶质铀矿和自然金伴生,为典型的元古代喷流沉积(变质)铜矿床(SEDEX).针对目前开采、勘查和科研已取得大量地质资料基础上,提出新一轮找矿建议.  相似文献   

17.
牛塘界钨矿产于桂北越城岭加里东期花岗岩体西南外接触带,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赋存于寒武系清溪组第二段中。矿石类型以矽卡岩型为主,次为石英脉型和花岗岩型,矿石品位以石英脉型较高(w(WO)>8%);矿石以交代结构和稀疏浸染状构造为主,矿石矿物有白钨矿、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矿石主要矿物形成阶段为区域变质和热变质阶段、矽卡岩阶段、氧化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及碳酸盐阶段。电子探针显微分析表明:白钨矿的主要组分WO、CaO含量分别为75.29% ~80.04%、18.91% ~19.49%;Mo、Cu含量与南岭及邻区白钨矿相比偏低(MoO 含量低于检测限,CuO 0~0.03%),因此本矿床的白钨矿纯度更高。研究认为,牛塘界钨矿成矿物质与花岗岩关系最为密切,矿石铅同位素显示,方铅矿模式年龄为 516~ 608Ma,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上地壳,矿区矽卡岩为热液蚀变作用的产物,矿石中含有大量热液石英,且白钨矿常与石英、萤石伴生,推测钨的搬运形式为含 F、Cl等阴离子的络合物。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北方超大型热水沉积硫化物矿主档产于秦岭中段和阴山西段两区,主要类型为多金属及硫铁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世界中元古界和古生界中的SEDEX硫化物矿床基本相同;成矿时代为1.4-1.2Ga和0.4-0.3Ga,均产于克拉通边缘盆地中;矿体延长达千米以上,具多层性特征;富硫化物矿石为块状-条带状,矿物组合简单,有显著分带性;硫同位素组成为海相硫酸盐型,铅同位素为混合程度较高的均匀性铅等。  相似文献   

19.
平邑县德埠庄石膏矿赋存于古近系官庄群卞桥组二段,含矿岩系以碳酸盐岩-石膏岩-碎屑岩组合为特征,属湖相沉积矿床,含矿带属咸化深湖相.矿床由三层矿体组成,矿层厚度平均28.13 m,最厚47.57 m;矿体延长1 320 m,延深438 m;矿石品位72%~75%,最高84%.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膏型.盆地边缘矿石质量较差,中心部位矿石质量好.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盆地周围古陆区寒武系和奥陶系中的石膏,矿床形成于干燥和湿润交替变化的气候条件下,气候潮湿时,水量丰富,带来大量成矿物质;气候干燥时,湖水蒸发浓缩,石膏沉淀.  相似文献   

20.
将矿床中矿石铅同位素作为示踪剂,对矿石进行了稳定铅同位素地质研究.结果表明:矿石铅多属正常铅,金的成矿时代为燕山——喜山早期;金质主要来自深源和能活化出金的晋宁期闪长岩,成矿物质和成矿热液具多源的特点;金是在太平洋西岸板块俯冲作用形成的造山带的地质环境中产生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行矿床的成矿预测和远景评价的铅同位素找矿标志和有利的找矿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