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在论证热处理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热处理的基本架构,并指出智能热处理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热处理计算机模拟是智能热处理的核心技术,而热处理模拟软件则是涉及知识产权的重要载体,各国都十分重视其研发和工程应用.热处理模拟技术呈现出4个显著的发展趋势,即全流程建模、扩展求解域模型、多尺度性能预测、多场耦合建模.最后,作者就智能热处理需要重点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共性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正>"十二五"期间,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领导和指导下,以国际引进和自主研发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热处理行业技术创新,实现了大量的智能制造技术融入热处理装备并在热处理现场成功应用,尤其是推荐列入国家工信部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中的30项热处理技术装备,均配备了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智能制造技术,几年来成效显著,为实现"十二五"节能目标发挥了明显的技术支撑作用。为进一步提高热处理智能制造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十二五"期间,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领导和指导下,以国际引进和自主研发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热处理行业技术创新,实现了大量的智能制造技术融入热处理装备并在热处理现场成功应用,尤其是推荐列入国家工信部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中的30项热处理技术装备,均配备了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智能制造技术,几年来成效显著,为实现"十二五"节能目标发挥了明显的技术支撑作用。为进一步提高热处理智能制造水平,  相似文献   

4.
李家栋  李勇  王国栋 《轧钢》2022,(6):46-51+66
当前,我国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针对大多中厚板企业热处理产线还依靠人工管控,能源消耗、物流优化、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还有待提升的现状,推进中厚板热处理产线数字化建设,加速区域内流程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和工业数据集成共享,实现生产过程和质量的一体化和智能化管控,已成为中厚板热处理线智能生产的发展趋势。介绍了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RAL)团队在中厚板热处理线实现智能生产的数字化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为我国中厚板热处理线智能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致性热处理技术的新概念。分析了在实现我国产业升级和热处理行业由大转强的过程中,影响一致性热处理技术的控制要素。针对智能制造背景下材料热处理技术和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要求,提出了实现一致性热处理的关键技术途径,以完善热处理质量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江苏丰东在智能化热处理工厂系统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果,通过智能热处理设备、智能物流系统、热处理工艺数据库系统、热处理制造执行系统等7个方面的集成运用,实现热处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少无人化,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进一步节能减排。分析了热处理智能工厂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并给出了建议,如跨线生产、热处理用AGV系统的选择、多系统集成等,对于热处理从业者今后在智能制造实践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热处理工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从6个方面综合论述了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在我国热处理工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1)计算机模拟技术;(2)CAD技术;(3)过程控制技术和网络系统;(4)热处理计算机预测技术;(5)热处理数据库和专家系统;(6)智能热处理技术与计算机智能化仪表。  相似文献   

8.
热处理网带炉技术发展与市场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炎 《热处理》2002,17(2):11-15
从智能化热处理,高质量热处理,低成本热处理和清洁热处理四个方面简述了廿一世纪网带炉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网带炉的生产形势和国内外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9.
<正>主办单位: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指导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协办单位:杭州金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技术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是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大力培育和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对于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按照中国热协2014年工作计划,为推进智能制造技术,促进热处理行业"两化融合"和产业"转型升级"。经研究,定于2014年10月14~16日在杭州召开推进智能制造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会暨2014年度热处理行业厂长经理会议。  相似文献   

10.
正遵照《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的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的发展思路,针对目前我国热处理行业的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水平尚处于低端阶段,如何加快实现自动化生产和最新的管理模式问题,为了深入了解国际先进的热处理智能制造及机器人应用现状,加快推进我国热处理行业智能制造  相似文献   

11.
TiB_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TiB_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几种主要制备工艺的研究状况及TiB_2颗粒的含量、大小及在铝基体中的分布等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耐磨性及热处理工艺的影响,并对其研究与应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郭彩萍  卢杉  李蒙 《热加工工艺》2007,36(13):33-34,37
通过选用合理的化学成分,严格控制铁液硫、磷的含量,在铁液中适当加入Cu、Mo合金元素,选用低稀土球化剂.并使用盖包法球化处理工艺,采用复合孕育处理工艺,进行部分奥氏体化热处理,成功研制出高强度且具有较高韧性的球铁曲轴。  相似文献   

13.
石油机械热处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中国石油机械产品结构、质量特性、设备状况及石油机械热处理技术特点,分析了目前国内石油机械制造业的热处理现状和国际热处理技术发展趋势。明确了入世后石油机械热处理面临的挑战和技术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周鼎华 《热处理》2008,23(1):54-57
全面介绍了一种新的金属表面改性技术,即盐浴铁素体氮碳共渗的工艺过程及其控制要点,渗氮温度和渗氮时间等工艺参数的确定,盐浴中CNO^-和CN^-含量的控制,盐浴的维护,工件的预先热处理以及渗氮质量的检验,并结合生产实际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
日本金属热处理未来发展路线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要地介绍日本热处理技术协会在2010年制定的金属热处理未来发展路线(Roadmap)。这套日本热处理发展路线重点回顾了日本在近10年来热处理领域的主要研究课题和研究开发成果,详细地分析了目前日本热处理界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热处理领域的发展方向。通过对日本热处理发展路线的了解,可以推测出日本在金属材料、机械、汽车、车辆、船舶、重型机械等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热处理行业将起到的作用。也期待对促进中国热处理技术和制造业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针对耐磨、耐蚀、耐热钢铁合金铸件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的要求,提出其热处理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点。通过构建具体耐磨、耐蚀、耐热钢铁合金铸件热处理工艺设计框架,应用试验设计方法对工艺设计系统中尚不明确的试验因素权重和尚不能定量把握的试验因素水平进行分析和考察,从而制定出正确合理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7.
铬含量对Cr-Ni型水轮机材料特性的影响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娄延春  朗霄  赵芳欣  于波  熊云龙  王景成 《铸造》2004,53(5):345-349
将ZG06Cr13Ni4Mo不锈钢(简称13-4)中的Cr降低至5.57%和9.93%,研究了材料在13-4常规热处理工艺下Cr变化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将13-4中的Cr分别降至6.64%、8.34%和10.61%,进行热处理工艺优化并研究材料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按13-4常规热处理工艺,随Cr含量的降低,强度呈近似线性显著降低;适宜的正火温度随Cr含量的降低而降低;在优化的热处理工艺下,材料(8.34%Cr)的组织为板条状马氏体和逆变奥氏体,含8.34%Cr和10.61%Cr两种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均符合13-4标准要求,获得了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戈茂庆  杨志文 《热处理》2005,20(4):7-11
低真空变压热处理技术(包括设备和工艺)是综合低真空热处理和变压热处理的优点的专利技术。该技术的炉气能快速吐故纳新和精确调控,其炉温也能精确控制,且与真空热处理炉相比,其设备的价格也较低廉,是“老三炉”更新换代的理想产品。广泛采用低真空变压热处理技术是缩短我国同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的捷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立足于轨道交通齿轮的技术发展,为了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齿轮产品性能。本文回顾60年来我国轨道交通齿轮材料热处理技术的发展进程,分析齿轮用钢成分体系、冶金质量以及热处理控制技术研究现状。研究表明:轨道交通齿轮材料及热处理工艺技术发展趋势应考虑3个结合,即材料工艺和产品设计的结合、高可靠性与质量少无冗余的结合、少无畸变与表面强化技术的结合;轨道交通齿轮材料在高纯净度、高均匀性、低成本等方向进行优化,热处理方面则会朝着强化齿轮疲劳能力、降低热处理畸变、应用热处理智能装备技术等方向进行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