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组播视频会议环境下的H.323接入网关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323[1]会议系统是基于单播的视频会议系统,多点会议通过多点控制单元(MultipointControlUnit,MCU[1])来进行。IP网络上另一类会议系统是基于组播(Multicast)的视频会议系统,通过组播机制实现多点通信。该文提出的H.323终端接入网关MCU-M(MultipointControlUnitforMulticast)使组播视频会议环境支持基于H.323协议的呼叫接入,实现了这两类系统之间的互通,极大地扩展了组播视频会议环境的用户群。H.323终端接入网关原型还可以被进一步扩展为通用的信息互通平台,用来连接各种不同的多媒体终端。  相似文献   

2.
针对集中式视频会议系统服务器负载过重的问题,讨论在NIST—SIP协议栈基础上对基于SIP及IP组播的桌面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利用JAIN SIP技术进行SIP信令集中处理,同时利用JMF技术实现音视频媒体流分布传输,改善了太多会议参与者同时接收网络多媒体音视频流时可能带来的过长网络延时和抖动问题,减轻了服务器的负担。  相似文献   

3.
IP网络视频会议的MCU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娜 《现代计算机》2005,(10):41-44
本文在对H.323协议构成和软件实现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基于H.323协议的IP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多点控制,并设计实现了基于多线程、集中式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会议在人类的信息交流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而基于H.323协议的视频会议系统已经成为当今的主流趋势。如何在IP网络上保证用户信息传输的质量就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基于对H.323协议的视频会议系统的分析和H.323视频会议系统中QoS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提出了基于GK软交换控制的QoS策略,并加以研究实现。  相似文献   

5.
基于Internet的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桌面视频会议是近年来网络应用的重点,国际电信联盟(ITU)也为基于分组交换网络(PBN)的多媒体会议系统制定了H.323建议。论文介绍了一个依据ITU-TH.323建议开发的、适用于TCP/IP网络的多点视频会议系统。在该系统中,用软件实现了MCU,大大降低了系统成本。该系统使用C/S结构和集中式的控制方式,适合在Internet上使用。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交互式IP多播技术及其在多点视频会议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介绍了ITU的H.323多点视频会议标准、IETF的多媒体会议标准、IP多播技术以及RTP/RTCP协议,综合两种视频会议标准的特点提出了交互式IP多播技术,给单向的IP多播增加交互功能,使用简单的方法实现多点视频会议,而不需要昂贵的MCU支持;文章给出了该技术在多点视频会议系统中应用的详细说明和简单的应用实现,使基于IP多播的多点视频会议可以利用RTCP控制包和TCP服务端口有效地解决会议主动成员的可管理性,同时保留了IETF多媒体会议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7.
按照H.323的扩展协议H.332,研究并开发了一个分布式视频会议系统。系统基于IP组播网络,具有与会成员的身份认证机制,会议全过程采用分布式控制和管理,并基于RTP/RTCP协议,对系统音视频实时发送和接收过程中的丢包、同步和时延抖动问题给出了有效的处理方法,保证了一定的服务质量。系统主要功能由软件完成,成本较低,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H.323协议是当前发展非常成熟的基于IP网络的视频会议协议,MPEG-4是一种性能非常优越的视频压缩标准,研究MPEG-4内容在H.323协议上的传输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在诸如视频会议、远程监控、交互式网络视频、多媒体电子邮件、视频新闻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文中通过MPEG-4视频在OpenH323系统中传输的研究来实现在IP网络中基于H.323协议的MPEG-4视频传输.给出了MPEG-4 Simple Profile视频在OpenH323系统中传输的方案并与采用H.261/263视频编码标准时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基于OpenH323的MPEG-4视频传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年学  王养利 《微机发展》2005,15(5):134-136
H.323协议是当前发展非常成熟的基于IP网络的视频会议协议,MPEG-4是一种性能非常优越的视频压缩标准,研究MPEG-4内容在H.323协议上的传输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在诸如视频会议、远程监控、交互式网络视频、多媒体电子邮件、视频新闻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文中通过MPEG-4视频在OpenH323系统中传输的研究来实现在IP网络中基于H.323协议的MPEG-4视频传输。给出了MPEG-4SimpleProfile视频在OpenH323系统中传输的方案并与采用H.261/263视频编码标准时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基于DirectShow的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胡凡良  宋玲  李陶深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7):1164-1166,1169
H.332协议是H.323协议的扩展,它是一个分布式松耦合结构视频会议系统的规范.基于IP组播技术,采用MicrosoftDirectShow组件,研究并开发了一套符合H.332标准的视频会议系统.系统通过采用RTP/RTCP协议等技术,缓解了音频视频数据包的丢失、延迟和音视频同步等问题,保证了视频会议的服务质量.由于系统是纯软件实现的,因而大大节省了成本,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基于RTP/RTCP协议的IP视频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刘浩  胡栋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2,19(10):140-143
RTP/RTCP是网络多媒体应用中的核心协议之一,ITU-T在制定分组网上的多媒体通信标准H.323时将RTP/RTCP作为保证多媒体流QoS的关键协议。主要讨论互联网上实时视频通信的设计和实现,在H.323终端中视频采用H.263编码,编码后的码流采用RTP/RTCP协议来打包传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的图像连续性较好,传输延迟小,主观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2.
IP可视电话视频会议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H.323协议族和MCU系统的软硬件结构设计出发,讨论了一种基于H.323协议的IP可视电话视频会议系统。它是一个针对特殊需求而设计的嵌入式系统,在网络层采用分组交换技术,以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硬件采用双板结构,将音/视频编/解码、数据封装等支撑硬件放在母板上,将网络通信等功能放在子板上;板间通信采用了流机制,软件系统采取了数据驱动的方式。上述方案能够为视频会议系统提供高可靠性、低廉的成本以及较好的可移植性,对类似的小型视频会议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IP网络的远程数字实时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安防行业对远程实时监控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IP网络的远程数字实时监控系统,系统采用双核结构的H.264视频编码器,改善了视频编码质量,提高了压缩比,降低视频流数据量.使用基于目前现有的TCP/IP网络实现RTP/RTCP的视频流传输协议传输数据,很好的利用了现有网络资源,又提高了网络的实时数据传输速率和可靠性,解决了传统模拟监控系统数据量大、无法远程传送的问题.其中重点讲述了该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闵华松  李昂 《微机发展》2008,18(6):217-220
基于WWW的在线课程答疑系统,采用B/S模式,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方式,具有高效、快捷、安全等特性。师生可以通过基于H.323的视频答疑系统进行多种方式的互动和交流。阐述了H.323多媒体通信标准的优越性,介绍了H.323的标准体系结构,对H.323终端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了H.323视频会议的逻辑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基于私有协议的视频监控系统与公有H.248协议的多媒体智能终端互联互通的问题,将H.248协议引入到Internet网络并应用于Client/Server模式的视频监控系统,提出了一种协议移植的算法.使用VC++编程设计,通过软硬件环境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监控系统能够按照H.248协议的呼叫流程建立音视频通话,并在呼叫建立的基础上进行视频监控,实现向公有H.248协议的移植,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16.
视频会议技术标准纵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强  张庆 《电脑开发与应用》2006,19(1):36-37,44
视频会议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产生了众多的标准,从六个方面重点介绍了在IP网络上应用的H.323协议栈内容,最后介绍了SIP.T.239双流协议以及H.264/AVC视频编码标准等视频会议系统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视频信息冗余、视频传输系统成本较高,视频编解码效率低等缺陷,研究了一种基于H.264硬编解码器的视频传输系统;该系统采用以ARM11为核心的,包含多媒体硬编解码器MFC的S3C6410作为处理器,使用CMOS摄像头采集实时视频数据;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上构建基于live555的RTSP服务器,监听客户端请求;重点阐述了多媒体硬编解码器MFC对视频数据进行的H.264硬件压缩编码,以及数据包的RTP封装,然后经由live555流媒体服务器转发至PC机;最后,在PC上对接收到的数据流进行解码播放,经实验测试证明,系统设计稳定可靠,具有可扩展性强、性能高、成本和功耗低等优点,图像质量和时延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基于H.324协议框架的可视电话基本原理.H.324协议是基于PSTN普通电话线路的多媒体可视通信协议.通过深入研究H.223数据复用协议和V.80同步传输协议,针对甚低带宽的PSTN线路特点,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多媒体通信传输控制模型,改进了H.324可视电话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